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轮状病毒是威胁大熊猫健康的主要病原微生物之一。为了对大熊猫轮状病毒进行快速、方便且准确地检测,研发适合于基层饲养单位和保护区的检测方法是非常有必要的。本研究通过合成大熊猫轮状病毒Vp7基因序列,构建了PUC-VP7的重组质粒,并将其作为阳性对照对大熊猫轮状病毒样本进行PCR检测和分析。结果表明,在进行PCR扩增分析时,该质粒和病毒cDNA二者均在340 bp处出现了特异性条带。此外,对收集到的45份大熊猫粪便样本进行轮状病毒抗原检测时,其中2份样品在340 bp处出现条带,该基因片段与大熊猫轮状病毒CH-1株的相似性为99.89%。本研究构建的PUC-VP7质粒不但可以作为大熊猫轮状病毒PCR检测中的阳性质控品,而且还能有效地促进该PCR病毒检测技术在基层饲养单位和保护区的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2.
为了能对大熊猫轮状病毒的早期感染和隐性感染大熊猫做出有效诊断,并为病毒定量分析提供技术支持。本研究根据 GenBank中登录的大熊猫轮状病毒(GPRV)VP4基因序列设计1对引物,建立一种快速准确的检测大熊猫轮状病毒的荧光定量 RT-PCR方法,并对引物浓度、退火温度和循环数进行优化,同时建立标准曲线,并将建立的荧光定量方法与常规RT-PCR方法比较。结果显示,本试验建立的荧光定量RT-PCR方法灵敏度可达1.0×100拷贝/μL,比常规 RT-PCR灵敏度高出至少100倍。特异性和重复性检测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良好的特异性和较高的重复性。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对大熊猫轮状病毒进行稳定、可靠的检测,可以满足大熊猫轮状病毒特性研究和感染诊断的需要。  相似文献   

3.
大熊猫幼兽腹泻粪便分离出的轮状病毒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1 只5 ~ 11 月龄的断奶大熊猫幼兽先后患一种急性传染性、顽固性腹泻病,1 只大熊猫幼兽在发病4 d 后死亡,相同饲养条件下由母兽哺育的同龄大熊猫幼兽未见发病。取发病大熊猫幼兽粪便、血液以及呕吐物进行细菌学和寄生虫学检查,未检出病原;用轮状病毒粪便抗原ELISA 快速诊断,受检的8 只大熊猫幼兽腹泻便都多次检出阳性结果。采集发病大熊猫的病料进行病毒病原分离,从腹泻大熊猫幼兽的粪便中分离出病毒颗粒,通过电镜形态、理化特性和中和试验鉴定,确认分离病毒为轮状病毒。   相似文献   

4.
轮状病毒是引起婴幼儿腹泻的重要病原体,该病毒颗粒的VP4在病毒颗粒吸附和侵入宿主细胞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最近研究发现VP4刺突蛋白远端的VP8*与人类组织血型抗原结合,是轮状病毒新的受体,并发表在Nature,Journal of Virology等杂志。本文对人类组织血型抗原与轮状病毒之间的研究进展进行简要概述,总结已有的研究结果,阐明组织血型抗原与轮状病毒研究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人轮状病毒是全世界婴幼儿急性胃肠炎的重要病原,近年来由于成功地使用了能够增强人轮状病毒对细胞感染性的胰蛋白酶,因而使人轮状病毒能在细胞中不断繁殖,并引起一定的细胞病变,与此同时,也建立和发展了敏感性及特异性较好  相似文献   

6.
轮状病毒是引起流行性腹泻的重要病原之一。分析研究该病毒RNA,从理论探讨、病原发现和疾病的防治研究等方面都颇有价值。我们参照有关文献[1—4],并作了某些改进,应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分离轮状病毒RNA和硝酸银染色,取得了良好的分辨效果。洪涛等用此方法研究了成人腹泻轮状病毒;  相似文献   

