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的脊柱从背面看是一条直线,而从侧面看则有四道弯曲,即呈“S”型。这四道弯曲分别叫做颈前曲、胸后曲、腰前曲和骶后曲。脊柱的这种“S”形是正常的生理弯曲,对维持人的正常生理功能和运动均有重要意义。那么脊柱的这种“S”形生理弯曲是怎样形成的?有什么作用? 人的脊柱是由24块椎骨、1块骶骨和1块尾骨组成的。椎骨又分为7块颈椎、12块胸椎和5块腰椎。在椎骨与椎骨之间均有椎间盘。在脊柱的四周又有很多韧带和肌肉将其紧  相似文献   

2.
怎样讲解人体脊柱的椎骨数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理卫生》P23倒数3-2行:“脊柱由三十多块椎骨构成”、“三十多”,用词模糊。给学生造成了不必要的误解,给教师教学带来了诸多不便。“脊柱由三十多块椎骨构成”。指的应是幼儿脊柱椎骨的大致数目,准确地讲,幼儿的脊柱由33-34块椎骨构成。具体如下:颈椎7块,胸椎12块,腰椎5块,骶椎5块,尾椎4-5块。随着人的生长发育,到了成年,5块  相似文献   

3.
冯庚 《生物学通报》2002,37(3):24-25
1 脊柱是怎样受伤的  脊椎骨十分坚硬 ,脊椎骨之间有坚强的韧带相连 ,脊柱外还有层层肌肉保护。但是 ,如果外界暴力作用大于脊柱的保护机制 ,就会产生脊柱损伤。高处坠落、塌方、交通事故和地震等等是造成很多脊柱损伤的常见原因。常见的脊柱损伤大致有几种 :脊柱半脱位、脱位及脊椎骨骨折 ,这一切都有可能对脊髓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轻者的神经功能受到影响 ,重者会造成死亡或从脊柱损伤部位平面以下的神经功能全部丧失 ,这就是我们有时能见到的“截瘫”。脊柱损伤的位置越高 ,截瘫的位置就越高 ,病情就越重。人的神经细胞基本上没有再…  相似文献   

4.
植物还会“智胜”动物。有的植物为了使自己免受动物侵害,就分泌出某些化学物质来对付动物。如昆虫吃了植物的茎叶之后,就会消化分解植物体内的多糖。昆虫胃里有糖苷酶,它能促使多糖水解成单糖,在昆虫体内产生能量维持生命。有些植物根据这一情况,制造出一类带羟基的吡咯烷化合物,其化学结构跟果糖相似,能成功欺骗糖苷酶,使它误把这种化合物当作果糖结合,但一结合就再难水解,从而破坏了糖苷酶的催化水解反应,昆虫吃  相似文献   

5.
怎样把动物课上“活”?如何培养学生学习动物学的兴趣?怎样使动物课的教学和发展智能结合起来?我们对上述问题,在动物学教学中进行了探讨,现以“我国动物地理分布”一章为例简述如下: (一)教材分析 1.本章在动物学课本中的位置本章是动物学课本的最后一章,具有综合、总结前面已学动物学知识的性质。教材从地理分布的角度(即从空间的角度)进一步来讲述主要脊椎动物在我国地理区域范围内的分布情  相似文献   

6.
问 :有的人在睡眠时为什么会“磨牙”?答 :夜间出现“磨牙”以青少年和儿童为多 ,主要原因有以下几方面 :1)睡前吃得过多。睡前若是吃得太饱 ,胃排空的时间相对较长 ,那么胃就在一定程度上一直处于兴奋状态 ,即便是已熟睡也是如此。所以胃壁感受器受到刺激会把兴奋传入中枢 ,进而引起三叉神经的兴奋 ,导致咀嚼肌的收缩 ,出现“磨牙”。2 )肠道寄生虫的影响。肠道内的某些寄生虫 ,比如蛔虫 ,是在夜间活动 ,在它们蠕动时或者是它们分泌的一些毒素 ,刺激了肠道壁内感受器 ,同样会引起中枢的兴奋 ,导致“磨牙”。3)胃肠疾病的影响。胃肠内的某些…  相似文献   

