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TYR基因外显子1的序列变异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韩洪金  吴桂生  史宪伟  张亚平 《遗传》2005,27(5):719-723
为了分析家猪与野猪的遗传多样性及起源,测定了来自12个中国地方家猪品种、3个欧洲引进猪品种以及8个中国野猪和2个越南野猪共36个个体的酪氨酸酶基因(TYR)外显子1的序列,共检出6个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SNPs),且这6个位点的变异均为同义突变,根据这些变异可将酪氨酸酶基因DNA序列归结为4种单倍型。结合已发表的数据,构建了简约中介网络图。 在网络图中,单倍型TYR*2主要为欧洲家猪与欧洲野猪和三条亚洲家猪染色体。大部分亚洲家猪和野猪共享单倍型TYR*1,表明这是一个亚洲类型的单倍型;同时也有部分欧洲家猪与野猪携带这一单倍型。 而单倍型TYR*3和TYR*4为本研究检测到的稀有单倍型,这两种单倍型主要由中国家猪与亚洲野猪组成。这种网络图结构支持家猪的欧洲和亚洲独立起源学说,同时也表明相当部分的欧洲家猪品种受到亚洲猪的基因渗透,而少量中国家猪和日本野猪也受到了欧洲猪的基因渗透。  相似文献   

2.
猪兰尼定受体1(Ryanodine Receptor1,RYR1)基因是导致猪应激综合征、影响猪肉质的主效基因。采用RFLP方法采,以野猪、杜洛克猪、江口萝卜猪为对照,检测了特种野猪的RYR1基因的分布类型。结果表明,对照组中,杜洛克猪中检测到RYR1Nn基因型,杂合基因型的发生频率为14.81%,野猪、杜洛克猪未检测到RYR1Nn基因型。在特种野猪中检测到不利的n等位基因,n等位基因频率为5.88%,说明n等位基因已经侵入特种野猪猪中,应加强特种野猪的保护和品种的进一步选育。  相似文献   

3.
野猪种源生态与杂交利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野猪是家猪的祖先,分欧洲野猪与亚洲野猪两大类,共有27个野猪亚种.野猪多柄息于山林近水地带,食性杂,主要以植物为食.夏季以夜间活动为主,冬季多为白天活动.野猪前躯大,后躯小,与家猪正好相反,体高与体长的比例也较家猪大,这种体型适于其野外生活与奔袭.冬季发情配种,春季产仔.野猪与家猪杂交能够产生具有正常繁殖力的后代.野猪具有耐粗饲、抗病力强、肌纤维细的优良特性.野猪与家猪杂交可改良家猪肉质,生产特色猪肉.  相似文献   

4.
继在安徽淮南大居山发现晚中新世老洞哺乳动物群和新洞早上新世哺乳动物群后,1998年在老洞西侧又发现了西裂隙哺乳动物群。记述了西裂隙动物群中的李氏野猪(Sus ly- dekkeri),并对李氏野猪的地理与地层分布进行了综述,对李氏野猪与其近亲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李氏野猪主要分布于华北、东北和江南,最早出现在下更新统下部,最晚可延续到上更新统底部。李氏野猪与早更新世分布在长江以南的裴氏猪(S.peii)、早更新世和中更新世分布在欧洲和中东的斯氏猪(S.strozzii)之间的关系很可能是地理亚种或仅仅是形态种,晚更新世以后分布于欧亚大陆的野猪(S.scrofa)是它们的直接后裔。  相似文献   

5.
野猪是我省山区分布较广,危害玉米、蔬菜等农作物较为严重的害兽之一。近年来,苏联在西伯利亚培育长白一野猪杂种,用长白母猪与野猪公猪杂交,杂种后代的体重增长加快,胴体瘦肉多,脂肪和骨的比例减少,肉的含水量低,蛋白质含量高于纯种长白猪。四川的盆周山地母猪与野猪公猪自然交配,杂种一代的肉味鲜美,瘦肉含量也有增加。为了对比分析野猪与同龄纯种长白猪、盆周山地猪间的差异程度,我们以野猪和家猪的血清蛋白质及血清乳酸脱氢酶同功酶(LDH)进行醋酸纤维素薄膜电泳。材料和方法实验材料分别是健康的同月龄野猪(由成都动物园繁殖)、长白猪…  相似文献   

