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冬季由于环境条件的改变,迫使生活在自然界中的动物产生各种不同的适应方式“越冬”,而青蛙及蟾蜍是行“冬垫”的方法越冬,因此冬季在自然界中就很难采到活青蛙及活蟾蜍作实验材料了。笔者根据蛙类“冬垫”的习性,试验了室内冬季保存活蛙的方法:经1955—1959年分别在济南、泰安两个地区;5个冬季的试验,效果都是很好的。保存  相似文献   

2.
微生物分布在自然界,不但与外界环境相互作用,而且与其他生物具有密切关系,这种关系主要表现在寄生与共生两个方面,而共生对于种的保存和延续来说则更为重要. 从微生物生态的角度来讲,所谓寄生,就是病原菌侵入动植物机体之后,所引起的一系列病理过程,并能在寄主群体中流行,结果造成动  相似文献   

3.
阎锡海 《化石》1996,(4):13-13
浅议化石分类及意义阎锡海众悉,化石是指经过自然界的作用,保存在地层中的古生物遗体、遗物和迹遗,它是古生物学研究的主要对象,亦是地质学研究的宝贵材料。-、化石分类依据不同的标准通常将化石划分为不同的类型。1.按照保存方式可分:①遗体化石:指古生物本身全...  相似文献   

4.
一、正确认识人类与自然界的关系千百年来,人类对自然界的影响规模和深度都很有限,就全局看,自然界还能很好地同化人类的影响,自然界状态基本稳定而适于人类生存,于是就误以为自然界不过是一个消极的客体,可以任人宰割,而人则是万能的,是  相似文献   

5.
美丽的化石之乡──远安化石要在自然界中保存下来是不容易的。然而有些地方却能保存大量的、完好的化石。你知道美丽的化石之乡远安吗?湖北省远安县红阳冶金处的巩书生石友,给我寄来许多美丽的化石观赏石──远安石。笔者在此作一简介,以飨读者。湖北省远安县一带出露...  相似文献   

6.
浅谈昆虫标本馆工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华立中 《昆虫知识》1992,29(4):231-232
<正> 一、昆虫标本馆概况 (一)昆虫标本馆的性质 昆虫标本馆保存的多数是“干制”的昆虫个体标本,是自然界昆虫的基本缩影,是研究昆虫区系的基本库。 按照国际动物命名法规,发表一个新种时,只能从其两性中各选一具有代表性的个体分别  相似文献   

7.
<正>传统聚烯烃塑料在自然界中很难降解,塑料垃圾(也称"白色污染")遍布全球,给自然界的污染问题带来巨大困扰。生物降解塑料是指一类由自然界存在的微生物如细菌、霉菌(真菌)和藻类的作用而引起降解的塑料。理想的生物降解塑料是一种具有优良的使用性能、废弃后可被环境微生物完全分解、最终被无机化而成为自然界中碳素循环的一个组成部分的高分子材料。  相似文献   

8.
朱鹮人工育雏和雏鸟的生长发育刘斌,史森明,王振荣,李福来(北京动物园100044)朱绍(Nipponianippon)是世界瞩目的濒危、珍稀鸟类。属国际保护鸟类,我国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日本指定为特别天然纪念物。在日本、朝鲜半岛和前苏联远东沿海南部...  相似文献   

9.
被子植物胚胎发生的研究和进展已在农业和植物育种方面展示了实际应用价值.其应用有四个方面:1.不易成活的杂种胚培养,以获得自然界不能得到的远缘杂交的后代.2.利用体细胞胚胎发生产生数量巨大、遗传基因相同的无性繁殖后代.3.突变体材料的筛选.4.种质保存.  相似文献   

10.
陕西西安半坡新石器时代遗址中之兽类骨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引言研究的经过和半坡遗址的简介西安东郊的半坡,曾经是新石器时代人类的村落。在这里,人类长期地和自然界艰苦地斗争,创造了丰富灿烂的仰韶文化。除了许多文化遗物,将有专刊发表外,还有一批科学上的材料,同样地被保存了下来,这就是本文所要叙述的兽类骨骼。  相似文献   

11.
《化石》1974,(2)
化石,长期以来一直被认为是已经变成了石头的古代生物的遗体或遗迹,而西伯利亚冻土带的皮肉犹存的猛犸、琥珀中的昆虫,则仅被看作是极个别的例外。可是谁会想到,化石并未完全“死”去,它至今还保存着生命的基本成分——蛋白质、氨基酸等物质呢? 用现代灵敏度很高的分析技术,对远在五亿年前的寒武纪的三叶虫,到几万年前的更新世的象等一系列化石进行研究的结果,发现在化石中存在有蛋白质残余、游离的氨基酸和多肽、脂肪酸、多糖类等。人们不禁会问:这些残存下来的组成生命的有机物质,在几万年甚至几亿年之间,受到了自然界各种力量的作用——地壳的变动,风吹、日晒、雨淋、水力的搬运等等,为什么仍能保存到今天呢?  相似文献   

