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姜寨遗址先民食谱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尽管通过C、N稳定同位素分析已对陕西临潼姜寨遗址先民的食物结构和粟作农业进行了初步探索,但研究中的一些重要问题,如不同时期先民食物结构的演变,姜寨与半坡、史家先民食物结构间的差异等,依然未能深入讨论。为此,本文对姜寨遗址出土的不同时期(一期、二期)人骨进行了C、N稳定同位素分析,试图揭示先民食物结构的演变历程,探索姜寨与半坡、史家先民食物结构间的差异,并初步探讨产生这种差异的可能原因。人骨的δ13C平均值(-9.7±1.0‰)和δ15 N平均值(8.5±0.5‰),表明粟类食物(包括粟类作物以及依赖于粟类作物的动物等)在姜寨先民食谱中占据主要地位,且动物资源在食物中的比例相对较低。两期先民的δ13C和δ15N值,无显著性差异,表明先民一直从事粟作农业以及家畜的饲养活动。食谱分析并未发现第二期先民食用更多野生动物的证据,这可能与先民样品量相对偏少、二期先民食用的野生动物比例上升较小、动物类食物在先民食谱中所占比例较小等原因有关。对比地理位置毗邻、文化年代相近的姜寨、史家、半坡遗址先民δ13C值,姜寨(-9.7±1.0‰,N=19)与史家(-10.0±0.7‰,N=9)接近,而远高于半坡(-14.8±1.9‰,N=5),表明半坡遗址粟作农业的种植规模要逊于姜寨和史家遗址。我们认为,不同遗址间先民δ13C值的差异,可能受半坡样品量偏少、遗址间小生态环境不同等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一般认为,先民食物结构的差异是人类不同社会等级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然而,对于考古学资料中未见明显等级差异的先民来说,其是否存在食物结构上的差别,仍需认真加以探讨。为此,本文对山西聂店遗址墓葬(基本无随葬品或随葬品较少)中出土的人骨进行了C、N稳定同位素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先民的食物结构,体现了典型中国北方农业经济的特点,即以粟作农业和家畜饲养为生。此外,尽管在考古学意义上聂店先民的等级相近,但其在食物资源的获取上却显示出明显差异,且这种差异与先民的性别、年龄和随葬品的种类和多寡无关。因此,在社会等级较为模糊的人类社会,先民对食物资源的获取,很可能更多地受到人群组成、生活习惯等因素的影响,而与社会等级的相对高低无关。  相似文献   

3.
稳定同位素分析技术近年来发展为复原古代民族食物结构、社会经济模式的有效手段。本文在应用该技术对庙子沟新石器时代遗址出土人骨中的C、N同位素比值进行了测定。结果显示,庙子沟新石器时代居民日常饮食习惯中保持着相当比例的动物性食物摄入,植物类食物的摄入中以C4类植物为主。结合其他相关资料,我们认为该组居民是以农业生产方式为主,狩猎业、采集业和渔猎业在经济生活中占据重要地位。本文的研究结果可以为复原新石器时代北方农牧交错带居民的经济模式研究提供有益的线索。  相似文献   

4.
中原地区几处仰韶文化时期考古遗址的人类食物状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应用稳定同位素δ13C、δ15N对中原地区仰韶文化遗址, 即郑州西山、西安鱼化寨和灵宝西坡遗址出土人骨中碳、氮稳定同位素进行分析。结果显示,遗址基本均是以C4类植物为主食。δ15N值显示人们食物中也有一定程度的肉类。同时, 对相关区域的部分动物骨头的碳同位素分析结果表明, 家养动物的食性与人类食物状况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这在C4类植物为人类主食区域中再次得到显示和证明。结合墓葬状况的分析表明, 仰韶时期已经存在社会分层现象, 在人们食物状况上也有体现。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18例昙石山文化墓葬出土人骨进行骨胶原的提取和碳氮稳定同位素测定,并通过污染鉴别,其中的17例为有效数据。有效骨样的δ~(13)C值在-20.9‰~-16.5‰范围,δ~(15)N值在8.5‰~14.4‰范围。就稳定同位素整体分析结果而言,昙石山先民主体所处营养级较高,以广泛的肉食来源和一定量的C_3类植物为生。推测肉食来源中主要有大量的海生类资源,也包含了陆生动物。进一步的分析表明,昙石山先民的食物营养级可能与社会贫富并无关联。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未成年人的食物结构和成人基本相似,但可能更偏向于食用高营养级的食物;两性的食性未表现显著性的差异。作为一个海洋性聚落,昙石山遗址的经济活动应以渔猎采集为主,水稻种植很可能仅为辅助性的经济行为。  相似文献   

