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蒙古高原岩黄芪属植物的分支分类学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萨仁  赵一之 《植物研究》2001,21(1):18-23
以蒙古高原岩黄芪属植物为对象, 应用徐克学的最大同步法, 探讨了蒙古高原岩黄芪属(豆科)植物的系统演化, 并根据分支分类结果对蒙古高原岩黄芪属进行了系统学处理。作者首次将蒙古高原岩黄芪属分为岩黄芪亚属、半灌木岩黄芪亚属(新拟)和无刺岩黄芪组、丛枝岩黄芪组、无茎岩黄芪组、半灌木岩黄芪组等4 个组。本文对蒙古高原岩黄芪组的划分符合苏联植物志(1945)中的观点。  相似文献   

2.
花棒胚胎学研究马虹,屠骊珠,王迎春,李勇(内蒙古大学生物系,呼和浩特010021)花棒(Hedysarumscoparium)隶属豆科,岩黄茂属,为沙旱生半灌木,是荒漠和半荒漠地区植被的优势植物及优良的固沙先锋植物。关于花棒胚胎学方面的研究还未见有过...  相似文献   

3.
平茬对岩黄芪属植物生物学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闫志坚  杨持  高天明 《应用生态学报》2006,17(12):2311-2315
探讨了3种岩黄芪属植物平茬与未平茬植株的生物学性状.结果表明,平茬后3种岩黄芪属植物植株的多种性状与未平茬植株无显著差异,但平茬植株基部新生枝条数比未平茬植株增加1.91倍.平茬不仅复壮了植株个体,提高了产量,而且提高了家畜可食部分(叶+嫩茎)的比例.平茬岩黄芪属植株5~8月生物量中以叶和嫩茎为主,在9月,由于枝条木质化,家畜不可食部分迅速增加,平均不可食部分占总生物量的69.26%.而未平茬的岩黄芪属植株由于有上一年残留的枯死枝条,因而5~8月一直有老茎存在,9月份家畜不可食部分平均达到77.79%.岩黄芪属植物可在植物生长的第2年进行平茬,应在8月底以前进行收割.8月平茬处理3种岩黄芪灌丛的叶面积指数高于对照,散射光系数低于对照,说明在8月平茬处理植株的生长高于对照植株,生长更为繁茂.  相似文献   

4.
本文研究整理了甘肃产黄芪属(AstragalusLinn.)裂萼黄芪亚属(Subgen.CercidothrixBunge)植物共20种、3变种。提供了分种检索表、每个种的文献及其在本省的产地和分布,为甘肃省植物志的编写准备了资料。  相似文献   

5.
浙江天台山七子花群落物种多样性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以浙江省天台山七子花群落为对象,分析了七子花群落的植物区系组成和高等植物物种多样性。据9个样地统计,共有维管植物69科、143属、186种(含变种)。从种子植物属的地理成分来看,温带分布的类型居多。在群落垂直结构中,乔木层第2亚层的物种丰富度、物种多样性指数均显著大于第1亚层,它们之间的均匀度差异不显著。乔木层与灌木层之间多样性各项指标无显著差别。乔木层、灌木层的物种丰富度、物种多样性指数均明显大  相似文献   

6.
花棒(Hedysarum scoparium)属豆科岩黄蓍属,强耐旱的荒漠沙生半灌木。分布于我国西北各省区及内蒙古自治区,生于荒漠区的半固定和流动沙丘,为沙漠植被的优势种,也是优等的饲用灌木。国外对岩黄蓍属染色体数目的研究,报道该属一些植物的染色体数目是2n=14、2n=16、2n=28、2n=48,而花棒的染色体数目,据所查国内外资料均未见报  相似文献   

7.
半灌木与亚灌木鲍显诚半灌木与亚灌木这两个名词常出现混淆现象。在1991年科学出版社出版的《植物学名词》中,就把“亚灌木”作为“半灌木”的同义词来看待。1997年下半年新出版的《英汉生物学词汇》(第二版)也出现同样的现象。所谓半灌木(half-shru...  相似文献   

8.
植物资源开发与利用(-)猕猴桃属植物资源开发利用的研究张洁DEVELOPMENTANDUTILIZATIONOFPLANTRESOURCES(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北京植物园北京100093)猕猴桃属为落叶、半常绿或常绿藤本植物,也有少数灌木类型。该属...  相似文献   

9.
采用实地调查与文献查阅相结合的方法,对西藏杜鹃花属植物资源进行了统计和分析.西藏杜鹃花属植物共有180种(不包括种下分类等级),隶属于常绿杜鹃亚属、杜鹃亚属、马银花亚属、毛枝杜鹃亚属和糙叶杜鹃亚属5个亚属,以常绿杜鹃亚属(58.89%)和杜鹃亚属(38.33%)为主.从生活型来看,西藏杜鹃花属植物可分为灌木型(123种...  相似文献   