12.
小忍  亦文 《化石》2004,(2):27-30
过去历史中生物界的情况,可以从保存下来的化石群落了解大致的面貌,还可以通过岩石层的形成,推测过去、甚至几十亿年前的远古时期的海陆变迁。人类有了字记载以后,就以各种字、口头流传等形式记录了自然界中的种种重大事件。比如我国古人以“天在旦”的比喻清晰而准确地记录了几千年前的日食现象,以在江边的铜牛身上刻划标志的方式记录了长江水位的变化。那么,人类有可能了解自己出现之前的远古时期的古气候变化吗?  相似文献   

13.
中国两栖爬行动物地理分布的模糊聚类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物分布是自然界综合条件的一种反映。两栖、爬行动物在自然界具有独特的地位,是一类有极大潜在价值的生物群和宝贵的生物资源。因此全面地研究两栖、爬行动物的地理分布规律,以及与自然生态条件的相互关系,对保存、繁衍现有的两栖、爬行动物和寻找新的物种或从外地引进物种等都是很有价值的。由于生物学、生态学的复杂与多变性,被研究的对象往往带有“不确定性”,因此采用模糊聚类分析方法,有很大的实用意义。模糊聚类分析方法可以从大量原始数据的分析中对样方进行客观的分类。首先计算各样方之间的相似系数,由此建立相似矩阵;由于聚类时…  相似文献   

14.
历史的脚步     
在距今三、四百万年前地球从第三纪向第四纪过渡之际,人终于从动物界分化出来了!这是自然发展史上的一个空前伟大的事件。人,这种“在它身上自然界达到了自我意识”的生物,通过双手劳动,从“仅仅利用外部自然界,单纯地以自己的存在来使自然界改变”的动物状态逐渐转变为“通过他所作出的改变来使自然界为自己的自的服务,来支配自然界”(《自然辩证法》)这样一种人的状态。转变过程是漫长而艰苦的。然而,人终于一步一步走过来了,并在路途上留下一个又一个历史的脚印  相似文献   

15.
实验课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在实验室或教室内独立研究自然界的物体、现象或过程的一种课的类型。这种类型的课具有以下的三个特点。 (1)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独立地进行作业。 (2)学习的是自然界本身的物体。 (3)学习地点是在实验室或教室,而不是自然界和家里。  相似文献   

16.
石化的森林     
“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多少年来多少人在岳飞墓前为之感喟。这里陈列着几段“精忠柏”,据说原长于杭州众安桥风波亭旁,岳飞在那里遇害后,它也突然枯死,并变得石头一样坚硬,僵而不扑者六百余年。后来被人们搬到岳坟前陈列。在自然界中,树木变成了石头,长存不朽,并不是罕见的。不过并非挺立地表自行变化,而是经过埋藏地下,为溶解于水中的矿物质所更替,得以保存原来的形态和结构组织,成为木化石。许多时候这些矿物质  相似文献   

17.
蜘蛛的采集和饲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蜘蛛的种类和数量繁多,不论在室内或自然界都是一类常见的动物。在农、林业中,蜘蛛是害虫的天敌,尤其在捕食性天敌中占有绝对的优势。因而在学校野外实习中或在农林害虫生物学防治工作中,都引起了大家的注目和重视。作为研究蜘蛛的第一步,许多人希望了解采集、保存和饲养蜘蛛的有关知识。本文就此作一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古生物事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化石的兴趣越来越浓,但又常常笼统地将它与考古混为一谈,其实研究化石与考古并非一回事。我们知道,化石通常是指经过自然界作用保存于地层中的古代生物的遗体(动物贝壳、骨骼、牙齿和植物茎干、花叶、种子等)、遗物(蛋、粪便等)及它们的生活遗迹(虫迹、足印等)。研究化石,即是研究这些“遗体”、“遗物”和“遗迹”,这属古生物学的范畴,与地质学关系密切;而考古,则是根据历史上遗留下的各种人类文化  相似文献   

19.
本书为纪念原子弹爆炸39周年而汇编有关论文若干篇。书中回顾了1945年原子弹爆炸后,由于离子的辐射作用造成成千上万人的死亡,也给那些幸存者带来了终身痛苦和遗传物质上的损伤。了自然界存在着大量人为的或自然界  相似文献   

20.
利用染色体消除法获得太谷核不育小麦纯合体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太谷核不育小麦的育性受单个显性雄性不育基因(Ta1)控制,其不育株总是杂合(Ta1ta1)的,纯合不育株(Ta1Ta1)并不存在。实验以太谷核不育小麦(TriticumaestivumL.)为母本和玉米(ZeamaysL.)杂交,利用杂合子和幼胚细胞分裂过程中父本玉米染色体自发消除的特点,经过激素处理、幼胚拯救和染色体人工加倍,成功地获得了自然界不存在的纯合显性太谷核不育小麦新种质(Ta1Ta1),并利用“玻璃化”超低温保存方法,将这一宝贵新种质长期保存下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