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福建省地处我国东南沿海,海岸线全长(包括岛屿线)达4203公里,大小岛屿一千多个。1979—1980年进行福建省农业区划工作以后,较详细地了解了平潭岛、南日岛和湄州岛的植被分布情况。本文着重讨论这三个岛屿的植被概况,为本省沿海丘陵发展植被、改造生境和生态平衡恢复工作以及规划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一、自然地理条件福建省中部沿海,在闽江口以南,惠安县崇武以北,主要的大岛有平潭岛,南日岛及湄  相似文献   

2.
甘薯象虫(Cylas formicarius Fabricius)俗名甘薯小象鼻虫,是我国东南各省的主要害虫之一。在福建有记录发生的达四十六个县市,其中尤以沿海各县市发生普遍,为害严重。甘薯受害后不仅块根不能生长,而且变质有苦臭味,不宜食用,造成极大损失。本省历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我们从事了安徽省植物的调查、研究与植物标本的采集工作,1983年4—11月间,本文作者沈显生、张小平、刘登义三人曾分别到皖鄂边境的本省金寨县白马寨(海拔1729米)、皖浙边境的本省歙县清凉峰(海拔1787米)、皖赣边境的本省休宁县六股尖(海拔1630米),广泛收集资料和采集大量植物标本,并进行整理与鉴定。现将确认为是安徽省地理分布新记录的属共5个(Actaea L., Eutrema R. Br., Aegopodi-  相似文献   

4.
鸭嘴蛤(Laternula sp.),福建俗称“蚣玳”、“水蛤”,它广泛地分布在我国南北沿海,但各地的种类有不同。它们的肉可供鲜食或制成干品,还可喂鸭,养猪和养鱼、虾等,在农业上是易于腐熟分解的肥料。由于它分布广、数量多,生产周期短,养殖方法简便,节省劳力,成本低,颇为沿海群众所重视。据传本省惠安县东园一带,早在十四世纪就对鸭嘴蛤进行了人工保护利用,该地产的鸭嘴蛤,个体肥硕,素有“东海蚣玳”之誉。本文  相似文献   

5.
基于浙江省沿海27个县域2005—2018年投入-产出面板数据,结合超效率SBM模型、投影寻踪模型对浙江沿海生态效率时空演化特征、投入-产出要素与生态效率的叠加特征进行研究,并提出优化浙江沿海县域生态效率的措施。结果表明:(1)沿海县域生态效率可划分为较平稳增长期、颠簸下降期两个阶段。(2)浙北沿海县域生态效率大于浙南沿海县域生态效率,浙北与浙南沿海县域生态效率具有不对等性与空间差异性。(3)沿海县域各等级生态效率具有相互转化的特征。高生态效率由“大聚集”向“小分散”演化;较低、低生态效率由“大分散”向“小聚集”演化,具有“弱者恒弱”的特征。(4)沿海县域资源投入与经济效益的高低变化具有同高同低的特征,环境污染状况与资源投入和经济效益具有反向性特征。(5)投入-产出要素与生态效率等级叠加类型具有多样性、复杂性,高投入、高经济效益的县域基本稳定,中投入县域近似圈层性分布于高投入外围,低投入县域主要集中于浙南沿海。  相似文献   

6.
牡蛎古今谈     
牡蛎,古称牡蛤、蛎蛤、古贲、石云慈等,今北方称“海蛎子”,江、浙叫“蛎黄”,福建呼“蚵”,两广称之“蠔”。自古以来,牡蛎素有“海中珍味”之称,如今又成为国际性海洋新药源。牡蛎的种类及其分布牡蛎属瓣鳃纲(或双壳纲)、异柱目、牡蛎族、牡蛎科。产于我国沿海的牡蛎约有20种。密鳞牡蛎(Ostrea denselamellosa Lischke)。我国沿海均有分布。复瓦牡蛎(O.imbricata Lamarck)。分布于东南沿海。舌骨牡蛎(O.hyotis Linne)。产于海南省。中华牡蛎(O.sinensis Gmelin)。分布于南海。褶牡蛎(O.plicatula Gmelin)。产于我国沿海。咬齿牡蛎(O.mordax Gould)。分布于南海。僧帽牡蛎(O.cucullata Born)。为东南沿海重  相似文献   

