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们的工作证实了一些药用植物能激活EB病毒的早期抗原,并能促进EB病毒对正常淋巴细胞的转化作用,如大戟科的了哥王,在我国南方鼻咽癌高发区很常用,瑞香科的黄芫花具有引产作用已广泛应用临床。这些药物是否具有促癌作用是值得进一步研究的。本实验应用兔头乳状瘤为模型研究这两种药用植物是否为促癌物。  相似文献   

2.
鼻咽癌是我国南方的一种常见恶性肿瘤。一般认为鼻咽癌与EB病毒、化学致癌物及遗传因素有关,但其确切的病因发病学原理,至今不清楚。化学致癌物与人类鼻咽癌的关系已受到重视;流行病学调查资料提示,鼻咽癌的发生可能与鱼类食物中所含亚硝胺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3.
Epstein-Barr病毒和鼻咽癌血清学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滨 《生物技术通讯》1999,10(3):205-212
EB病毒与鼻咽癌关系密切。 EB病毒抗原可用于鼻咽癌早期诊断以提高鼻咽癌病人存活率。本文对 EB病毒生活周期及其抗原系统 ,EB病毒与鼻咽癌之间关系及应用 EB病毒抗原进行鼻咽癌血清学诊断的进展作一概括介绍  相似文献   

4.
广东位于我国南部,属热带亚热带地区,高温高湿,适于真菌生长繁殖,是中国鼻咽癌高发区,鼻咽癌的发生是否与真菌有关?鼻咽腔中真菌群落及其代谢活动,对鼻咽癌的发生影响如何?是值得深入探讨的。我们从1978年3月至1979年10月,与中山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和肿瘤研究所协作,对305人鼻咽癌病组织进行了真菌分离和鉴定。  相似文献   

5.
杨成勇  蔡伟民 《病毒学报》1999,15(3):193-198
建立了检测EB病毒伏膜蛋持异性杀伤性T细胞功能的一步法,并用于检测鼻咽癌患者外周血中LMP1特异性CTL功能,发现鼻咽癌患者外周血中LMP1特异性CTL功能显著低于正常人群,这可能与鼻咽癌的发病有关。研究还LMP1鼻咽癌的疫苗抗原。为研究鼻咽癌的特异性细胞免疫预防与治疗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6.
一株受四环素及其衍生物诱导表达的Tet-on鼻咽癌细胞系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Tet-on基因表达系统是新近发展的一种真核生物体外表达系统.该系统利用四环素及其衍生物对所感兴趣基因进行诱导表达.这种诱导表达具有严密、高效、可控性强、表达泄露小等优点.对于研究一些致死基因及毒性强的基因在细胞或体内的表达提供了极好的工具.利用Tet-on基因表达系统,构建了一株鼻咽癌细胞系,该细胞系的建立为进一步研究一些鼻咽癌发病相关基因,如EB病毒潜伏膜蛋白基因、瘤基因、抑瘤基因等与鼻咽癌的相关性,提供了理想的细胞模型.  相似文献   

7.
我国北方地区鼻咽癌患者EB病毒LMP1基因缺失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研究我国北方地区鼻咽癌和非鼻咽癌患者Epstein-Barr病毒(EBV)潜伏膜蛋白1(LMP1)基因C端区缺失状况,探讨其在鼻咽癌发生中所起的作用.收集我国东北地区鼻咽癌石蜡组织22例,非鼻咽癌患者外周血26例,提取DNA后,采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PCR)扩增LMP1基因的C末端,对其中有缺失的4例鼻咽癌进行了克隆和序列分析.结果显示:22例鼻咽癌组织标本中,有19例扩增出特异性条带,阳性率为86%.其中8例存在缺失,缺失率42%.取4例缺失样品进行序列分析,并与B95-8原型LMP1做比较,结果显示:4例鼻咽癌样品均存在30个碱基的缺失和某些位点的单点突变,并由此引起所编码的氨基酸改变.26例非鼻咽癌患者LMP1阳性扩增率为92.31%,无一例缺失.此结果表明:与广东、广西鼻咽癌高发区相比,我国北方地区鼻咽癌与非鼻咽癌患者中EB病毒LMP1基因缺失型和原型的分布有明显的地区差异.  相似文献   

8.
肿瘤病毒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与人类肿瘤有关的病毒有EB病毒(EBV)、人乳头瘤病毒(HPV)、乙型肝炎病毒(HBV)和人类T细胞白血病病毒(HTLV),与人Burkitt's淋巴瘤(BL)、鼻咽癌(NPC)、肛门生殖道肿瘤、肝癌和白血病发生有关。近年来对病毒致癌在基因水平上进行研究,多数病毒在癌变中起激发始动作用,与其他因素共同配合致癌。  相似文献   

