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基于改良的对比蛋白提取结果的方法,探讨两种不同总蛋白提取方法对不同丰度蛋白提取得率的影响。[方法]小胶质细胞株N9总蛋白及商品化预染蛋白标准品,行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三种常用图像软件定量免疫印迹结果,比较线性相关系数R~2;选择R~2值最高的软件,灰密度定量不同丰度p-IκBα经RIPA裂解液法和Minute试剂盒法蛋白提取后免疫印迹检测的p-IκBα蛋白得率。[结果]三种软件定量分析同一免疫印迹结果显示,Image Studio Lite的上样量与条带灰密度值的R~2最大(R~2=0.998);运用Image Studio Lite定量免疫印迹检测p-IκBα高丰度组,发现使用RIPA裂解液法比Minute法的p-IκBα提取得率高出7.5%,而p-IκBα低丰度组,前者p-IκBα的得率只有后者的41%,差异显著(P0.05)。[结论]Minute试剂盒法在免疫印迹检测中对低丰度蛋白具有高提取得率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索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移植对大鼠血管性痴呆模型中γ氨基丁酸转运体(GAT)1的调节作用。方法体外分离纯化SD大鼠BMSCs,双侧颈内动脉持续结扎建立大鼠血管性痴呆模型后经尾静脉注射5×10~6 BMSCs,4周后通过免疫组织化学和免疫印迹实验检测大鼠脑内GAT1的表达变化,单因素方差分析检验各组表达差异,组间数据多重比较采用Student's t检验。结果对照组(大鼠血管性痴呆模型接受PBS注射)海马和皮层的GAT1表达较假手术组(暴露双侧颈内动脉未结扎)明显降低(P0.01)。BMSCs移植4周后,蛋白灰度值分析结果显示大鼠血管性痴呆模型海马部位的GAT1表达(0.32±0.06)较对照组(0.18±0.03)明显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0.68,P=0.002),免疫组化结果显示GAT1阳性细胞在海马CA1区(43.10±2.87)个较对照组(24.30±3.97)个明显增多(t=18.99,P=0.001,)。细胞移植后皮层部位GAT1的表达[蛋白灰度值:0.55±0.04,阳性细胞量:(49.15±2.78)个]较对照组[蛋白灰度值:0.51±0.03,阳性细胞量:(47.82±3.27)个]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6.49,3.50;P=0.12,0.39)。结论 BMSCs移植有助于大鼠血管性痴呆模型海马(尤其是CA1区)GAT1的表达水平增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MKL1和CAAP1对胃癌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方法]蛋白质印迹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MKL1、CAAP1过表达效果;蛋白质印迹、流式细胞术、自噬检测试剂盒检测细胞的自噬和凋亡情况;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活性测定、染色质免疫共沉淀验证MKL1和CAAP1基因启动子的结合。[结果]在MGC80-3细胞中过量表达MKL1后,凋亡抑制蛋白CAAP1的mRNA和蛋白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均上调(P 0. 05),自噬标记基因LC3BII表达升高(P 0. 05),促凋亡蛋白Caspase3表达降低(P 0. 05)。敲降MKL1,Caspase3蛋白表达升高(P 0. 05)。敲降CAAP1,Caspase3蛋白表达升高(P 0. 05)。过表达CAAP1拮抗敲降MKL1,LC3BII蛋白表达下降,Caspase3蛋白表达升高(P 0. 05)。荧光素酶活性分析以及染色质免疫共沉淀分析结果表明MKL1促进CAAP1基因的转录活性。[结论]MKL1可通过上调CAAP1的表达进而促进胃癌细胞的自噬并抑制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4.