6.
Susan Walton指出:几乎任何生物模型都可直接应用于人类的研究。但现在多侧重于哺乳动物模型〔1〕。近年来的研究表明,猪的许多解剖学、生理学特征与人相似,且猪的体型大小适度,性格温和,易于驯服,饱食后喜睡,可允许反复采样并进行各种手术,也容易选育成特殊用途的品种,故用它作为复制人类比较医学研究的动物模型,已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研究中,有着广阔的前景。一、猪的部分解剖结构、生理生化指标接近人类家猪是由野猪驯化、培育而成,属偶蹄目野猪科。它既是杂食兽,又是甜食动物,味蕾能感觉甜味,其胃腺分布在整个胃壁上,最接近人类。猪与人…  相似文献   

7.
以华北野猪、东北野猪和山西黑猪、长白猪、大白猪、马身猪共计287头猪作为研究对象,对其HSL基因外显子Ⅰ区域进行了PCR-RFLP多态性研究,发现不同品种猪间存在多态性。瘦肉型大白猪、长白猪全部表现为GG基因型;山西黑猪表现为AA、AG和GG三种基因型;脂肪型地方猪种马身猪为单一的AA基因型;华北杂种野猪、东北纯种野猪及杂种野猪表现为AG和GG两种基因型。等位基因A、G及三种基因型的频率在不同猪种中不同。该研究首次对华北及东北野猪HSL基因进行了多态性研究,丰富了国内外对野猪的分子生物学研究,为野猪遗传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8.
猪科的系统发育与系统地理分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猪科动物是最为昌盛的哺乳动物之一,但它们的分类及系统发育关系却尚待解决。为此,用PCR直接测序法测定了一个红河猪(Potamochoerusporcus)、一个马来西亚野猪(Susbarbatus)以及数头欧亚野猪(Susscorfa)线粒体细胞色素b全序列1140bp。结合从GenBank中获得的其他猪科物种胞色素b序列,用邻接法和最大简约法构建了猪科物种的系统发育关系,其结果显示苏拉威西鹿猪与其他猪科物种为姐妹群的关系。非洲物种疣猪和河猪聚为一枝,而欧亚猪属物种聚为另一支。各物种在系统发育关系中的位置与它们的地理分布对应。猪属物种可以被划分为3个种组:分布于菲律宾群岛、苏拉威西岛及其邻近岛屿的猪属物种形成一个种组,包括苏拉威西岛疣猪、菲律宾疣猪和印度尼西亚疣猪;欧亚野猪种组,包括欧亚野猪和姬猪;须猪和爪哇疣猪形成一个种组。  相似文献   

9.
蛇为什么怕野猪在大自然中,蛇是最怕野猪,即使是最毒的五步蛇、眼镜蛇、蝮蛇也都一样,只要遇上野猪,就没命地逃窜。而野猪见了蛇,就象见了仇敌,不管它逃到哪里,就追到哪里,哪怕是钻进洞里藏起来,野猪也要用它锋利的獠牙去拱开洞口,不把蛇挖出来吃掉决不罢休。为什么蛇这样怕野猪?为什么野猪如此憎恨蛇,而且愈是有毒的蛇愈是要吃?福建山区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从前,野猪和蛇同住在山野林丛中,相处得不错,常常一起去寻食。那时,野猪的皮薄薄的、毛细短,性情也不象现在这样粗暴凶猛。蛇呢,全是无毒的,更不会象现在的样子,不吃东西睡上一冬,只是有点刁滑,有点懒惰。有一天,野猪和蛇正在玩耍,突然看到山上骨碌骨碌滚下  相似文献   

10.
以华北野猪、东北野猪和山西黑猪、长白猪、大白猪、马身猪共计287头猪作为研究对象,对其HSL基因外显子I区域进行了PCR-RFLP多态性研究,发现不同品种猪间存在多态性.瘦肉型大白猪、长白猪全部表现为GG基因型;山西黑猪表现为AA、AG和GG三种基因型;脂肪型地方猪种马身猪为单一的AA基因型;华北杂种野猪、东北纯种野猪及杂种野猪表现为AG和GG两种基因型.等位基因A、G及三种基因型的频率在不同猪种中不同.该研究首次对华北及东北野猪HSL基因进行了多态性研究,丰富了国内外对野猪的分子生物学研究,为野猪遗传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1.
野猪     
阐述了野猪在自然生态系的作用和地位、生态学特性。介绍了我国古代十二生肖地支的排位情况,指出“猪年”的猪是指野猪。野猪是狩猎对象,对人类带来经济效益,但野猪也遭踏庄稼、伤人,对农业带来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2.
正如果知道猪也有长相贵气的品种,也许很多人再也不会骂人"猪头猪脑"了。分布于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大部分地区和马达加斯加岛的红河猪,一改猪类痴傻呆憨的形象,浑身焕发着一种漂亮偶蹄目动物的模样,堪称是猪族中的贵族。红河猪也被称为非洲野猪或丛林猪,它们很少远离雨林,并且通常靠近河流或沼泽地区居住。  相似文献   

