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包头市九峰山蝴蝶群落多样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明包头市九峰山蝴蝶种类多样性,在该地区设置枣沟收费站(Ⅰ)、南沟门(Ⅱ)、灵应寺(Ⅲ)、枣沟公路33 km(Ⅳ)、九峰山景区(Ⅴ)5条样线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包头市九峰山地区有蝴蝶37种,隶属于4科34属,其中包括内蒙古蝴蝶新纪录2种,大卫新灰蝶(Neolycaena davidi)和波珠弄蝶(Erynnis popoviana);蛱蝶科(Nymphalidae)的属数和物种数最丰富,为16属19种,是九峰山的优势类群;弄蝶科(Hesperiidae)的属数和种数最少,为4属4种,是九峰山的稀有类群;蛱蝶科的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最高,分别为4.8803和0.8517;粉蝶科(Pieridae)的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最低,分别为1.0544和0.2942,而其优势度指数最高,为0.8784;5条样线的蝴蝶多样性显示,灵应寺(Ⅲ)具有最高的科级(1.1052)、属级(2.2656)和种级多样性指数(2.2951);九峰山地区蝴蝶的物种数(25种)、多样性指数(2.3476)和物种丰富度指数(4.0297)在7月达到最高值;该地区的区系成分以古北界成分为主,计27种(72.97%),广布种10种(27.03%),无东洋种。  相似文献   

2.
白杄(Picea meyeri)1989年被评为内蒙古自治区Ⅱ级保护珍稀濒危植物。该研究基于白杄在中国地区的50条有效分布点记录和12个环境因子变量,利用MaxEnt模型和ArcGIS软件分析全新世中期、现代、2050年和2070年四个时期白杄在中国的潜在地理分布,通过环境因子的贡献率和刀切法检验确定限制现代潜在地理分布的主导因子,并利用响应曲线确定环境因子变量的适宜区间,以明确不同时期白杄潜在地理分布区域和面积,为白杄的引种以及保护管理提供依据。结果显示:(1)MaxEnt模型预测受试者工作曲线面积(AUC)为0.979,说明该模型预测的潜在分布精度准确,预测结果的可信度高。(2)影响白杄潜在分布的主要气候因子及其适宜生长范围为:海拔(1200~2300 m)、昼夜温差与年温差比值(25%~28%)、最湿月降雨量(90~145 mm)和年平均温度(0~5℃)。(3)现代白杄在中国的潜在地理分布总面积为103.56万km2,主要位于内蒙古中西部地区(九峰山、正蓝旗、多伦县)、山西省大部分地区(大石洞、五台山)以及河北省部分地区(雾灵山、塞罕坝)。(4)从全新世中期到现代气候条件下,白杄在内蒙古北部高纬度地区的潜在分布区面积减少,生存适宜度降低,内蒙古中部大部分最适生区丧失;2070年RCP2.6排放情景下,白杄在山西省、河北省等低纬度地区的适生区也基本丧失,与现代分布区相比,白杄在未来气候条件下的适生区缩小,并且向内蒙古东北方向迁移。研究表明,从全新世中期到2070年,白杄的潜在分布区面积逐渐缩小,且有向高纬度、高海拔地区迁移的趋势,其最适生区范围也向内蒙古东北地区移动。  相似文献   

3.
胡杨(Populus diversifolia Schrenk.)又名胡桐,属于杨柳科杨属。落叶乔木,叶灰绿色,幼树叶披针形或线形,中部以下最宽,叶缘有疏锯齿或全缘,短枝或成年树叶卵形、广椭圆形或肾形,蒴果(如下图)。分布于内蒙古西部河套沙漠区及乌盟北部盐碱湖边,新疆、  相似文献   

4.
中国毛茛属修订(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文采 《植物研究》1995,15(3):275-329
西藏、新疆、青海北部和东北部、甘肃西北部、山西中部、内蒙古; 哈萨克斯坦、俄罗斯西伯利亚、蒙古. 模式标本采自俄罗斯阿尔泰山。  相似文献   

5.
《植物生态学报》2014,38(3):262
为模拟、预测气候变化对孑遗、濒危植物蒙古扁桃(Amygdalus mongolica)潜在分布的影响, 利用最大熵(MAXENT)模型模拟、预测、对比、分析、揭示蒙古扁桃在最大冰期(CCSM及MIROC模型)、历史气候(1961-1990年)及未来气候(2020年、2050年和2080年, 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排放情景特别报告的A2A情景)条件下的适宜分布范围和空间格局的变化。结果表明: (1)蒙古扁桃在历史气候条件下的潜在分布区集中在蒙古的南戈壁省及东戈壁省, 我国内蒙古巴彦淖尔市、阿拉善左旗、鄂尔多斯市、锡林郭勒盟西部, 河西走廊中部及东部, 宁夏北部及陕西北部, 以及河北北部的部分地区; (2)与历史气候条件下的潜在分布相比, 蒙古扁桃在最大冰期CCSM气候情景下的分布经历了明显的、大范围的向南迁移和范围缩小; (3)未来A2A气候情景下, 其潜在分布范围表现出在2020年明显扩大, 在2050年减小, 到2080年又略有增大的趋势。分布格局表现出不断向我国河北及内蒙古东部, 蒙古东部、北部及西部大幅度扩散、迁移的趋势。  相似文献   