7.
1 导入新课本课独立成章,采用提问法导入。①人是否接触病原体就生病?为什么?②你曾接受过什么预防接种?其防病原理是什么?问题联系学生日常生活和亲身经历,十分熟悉又答不准为什么,很自然就能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2 讲授2.1 人体的三道防线 从初中学生的认知水平出发,课本采用了三道防线的形象化语言,并配以插图。我发给每个学生一张白纸,一分为三,分别写上“皮肤和粘膜”、“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然后引导学生回忆里面哪些内容曾学过,并回答有关知识,实现知识的迁移。第1次出现的名词…  相似文献   

8.
“蓝蓝”是一只来自南美洲的雄性紫蓝金刚鹦鹉。别看它头不大,却很会动脑子,经常耍些小聪明。比如,有时候它刚刚从地上捡了游客投喂的食物,看见饲养员或志愿者来了,就会马上把食物藏到舌头下面,装出若无其事的样子,对着人点头哈腰地打招呼。等人不看它时,它再飞到笼子里你够不着的地方吃起来,因为它知道捡拾游客投喂的食物会挨批评。为了它的健康和安全,我们经常要从蓝蓝的嘴里把它不该吃或不能多吃的东西抠出来。  相似文献   

9.
渗透吸水实验的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使高中《生物》课本“水分代谢”一节中的实验更容易操作 ,特作如下改进 :1)将“动物的膀胱膜、肠衣”改为“蛋壳内膜”。方法为 :取鸡蛋 1个 ,在一端打一小孔 ,倒出蛋清和蛋黄 ,把空蛋壳放入浓盐酸中浸泡 2 min,蛋壳内膜外的石灰质部分便会与浓盐酸发生反应 ,产生氯化钙而脱落 ,剩下的就是蛋壳内膜即半透膜。2 )把渗透装置的“长颈漏斗和烧杯”改为“带单导管塞子的广口瓶”,使我们容易把蛋壳内膜口端封在塞子下端的玻璃管口上。3)把“蔗糖溶液”改为“淀粉溶液”。课本中讲到液面上升证明水分子能通过半透膜 ,而蔗糖不能。为了更简单、…  相似文献   

10.
1958年出版的初中动物学课本,不管在内容的编写和附图的选择等方面都较以前的课本为好;但另一方面也存在着一些美中不足的地方。在内容方面第一,在初中动物学课本中,讲到益鸟和害鸟,举益鸟的主要种类时,提到“一窝燕子一个夏季可能吃25万个昆虫(排列起来长达2里)”,这种估计是不够正确的。我们可以参看苏联鸟类学家布拉戈斯克洛诺  相似文献   

11.
一年之季在于春!春姑娘驱逐着严冬最后的寒意,轻轻挥舞着绿纱,把大地描绘。而就在早春寒气料峭之时,很多花儿已迫不及待地、如繁星般把春天拥抱。它们有的热情绚丽,有的含蓄素雅,有的春华秋实,有的还是宝贵的中药。最有趣的是,它们中有很多外表相似的“姐妹花”,  相似文献   

12.
初中植物学课本是根据苏联却求烈夫原著的植物学课本(1949年莫斯科版)改编而成,这本教科书经各地中学校采用,受到普遍欢迎,就我所知此书在目前不仅是初中同学的课本,就是高中同学为巩固植物学方面的知识,或为准备投考大学,也常以此书做读物。初中植物学第一版问世以後,由於读者的关怀,踊跃地提出很多意见。经过一年的时间,现  相似文献   

13.
进入高三,就面临着“复习课”,怎样才能上好“复习课”,避免与新课的简单重复,切实有效地帮助学生根据学科特点建立必要的知识网络呢?笔者认为,复习课的关键是要转变观念、更换思维,根据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将学生现有知识进行有机整合。有道是“横看成岭侧成峰”,相同的内容,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复习, 往往会产生“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现以“细胞质的结构和功能”复习为例,谈谈自己的教学体会。  相似文献   

14.
油茶的“假果”平常称为“茶泡”。每年春季很多的小孩在油茶林摘下来吃,农民见到这种果实多了,就说油茶产量一定不高,于是笔者对这种假果的形成进行了观察。油茶是一种异花传粉的植物。一般在10月开花。笔者在去年开花期以10朵花为观察材料,其中5朵(编号为6.7.8.9.10) 当花未开时,去雄,用透明的  相似文献   