13.
猪a1-岩藻糖转移酶基因(FUT1)M857位点遗传变异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肠毒素大肠杆菌 (ETEC) F18是引起仔猪断奶后水肿和腹泻病的主要病原菌, a-1岩藻糖转移酶(FUT1)基因是ECEC F18侵染猪小肠的受体蛋白基因。利用PCR-RFLP方法检测了1个野猪以及20个中外家猪猪种(群)共696个个体在FUT1基因开放阅读框架的857核苷酸位点的遗传变异, 结果表明: 在所有猪种中, 均未检测到抗性的AA型纯合子, 在外来猪种杜洛克和约克夏、国内猪种临高猪和杂交猪种中检测到AG型杂合子, 外来猪种中的皮特兰、长白猪以及除临高猪外的所有国内猪种和野猪均表现为极端的单态分布, 只有易感的GG基因型。研究结果提示, 中国地方猪种不具备抵抗ETEC F18大肠杆菌的遗传基础, 与外来猪种确实存在差异, 这种差异可能与各自不同的起源有关, ETEC F18抗性基因可能起源于欧洲野猪; 并推测猪种的生长速度与ETEC F18大肠杆菌病的发生具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正>希尔从没觉得自己与众不同,是人们让它觉得自己与众不同的。正因为这样,希尔和它的兄弟姐妹在这个简陋的猪圈里,"沐浴"了一拨又一拨的闪光灯。"原来家猪和野猪的混血小猪仔,长得更像野猪。瞧它们身上的条纹。""混血猪就是不一样,同样是拱猪圈,它们就比纯种猪拱得有型有款。"……好的话坏的话,听在希尔的耳朵里其实都是一个样,"嗡嗡嗡"——别指望猪能听得懂人话。不过猪爸猪妈的故事它倒是知道的,简单点说就是离家出走的家猪小姐遇见放荡不羁的野猪王子的故事,颇有点风花雪月的味道。可是后来,娇气包小姐还是受不了凄苦的流浪生活,带着一队小猪  相似文献   

15.
猪科动物是最为昌盛的哺乳动物之一,但它们的分类及系统发育关系却尚待解决。为此, 用PCR直接测序法测定了一个红河猪(Potamochoerus porcus)、一个马来西亚野猪(Sus barbatus)以及数头欧亚野猪(Sus scorfa)线粒体细胞色素b全序列1 140 bp。结合从GenBank中获得的其他猪科物种胞色素b序列,用邻接法和最大简约法构建了猪科物种的系统发育关系,其结果显示苏拉威西鹿猪与其他猪科物种为姐妹群的关系。非洲物种疣猪和河猪聚为一枝,而欧亚猪属物种聚为另一支。各物种在系统发育关系中的位置与它们的地理分布对应。猪属物种可以被划分为3个种组:分布于菲律宾群岛、苏拉威西岛及其邻近岛屿的猪属物种形成一个种组,包括苏拉威西岛疣猪、菲律宾疣猪和印度尼西亚疣猪;欧亚野猪种组,包括欧亚野猪和姬猪;须猪和爪哇疣猪形成一个种组。  相似文献   