[目的]原核表达和纯化人多胺调节因子-1(PMF-1)并以此为抗原制备多克隆抗体。[方法]PCR扩增人PMF-1编码序列并构建原核表达质粒。将此质粒转化大肠杆菌后,IPTG诱导PMF-1蛋白表达并在变性条件下用NiNTA树脂纯化。将纯化的PMF-1用作抗原免疫大耳白兔以制备抗PMF-1多克隆抗体。ELISA法检测抗体效价,免疫印迹法和细胞免疫化学法分析抗体特异性。[结果]成功构建PMF-1原核表达质粒,在大肠杆菌中IPTG可诱导该质粒高效表达PMF-1蛋白。以纯化的PMF-1蛋白为抗原免疫大耳白兔后,获得高效价的抗PMF-1抗血清(抗体效价为1∶128 000)。该抗体能与PMF-1蛋白特异性结合,并可用于PMF-1的免疫印迹和细胞免疫化学分析。[结论]成功建立了人PMF-1原核表达和纯化技术,并制备出高特异性的抗PMF-1多克隆抗体,该抗体可用于PMF-1的免疫印迹分析和细胞免疫化学分析。  相似文献   

5.
[目的]构建含人白介素2受体β(IL-2RB)基因的真核表达质粒p ENTER-IL-2RB-His,并在293T中进行真核表达,并用免疫共沉淀检测JAK1与IL-2RB在细胞内的相互作用。[方法]在Hela细胞中提取人总RNA,通过RT-PCR获得人IL-2RB的基因全长,并将其克隆至真核表达载体p ENTER-His中。经PCR克隆,双酶切、测序鉴定后,将重组质粒p ENTER-IL-2RB-His转染至293T细胞中。免疫印迹法检测不同时间点的IL2RΒ蛋白(24 h、36 h、48 h)在293T细胞中的表达,用免疫共沉淀检测JAK1和IL-2RB蛋白之间的相互作用。[结果]经PCR克隆、双酶切、测序鉴定质粒克隆正确。免疫印迹可见61 k Da的目的蛋白。共同转染JAK1和IL-2RB的质粒,免疫印迹可见分别为133 k Da和61 k Da的目的条带。[结论]成功获得IL-2RB基因全长,成功构建p ENTER-IL-2RB-His真核表达质粒,并在293T细胞中成功表达,随着时间的推移其表达量增高。免疫共沉淀可以检测到JAK1和IL-2RB两者的蛋白相互作用,这为下一步研究JAK1和IL-2RB这一对蛋白的相互作用的作用方式及作用机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目的]构建含人白介素2受体β(IL-2RB)基因的真核表达质粒p ENTER-IL-2RB-His,并在293T中进行真核表达,并用免疫共沉淀检测JAK1与IL-2RB在细胞内的相互作用。[方法]在Hela细胞中提取人总RNA,通过RT-PCR获得人IL-2RB的基因全长,并将其克隆至真核表达载体p ENTER-His中。经PCR克隆,双酶切、测序鉴定后,将重组质粒p ENTER-IL-2RB-His转染至293T细胞中。免疫印迹法检测不同时间点的IL2RΒ蛋白(24 h、36 h、48 h)在293T细胞中的表达,用免疫共沉淀检测JAK1和IL-2RB蛋白之间的相互作用。[结果]经PCR克隆、双酶切、测序鉴定质粒克隆正确。免疫印迹可见61 k Da的目的蛋白。共同转染JAK1和IL-2RB的质粒,免疫印迹可见分别为133 k Da和61 k Da的目的条带。[结论]成功获得IL-2RB基因全长,成功构建p ENTER-IL-2RB-His真核表达质粒,并在293T细胞中成功表达,随着时间的推移其表达量增高。免疫共沉淀可以检测到JAK1和IL-2RB两者的蛋白相互作用,这为下一步研究JAK1和IL-2RB这一对蛋白的相互作用的作用方式及作用机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ova和HPV E_6及其蛋白通过滴鼻共免疫的方式提高抗体水平的有效性。[方法]选择ova和OVA蛋白,HPV E_6和HPV E_6蛋白滴鼻共免疫ICR小鼠,检测免疫后小鼠血清中的Ig G、Ig G1、Ig G2a和s Ig A,生殖道黏液中s Ig A的表达水平。[结果]ova及其蛋白共免疫组血清中的抗体Ig G及其亚类、血清和生殖道洗液中的s Ig A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初免后第28 d,血清中的Ig G抗体滴度达到28万。HPV E_6与其蛋白共免疫组血清中的抗体Ig G及其亚类、生殖道洗液中的s Ig A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初免后第35 d,血清中的Ig G抗体滴度达到25万。[结论]用ova和HPV E_6及其蛋白通过滴鼻共免疫,产生高水平抗体,共免疫组的抗体水平比基因疫苗组增强了近百倍,比蛋白免疫组增强了2.5倍,表明这种免疫方式能够有效激发黏膜免疫反应和系统免疫反应。  相似文献   

8.