7.
青海省的鸟类区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青海省地区过去交通极端不便,对本地动物进行调查研究的不多,到19世纪末叶,才有一些外国人进行考察,其中有俄国人(1875—1888),嗣后复有(1899—1901);德国人W.Beick(1926—1933)及Schafer与de Schauensee(1939)等人,先后到达柴达木盆地、祁连山、青海湖及黄河上游等地区进行过采集。我国学者在本省进行考察,直到解放后才开始。1958年,中国科学院甘青综合考察队首次在本省进行工作,其中也包括动物考察;1959—1962年,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在本省建立工作站,进行较深入的动物调查。本文是在几年来所获得鸟类标本的基础上并综合前人的工作成果,加以分析整理。  相似文献   

8.
位于福建省东南部的平潭县,原是风沙蔽日,水土严重流失的荒岛,自然生态条件恶劣。1960年以来,通过营造木麻黄(Casuarina equisetifolia)、黑松(Pinus thunbergii),组成了防护林综合体系,有效地防风固沙,保持水土,改善环境,使长期以来日趋严重失调的生态环境逐渐恢复平衡。为进一步建立岛上防护林生态系统和新的生态平衡,提出初步意见。一、自然条件平潭县以海坛岛为主,由128个大陆岛组成。它们界于东经119°33′—119°56′,北纬25°16′—25°40′。四周环海,东临台湾海峡。该县主岛海坛岛面积323.25km~2,是本省第一大岛。地势低平,中部略高于沿海。君山  相似文献   

9.
刘利 《西北植物学报》2015,35(8):1676-1682
通过植物区系谱、多样性指数、主坐标排序及聚类分析等方法,研究了中国沿海主要岛屿(从渤海、黄海、东海及南海海域,选取不同纬度所在地的岛屿)的植物区系性质、相互关系及分布格局,为沿海岛屿的生态保护和生物多样性保育提供依据。结果表明:(1)中国沿海主要岛屿植物区系地理成分表现出纬向分异性,温带成分比例随着纬度降低呈递减趋势,而各种热带成分比例呈递增的分布格局,这与不同海岛所处位置气候的纬向地带性基本一致;(2)不同沿海岛屿植物区系的Shannon指数(1.887~2.197)和Simpson指数(0.780~0.865)均无显著差异,而区系间Pearson相关系数(0.199~0.997)则有明显的差异;(3)通过聚类分析和主坐标排序生成的树状图和最小生成树,可将22个岛屿划分为5个集合,揭示了沿海岛屿植物区系属的类似性和南北纬度分布格局。  相似文献   

10.
福建地区沼泽田鼠生态学初步观察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沼泽田鼠(Microtus fortis)属于仓鼠科(Criceti-dae)田鼠亚科(Microtinae)的田鼠属(Microtus),是本省西北山区农业害兽。为保护农业增产,研讨它的分布、生活习性等,针对其生态学特点,提供根除杀绝的办法是很必要的。兹将作者现有资料整理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杭州市郊恙螨调查的初步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浙江省的恙螨调查工作,自从1954年在浙南的头门山岛首次发现居中恙螨Trombi-cula intermedia Nagayo et al.,在嘉兴发现鸡新助恙螨 Neoschongastia gallinarum Ha-tori以后,在本省各地陆续有恙螨的发现,其中鸡休恙螨在本省分布较为普遍,而鼠体恙螨则在浙南沿海及瓯江流域一带发现较多。温廷桓氏曾于1955年在杭州地区进行了鸡体恙螨的调查,结果发现有鸡新勋恙螨的寄生。我们曾于1955年在杭州留下进行过一次鼠体恙螨的调查,但因检查鼠数不多,而且时间又在11月,结果没有恙螨检获。1958  相似文献   

12.
浙江省兽类区系及地理分布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浙江省兽类区系过去有一些报道。Swinhoe(1874)曾记录宁波附近的毛冠鹿;Ping(秉志,1924)记录过定海1只幼抹香鲸;Sowerby(1933)又记述过浙江啮齿动物3种和Allen(1938-1940)浙江兽类43种;Ellerman & Morrison-Scott(1951)记录浙江兽类26种;崔秀亭等(1959)报道了庆元县小型哺乳动物22种;诸葛阳(1962)报道过杭州市郊区啮齿类和食虫类12种;温业新等(1981)记述了浙江翼手类19种。最近我们查看了浙江博物馆收藏多年的兽类标本40种,其中为本省新记录的有9种。根据我们在1958-1960年、1962-1964年对本省兽类作过的调查资料,特别是1979-1981年比较系统地对杭州、加兴、金华、丽水、温州及舟山等地区的二十多个县,进行了调查。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本文报道湖北省瓦韦属(Lepisorus)药用蕨类植物10种,编写了检索表,并对各种药用瓦韦在本省的分布和主要疗效作了说明。  相似文献   