9.
鼻咽癌对我国南部居民的健康造成严重的威胁.为了研究鼻咽癌的发病机理,本研究采用了蛋白质组学技术分析和比较了鼻咽癌细胞系(HNE1和CNE1)与永生化的鼻咽上皮细胞系的蛋白质表达谱.采用双向凝胶电泳分离提取的全细胞蛋白质,通过PDQuest软件分析找出在肿瘤中表达变化的蛋白质点,用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串联质谱(MALDI- TOF/TOF-MS)进行鉴定.共得到了15个在肿瘤细胞系中表达上调和18个在肿瘤细胞系中表达下调的蛋白质,并对其中一些蛋白质的表达进行免疫印迹的验证.这些表达差异的蛋白质与细胞的增殖和调亡、癌症的转移,细胞骨架,信号传导等有关.本研究鉴定了一批可能作为鼻咽癌治疗的药物靶标的蛋白质,并对研究鼻咽癌发病机理提供了相关的线索.  相似文献   

10.
鼻咽癌(NPC)是一种多因素复杂疾病。其发病过程涉及EB病毒慢性感染、环境致癌因素及宿主基因之间的相互作用。在这一过程中,那些宿主基因在EB病毒感染及鼻咽癌的发生发展中起了关键作用仍不清楚。 本研究的目的是发现与鼻咽癌发生发展中两个关键步骤相关的遗传变异,即EB病毒持续性感染鼻咽部上皮细胞和鼻咽癌的形成。我们在广西梧州市及苍梧县鼻咽癌高发区收集汉族鼻咽癌患者350例、EB病毒壳抗原IgA抗体阳性者(IgA/VCA+)288例和EB病毒壳抗原IgA抗体阴性者(IgA/VCA-)346例。对先前鼻咽癌家系研究显示的鼻咽癌易感区4号染色体短臂(4p15.1-q12)进行了微卫星精细扫描,在 18 Mb的范围内选择34个微卫星标记,包括319个等位基因,对其进行基因分型。比较分析NPC 组和IgA/VCA+组等位基因频率结果显示,9个等位基因与鼻咽癌呈相关,其中5个为易感等位基因(OR=1.51-5.36, p=0.01-0.03),4个为限制性等位基因(OR值为0.3-0.71, p值为0.02-0.045)。比较分析IgA/VCA+组和IgA/VCA-组及比较所有IgA/VCA+者(包括NPC患者)和IgA/VCA-者等位基因频率的结果显示,12个等位基因与EB病毒壳抗原IgA抗体持续存在相关,其中3个在两组比较中均呈显著相关。等位基因 D4S3241-136 (p=0.004, OR=1.9, 95%CI=1.2-3.0) 和D4S3347-213 (p=0.001, OR=1.6, 95%CI=1.2-2.1) 可增加EB病毒 IgA/VCA抗体形成的危险,为易感基因;而等位基因D4S174-202 (p=0.001, OR=0.5, 95%CI=0.3-0.7) 可限制IgA/VCA抗体的形成。 但上述结果经多因素比较校正后,均失去相关性。我们的研究结果不能 确定该区域与鼻咽癌的形成相关,而另一个家系研究的结果也未得出相关的结果,但本研究却提供了进一步发现鼻咽癌相关基因的研究模式。有关4号染色体短臂 与EB病毒慢性持续感染及鼻咽癌的形成仍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1.
迄今所知,Epstein-Barr病毒(EB病毒)只是嗜人和个别其它灵长类动物B淋巴细胞的病毒,但是用核酸杂交技术业已证明,在人鼻咽癌上皮细胞中存在着EB病毒的DNA。最近的工作又进一步确证,EB病毒基因组只存在于未分化型人鼻咽癌的上皮细胞,而不在分化良好的鼻咽癌的上皮细胞中。不论前者是通过怎样的途径接受EB病毒的感染,以及后者能否接受感染都是没有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表观遗传学是功能基因组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实际上是研究理化、生物等环境因素以及饮食习惯等对遗传因素的作用,并由这一作用引起DNA序列以外的遗传物质改变.鼻咽癌是我国南方常见恶性肿瘤,具有明显的家族聚集倾向,存在基因组不稳定性,易受理化、生物等环境因素的影响,是多基因遗传性肿瘤.鼻咽癌这种独特病因体系提示:鼻咽癌是研究肿瘤表观遗传修饰的最佳模型之一.主要从DNA甲基化、组蛋白修饰、染色质重构和非编码RNA的调控4方面对鼻咽癌表观遗传学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针对性地提出了一些新的建议,目的是为进一步探究鼻咽癌表观遗传学发病机制,更好地全面理解鼻咽癌的病因发病机制网络体系,寻找鼻咽癌高危易感人群的筛查、早期诊断、治疗、预后判断的表观遗传修饰分子标志物开辟新的前景.  相似文献   