6.
为模拟、预测气候变化对孑遗、濒危植物蒙古扁桃(Amygdalus mongolica)潜在分布的影响, 利用最大熵(MAXENT)模型模拟、预测、对比、分析、揭示蒙古扁桃在最大冰期(CCSM及MIROC模型)、历史气候(1961-1990年)及未来气候(2020年、2050年和2080年, 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排放情景特别报告的A2A情景)条件下的适宜分布范围和空间格局的变化。结果表明: (1)蒙古扁桃在历史气候条件下的潜在分布区集中在蒙古的南戈壁省及东戈壁省, 我国内蒙古巴彦淖尔市、阿拉善左旗、鄂尔多斯市、锡林郭勒盟西部, 河西走廊中部及东部, 宁夏北部及陕西北部, 以及河北北部的部分地区; (2)与历史气候条件下的潜在分布相比, 蒙古扁桃在最大冰期CCSM气候情景下的分布经历了明显的、大范围的向南迁移和范围缩小; (3)未来A2A气候情景下, 其潜在分布范围表现出在2020年明显扩大, 在2050年减小, 到2080年又略有增大的趋势。分布格局表现出不断向我国河北及内蒙古东部, 蒙古东部、北部及西部大幅度扩散、迁移的趋势。  相似文献   

7.
高山(鼠平)生态的初步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山(鼠平)(Alticola roylei Gray)又名银色高山田鼠,是新疆天山高山森林草原带和高山、亚高山草甸带常见的小型鼠类(王思博等,1983),但在甘肃北部也有零星分布,并与内蒙古有隔离分布现象。该鼠在内蒙古主要分布于北部草原的东乌珠穆沁旗、阿巴嘎旗、苏尼特右旗等地,其中尤以阿巴嘎旗境内的数量较多(赵肯堂,1978;赵肯堂等,1981)。高山(鼠平)的分布区较小,在鼠类群落中并不占有优势地位,且对人类的  相似文献   

8.
非同一般的气候与地形中国地图的形状好似一只雄鸡,在其东南面有很多的岛屿,恰似带着一群小鸡仔,而其东北顶端好比鸡冠,即大兴安岭北部。在北部山岭西侧有一个大型森林生态系统类型的自然保护区——内蒙古汗马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下简称汗马)。  相似文献   

9.
平器蝗属Pezohippus B.-Bienko全世界仅知一种P.callosus(Uvarov),分布于哈萨克斯坦东南部和卡拉卡尔帕克北部;Uvarov(1926)将该种放在雏蝗属Chorthippus中。B.-Bienko(1951)根据该种腹部第一节腹听器呈水平状,雄虫缘前脉域超过翅的中部等性状建立了一个新属——平器蝗属Pezohippus B.-Bienko,迄今该属仍是单型属。我们自内蒙古锡林郭勒盟采得该属一新种。平器蝗属Pezohippus为我国新记录属。  相似文献   

10.
皱膝蝗属(Angaracris)区系的研究(直翅目:蝗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皱膝蝗属(Angaracris B.-Bienko,1930)已知记载有三种:鼓翅皱膝蝗A.barabensis(Pall.)、红翅皱膝蝗A.rhodopa(F.-W.)和暗边皱膝蝗A.sp.,主要分布于亚洲北部:苏联(西伯利亚南部和哈萨克斯坦北部),蒙古和中国(东北、北部、西部及青藏部分地区)。 作者在鉴定我国内蒙古及其东西毗邻地区的蝗虫中,发现本属中另一新种,命名为:  相似文献   

