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梅毒密螺旋体(Treponema pallidum)又叫苍白密螺旋体。菌体为纤细的螺旋形长丝,两端尖直,螺旋较整齐规则。一般长6-20μm,宽0.09-0.18μm。运动较缓慢。用姬姆萨氏或瑞特氏染液长时间染色,呈浅红色。若用镀银染色法,则呈棕黑色。寄生性较强,不易人工培养。在体外,生活力很弱,易被普通消毒剂杀死。对砷、鉍、汞等化学制剂很敏感;青霉素、四环素、庆大霉素等则有强大杀灭作用。加热到41.5℃一小时即可杀死,在0-4℃环境中只能生存48-72小时。实验室内常以家兔睾丸或眼前房保存菌种。在自然情况下,梅毒密螺旋体仅侵犯人体,引起梅毒。梅毒是一种性传播疾病,主要  相似文献   

2.
以梅毒螺旋体(Treponema pallidumsubsp.pallidum)Nichols菌株基因组DNA为模板,通过PCR扩增梅毒螺旋体47kDa、17kDa和15kDa 3个膜抗原基因,克隆进毕赤酵母表达载体pPICZ B,构建重组表达载体pTP47、pTP17、pTP15,转化酵母菌株GS115,甲醇诱导表达。表达菌体裂解后通过镍离子亲和层析获得3个抗原与6xHis tag的融合蛋白,重组蛋白的获得量分别为His-TP15:4.8mg/L;His-TP 17:6.6mg/L;His-TP47:25mg/L,经SDS-PAGE鉴定纯度都在96%以上,ELISA鉴定均具有很好的抗原性。从而首次在毕赤酵母中表达出梅毒螺旋体膜抗原,为梅毒血清学检测方法开辟了新的抗原制备途径。  相似文献   

3.
梅毒是由梅毒螺旋体(Treponema pallidum)亚种苍白螺旋菌引起的性传播感染性疾病,主要通过母婴感染或性接触的方式传播.梅毒螺旋体的外膜蛋白在梅毒螺旋体的传播和宿主的黏附等方面起重要作用,因此,鉴定可以作为抗生素作用靶点的梅毒螺旋体外膜蛋白一直是梅毒疫苗开发的研究重点.本文重点阐述了梅毒螺旋体外膜蛋白的结构...  相似文献   

4.
周志琦  张晋萍 《蛇志》1998,10(2):12-13
目的了解1994~1997年10月梧州口岸入出境人员梅毒感染情况。方法采用梅毒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RPR)筛选,梅毒螺旋体血凝试验(TPHA)确证。结果11330份检出梅毒血清阳性16份,检出率141.21/10万。结论梅毒感染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提示今后应加强口岸特定人群的监测,防止该病的扩散和蔓延。  相似文献   

5.
一期梅毒实验室诊断差异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梅毒螺旋体初筛试验、确认试验和鉴别诊断试验,探讨一期梅毒实验室诊断差异性,最大限度减少漏诊与误诊,为深入研发新型早期梅毒诊断试剂奠定基础。方法依据2000年中国卫生部防疫司颁布的性病诊断标准,临床筛选一期梅毒患者86例(研究组)和非梅毒患者100例(对照组),对患者血清进行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初筛和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确认。筛选临床体征、TRUST法和TPPA法三者结果有差异的患者进一步鉴别诊断,鉴别诊断主要应用荧光定量PCR(FQ-PCR)法、免疫PCR法与自身抗体检测等试验。结果初筛TRUST法灵敏度和特异性分别为62.8%、93.0%;确认TPPA法灵敏度与特异性分别为66.3%、100%。TRUST法和TPPA法两者结果差异占12.8%;临床体征诊断、TRUST法和TPPA法三者结果差异占41.9%。TPPA法与TRUST法两者均阴性的一期梅毒患者中,FQ-PCR阳性率达88.0%,免疫PCR阳性率占40.0%。TPPA法阳性、TRUST法阴性的一期梅毒患者免疫PCR法与TPPA法结果一致;TPPA法阴性、TRUST法阳性11例患者中结核抗体阳性2例,类风湿因子阳性3例与抗Sm抗体结果阳性6例。结论一期梅毒患者实验室诊断结果差异性较大,漏诊与误诊的比例较高,有待研发新型的诊断试剂和提高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6.
五味子叉丝壳图1Ahtrosphaeraschizandrae Sawada,Bull.Govt.For.Exp.Stat.Tokyo50:123.1951菌丝体叶两面生,也生于叶柄上,形成不定形白色斑片,存留至消失;闭囊壳散生至聚生,扁球形,暗褐色,直径92~133(平均110)μm,壁细胞不规则多角形,直径6.4~28.8μm(~35.2)μm;附属丝7~18根,多为10~14根,生于闭囊壳“赤道”上,长93~186μm,为闭囊壳直径的0.8~15倍,基部粗80~14.4μm,直或稍弯曲,个…  相似文献   