13.
鼻咽癌与细菌L型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量研究表明,鼻咽癌与EB病毒有关。通过对98例鼻咽癌组织的切片革兰氏染色L型检查、电镜和L型抗体免疫组化染色等研究,发现鼻咽癌组织中细菌L型亦甚常见,切片革兰氏染色有78例查见细菌L型,其阳性率为79.6%;免疫细化染色L型抗原检出阳性率为62.2%,电镜不仅在细胞间质见到细菌L型,而且在癌细胞、巨噬胞细等细胞胞质内也见到细菌L型。提示,细菌L型与鼻咽癌关系十分密切,很可能是鼻咽癌致癌因子之一。  相似文献   

14.
书刊介绍     
本卷收集了10篇有关医学病毒、昆虫病毒、动物病毒、植物病毒方面的研究文章,大部分是以分子水平上进行论述的,内容涉及基因结构、复制及其与寄生的关系,抗原变异等。同时也介绍了一些病毒的新领域,对河湖中植物病毒及其流行、控制也有专文介绍。  相似文献   

15.
应用Epstein-Barr病毒编码的小RNA-1(Epstein-Barr virus encoded small RNA-1,EBER-1)分子探针进行原位分子杂交,检测沈阳地区鼻咽癌的Epstein-Barr病毒存在状况及意义。结果发现:EBER-1杂交信号定位于鼻咽癌的癌细胞核,在正常的鼻咽粘膜上皮细胞、间质细胞、粘液腺及淋巴细胞均为阴性。在53例鼻咽癌病例中,37例阳性,阳性率为69.8%。EBER-1的阳性表达与鼻咽癌的分化程度呈负相关,与患的生存期未见明显关系。提示:应用EBER-1分子探针可进行回顾性研究:EB病毒的存在与鼻咽癌的分化程度成负相关。  相似文献   

16.
以前材料证明Raji细胞EB病毒早期抗原对于诊断鼻咽癌有很高的特异性。我们研究了1693种植物,试验发现52种植物具有激活EB病毒作用。本文报道了这些植物并讨论它们与鼻咽癌关系。  相似文献   

17.
环状RNA(circular RNA,circRNA)是一种具有共价闭环结构的非编码RNA(non-coding RNA,ncRNA),因其具有高稳定性、进化保守性和组织表达特异性的特点,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现有研究表明,circRNA参与恶性肿瘤等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鼻咽癌是一种起源于鼻咽上皮的恶性肿瘤,在中国华南和东南亚地区高发,发病与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EBV)感染密切相关。目前放疗和化疗是鼻咽癌治疗的主要手段,复发和远处转移是鼻咽癌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近年研究表明,circRNA作为基因表达调节因子,在鼻咽癌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影响着鼻咽癌的进展。本文主要综述了鼻咽癌中表达异常的circRNA,包括EB病毒编码的circRNA,在鼻咽癌发生发展中的研究现状,探讨了circRNA作为鼻咽癌患者治疗的潜在靶点以及诊断和预后标志物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8.
对Epstein-Barr(EB)病毒抗原的研究,发现有淋巴细胞确定的膜抗原(Lydma)、早期抗原(EA)、壳抗原(VCA)、核抗原(EBNA)、早期膜抗原(EMA)和晚期膜抗原(LMA)。除了Lydma抗原外,鼻咽癌患者对上述抗原均产生相应的IgG和IgA抗体。因而研究这些抗体,对阐明EB病毒与鼻咽癌的关系及鼻咽癌的早期诊断都十分有价值。  相似文献   

19.
Epstein-Barr(EB)病毒的原发感染发生在儿童时期,在我国3~5岁儿童的感染率为70%~90%。感染后终生带毒,并经唾液不断排出病毒。我国南方是鼻咽癌高发区,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占恶性肿瘤的第一位。早期诊断方法的改进和早期治疗,使鼻咽癌治疗后的5年生存率明显增加,但不能降低发病率。EB病毒疫苗有可能成为控制该病的有效手段之一。 Epstein等人从淋巴母细胞株(B95-8细胞)细胞表面提取EB病毒膜抗原(MA),用于免疫棉顶猴能产生中和抗体。免疫动物能抵抗EB病毒攻击后所诱发的恶性淋巴瘤。该中和抗体在体外能中和EB病毒的转化活性。EB病毒的主要膜抗原(MA)是由分子量220kD和  相似文献   

20.
病毒与肿瘤     
1、肿瘤病毒从1908年Ellerman与Bang用鸡的白血病病毒感染成功以来,经过了70多年。在此期间,开始从Rous肉瘤病毒起,以后在实验动物与家畜中又发现了许多肿瘤病毒。但就人来说,Burkitt淋巴瘤的病因是EB病毒,再加上该病毒是鼻咽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