6.
长期以来,学界普遍认为,小河沿文化先民的粟作农业活动减弱,导致其文化较红山文化出现衰落的迹象。本文对河北阳原县姜家梁遗址(小河沿文化雪山一期类型)出土的人骨进行了C、N稳定同位素分析,发现:先民骨胶原的δ~(13)C均值(-7.0±0.3‰,n=25)和δ~(15)N均值(8.8±0.4‰,n=25),均显示粟类食物(包括粟类作物以及以之为食的动物)在先民食物结构中居重要地位;男、女性的δ~(13)C值也略存差异,表明女性从事更多的采集业。尤为重要的是,与红山文化人骨的同位素数据比较分析显示,以姜家梁遗址为代表的小河沿文化早期,粟作农业依然较为发达。显然,小河沿文化衰落的真正之谜,仍需加以认真探索。  相似文献   

7.
新疆巴里坤东黑沟遗址出土人骨的碳氮同位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新疆巴里坤东黑沟遗址出土的人骨为研究对象, 测定骨中的碳、氮同位素比值, 揭示该地区古代先民的食谱特征, 探索当时人们的生活与生产方式、经济形态等历史信息。研究结果发现: 人骨样品的δ13C值分布在-18.96‰~-17.74‰范围内, 样品的δ15N值均较高, 分布在12.64‰~14.33‰范围内, 表明新疆巴里坤东黑沟遗址先民的食物结构是肉类食物在日常饮食生活占有相当大的比例。根据考古发掘出土的动植物遗存, 肉类的获取应来源于驯养的牛、羊等或部分狩猎所得的鹿等动物, 植物性食物主要来源于大麦、小麦等C3类作物, 这与其生活的环境和以游牧为主, 农业和狩猎为辅的经济形态密切相关; 男性与女性的食物结构相同。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18例昙石山文化墓葬出土人骨进行骨胶原的提取和碳氮稳定同位素测定,并通过污染鉴别,其中的17例为有效数据。有效骨样的δ^(13)C值在-20.9‰^-16.5‰范围,δ^(15)N值在8.5‰~14.4‰范围。就稳定同位素整体分析结果而言,昙石山先民主体所处营养级较高,以广泛的肉食来源和一定量的C_3类植物为生。推测肉食来源中主要有大量的海生类资源,也包含了陆生动物。进一步的分析表明,昙石山先民的食物营养级可能与社会贫富并无关联。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未成年人的食物结构和成人基本相似,但可能更偏向于食用高营养级的食物;两性的食性未表现显著性的差异。作为一个海洋性聚落,昙石山遗址的经济活动应以渔猎采集为主,水稻种植很可能仅为辅助性的经济行为。  相似文献   