7.
光合细菌PSB-1菌株的分离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光合细菌菌株PSB-1,初步定为Rhodopseudomonas acidophila,系由生活污水中分离获得,革兰氏反应阴性,菌体大小为:长0.25~0.45μm,宽0.8~2.0μm,单个细胞卵圆至球形,出芽生殖,未观察到鞭毛。菌落为玫瑰红色,菌体液体培养物为深红色,菌体中含有丰富的细菌叶绿素a和类胡萝卜素,光合内膜结构为片层状,位于质膜之下并与质膜平行。PSB-1在黑暗和光照中均能生长,但在黑暗中培养时菌液颜色不变,能利用多种有机碳源和氮源,DNA中G+C摩尔分数为65.7%。  相似文献   

8.
免疫-PCR法检测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梅毒螺旋体重组蛋白为抗原,应用免疫-PCR方法检测梅毒螺旋体抗体,并同常规ELISA法进行比较,探讨免疫-PCR方法检测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的可行性。结果免疫-PCR法敏感性是常规ELISA法的104倍,阳性检出率高于ELISA法;对照血清标本梅毒螺旋体抗体检测为阴性。表明免疫-PCR方法具有较高敏感性和特异性,有一定的临床推广价值,对梅毒患者的早期诊断及时治疗等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梅毒螺旋体蛋白印迹试验(TPPA-IgM-WB)和梅毒螺旋体19(s)-IgM酶联免疫吸附法[TP-19(s)-IgM-ELISA]在先天梅毒早期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对45例梅毒孕妇所产46例(1例双胞胎)新生儿运用血清IgM-WB试验、梅毒螺旋体19(s)-IgM酶联免疫吸附法[TP-19(s)-IgM-ELISA]和常规血清学方法(TPPA、RPR、FTA-ABS-IgM)检测,评价上述试验诊断方法在先天梅毒早期诊断中的作用。结果45例梅毒孕妇所生的新生儿中,按常规综合诊断方法21例确诊为先天梅毒,新生儿血清IgM蛋白印迹试验23例阳性,梅毒螺旋体19(s)-IgM酶联免疫吸附法24例阳性(21例常规方法诊断为先天梅毒)。30例作为对照的非梅毒孕妇及新生儿各项检查均为阴性。结论血清IgM蛋白印迹试验和梅毒螺旋体19(s)-IgM酶联免疫吸附法[TP-19(s)-IgM-ELISA]诊断先天梅毒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结果显示可能高于现行的常规综合诊断方法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0.
通过检测梅毒患者正规治疗前、后血清抗体变化,评价梅毒实验室各种血清学试验方法对梅毒的诊断和随访的临床意义.本文采用梅毒螺旋体(TP)暗视野显微镜检查、快速血浆反应素(RPR)试验、TP明胶凝集试验(TPPA)和TP-IgM酶联免疫吸附试验(TP-IgM ELISA)等方法对135例梅毒患者正规治疗前、后的血清进行检测....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法(chemiluminescence microparticle immunoassay, CMIA)检测临床血清标本梅毒螺旋体抗体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方法用梅毒螺旋体颗粒凝集试验(TVeponema Pallidum particie agglutination test,TPPA)法作为对照标准,采用CMIA法检测2012年11月到12月1200例住院患者的血清标本,并用卡方检验评价两种检测方法对同一个样本的化验结果的一致性。结果1200例血清标本中用CMIA法检出阳性率为11.3%,TPPA法检出阳性率为10. 9% ,以TPPA为标准,CMIA法敏感性为96. 9%,特异性为99. 2%,其中CMIA法检测血清S/CO值〉 4. 00的110例,用TPPA确认107例阳性,阳性预测值(PPV)为97.3%;CMIA法S/C0值在1.0-9.0,TPPA可出现阴性结果。结论CMIA法可替代TPPA法进行梅毒螺旋体抗体检测,对于CMIA法检测S/C0值1. 0-4.0的需进一步复检。  相似文献   