本文根据作者曾报道的放射免疫定量测定的线性方程式T/B=(n[~*Ag]_0)/(2[Ab]_0) n/(2[Ab]_0)[Ag]_■,采用经改良过的放射对流免疫定量电泳法,可在较短的时间内直接测定出抗原参加免疫化学反应的平均抗原决定簇数目n。实验测得猪胰岛素n_(InS)=1.5,人血清白蛋白n_(HSA)=16,人甲胎蛋白n_(FP)=6,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n_(HBsAg)=145。并对所测得的n 值结合各自的物理化学性质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低血压灌注对无心跳大鼠肺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不同白细胞及HMGB1的影响。方法:将32只180-200g SD雄性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sham]、缺血30min组[30I]、缺血60 min组[60I]和缺血90 min组[90I](n=8),4组大鼠分别接受麻醉后持续机械通气,测定并统计各组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总白细胞计数及不同白细胞计数,免疫印迹法检测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HMGB1蛋白的表达。结果:总白细胞、巨噬细胞、淋巴细胞计数及HMGB1蛋白表达均随着低血压灌注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增加,尤其在[60I]和[90I]两组,灌洗液中巨噬细胞和淋巴细胞计数有显著增高,并且巨噬细胞和淋巴细胞与HMGB1蛋白表达呈正相关。结论:本研究证实HMGB1蛋白表达和巨噬细胞,淋巴细胞计数在低血压灌注缺血期内升高,提示HMGB1蛋白可能具有驱动炎症反应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Wang XC  Zhang J  Yu X  Han L  Zhou ZT  Zhang Y  Wang JZ 《生理学报》2005,57(1):7-12
异常过度磷酸化的微管相关蛋白tau是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患者大脑中神经原纤维缠结的主要组成部分.迄今为止,尚无有效的措施阻止tau蛋白的过度磷酸化.为探讨褪黑素(melatonin,Mel)对AD样tau蛋白过度磷酸化的预防作用,我们以β受体激动剂异丙肾上腺素(isoproterenol,IP)来复制AD样tau蛋白过度磷酸化的动物模型,在大鼠双侧海马注射IP前,以褪黑素作为保护组药物,于腹腔连续注射5 d.应用磷酸化位点特异性抗体(PHF-1和Tau-1)作免疫印迹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tau蛋白的磷酸化水平,并用非磷酸化依赖的总tau蛋白抗体(111e)进行标准化.免疫印迹结果显示在注射IP 48 h后,tau蛋白在PHF-1表位的免疫反应显著增强,在Tau-1表位显著减弱,表明tau蛋白在Ser396/Ser404(PHF-1)和Ser199/Ser202(Tau-1)位点有过度磷酸化.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与免疫印迹结果相似,主要检测到在大鼠海马CA3区的神经纤维有tau蛋白过度磷酸化.褪黑素预处理大鼠可有效地阻止IP诱导tau蛋白在Tau-1和PHF-1位点的过度磷酸化.上述结果提示褪黑素可预防大鼠脑组织中由异丙肾上腺素引起的AD样tau蛋白的过度磷酸化.  相似文献   

11.