15.
这一新课本是依据国家教委于1988年11月颁发的《九年制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生物学教学大纲(初审稿)》编写而成的,适于我国广大地区的“六三”制学校采用。本文拟仅就这一新课本的明显特点和主要探索作一概略介绍。为了贯彻教学改革的精神,提倡启发式教学,重视多种能力的培养,新课本在编写方式方面进行了一些改进的尝试。新课本的编写,在充分重视思想性、科学性、教育性的问题上,是以重视教育性作为它的根本。这是课本区别于一般图书的重要标志。在教育性的多种内涵中,最基本的一点则是着眼于学生的年龄特征。我们认为,使用这个课本的是初中一年级的学生,他们自有不同于高年级学生的特点:从学习环境来说,升入初中以后,课程门类骤然增多,教学要求明显提高,他们正处在一个逐步适应的交替阶段;从心理状态来说,虽然年龄有些增长,但是仍与小学高年级的学生大致相同,他  相似文献   

16.
引言 本文的目的在于提高现代发育生物学家们对形态发生梯度场区(gradient field)这个古老概念的注意。图1是1934年对两栖类神经胚的描绘。实验胚胎学已揭示出在任何分化信息出现以前,胚胎发育早期已有器官形成场区的存在把蝾螈胚胎的组织块异位移植,在发育晚期,这些细胞场区将生成不同的器官如前肢、后肢、尾平衡器以及鳃等。这些“形态发生场区”的细胞均能“调整”,即经过一系列的人工手术仍可发育为正常结构。例如:把场区的一部分切除或把未决定的组织移入场区,都能形成正常结构。假如把场区分成很多部分,也全得到多个完整的结构。很多书籍提到这种观  相似文献   

17.
长久以来,侗族乡民里就有将糯米认定为人的食品,将籼米看作是畜禽饲料的概念。早些年访问侗乡,他们会客气地询问你想吃“猪饭”,还是想吃”人饭”,猪饭就是指籼米饭,人饭指糯米饭。  相似文献   

18.
现行的生物学教材实验少 ,内容伸缩性小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有机地利用精心选择的与课本知识相关的具有趣味性、思想性、探索性和实践性的生物学课外读物 ,来拓宽学生的视野 ,丰富学生的知识结构 ,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动手机会 ,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品质、创新想象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需要 ,将生物学课外读物分成让学生自己命名的小专栏 ,如“奇闻趣事”、“科学家品质”、“异想天开”、“探索苑”、“‘动手’实验园地”等 ,选材可以是生命科学的发展史、报刊文摘的热点 ,也可以是学生的作品。1 …  相似文献   

19.
读生物学通报1953年1-2月号,刊载北京大学生物系张宗炳先生的“关于种内无门争的几个问题”一文中所提出的答案,关于“蚂蚁打架”、“雌蜘蛛吃雄蜘蛛”(尤其是交尾后的雄螳螂自己送给雌螳螂吃,我曾作过试验)等等问题,我虽同意张先生的解答,我认为是正确的.不过关于“猫吃小猫”的答案,我有点意见. 远在1928年的冬天,母亲曾和我说过一旬谚语:“人老思儿,猫老吃儿”…….这时就引起我研究老猫吃小猫这一个问题的兴趣,但始终没有能得一个满意的结论.1939年秋天在湖北均县草店镇一家饭馆子里,适值老猫下了小猫一群孩子争着要看,一位老太太说:“这个大猫老了,看不得,你们看了它会吃小猫的.待小猫长大了送给你们玩.现在不要看.”这时又引起我旧日的疑问,不独向这位老太太问了好久,而且见到年长的、家里畜养猫的人就问.大概都提出相同的答案:“老猫生小猫的时候不能看,人要  相似文献   

20.
在目前传统方式的高中生物教学中,教师的作用只是把课本的知识讲会给学生,但是对于学生的创新思维的能力如何激发和培养都没有很好的实践于课堂。创新思维是学生综合素质中一项重要的素质,通过高中生物教学的创新思维培养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本文就高中生物教学中小创新思维的培养的必要性和实现途径做概述,旨在为更好的实现高中生物教学中创新思维的培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