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巨花雪胆中的两个新化合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四川石棉县采集的巨花雪胆(Hemsleya gigantha)的根茎中分到2个新化合物,命名为雪胆素G和巨花雪胆皂苷B,通过化学方法和波谱方法鉴定了它们的结构。另外13个已知化合物分别为葫芦素类和雪胆皂苷类化合物,其中β—香树脂醇(3)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得到。  相似文献   

2.
从白木香(Aquilaria sinensis)果皮中分离得到5个葫芦素类化合物,通过波谱数据分析分别鉴定为双氢葫芦素E(1)、endecaphyllacins B(2)、2-O-β-D-glucopyranosylcucurbitacin I(3)、葫芦素E(4)、葫芦素I(5)。其中化合物1~3为首次从沉香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5具有细胞毒活性。  相似文献   

3.
基于ITS、rpl16和trnS-trnR DNA序列讨论锥形果属的系统位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核基因ITS和叶绿体基因rpll6、trnS-trnR的DNA序列讨论了锥形果属的系统位置,3个基因片段独立以及联合的分析为锥形果属Gomphogyne的系统进化研究提供了足够的信息.结果表明:(1)锥形果属是一个自然属;(2)雪胆属Hemsleya的短柄雪胆H. delavayi和圆锥果雪胆H. macrocarpa曾经被作为锥形果属的种,分子证据表明它们确实隶属于雪胆属;(3)锥形果属单独构成雪胆属的姊妹群,而并非是与绞股蓝属Gynostemma共同构成.  相似文献   

4.
韦发南   《广西植物》1987,(2):131-138
<正> 绞股蓝属(Gynostemma B1.)为葫芦科的草质藤本植物,在华南地区已知有4种,即单叶绞股蓝(G. simplicifolium B1.)、光叶绞股蓝(G. laxum(Wall.)Cogn.)、绞股蓝(G. pentaphyllum(Thunb.)Makino)和长梗绞股蓝(G. loilgipes C. Y. Wu)。而与其经常相混淆的有8种,其中属于葫芦科的有5种,即锣锅底(Hemsleya amabilis Diels)、蛇莲(H. sphaerocárpa Kuang et A. M. Lu)、雪胆(H. chinensis Cogn. )、纤花金盆(H. graciliflora(Harms) Cogn.)和地糍粑(H. dipteriga Kuang et A. M. Lu);属于  相似文献   

5.
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雪胆属植物中雪胆乙素、竹节参皂苷Ⅳa和雪胆甲素含量的方法,可用于11种雪胆属植物中3种活性成分的同时测定。采用InertSustain C18(250 mm×4.6 mm,5μm)色谱柱;流动相为0.1%磷酸水溶液(A)-乙腈(B),梯度洗脱(0~20 min,5%~20%B;20~60 min,20%~30%B;60~80 min,30%~64%B);流速1.0 mL/min;柱温35℃;检测波长203 nm。经方法学考察,本方法具有准确快速、精密度高、重复性好的特点,雪胆乙素、竹节参皂苷Ⅳa和雪胆甲素分别在0.075~3.000μg、0.810~32.400μg和0.620~24.800μg范围内与峰面积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5)。定量分析测得11种雪胆属植物中雪胆乙素含量在0.479~1.904 mg/g范围内,彭县雪胆中含量最高;竹节参皂苷Ⅳa含量在1.098~18.58 mg/g范围内,峨眉雪胆中含量最高;雪胆甲素含量在3.079~17.56 mg/g范围内,十一叶雪胆中含量最高。本方法可为雪胆属优质药用资源开发及综合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续 2 0 0 3年第 38卷第 6期第 5 7页 )实验 动物系统学和形态学Q1.  (5分 )A B C D E F G H I J0 1 0 1 0 2 0 4 0 1 0 1 0 1 0 1 0 5 0 3Q2  (5分 )A B C D E F G H I J0 1 0 2 0 4 0 5 0 1 0 6 0 3 0 70 80 9Q3  (10分 )A B C D E F G H I JK + + +L +M ++ +N +O +P +R ++S ++T ++ +++ +Q4 A  (4分 )  □ □    □ □Q4 B  (1分 )  □Q5  (5分 )A B C D E F G H I J0 3 0 1 0 2 0 2 0 3 0 3 0 1 0 1 0 3 0 2Q6  (10分 )   A.Gammaruspulex(钩虾 )  B.Anopheles sp.(疟 蚊 )  C.H irudo …  相似文献   