16.
杨秀芹  刘慧  郭丽娟  关庆芝  许尧  刘娣 《遗传》2008,30(6):741-746
以野猪、民猪和大白猪为研究对象, 根据网上公布的序列设计了7对引物, 采用测序、PCR-SSCP和PCR-RFLP方法对CAPN1基因的部分外显子和3′UTR区进行了单核苷酸多态性检测和基因型分析, 探讨CAPN1基因多态性与瘦肉率和嫩度的关系。研究发现11个SNPs, 其中5个位于外显子, 4个位于内含子, 2个位于3′UTR区, 外显子中的突变有一处是错义突变, 导致了蛋白质多肽链第260位氨基酸发生了M/V的替代。群体遗传学分析表明, 在所检测的各多态位点上, 野猪、民猪、大白猪3个品种间不同基因型的分布都存在着极显著的差异(P<0.01), 而野猪和民猪之间各基因型的分布差异不显著(P>0.05), 民猪和大白猪之间各基因型的分布存在着极显著的差异(P<0.01)。结合品种特性分析表明, P4、P6引物和3′ UTR区HinfⅠ位点所检测的不同基因型和瘦肉率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7.
<正>4月,森林里到处都是勃勃生机。小野猪萨丁伸着脖子,眼巴巴地瞅着洞口。洞外有那么多好听的声音,还有很多从洞口一闪而过的奇怪动物,萨丁很想出去看看。可它知道,猪爸爸猪妈妈是不会同意的,因为,它没有鼻子,和其他野猪不一样。很小的时候,萨丁就感受到了这种异样的氛围。猪妈妈一口气生了23只猪宝宝,每次吃奶都是一场战争,小野猪们一个摞一个,不断有实力稍弱的小野猪被推挤出来,然后它再挤进去……可是,只要萨丁一靠近,整个世界似  相似文献   

18.
以野猪.民猪和大白猪为研究对象,根据网上公布的序列设计了7对引物,采用测序,PCR-SSCP和PCR-RFLP方法对CAPN1基因的部分外显子和3'UTR区进行了单核苷酸多态性检测和基因型分析,探讨CAPN1基因多态性与瘦肉率和嫩度的关系.研究发现11个SNPs,其中5个位于外显子,4个位于内含子,2个位于3'UTR区,外显子中的突变有一处是错义突变,导致了蛋白质多肽链第260位氨基酸发生了M/V的替代.群体遗传学分析表明,在所检测的各多态位点上,野猪、民猪、大白猪3个品种间不同基因型的分布都存在着极显著的差异(P<0.01),而野猪和民猪之间各基因型的分布差异不显著(P>0.05),民猪和大白猪之间各基因型的分布存在着极显著的差异(P<0.01).结合品种特性分析表明,P4、P6引物和3'UTR区Hinf1位点所检测的不同基因型和瘦肉率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9.
江西萍乡杨家湾2号洞是发育在二叠系灰岩中的溶洞,其中充填了晚更新世的黏土和沙砾堆积;自2015年至今已经挖掘6次,出土了万余件哺乳动物化石标本,其中野猪牙齿化石约占49%,代表目前我国更新世野猪牙齿化石最为丰富的地点。将杨家湾2号洞出土的猪科动物牙齿化石(尤其是犬齿和第三臼齿)与我国南方特有的化石种裴氏猪(Sus peii)和小猪(Sus xiaozhu)及盐井沟出土的野猪化石进行了牙齿形态学比较研究和一系列数据分析(包括散点图、回归分析、变异系数分析和线性判别分析等);所有雄性下犬齿均属于野猪型,数据分析结果也表明,杨家湾2号洞出土的猪科化石可全部归入野猪种(Sus scrofa);尽管雄性下犬齿和上第二及下第三臼齿测量数据的变异范围很大,但都在野猪的变异范围之内。在此基础上,还利用杨家湾2号洞出土的野猪第三臼齿化石进行了种内变异研究,上、下第三臼齿的散点图各自聚为两大聚集区,这一结果很可能是由性别差异所导致而非不同属种混合。中国南方地区早更新世之后的猪科动物基本只有野猪一种,这与毗邻的东南亚地区不同;东南亚的猪科动物十分多样,并且绝大多数具有爪哇疣猪型犬齿。  相似文献   

20.
野猪RBP4基因的克隆、表达及变异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视黄醇结合蛋白是体内一类将维生素A从肝中转运至靶组织以实现维生素A的细胞内转运代谢的特异的运裁蛋白,在协助维生素A发挥生理功能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既是一个影响猪的繁殖性状的候选基因,同时也是一个研究维生素A代谢障碍及肥胖症的候选基因.为了进一步揭示其群体遗传变异,寻找新的遗传标记,本研究对野猪(Sus scrofa ussuricus)RBP4基因进行了克隆、表达和序列分析,并对所发现的点突变进行了基于限制性内切酶Msp Ⅰ的PCR-RFLP分析.序列分析表明野猪与大白猪相比存在着4个SNPs;该基因在野猪的肝脏、肾脏、肺、大肠和肌肉中表达,在心脏、胃、脾、小肠和睾丸中不表达;对14头野猪的酶切多态性分析表明该突变位点是多态位点,并且3种基因型的分布符合Hardy-Weinberg定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