[目的]以小鼠骨髓瘤(SP2/0)细胞作为实验材料,比较了SP2/0细胞在不同微秒(μs)脉冲和微纳秒(μs/ns)复合脉冲电融合的细胞存活率和融合率,并确定了最优的μs/ns复合脉冲电融合参数。[方法]将SP2/0细胞分别用Hoechst 33342和碘化丙啶(PI)进行染色,分别选取3组μs脉冲和3组μs/ns复合脉冲对染色后的SP2/0细胞进行电融合,通过荧光显微镜观察融合后细胞的存活率和融合率。[结果]对比不同μs和μs/ns复合脉冲电融合存活率和融合率结果得知,μs/ns复合脉冲比μs脉冲电融合效果更好,且电融合参数为2. 5 k V/cm、20μs、1次,10 k V/cm、200 ns、8次时存活率和融合效率相对最好,存活率和融合率分别为88. 5%±6. 2%和80. 1%±2. 6%。[结论]通过采用不同μs和μs/ns复合脉冲电融合比较了SP2/0细胞的存活率和融合效率,结果显示μs/ns复合脉冲电融合参数在2. 5 k V/cm、20μs、1次,10 k V/cm、200 ns、8次时,存活率比μs脉冲电融合提高6. 4%,融合率提高23. 3%,为利用μs/ns复合脉冲研究杂交瘤细胞电融合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鞘内注射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抑制剂U0126对吗啡依赖及戒断大鼠戒断症状和痛敏行为以及脊髓神经元NOS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吗啡依赖及戒断模型,分为正常对照组、依赖组、戒断组(戒断1h)、U0126组,分别作行为学评分(n=8)、免疫组织化学(n=6)和免疫印迹检测(n=4)。结果:①鞘内注射U0126可明显减轻吗啡依赖大鼠戒断症状,戒断组戒断症状评分为28.6±4.89,U0126组为22.5±4.09(P〈0.05);戒断组TEA评分为13.5±2.55,U0126组为10.0±2.76(P〈0.05);②鞘内注射U0126可明显减少L5节段脊髓背角Fos阳性神经元的数目,U0126组为287±54,低于戒断组(380±71,P〈0.05);③U0126组nNOS和iNOS阳性神经元的数目分别为180±32、10.8±2.8,均低于戒断组(239±45,16.8±5.1,P〈0.05),两给药组脊髓NOS蛋白的表达也显著减少。结论:MEK抑制剂能减轻吗啡依赖及戒断大鼠的戒断症状和在脊髓水平抑制NOS的表达,表明ERK可能参与调控NOS的表达。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以聚赖氨酸(polylysine,PL)为骨架提高辣根过氧化物酶(horseradish peroxidase,HRP)与羊抗兔IgG的连接数量,比较几种化学偶联剂的偶联效果,通过免疫检测技术对其灵敏度进行检测和比较。方法: 对HRP与PL、聚合物HRP-PL与N-琥珀酰-S-乙酰乙酸(N-succinimidyl-S-acetylthioacetate,SATA)和2-亚氨基硫烷(Traut’s)两种试剂、羊抗兔IgG与琥珀酰亚胺基4-(N-马来酰亚胺甲基)环己烷-1-羧酸酯[succinimidyl 4-(N-maleimidomethyl) cyclohexane-1-carboxylate,Sulfo-SMCC]、活化后羊抗兔IgG及HRP-PL进行摩尔比的优化;对偶联物IgG-PL-HRP及商品化二抗分别进行斑点免疫印迹、ELISA和免疫组化,并计算偶联物IgG-PL-HRP的检测放大倍数。结果: 当PL与HRP摩尔比为1∶5,HRP-PL与Traut’s摩尔比为1∶15,羊抗兔IgG与Sulfo-SMCC摩尔比为1∶30,羊抗兔IgG与HRP-PL摩尔比为1∶10时,反应效率较高;商品化二抗及偶联物IgG-PL-HRP在斑点免疫印迹实验中的最低检测限分别为2.5 μg和312.5 ng,最大稀释倍数分别为50和100倍;在ELISA实验中的最大稀释倍数分别为5 000和20 000倍;在免疫组化实验中偶联物IgG-PL-HRP的检测特异性及强度均大于商品化二抗。结论: 成功合成抗体偶联物IgG-PL-HRP,且免疫检测信号放大倍数为商品化二抗的3~7倍,这对后续免疫诊断及生物学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脂质体介导基因编辑载体质粒转染人食管癌Eca-109细胞的最佳条件。[方法]以基于Cre/Lox P系统的p GT-A1B1和基于CRISPR/Cas9系统的p X458-sgRNA8两种基因编辑载体质粒为实验材料,将环状和线性质粒以不同DNA用量(0. 2、0. 4、0. 6和0. 8μg)和不同DNA与脂质体比例(1∶1、1∶1. 5、1∶2、1∶2. 5和1∶3)转染Eca-109细胞,计算转染效率。[结果]不同DNA用量条件下,p GT-A1B1在0. 4μg和0. 6μg时转染效率较高,p X458-sgRNA8在0. 6μg时转染效率较高,与其它DNA用量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 0. 05)。不同DNA与脂质体比例条件下,p GT-A1B1在比例为1∶1. 5和1∶2时转染效率较高,p X458-sgRNA8在比例为1∶2. 5时转染效率较高,与其它比例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 0. 05)。同一种质粒的环状和线性结构形态,在DNA用量或DNA与脂质体比例相同时,转染效率差异不显著(P 0. 