11.
中国草地净初级生产力时空格局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光能利用效率模型(Carnegie-Ames-Stanford Approach,CASA),结合MODIS系列遥感数据、植被数据和气象数据等,对2000—2015年中国草地的NPP进行估算,运用趋势分析法、变异系数及Hurst指数法对中国草地NPP时空动态、稳定性及持续性进行分析,并对中国草地NPP变化的主影响因素进行探讨。结果表明:(1) 2000—2015年中国草地NPP呈现显著增加的变化趋势,平均变化率为1.53 g C·m~(-2)·a~(-1),NPP变化趋势在2011年之后发生了突变,增加趋势更为明显。(2)空间上,草地NPP呈现西北低而东南高的分布格局,NPP低值区集中分布在青藏高原的大部分地区和内蒙古中部。草地NPP增加的区域占草地总面积的81.21%,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中部地区和黄土高原大部分地区。草地NPP变化稳定的区域主要集中在甘肃省甘南地区和青海省东部的大部分地区,而不稳定区域则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的大部分地区以及内蒙古的中部地区和呼伦贝尔等地。Hurst指数分析表明,新疆北部、黄土高原的大部分地区草地NPP将持续增加或减少,而青海省南部、内蒙古中部和黑龙江省等地的草地NPP未来变化具有反持续性。(3)不同草地类型的NPP均值有很大差异,其中高山亚高山草甸及草甸的平均NPP值较高,分别为578.8和565.31 g C·m~(-2)·a~(-1),而荒漠草地的NPP平均值最低,仅为122.61 g C·m~(-2)·a~(-1)。(4)中国大多数地区草地NPP的增加主要受降水控制,而气温的升高对草地NPP具有一定的抑制。人类活动如过度放牧状况的改善以及退耕还草的实施对于近年来草地NPP的增加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四川白水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外藏酋猴活动初步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6年4~12月,以白水河自然保护区的锅圈岩、回龙沟、龙漕沟、玉石沟和九峰山5个区域为野外重点观察区域,结合保护区地理信息系统的资料,对藏酋猴的活动进行了初步观察.共遇见藏酋猴29群639只,以九峰山、回龙沟等区域较多,主要在1300~2000 m活动.藏酋猴喜欢选择山坡中部、均匀坡上和阳光比较好的大于40°以上凸坡上、落叶阔叶林下、郁闭度比较适中的森林中活动,主要为植物性食物,尤其喜欢取食树皮、藤本表皮、果实、嫩枝叶等,白天比较活跃.  相似文献   

13.
运用生态位模型MaxEnt和GARP对悬铃木方翅网蝽Corythucha ciliate(Say)在我国的潜在分布进行了模拟,并结合其寄主植物悬铃木在我国的分布进行了分析。实验采用悬铃木方翅网蝽在我国的分布数据,结合6种气候变量和海拔数据构建模型,并将MaxEnt和GARP的输出结果进行合意。研究显示MaxEnt和GARP的模拟结果基本一致,均能较好的模拟悬铃木方翅网蝽在我国的分布,二者均显示山东西南部和中部、四川中部和东部、重庆、陕西中部、河南中部和东部、安徽、江苏、上海、贵州、湖南、江西、浙江、福建中部和北部、云南中部等地区为悬铃木方翅网蝽的适宜分布区,此外,河北中部和南部、山东东部,广东和广西的北部亦具潜在分布的可能性。与MaxEnt输出结果相比,GARP相对较为保守。MaxEnt输出结果显示年平均气温和极端低温对悬铃木方翅网蝽地理分布的限制作用最大。考虑到该虫对高低温度的耐受性,我国二球悬铃木栽培的南界(南宁和广州)和北界(大连、北京、石家庄、太原)需要重视和监控起来。  相似文献   

14.
河狸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河狸(Castor fiber)亦称海狸。十八世纪以前,河狸广泛分布于欧洲、北美洲及亚洲中部与北部。目前在我国只分布于新疆青河县境内的大小青河及布尔根河沿岸。  相似文献   

15.
结合生态系统健康和景观生态学理论, 基于“压力—状态—响应(PSR)”模型构建了京津冀地区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 综合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得到指标权重值。首先模拟了京津冀地区2000年和2015年的生境质量、固碳、水质净化、产水量、土壤保持等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进而评价了京津冀地区2000年和2015年栅格尺度的生态系统健康空间分布和时空变化。研究结果显示: 1)生境质量、固碳功能和水土保持功能的高值主要分布在该区域北部和西部的山地区域, 而低值则主要分布在中部和东南部区域。水质净化功能主要分布在南部, 而产水量功能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2)京津冀地区生态系统压力主要分布在北京、天津的市区等地。时间上北部压力变化最小, 中部的北京、天津等地增加最大, 西部地区增加较小。3)状态最差的区域是各个地市的城区以及沿海地区, 而最好的地区分布在北部和西部等地的山区。时间上北部地区增加明显, 而南部有明显的降低趋势, 表现出从北向南变差的趋势。4)京津冀地区响应最好的是西部和北部的山地和天津、北京等地, 说明人类社会对于生态系统保护的意识较好。时间上, 南部和北部地区响应增加明显, 而中部的北京、天津等地增加较小。5)生态系统一般健康的区域占绝大多数, 主要分布在京津冀的中部、南部和西北部。良好地区主要分布在该区域的北部和西部的林地区域。时间上, 健康程度变化最大的在该区域的南部和北部, 而增加较小的地区分布在北京、天津周边。  相似文献   