7.
轮状病毒(Rotavirus,RV)是发展中国家致5岁内婴幼儿胃肠道感染,引起感染性腹泻的重要原因,每年因此而死亡的病例高达600,000多人.[1]近年来对此的研究也越来越多,但是其引起腹泻的具体病理生理机制始终未达成统一的说法.目前主要是有两种假说,即轮状病毒非结构蛋白4 (NSP4)假说和肠道神经系统(ENS)假说.对于轮状病毒腹泻的预防及治疗,现阶段主要是进行减毒活疫苗预防,但其疗效不甚令人满意,并且有可能导致肠梗阻.[2-3]本文将对轮状病毒致婴幼儿腹泻的可能机制及其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此外,针对其独特的致病机制将讨论轮状病毒感染可能的预防策略.  相似文献   

8.
轮状病毒是引起婴幼儿腹泻的主要病原体之一,由三层同心的蛋白质衣壳包被双链RNA基因组构成。轮状病毒感染宿主细胞主要依赖于病毒识别细胞表面的特异性受体并与其发生结合,因此,受体是病毒感染细胞的重要因素。目前已发现的受体包括唾液酸、整合素、Toll样受体、血型组织抗原等,本文将对参与轮状病毒感染的相关受体作一简要概述。  相似文献   

9.
B组轮状病毒RT—PCR来源的cDNA探针核酸诊断方法的建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韩新兵  王正党 《病毒学报》1998,14(2):183-187
近十年来,国内外学者相继报道在人以及牛、羊、猪、大鼠的腹泻粪样中检出B组轮状病毒〔1-3〕。洪涛等于1983年首次报道成人腹泻轮状病毒(ADRV)属于B组轮状病毒〔4〕。目前,轮状病毒B组已被公认为引起人及不同动物腹泻的流行病学的重要因素。由于B组轮...  相似文献   

10.
爱在卧龙     
汤纯香 《生命世界》2007,(11):40-43
圈养大熊猫被认为是发情难、配种受孕难、育幼成活难的"三难"动物。根据科学统计有78%的雌性大熊猫不孕,有90%的雄性大熊猫不育。大熊猫性喜独居,发情后才愿意进行异性间的接触。雌性大熊猫每年只发情一次,且其择偶性极强,非见"白马王子"不抛"绣球"。由于这种天性使然,大熊猫种群的繁衍危机已迫在眉睫,为了挽救国宝,人工繁育己成重要手段。多年的实践证明,大熊猫人工繁育、移地保护是拯救大熊猫的重要战略之一。  相似文献   

11.
为了研究大熊猫的生境需求,分析大熊猫如何适应不同的环境,在四川省平武县的王朗自然保护区和小河沟自然保护区开展了大熊猫生境调查,对比分析了两个地区大熊猫生境利用情况。研究发现两个地区的大熊猫在利用的生境特征上有很大差异,表现出不同的生境利用模式。相比小河沟的大熊猫,王朗的大熊猫更多利用具有高的竹子密度和乔木密度的生境,但幼竹比例较低。不同生境利用模式是大熊猫适应不同环境的重要因素。此研究结果可以为大熊猫及生境保护提供重要借鉴和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动物生存环境的变化引起内分泌变化,而其程度则是动物适应环境的一种能力体现。以迁入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都江堰野放繁育研究中心6只亚成年大熊猫个体为研究对象,利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其粪便中皮质醇激素,验证饲养环境改变是否引起其激素水平变化。研究发现:一方面,研究个体在迁入后的皮质醇水平较迁入前均呈明显下降趋势;另一方面,不同年龄和性别间,年龄越小则变化越明显,说明环境变化可能是引起其皮质醇变化的原因之一,即年龄越小这种环境引起的应激性越明显。因此,本研究亦可以为今后圈养大熊猫野化放归过程面临的环境适应性提供第一手的资料,进而为合理规划下一阶段大熊猫野化放归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3.
"再过三十年,清山绿水间,繁花开遍,轻舟隐显,秦岷国宝结良缘。"这是所有热爱大熊猫的国人的心愿。三十年前,WWF作为第一个受中国政府邀请来华开展自然保护工作的国际非政府组织,以卧龙自然保护区为中心进行大熊猫研究,出版了世界第一本大熊猫专著《卧龙的大熊猫》,从此引起了全世界对这个中国特有珍稀物种的广泛关注。无数人为了大熊猫的生境和繁育付出了艰辛的努力,本文特邀北京动物园刘学锋老师讲述了一个大熊猫的孕产故事,在大熊猫憨态可掬的背后,不要忘了它们艰难而坚强的生活。  相似文献   