05)。[结论]建立了脂质体介导基因编辑载体质粒转染Eca-109细胞的最佳转染条件,质粒p GT-A1B1和p X458-sgRNA8的DNA用量分别为0. 4~0. 6μg和0. 6μg,DNA与脂质体比例分别为1∶1. 5~1∶2和1∶2. 5。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辣椒素对C6胶质瘤细胞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常规培养C6细胞,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然后将C6细胞分为两组:正常对照组和辣椒素组,采用Western Blot检测Bcl-2、Caspase-3、IRE1、Bip、Chop和pe IF2α的表达;在JNK抑制剂SP600125的作用下,Western Blot法分析P-JNK、IRE1、Chop、Bcl-2和Caspase-3的表达情况。[结果]MTT检测结果显示,辣椒素可以引起C6细胞活力的降低,随着孵育时间的延长,C6细胞的活力逐渐降低,至24h时达到最低,再增加辣椒素的作用时间C6细胞的活力不变。Western Blot结果显示,在辣椒素组中,Bcl-2的表达与对照组(0. 7151±. 0949)相比,表达量降低(0. 4886±0. 1205),而Caspase-3的表达(0. 7555±0. 1155)与对照组(0. 5315±0. 0876)相比升高。并且未折叠蛋白反应(UPR)相关蛋白IRE1、Bip、Chop和p-e IF2α的表达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均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加入JNK抑制剂SP600125后,与辣椒素单独作用相比,IRE1、Chop和Caspase-3蛋白的表达降低,而Bcl-2蛋白的表达水平升高。[结论]辣椒素能够引起C6细胞凋亡和未折叠蛋白反应(UPR)的发生,并且JNK信号通路在其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Hus1(Hus1f)基因可溶性表达、蛋白纯化及抗体制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进一步了解Hus1蛋白在细胞周期检查点信号传导通路中的功能 ,用RT PCR技术从NIH3T3细胞的总RNA中扩增出Hus1基因片段Hus1f(6 0 6~ 84 6bp) ,使其在大肠杆菌中呈可溶性表达 .用镍离子螯合柱 (Ni NTA)纯化Hus1f蛋白 ,获得纯度较高的蛋白 .用纯蛋白免疫小鼠制备多克隆抗体 .ELISA结果显示效价达到 1∶6 40 0 .Western印迹结果表明 ,该抗体可以与Hus1蛋白特异结合 .通过免疫共沉淀实验发现 ,Hus1蛋白与Chk1蛋白之间存在相互作用 ,为进行信号转导通路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梅毒螺旋体蛋白印迹试验(TPPA-IgM-WB)和梅毒螺旋体19(s)-IgM酶联免疫吸附法[TP-19(s)-IgM-ELISA]在先天梅毒早期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对45例梅毒孕妇所产46例(1例双胞胎)新生儿运用血清IgM-WB试验、梅毒螺旋体19(s)-IgM酶联免疫吸附法[TP-19(s)-IgM-ELISA]和常规血清学方法(TPPA、RPR、FTA-ABS-IgM)检测,评价上述试验诊断方法在先天梅毒早期诊断中的作用。结果45例梅毒孕妇所生的新生儿中,按常规综合诊断方法21例确诊为先天梅毒,新生儿血清IgM蛋白印迹试验23例阳性,梅毒螺旋体19(s)-IgM酶联免疫吸附法24例阳性(21例常规方法诊断为先天梅毒)。30例作为对照的非梅毒孕妇及新生儿各项检查均为阴性。结论血清IgM蛋白印迹试验和梅毒螺旋体19(s)-IgM酶联免疫吸附法[TP-19(s)-IgM-ELISA]诊断先天梅毒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结果显示可能高于现行的常规综合诊断方法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利用S-180荷瘤小鼠及细胞研究黄连素抑制肿瘤的作用及分子机制。[方法]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WST1实验、流式细胞术及Real-time PCR等技术,检测黄连素抑制S-180肉瘤细胞的作用及机制。[结果]体内实验结果表明黄连素组生存时间明显延长(P 0. 05),抑瘤率为25. 19%,肿瘤直径(2. 11±0. 39)显著小于对照组(2. 48±0. 20),磷酸化组蛋白H3及Cyclin D1阳性细胞数目明显降低(P 0. 05)。体外实验结果表明黄连素可以抑制S-180细胞的生长,并诱导凋亡(P 0. 05),Real-time PCR结果表明,黄连素组C-myc、Cyclin D1、Bcl-2及FAS表达水平降低,Caspase-1及PGC-1α表达水平升高(P 0. 05)。[结论]黄连素在体内水平抑制S-180荷瘤小鼠肿瘤的增殖,延长生存时间,在体外水平抑制S-180细胞的生长并诱导凋亡,黄连素通过调控增殖、凋亡及代谢等相关基因发挥抗肿瘤作用。  相似文献   

19.