7.
我们从民间草药狭叶绣菊Spiraea japonica var. acuminata 中分离到15个新二萜生物碱及一新二萜成分,曾报道了其中绣线菊新碱A,B,C,D(spiramine A,B,C,D)的化学结构,现报道绣线菊新碱E,F,G,H,I (spiramine E,F,G,H,I)的化学结构。  相似文献   

8.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法,通过测定3种不同抗性甜瓜属作物根系中葫芦素B含量的差异,探讨酸黄瓜南方根结线虫病抗性与葫芦素B含量的关系.结果表明:(1)接种根结线虫前,供试材料根系中的葫芦素B含量以酸黄瓜的最高(1.31μg/g),非洲角次之(0.85μg/g),北京截头最低(0.35μg/g),表明酸黄瓜中葫芦素B的本体含量较高;接种根结线虫后,酸黄瓜、非洲角、北京截头根系中的葫芦素B含量升高至3.88、2.67和0.49μg/g,较相应未接种对照分别升高了2.57、1.82和0.14μg/g,表明酸黄瓜经线虫诱导后葫芦素B含量上升较大.(2)酸黄瓜受线虫危害低于非洲角并显著低于北京截头,说明酸黄瓜的抗线虫能力较强;供试材料受害程度与葫芦素B含量相关性分析表明,作物的抗线虫能力与根系中的葫芦素B含量呈正相关关系,其含量越高,抗性越强.研究认为,酸黄瓜的高葫芦素B含量是其南方根结线虫病抗性的化学证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金双歧联合四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H.pylori)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福建省立金山医院南院2015年8月1日至2017年8月1日300例H.pylori感染患者,随机分为A组(50例,采用雷贝拉唑、枸橼酸铋钾、克拉霉素和阿莫西林治疗)、B组(50例,在A组基础上联用金双歧治疗)、C组(50例,采用雷贝拉唑、枸橼酸铋钾、阿莫西林和呋喃唑酮治疗)、D组(50例,在C组基础上联用金双歧治疗)、E组(50例,采用雷贝拉唑、枸橼酸铋钾、呋喃唑酮和四环素治疗)、F组(50例,在E组基础上联用金双歧治疗)。观察各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A、B、C、D、E和F组患者的H.pylori根除率按PP分析分别为81.4%、95.7%、82.2%、95.8%、97.9%和97.9%,而各组患者H.pylori根除率按ITT分析分别为70.0%、88.0%、74.0%、92.0%、92.0%和94.0%,A组和B组,C组和D组H.pylori根除率的PP分析和ITT分析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组和F组根除率的PP分析和ITT分析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C、D、E和F组的总不良反应率分别为30.2%、10.9%、31.1%、10.4%、53.2%和22.9%,其中A组和B组,C组和D组,E组和F组总不良反应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金双歧联合四联疗法可提高H.pylori根除率,减少患者不良反应,可推荐用于H.pylori感染患者的根除治疗。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野生和引种栽培植物的观察,结合文献和标本的查阅,对中国秋海棠属植物斑叶类资源及叶斑多样性进行了研究.发现中国分布的203种(含变种和亚种)秋海棠属植物中有斑纹的种类达84种,叶斑色彩多表现为淡绿色、银绿色、银白色、白色.从园艺学角度出发,根据中国秋海棠属植物斑纹在叶片的分布位置,首次提出了中国秋海棠属植物叶斑分类标准,并对观察到的斑叶类秋海棠进行了分类,方便人们选择利用.根据斑纹与叶脉的关系分为叶脉相关类型(Ⅰ)和非叶脉相关类型(Ⅱ),前者细分为脉间斑纹类(Ⅰ A)、沿脉斑纹类(Ⅰ B)、中脉及脉间斑纹类(ⅠC)3种,后者细分为环状面斑类(ⅡA)、掌状面斑类(ⅡB)、近完全面斑类(ⅡC)、完全面斑类(ⅡD)、混合面斑类(ⅡE)和不规则面斑类(ⅡF)6种.中国产野生秋海棠属植物中较常见的叶斑类型为Ⅰ A1、ⅠA2、Ⅰ B1、Ⅰ B2和ⅡA.同时对叶斑的产生机理和遗传特性进行了讨论和展望.中国斑叶类秋海棠属植物种质资源及其叶斑类型的多样性极其丰富,有望通过研究摸清其遗传特性,实现特定观赏性状新品种的定向选育.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石菖蒲及5-羟甲基糠醛(HMF)对疲劳运动大鼠学习记忆和海马ERK/CREB信号的影响。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A)、运动组( B )、运动+HMF低、中、高剂量组(C、D、E)、运动+石菖蒲低、中、高剂量组( F、G、H ),每组10只。 并在疲劳运动开始前2 h分别以0.10、1.00和3.00 mg. kg-1. wt-1 HMF,灌胃C、D、E组,以0.12、1.20和4.80 g. kg-1. wt-1石菖蒲提取物,灌胃 F、G、H组。实验结束后采用水迷宫实验进行学习记忆检测,用免疫印迹法测定海马p-ERK1/2和p-CREB表达。结果:E和H组大鼠逃避潜伏期低于B、C、D、F和G组;穿越平台次数、p-ERK1/2、p-CREB蛋白表达高于B、C、D、F和G组(P均<0.01);除E组p-ERK2蛋白表达低于A、H组(P<0.05)外,上述各指标A、E、H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均>0.05)。结论:石菖蒲及HMF能明显改善运动疲劳大鼠学习记忆,其机制与上调海马ERK/CREB信号有关。  相似文献   