14.
这篇文章是继“中国北部沿海的船蛆及其形态的变异”(1955),对我国沿海船蛆种类记载的另一篇报告。在我国北部沿海船蛆的种类很少,只有船蛆(Teredo (Teredo)navalis L.)和萨摩亚船蛆(reredo(Lyrodus)Samoaensis Miller)两种。但是在我国南部沿海,特别是南海地区,因为隣近热带船蛆的种类是比较多的。可惜截至本篇文章发表以前,对这一区域内的船蛆种类还一直没有记载过。我们从1953年到1957年曾先后在浙江省,广东省(包括北部湾、海南岛等地)、江苏省,福建省沿岸进行了软体动物的采集和调查工作,对船蛆科的种类也特别进行了搜集。本文所叙述的种类是这些材料中的一部分,另外一部分因为标本和文献都需要再为补充,所以还有待於今后陆续整理发表。  相似文献   

15.
湖北省药用植物资源调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湖北省药用植物共2818种(含种以下等级)分属194科,977属,占全省植物总数的67%。其中包括中药材544种,民间草药2226种及48种存在不同程度的混淆。根据本省的自然条件、植被及药用植物分布等特点,我们将本省划分为两个地带六个区,并介绍了各区的主要药用植物和湖北新分布植物。并对植物资源的保护、开发和利用等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广东林业自然保护区可持续发展影响因素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世界自然基金会(WWF)提出的管理有效性快速评估方法,通过设计调查问卷和实地考察,对目前广东省内林业部门主管的5个国家级和25个省级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和管理现状进行了调查和统计分析,总结出制约本省林业自然保护区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是:(1)自然保护区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缺乏;(2)自然保护区人员工资待遇偏低,管理缺乏激励机制;(3)自然保护区组织开展科研活动、培训少或无;(4)自然保护区保护动物活动与周边群众的生产活动存在矛盾,管护能力有待提高;(5)某些国家重点建设项目造成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的破碎化。针对上述困难,本文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措施,希望有利于今后本省自然保护区事业的建设和发展。  相似文献   

17.
云南省粘虫发生世代及其迁飞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粘虫(Mythimna separata Walker)在云南省的发生及为害,由于受特殊地理、气候和耕作制度的影响,表现相当复杂、特异。七十年代以来,其发生为害频繁、程度加重,严重影响了本省的粮食增产。因此,查明粘虫在本省的发生及为害规律,不但在农业生产上有很大意义,而且在学术上也有一定价值。昆明动物研究所受云南省科委的委托,于1974年筹备,1975—1979年先后组织了省内部份地,县农业科技单位协作攻关,基本查明粘虫在本省年发生世代数分别有1—8代,可区分为六个发生区;全年有五次迁飞活动,可造成四次为害。  相似文献   

18.
家蚕(Bombyx mori)后部丝腺的脱氧核糖核酸(DNA)和信使核糖核酸(mRNA)直接关系到丝心蛋白(fibroin)的合成,因此引起人们较大的重视。我们从本省蚕丝生产中常用的蚕体后部丝腺中分离纯化了DNA和mRNA,并观察了它们的重要理化性质。  相似文献   

19.
贵州省的蚊虫调查,解放前做得极少,本人只见到陈氏与甘氏1940年在遵义做的虐疾调查资料中,提到过四种按蚊,以及姚氏与吴氏描述的贵阳按蚊。 解放后。由于党与人民政府对人民健康的关怀,本省也与全国各地一样,遵循着党的以预防为主的方针,在开展抗疟工作的同时,对按蚊做过较多的调查。库蚊族的蚊虫,孟氏在册亨县(1952)与贵阳市(1952)两地进行过调查。以后发现本省有丝虫病  相似文献   

20.
脊尾白虾繁殖生物学的初步观察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脊尾白虾Palaemon(Exopalaemon)carinicauda(白虾、青虾、晃虾、绒虾)在分类上属节肢动物门甲壳纲十足目游泳亚目真虾族长臂虾科长臂虾属白虾亚属,它生活于泥沙底之近岸浅海或河口附近。在我国沿海均有分布,其中北方沿海产量甚大,其产量仅次于中国毛虾、对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