10.
马其云 《植物研究》1990,10(4):77-86
自《槐属的研究》一文发表后,作者对本属植物的地理分布特点、主要形态特征和某些化学物质的演化趋势及其与临近属的相互关系等作了综合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本属植物的演化趋势是由乔木→灌木或亚灌木→草本;羽状复叶→近掌状复叶或单叶;托叶有逐步退化趋势,小托叶有→无;顶生圆锥花序→多种着生的总状花序;花萼裂片连合程度逐步增加,小苞片有→无;荚果果皮构造及质地也呈进行性退化趋势,即果皮从三层完整果皮向二层过渡,质地肉质→木质→革质或近革质,开裂方式由不开裂→豆科典型的二瓣开裂→本属特有的四瓣开裂。金雀花碱在本属植物中出现较早,在肉果亚属已有较多种类含有此碱,并随着植物的进化而含有种类在逐步减少,而苦参碱在本属植物中出现的较晚,肉果亚属的植物只有少数种类含有此碱,裂果亚属含此碱的种类较多,并随着植物的进化而含有种类在逐步减少。据此,作者提出了本属植物的系统树,并对本属各分类群的系统位置作了全面修订与补充。  相似文献   

11.
五味子属(五味子科)分类系统的初步修订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林祁  杨志荣 《植物研究》2007,27(1):6-15
通过对前人提出的五味子属(五味子科)分类系统的点评,根据五味子属植物的33个形态性状及其性状分析,经过分支分析,提出一个新的五味子属分类系统:将五味子属分为五味子亚属和团蕊五味子亚属;将五味子亚属分为多蕊五味子组、少蕊五味子组、中华五味子组和五味子组。编排了分亚属、组和种的检索表,对每个种上分类等级均列出其模式、异名和代表种。  相似文献   

12.
国产白酒草亚族(菊科紫菀族)由白酒草属(Conyza)、小舌菊属(Microglossa)和歧伞菊属(Thespis)3个小属组成,且国产白酒草亚族各属间及其与非洲白酒草属植物之间的分子系统发育关系尚无报道,故本研究利用核糖体DNA ITS和ETS序列并采用最大简约法和贝叶斯分析法,重建了国产白酒草亚族的分子系统发育树。结果表明,国产4种白酒草属植物、歧伞菊和非洲白酒草属植物组成一支,而劲直白酒草的两变种和小舌菊嵌入田基黄亚族分支;小舌菊与Psiadia pascalii近缘。基于这些结果,我们认为:(1)劲直白酒草和Conyza incisa应处理为田基黄亚族的一个独立的属;(2)国产4种白酒草属植物和歧伞菊以及大多数非洲白酒草属植物属于Eschenbachia属,而且Eschenbachia属代表一个新的亚族,歧伞菊可处理为Eschenbachia属的一个组。Eschenbachia属可能从非洲经数次长距离传播到达我国南部;(3)Welwitschiella 和小舌菊属应保持属的地位,Psiadia pascalii、Conyza scabrida和C. pyrrhopappa可并入小舌菊属。  相似文献   

13.
中国C4植物的地理分布与生态学研究   总被引:24,自引:5,他引:19  
殷立娟  李美荣 《生态学报》1997,17(4):350-363
通过调查记录了中国533种40变种和3亚种具有C4光合作用的植物和8种C3-C4中间植物。它们隶属于160属24科,其中46属97种、8变种和1亚种隶属于双子叶植物,114属436种、32变 2亚种隶属于单子叶植物。C4植物主要属于禾本科(96属324种,32变种和2亚种),莎草科(14属108种),藜科(13属37种,7变种和1亚种)和苋科(3属16种1亚种)。根据中国的温度气候(寒温带,冷温带  相似文献   

14.
该文报道了中国新疆、青海、内蒙古3个省区的植物新分布记录,包括2个省级新分布记录属和6个省级新分布记录种。其中陌上菜属(Lindernia Allioni)为新疆新记录属;薄果荠属(Hornungia Borb Reichenbach)为内蒙古新记录属。短茎岩黄芪(HedysarumsetigerumTurczaninowexFischeretC. A. Meyer)、帕米尔四齿芥(TetracmepamiricaVassilcz.)和陌上菜[Lindernia procumbens (Krocker) Borbas]为新疆新记录种;密毛肋果沙棘(Hippophae neurocarpa subsp. stellatopilosa Y. S.Lianetal.exSwensonetBartish)为青海新记种;薄果荠[Hornungiaprocumbens (Linnaeus)Hayek]和粗穗赖草(Leymus crassiusculus L. B. Cai)为内蒙古新记录种。凭证标本存放于内蒙古大学植物标本馆(HIMC)中。  相似文献   