9.
农业的起源和传播是人类历史上最重要的变革之一。本文通过对云南省文山州广南县大阴洞遗址出土的17例人骨标本的C、N稳定同位素分析,探索新石器时代晚期至青铜时代,滇东南地区先民的食物结构和生业经济。结果显示,大阴洞遗址居民的δ13C值范围为-20.2‰ ~ -17.5‰,主要以C3类食物为主;δ15N值范围为9.2‰ ~ 10.7‰,所处的营养级别较高;两性之间存在食谱差异,大部分男性比女性摄入更多的动物蛋白。结合相关考古发现,大阴洞遗址居民可能主要经营稻作农业,兼营狩猎;对动物资源的利用可能具有多样性,并通过采集、渔猎及家畜饲养补充食物来源。考虑到云南作为农业向中南半岛传播的重要通道,进一步对云南地区新石器-青铜时代先民的生业策略选择的梳理发现,云南地区新石器时代不同区域的人群有不同的农业经营策略。到青铜时代,随着小麦的传入,农业经济的选择更为多元化,动物资源的获取技术也更加成熟多样。不同的农业策略选择除了受到自然条件的影响,也是与相邻地区文化互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
施崇阳  郭怡 《人类学学报》2022,41(2):308-318
对渔业食用资源的利用是人类生业经济的重要方面,然而至今尚无专文介绍如何定量分析渔业食物资源在先民食物结构中所占的比例。本文采用利用同位素传递信号重建食谱(FRUITS)模型,以田螺山遗址与梁王城遗址已发表的先民和动植物稳定同位素数据为例,对先民食物结构中的多种食物资源比重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梁王城遗址渔业资源在食谱中占5%~22%;田螺山遗址淡水渔业资源在食谱中占5%~20%,而海洋渔业资源在10%以下。  相似文献   

11.
辽宁北票喇嘛洞遗址出土人骨稳定同位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喇嘛洞遗址是我国北方地区一处以三燕文化墓葬为主的大型墓地,对其出土人骨进行C和N稳定同位素分析,可望了解先民的食谱,揭示其生活方式进而探索鲜卑与汉的相互联系。该遗址20个墓葬出土人骨的C、N含量以及C/N摩尔比反映了样品均保存较好,可用作食谱分析。人骨中骨胶原δ13C和δ15N分析显示,先民主要以C4类食物为食,且基本为素食,这当与发达的糜子和粟米农业密切相关,表明喇嘛洞遗址鲜卑生活方式已受到汉文化的强烈影响,由游猎为生转变为农业生产为主。对不同性别的先民食谱差异性进行t检验,发现男女食谱上不存在显著差异。样品BLM63和BLM99的δ15N值相对较高,揭示了其食物结构中含有一定量的肉类。  相似文献   

12.
2007-2008年, 广西崇左智人洞发现了3件智人化石标本, 智人Ⅱ号为下颌右侧第3臼齿伴有部分下颌骨, 智人Ⅱ号为游离的下颌右侧第2或第3臼齿, 智人Ⅲ号为人类下颌骨中间部分残段。釉系测年结果显示其为距今10万年左右, 是目前东亚地区最古老的早期现代人。这3件化石标本显示出一系列的病理及异常现象:智人Ⅱ号牙齿齿根大部分暴露, 牙槽骨萎缩, 个体生前患有严重的牙周炎; 智人Ⅱ号牙齿龋病严重伴随齿根部大区域突起的白色钙化状的牙骨质增生, 个体生前可能患有严重的牙周组织炎症; 智人Ⅲ号下颌骨牙列拥挤, 双侧中门齿扭转, 双侧前臼齿对称性出现根尖周炎症状, 最大可能个体生前双侧前臼齿具有畸形中央尖, 突出的牙尖折断后牙髓感染导致根尖部牙槽腔扩大。更新世古人类出现龋病的情况非常罕见, 智人洞发现的人类龋齿是目前我国乃至东亚地区报道的最早的龋病病例。智人Ⅲ号下颌显示的牙列拥挤与牙齿扭转对于探讨人类咀嚼器官的退行性演化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朱泓 《人类学学报》1990,9(2):180-187
对于现代中国人牙齿的测量和形态观察,王惠芸(1959、1965)、克力等(1980)、张世采(1985)和魏博源等(1987)均作过有关的研究。但是,对我国古代居民牙齿的测量和观察工作,目前尚鲜见报道。仅有的一些研究成果亦多限于对旧石器时代人类牙齿化石等零星材料的个别报道。本文拟通过对游邀遗址出土的夏代人类牙齿进行观察和测量,以期为了解我国早期青铜时代人类牙齿的形态特征提供一份科学的资料。  相似文献   