12.
守瓜属甲虫的取食行为与寄主植物葫芦素种类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黄足黄守瓜和黄足黑守瓜是两个非常相似的守瓜属甲虫,但它们对寄主的选择性和取食行为却完全不同.黄足黄守瓜先用口器在黄瓜或南瓜叶面划圈,然后取食圈内叶组织,但却不取食丝瓜、苦瓜和西瓜,而黄足黑守瓜则只取食丝瓜,且不发生划圈取食行为.研究表明,这两种甲虫的寄主选择性及取食行为与瓜类作物合成的葫芦素种类显著相关.黄瓜和南瓜在黄足黄守瓜取食后能诱导合成抑制取食的葫芦素Ⅰ,使得黄守瓜只能先划圈阻断葫芦素Ⅰ在叶面的迁移才能取食圈内叶组织.而苦瓜和西瓜本身就合成抑制取食的葫芦素D,使得甲虫不选择这两种瓜类作物取食.丝瓜则合成刺激甲虫取食的葫芦素B和E,使得黑守瓜能直接取食.本研究表明,守瓜属甲虫对寄主植物合成的特定次生物质的味觉响应机制在其寄主选择和取食行为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六种植物叶片中葫芦素B对美洲斑潜蝇寄主选择性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张茂新  凌冰  曾玲  庞雄飞 《生态学报》2004,24(11):2564-2568
在网室条件下 ,测定了美洲斑潜蝇对豇豆、苦瓜、黄瓜、白瓜、节瓜和丝瓜的寄主选择性。结果表明 ,美洲斑潜蝇在 6种不同植物叶片上的幼虫数、虫道数和为害程度具有明显的差异。从幼虫数和为害程度综合分析 ,美洲斑潜蝇在豇豆和丝瓜上的幼虫数、为害程度最高 ,分别是 0 .183头 / cm2 ,13.4 7%和 0 .0 99头 / cm2 ,2 3.4 2 % ,表明该虫对豇豆和丝瓜的选择性最强。在苦瓜上没有美洲斑潜蝇的幼虫寄生及取食虫道。该虫对其它 3种植物的选择性依次为节瓜、白瓜和黄瓜。在此基础上 ,进一步研究了不同植物叶片甲醇提取物中葫芦素 B的含量与美洲斑潜蝇寄主选择性的关系。经高效液相色谱 (HPL C)测定 ,苦瓜中的葫芦素 B含量最高 (2 3.8μg/ ml) ,其次是黄瓜 (9.6 μg/ ml)、白瓜 (4 .3μg/ ml)、豇豆 (2 .7μg/ ml)和节瓜 (2 .5 μg/ m l) ,丝瓜中含量最少 ,仅为1.3μg/ ml。分析结果证实不同植物叶中的葫芦素 B含量与其幼虫数呈负相关 (r1 =- 0 .82 0 6 ,r0 .0 5=0 .811) ;将不同植物叶中的葫芦素 B含量和美洲斑潜蝇的为害程度分别转换成对数后进行相关性分析 ,二者之间的相关性呈极显著的负相关(r2 =- 0 .980 4 ,r0 .0 1 =0 .917)。说明随着寄主植物叶片中葫芦素 B含量的增加 ,美洲斑潜蝇的幼虫数及为害程度明显  相似文献   