Bifidobacterium lactis V9(B.lactis V9)是一株具有良好益生特性且遗传稳定的益生茵,工业化生产环境中气体组成关系着益生菌活菌数量,进而影响其益生功效.[目的]研究不同气体环境对B.lactis V9生长及代谢的影响.[方法]在固体MRS培养基、液体MRS培养基及巴氏杀菌脱脂乳接种B.lactis V9,于不同的气体环境中培养.[结果]在固体MRS培养基上,B.lactis V9在混合气体(N2∶H2∶CO2=80∶10∶10)环境中菌落形成较氮气环境(N2∶99.99%)多,在空气环境(N2∶O2≈79∶21)中菌落形成极少.B.lactis V9在MRS液体中培养24 h,混合气体环境下其活菌数(9.11±0.11 log CFU/mL)显著高于空气环境下的活菌数(8.04±0.10 log CFU/mL) (P<0.01),在混合气体环境下B.lactis V9代谢生成的乙酸和乳酸量分别为12.79±0.86 mmol/L和11.99±0.73 mmol/L,显著高于在空气环境中生成量0.65±0.07 mmol/L和2.75±0.57 mmol/L (P<0.01),乙酸/乳酸比值分别为1.06∶1和0.24∶1.B.lactis V9在巴氏杀菌脱脂乳中发酵18h,混合气体环境下pH值(4.48±0.07)显著低于空气环境下的pH值(5.03±0.12) (P<0.01),混合气体环境下其活菌数(9.02±0.15 log CFU/mL)显著高于空气环境下的活菌数(8.53±0.08 log CFU/mL) (P<0.01).混合气体和空气环境下发酵脱脂乳产生的乙酸和乳酸量分别为60.52±2.30 mmol/L、5.17±1.02 mmol/L和16.86±0.34 mmol/L、5.92±0.81 mmol/L,乙酸/乳酸的值分别为11.71∶1和2.85∶1.[结论]在N2∶H2∶CO2=80∶10∶10混合气体环境下有利于B.lactis V9在液体MRS和脱脂乳中生长,其活菌数可以增加0.5-1个数量级.这一研究结果也可为B.lactis V9益生菌发酵乳的生产和产品中B.lactis V9活菌培养计数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20.
经淋巴细胞培养方法制备染色体表明黑龙江银鲫[Carassius auratus gibelio(Bloch)]的染色体数为150±条,鲫[c.auratus auratus(Linnaeus)]的染色体数为100条。一些研究者将前者称为三倍体,后者称为二倍体。通过显微分光光度法测量了这两鲫鱼雄性个体的红血球和精子的DNA含量。前者分别为112.81和57.57单位,其比值为1.96∶1,后者分别为77.22和37.57单位其比值为2.06∶1。由此证明银鲫雄性的精子发生与鲫一样能正常完成减数分裂。因此,我们认为黑龙江银鲫不是三倍体而是一个二倍体种群(2n=150±,n=75±),鲫为2n=100,n=5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