15.
通过野外调查与资料整理对甘孜州大渡河干旱河谷区灌木植物资源现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区灌木植物有68科166属682种,被子植物占99.41%,落叶类有495种,优势科为蔷薇科(Rosaceae)、杜鹃花科(Ericaceae)、虎耳草科(Saxifragaceae)等8科,优势属为杜鹃属(Rhododendron)、柳属(Salix)、栒子属(Cotoneaster)等5属,珍稀濒危灌木有18科28属48种,含我国特有种38种。科的地理区系含9类型9变型,以热带性质为主;属的地理区系含15类型15变型,以温带性质为主。科、属、种数随海拔升高先陡增后缓降,主要分布在2 000~3 000 m海拔,以灌丛、林内、河沟、草地等生境为主。建议加强中域海拔灌木管理,注重开发利用与生态保护协同,进一步加强灌木群落生态学研究,尤其是珍稀濒危种。  相似文献   

16.
杨亚科(Populoideae)植物自然分布于热带非洲和大约从北纬19°~70°度的北半球,由胡杨属(Balsamiflua)和杨属(Populus)2个属所组成。胡杨属间断分布于赤道非洲、古地中海地区和墨西哥,包含2个组(胡杨组、墨杨组)和约3个天然种。杨属分布于欧洲、亚洲、非洲(北缘)和北美洲的广大地区,包含大叶杨亚属(Subgen.Leucoides)(大叶杨组)、杨亚属(Subgen.Populus)(青杨组、黑杨组、杨组)2个亚属和约52个天然种。拟定了杨亚科属的检索表、胡杨属组和种的检索表、杨属亚属和组的检索表以及杨属中各组种的检索表。提供了一个杨树种类目录,包括它们的正名、异名、文献引注和地理分布等。  相似文献   

17.
岩梅科确实是个小巧玲珑的科,只有6属20种,分布于高山和近北极地区。中国有3属10种,仅分布于西部和西南部。全科为多年生草本或常绿亚灌木。 岩梅属(Diapensia)有5种,均为亚灌木。中国有4种,生于西南的高山上地区,海拔可达4000米以上。喜马拉雅岩梅(D.himalaica)平铺性生于岩壁上。叶小而密集,卵状矩圆形。  相似文献   

18.
应用植被调查样地法研究了广东南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大东山片区的浙江润楠群落的物种多样性、区系地理成分,以及优势种种群的年龄结构。结果表明:(1)在1600m2的样地内共有维管束植物73科119属169种,群落的数量优势科为樟科、蔷薇科、山茶科、壳斗科及杜鹃花科等,种类组成的科、属地理成分中热带成分分别占74·51%和70·10%,温带成分分别占23·53%和33·64%;(2)该群落浙江润楠种群以幼、中龄树为主,其优势地位明显且稳定,乔木层的亚优势树种以罗浮栲、马尾松及荷木等为主;(3)群落垂直结构分为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3层,灌木层的物种最丰富,对群落物种多样性分析发现,Simpson指数:灌木层(乔木层=草本层,Shannon指数:灌木层(乔木层(草本层,Margalef指数:灌木层(乔木层(草本层,Pielou指数: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  相似文献   

19.
槭属(Acer L.)属槭树科(Aceraceae),200种,分布于亚、欧、北美和非洲北缘。本文研究了槭属的系统演化、地理分布、起源与扩散。认为:(1)槭树科与无患于科关系密切,槭属是槭树科2属中较进化的类群。(2)在原始而典型的槭属植物的基础上,槭属沿花的各部减少,有的器官甚至向完全退化的方向演化,但也有少数向增加数目的方向特化。(3)讨论了槭属4亚属23组的演化趋势,并绘制出其系统演化图。(4)槭属起源于侏罗纪的中国四川东部、湖北、湖南及其邻近地区,并向西、东北和南方扩散而进入西亚、欧洲、非洲北缘、北美洲和马来半岛至印尼。  相似文献   

20.
国产木兰科含笑亚族植物的叶结构及其分类学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含笑亚族Micheliinae植物属间关系以及含笑属Michella属下等级的划分和一些种的分类学地位,利用放大镜和体视镜对国产含笑亚族植物3属共28个分类群的叶结构特征进行了观察与研究。结果表明:含笑属、合果木属Paramichelia和观光木属Tsoongiodendron植物的脉序类型、一级脉、二级脉及其间脉和三级脉等特征表现出较高的一致性,三属间无明显的划分界限;但是,盲脉及其分支、网眼的发育和大小、叶缘末级脉等叶结构特征存在种间差异。在含笑属中,树状盲脉首次被观察到。用UPGMA对所研究28个分类群、木兰属Magnolia两个亚属各2种和鹅掌楸Liriodendron chinense的叶结构特征和形态学特征共46个性状进行聚类分析。分析结果表明:(1)合果木Pbaillonii和观光木T.odorum与含笑属的种聚为一支,因此,支持将合果木属和观光木属归并入含笑属;(2)这些特征为含笑属内组的划分提供了分类学意义;(3)基于叶结构特征、形态学特征、地理分布、聚类分析,对含笑属内一些种类的分类地位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