14.
雷帅  郭怡 《人类学学报》2022,41(3):501-513
饮食在人类文化的起源与演变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而牙齿作为饮食信息的主要载体,从不同角度为复原古代人类饮食谱系提供了可能。作为人类咀嚼行为、饮食结构及生业模式的直接反映,口腔疾病和牙齿表面微观痕迹的体质人类学分析显得尤其重要。牙齿中微量元素和稳定同位素的检测,对于揭示古代人类的迁徙与流动、生命在不同阶段的摄食行为与营养状况、农业的起源与发展等问题具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本文在回顾考古遗址中出土人类牙齿的重要性及研究方法的多样性基础上,结合牙齿的生长发育特征,绘制了不同牙位各生长序列所匹配的人类年龄图谱,并参照此图谱,提出了全新的牙本质连续切片取样方法。本文构想从体质人类学与碳、氮等稳定同位素分析的角度出发,以牙本质的连续切片、肢骨及肋骨等人体组织为关联式地研究材料,在探索古人类个体生命史的基础上展望“代际考古”。  相似文献   

15.
青磁窑遗址是山西重要的旧石器时代早期遗址之一。1976—1977年经过两次发掘,发表了初步研究报告。1984年和1987年,再次在遗址中发现了53件石制品,类型包括石核、石片和石器;石片占多数,其中有疤台面和修理台面石片是该遗址中以前未发现过的,从而丰富了青磁窑遗址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6.
柿子滩遗址第9地点(S9)位于山西省吉县柏山寺乡高楼河村黄河支流的清水河畔,西距黄河约7 km。从2000年发现至今,该遗址前后历经三次发掘,出土大量细石叶制品、动物化石、数件蚌制品、骨针及磨制石器等。本文重点对S9地点第4 层(12,575-11,600 cal. BP)及第5层(13,000 cal. BP)出土的动物遗存,尤其是其中测量尺寸在2cm以下的大量烧骨进行了埋藏学与动物考古学方面的观察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S9地点的烧骨是古人类烧烤猎物、维护遗址(甚至可能还包括以骨骼作燃料)等生存行为活动的文化残留。此外,S9地点出土烧骨的空间分布分析表明,古人类在上述行为活动之后,可能又将烧灼后的残存骨骼(与灰烬等)清理出火塘并堆放在其核心生活区的周边位置。  相似文献   

17.
湖北郧西黄龙洞更新世晚期人类牙齿磨耗与使用痕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2004—2006年在黄龙洞发现的7枚人类牙齿磨耗与使用痕迹的观察显示: 除具有正常牙齿相互接触造成的磨耗外, 黄龙洞人类牙齿还呈现出一些特殊的使用痕迹, 包括明显的前部牙齿釉质破损与崩裂、上颌侧门齿齿冠唇面釉质破损、上颌前部牙齿齿间邻接面沟等。根据这些牙齿使用痕迹集中在前部牙齿, 釉质破损与崩裂主要分布在靠近切缘的上颌门齿唇面及下颌门齿舌面的情况, 推测生活在黄龙洞的更新世晚期人类经常使用前部牙齿从事啃咬、叼衔、或剥离等动作, 并可能将前部牙齿作为工具使用。分布在前部牙齿的齿间邻接面沟提示当时人类经常从事剔牙活动。黄龙洞人类前部牙齿的使用痕迹与当时人类获取、处理及食用附着在骨骼上的筋或肉的动作密切相关, 当时人类的食物构成中可能包含有较多的肉类及粗纤维植物。  相似文献   

18.
徐家城遗址是甘肃省近年来发掘的一处旧石器时代晚期遗址,主要埋藏于陇西盆地水洛河二级阶地上覆的马兰黄土中,年代在距今约4.6~2.3万年间。本文使用原料最小单元分析这一目前国内尚未普及的方法对该遗址主文化层的石制品进行研究,涉及遗址形成过程、空间利用以及古人类的流动组织等方面。研究表明,古人类原地剥片行为是遗址主文化层石制品分布状态形成的主要原因,文化层交界位置所受扰动程度较大;石器工业面貌权宜性色彩较为浓厚,发掘区内并未呈现明显的功能分区,同一时期可能存在其他生活中心。本文对原料最小单元分析方法的适用性和潜力作了一定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