16.
贾俊鹤  刘会玉  林振山 《生态学报》2019,39(14):5058-5069
净初级生产力(NPP)是评估植被生长的重要参数,也是评价区域生态环境质量的重要指标。以"一带一路"枢纽地区西北六省为研究区,基于多年连续的GIMMS NDVI资料和气象数据,利用CASA模型,估算了西北六省34年NPP值,利用MK和EEMD方法,揭示了NPP变化的非线性特征,并探究不同时间尺度植被NPP变化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研究结果发现:(1)1982—2015年生长季植被NPP总体呈增加趋势,线性增长率为0.718 gCm~(-2) a~(-1);大多数研究区植被NPP短时间内将保持现有变化趋势,尤其是青藏高原、塔里木盆地边缘和内蒙古南部一带。(2)1982—2015年植被NPP以3年周期变化和长期增加趋势为主。其中陕西的南部,甘肃、新疆、宁夏和青海的北部以及内蒙古中部和北部以3年周期变化为主导,而陕西的北部,甘肃、新疆、宁夏的南部以及内蒙古东部以长期变化为主。不同植被类型NPP变化差异明显:针叶林、阔叶林以及混交林以3年周期波动为主,而灌木、草地和农田以3年周期波动和长期增长趋势为主。(3)NPP与气温和降水之间的相关性随着时间尺度的增大逐渐显著。在3年时间尺度上,大多数研究区NPP与气温和降水的相关性很小(P0.05)。6年时间尺度上,NPP与降水量呈正相关的区域向南略有扩散,其中青海南部高寒草甸NPP与降水的相关性由负相关转为正相关。在长期趋势上,NPP与气温和降水量具有非常显著的相关关系,且呈正相关的区域大于负相关的区域。本研究发现多时间尺度能够更好的分析NPP时空特征以及不同时间尺度NPP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有助于揭示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植被NPP对气候变化的非线性响应机制,评价气候变化的生态坏境风险,为西北六省区域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气候变暖下大兴安岭落叶松径向生长对温度的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大兴安岭是我国气候变暖的敏感地区。为比较在升温过程中不同地区落叶松(Larix gmelinii)径向生长对温度的响应差异,在大兴安岭主脉南段、中段和北段进行树木年轮取样,建立了各点年轮宽度年表,根据年表第一主成分载荷系数分类最终合成南部、中部和北部各区年轮指数。利用相关函数分析了落叶松径向生长与温度变化的关系,结合主成分分析对比了不同地区树木年轮宽度变化对温度的响应差异。结果表明:落叶松径向生长对温度变化的响应呈现明显的南北差异(中部北部南部);南部年轮指数与上年11月到当年4月的平均温度显著相关,中部年轮指数与上年生长季(6–8月)和当年3–10月的平均温度显著负相关,北部年轮指数与生长季前(4–5月)的平均温度极显著正相关。气候变暖背景下,高温引起的区域暖干化使土壤水分成为限制落叶松径向生长的主要因子,土壤干旱程度加剧使落叶松生长对温度变化的响应增强。胸高断面积增量指示的落叶松生产力经历了从响应低温胁迫到响应高温引起的水分胁迫的转变。未来几十年,若温度持续升高,大兴安岭地区落叶松径向生长量将呈南部和中部降低、北部升高的趋势。  相似文献   

18.
赤颊黄鼠的生态初步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赤颊黄鼠(Citellus erythrogenus)在我国仅分布于内蒙古和新疆。在内蒙古它是中温型荒漠草原亚带植被的代表鼠种之一,主要沿北部(东苏、西苏、二连,四子王,达茂、乌拉特中后联合旗)中蒙边境一带,呈条带状均匀分布。有关它的生物学特性,在国外虽已有一些研究,(见Банниов1954,Громов и др.1965等),但在我国还未见报道。  相似文献   

19.
通过标本和野外居群活植物观察,确认以前在我国仅记载分布于黑龙江、吉林、辽宁和内蒙古的大三叶升麻(毛茛科)在河北东北部、湖北西部、山东东部也有分布,属于典型的我国中部-东北部间断分布现象。讨论了这一间断分布类型形成的可能原因。  相似文献   

20.
黄腹角雉是我国特产的一种珍贵雉类,其分布就今所知,仅限于福建中部和西北部、广东北部及湖南东南隅(郑作新,1976)。吴名川于1978年12月间在广西东北部恭城一带采得此种角雉,经鉴定认为是一个新亚种,命名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