14.
细胞生物学1.删除2 .1,3,5 ,6 ,73.删除4 .2 ,6  2 ,3,4 ,5  6  1,3,5  1,3,5  8  75 .A   B6 .A  B  C   E  D  F7.7a.(1) 5 80   (2 ) 3407b. 8.DNA解旋酶 2引发酶 1DNA聚合酶 有 3′- 5′外切核酸酶活性 5DNA连接酶 4拓扑异构酶 DNA聚合酶 有 5′- 3′外切核酸酶活性 39.   C)   · H      · H      ·E      ·F10 .RNA聚合酶 DNA聚合酶 聚合酶在 DNA区域开始识别和结合 A B聚合方向 D D酶在模板链上移动的方向 C C核苷酸底物加到生长链上的核苷酸类型 F E3′- 5′外…  相似文献   

15.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Ⅰ)是一单链多肽。在脊椎动物中,IGF-Ⅰ通过介导生长激素达到促进生长的作用。为研究鲤科鱼类IGF-Ⅰ的结构功能及在水产养殖中的潜在应用前景,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方法,从团头鲂(Megalobrama amblycephala)肝脏的总RNA中扩增出IGF-ⅠCdna。测定了该基因序列,推导其编码的蛋白质序列。克隆 的Cdna序列编码包括信号肽和B、C、A、D、E 6个区域的161个氨基酸。E区域分析结果表明所克隆的团头鲂IGF-Ⅰ序列属于IGF-ⅠEa-2亚型。  相似文献   

16.
高等植物的硝酸还原酶除诱导酶(NR,E.C.1.6.6.1.)外,还有以组成酶(constitative enzyme,E.C.1.6.6.2.)的形式存在,分别以还原辅酶Ⅱ(NADPH,C_1NR)及还原辅酶Ⅰ(NADH,C_2NR)为电子供体。为深入研究NR各同工酶的特性,我们以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对NR粗酶液(油菜子叶)进行分离,完善了以甲基紫精(MV)为电子供体的NR同工酶染色法,并在甲(月替)反应原理基础上首次建立了以NAD(P)H为电子供体的NR活性染色系统。  相似文献   