12.
文中提出梅毒的主要免疫防护机理是迟发型变态反应(DTH)。苍白蜜螺旋体(TP)虽具有多种蛋白抗原,但确能诱发DTH为去垢剂相蛋白(DPP)。在这种理论基础上,作者并提出了梅素预防接种的策略。有新的观点,可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梅毒螺旋体是梅毒的病原体。因其体外培养至今尚未成功,该螺旋体获取困难,从而制约了其基础研究。但随着基因工程技术的发展,梅毒螺旋体全基因序列已经成功揭示,其主要结构蛋白研究也取得了重大进展,这些都为进一步深入开展研究提供了基础和前提。本文从梅毒螺旋体几种主要外膜蛋白的结构在梅毒致病机制中的作用和功能,以及有关实际应用等几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4.
梅毒是一种性传播疾病,病程长、危害大、临床表现复杂,容易造成漏诊和误诊.梅毒的早期诊断对控制梅毒传播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当前梅毒螺旋体的病原学、血清学及分子生物学等检测方法及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5.
三种方法检测梅毒螺旋体抗体的比较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应用ELISA法、TRUST法和TPPA法分别检测梅毒患者血清标本中梅毒螺旋体IgG抗体,比较3种方法的敏感性和特异性,选择一种适合于梅毒螺旋体抗体检测的高敏感性和高特异性的血清学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用ANDERSEN生物粒子采样器在沈阳市对大气真菌粒数中值直径及粒度分布进行了一年的观测。结果表明,沈阳市大气真菌粒子年平均粒数中值直径为3.9μm。四季中,大气真菌粒数中值直径夏季较大,为4.2μm;冬季较小,为3.6μm。不同地点中,造纸厂大气真菌粒数中值直径较小,为3.4μm;其余9个地点的大气真菌粒数中值直径在3.8~4.2μm之间变化。一天中的13:00~16:00为大气真菌粒数中值直径的高峰时,19:00为低谷时。大气真菌粒子的粒度分布为单峰型,高峰在第4级,峰值为31.5%;<8.2μ  相似文献   

17.
郑征  曹敏 《植物生态学报》1998,22(6):499-504
本文研究了西双版纳热带季节6种树种幼树在林下的光合作用。6种树种的叶单位重量面积为16.02-28.67m^2.kg^-1、光合作用光补偿点为3.8-6.5μmol.m^-2.s-1、光量子产率为0.018-0.044、最大净光合速率为1.97-4.71μmolCO2.m^-2.s^-1 46.99-92.33μmolCO.kg^-1.s^-1(以单位叶干重表示)、暗呼吸速率为0.15-0.31μ  相似文献   

18.
本文报道从黑龙江省全沟硬蜱分离的伯氏疏螺旋体H7株的特征。H7株细胞长9.8—26.5μm,宽0.1 3—0.35μm,有l—11个波,波长1.2—3.Oμm,波幅0.59一1.13μm,两端尖乩每端有7根鞭毛,菌体左旋。体外培养最适温度为31℃,具有2lk、32k、34k主要结构和抗原蛋白,能与新疆及黑龙江莱姆病人血清反应。这些结果表明,该菌株具备伯氏疏螺旋体的特征,它是与其它地区或媒介分离株不同的“亚型”。  相似文献   

19.
基因重组抗原检测梅毒螺旋体抗体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梅毒是一种传染性很强的性传播疾病,早期诊断是防止其传播及治疗的关键。采用基因重组的梅毒螺旋体P47和P15抗原对289份临床标本进行梅毒螺旋体抗体的检测,并与常规方法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重组抗原ELISA法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并能对梅毒进行早期诊断,可以代替常规方法检测梅毒螺旋体抗体。186份现患和已治愈梅毒患者标本,重组抗原ELISA法、TPHA法和RPR法均为阳性;60份健康献血员标本,重组抗原ELISA法和TPHA法、RPR法均为阴性;17份与梅毒患者有性接触者的标本,重组抗原ELISA法有2份阳性,而TPHA法、RPR法均为阴性,1个月后复查这2份血清TPHA和RPR均为阳性;6份RPR和类风湿因子均为阳性的血清,重组抗原ELISA法和TPHA法均为阴性,;20份肝硬化患者血清,3种方法检测均为阴性。  相似文献   

20.
建立梅毒螺旋体重组抗原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用于梅素血清学诊断和调查。其法,用表达的重组抗原IPN17和TmpA,建立检测血清特异抗体的间接ELISA,并与其它检测方法比较,分别检测梅毒参比血清、病人及献血员血清。其结果,敏感性、特异性均为100%。新建ELISA与TPHA的总符率为95.7%,明显高于RPR与TPHA的总符合率(89.1%)。献血员人群抗体阳性率为0.3%-0.69%,健康人群中抗体阳性率较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