17.
【目的】蛋白酶抑制剂和葫芦素是两类在植物中具有抗虫活性的化合物,在植食性昆虫与其寄主植物相互作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在室内研究了南美斑潜蝇Liriomyza huidobrensis(Blanchard)为害对黄瓜叶片中蛋白酶抑制剂活性及葫芦素B含量的影响,以期揭示南美斑潜蝇与其寄主植物相互作用的机理以及为利用诱导抗性控制南美斑潜蝇的为害奠定必要的基础。【方法】用分光光度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分别测定了南美斑潜蝇幼虫为害后黄瓜叶片中蛋白酶抑制剂活性和葫芦素B含量的变化。【结果】在南美斑潜蝇幼虫为害期间(1~9 d),黄瓜叶片中胰蛋白酶抑制剂和胰凝乳蛋白酶抑制剂活性及葫芦素B含量与健康对照相比显著上升,但上升幅度并不与为害强度和为害持续时间相一致,其中对胰蛋白酶抑制剂具有系统诱导作用,而对胰凝乳蛋白酶抑制剂和葫芦素B的系统诱导作用不明显。【结论】南美斑潜蝇幼虫为害可诱导寄主植物体内蛋白酶抑制剂活性和葫芦素B含量上升,培育蛋白酶抑制剂或葫芦素含量高或易诱导的黄瓜品种可能是控制南美斑潜蝇为害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8.
应用各种色谱方法从牛耳枫的茎叶乙醇浸提物中分离得到了8个生物碱,利用波谱(ESI-MS,1HNMR,13C NMR)技术及理化性质分别鉴定为Methyl homosecodaphniphyllate(1),Daphnezomine M(2),Caldaphni-dine E(3),Calyciphylline F(4),Calyciphylline B(5),Deoxycalyciphylline B(6),Daphnicyclidin H(7)和Macropodumine C(8)。  相似文献   

19.
雪胆属植物化学研究历史和现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葫芦科雪胆属植物在亚州东南部,中国和靠近中国南部的印度、越南、缅甸均有分布。五十年代初期发现该属植物约七种。1970年云南民间用小蛇莲(俗名)、又名曲莲、园果雪胆(H.amabilis Diels)的地下茎治疗肠炎、菌痢效果良好。我们从中分离到结晶的苦味质称为雪胆素(为两个成分的混晶),具有良好的抗菌作用。对于该属植物当时未见文献记载其化学研究和任何利用价值。因此合同中科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石菖蒲及其活性成分-α-细辛醚改善疲劳运动大鼠学习记忆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8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A)、单纯运动组(B)、运动+α-细辛醚低、中、高剂量组(C、D、E)、运动+石菖蒲低、中、高剂量治疗组(F、G、H),每组10只。并在疲劳运动开始前2 h分别以0.10、0.50 和 1.00 mg α-细辛醚,灌胃C、D、E组,以0.12、1.20和4.80 g. kg-1. wt-1石菖蒲提取物,灌胃 F、G、H组。实验结束后采用水迷宫实验进行学习记忆检测,采用生化法检测SOD、NOS活性和MDA含量,免疫印迹法检测海马nNOS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实验后E和H组大鼠逃避潜伏期、海马脑组织MDA含量低于B、C、D、F和G组;穿越平台次数、海马脑组织SOD和NOS活性、nNOS蛋白表达高于B、C、D、F和G组,P均<0.01。A、E、H组大鼠海马脑组织SOD活性依次为A>E>H组, 而MDA含量则相反,P均<0.01;E组大海马脑组织NOS活性和nNOS蛋白表达低于A和H组,P<0.01或P<0.05,但A和H组,差异无显著性,P均>0.05。A、E、H组大鼠逃避潜伏期和穿越平台次数,差异均无显著性,P均>0.05。结论: 石菖蒲及α-细辛醚改善疲劳运动大鼠学习记忆的作用基本一致,其机制与纠正海马自由基代谢失衡和上调海马nNOS/NO信号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