14.
“再过三十年,清山绿水河,繁花开遍,轻舟隐显,秦岷国宝结良缘。”这是所有热爱大熊猫的国人的心愿。三十年前,WWF作为第一个受中国政府邀请来华开展自然保护工作的国际非政府组织,以卧龙自然保护区为中心进行大熊猫研究,出版了世界第一本大熊猫专著《卧龙的大熊猫》,从此引起了全世界对这个中国特有珍稀物种的广泛关注。无数人为了大熊猫的生境和繁育付出了艰辛的努力,本文特邀北京动物园刘学锋老师讲述了一个大熊猫的孕产故事,在大熊猫憨态可掬的背后,不要忘了它们艰难而坚强的生活。  相似文献   

15.
轮状病毒(Rotavirus)是属于呼肠病毒科(Reoviridae)的双链RNA(dsRNA)病毒。至今已将轮状病毒分为七个组(A~G)。已经发现的B组轮状病毒分别来自人、大鼠、牛、猪、羊。近十年来,通过轮状病毒的研究,轮状病毒B组已被公认为引起人...  相似文献   

16.
<正> 轮状病毒性腹泻 轮状病毒是发达国家婴幼儿的严重脱水止腹泻的主要原因,它们常常导致40-60%的病例需要住院治疗。轮状病毒性腹泻在发展中国家也同样常见,但是,由于细菌性腹泻和原虫性腹泻的发病率较高。致使由轮状病毒引起的腹泻在总腹泻中的比例较小。然而轮状病毒性腹泻较细菌性腹泻具有更大的严重性;因此轮状病毒占有显著的地位,通常占发展中国家婴幼儿严重腹泻的20  相似文献   

17.
轮状病毒是全球引起严重腹泻最重要的原因,研制疫苗是预防此病毒感染的首要措施,已有几种口服活疫苗进行了现场试验,有效率高于80%,且副作用很小,第一个研制出的轮状病毒疫苗四价罗猴轮状病毒疫苗(RRV-TV),已于1998年在美国批准使用,轮状病毒疫苗在发达国家的保护率高,而在发展中国家保护率较低。因此需要在发展中国家对轮状病毒进行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8.
大熊猫Ailuropoda melanoleuca(David)是我国一类保护动物,闻名世界。1976年在大熊猫的一些产区由于遭到灾难性的死亡,致使数量急剧下降,有濒临绝灭的危险,现已引起国内多方面的注意。 1976年在甘肃和四川相毗连的岷山山系一支--摩天岭主脉的南北,发生大熊猫灾难性死亡,这主要是由于大熊猫的食物--华桔竹(Fargesia spathacea)大面积开花死亡导致大熊猫食物缺乏而饥饿致死。但是,为什么华桔竹在这个时期内,在大熊猫分布的地方(四川青川、平武、南坪和松潘县、甘肃文县)均有不同程度的开花现象呢?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轮状病毒是全球范围内引起婴幼儿急性胃肠炎的最主要病原体,2016年导致的儿童死亡病例为228047例,每年导致的住院病例则高达200万例。轮状病毒属于呼肠孤病毒科,基因组由11条分节段的双链RNA (dsRNA)组成,被三层衣壳包裹。病毒反向遗传学技术的建立加快了病毒学的研究。2017年,完全依赖质粒的轮状病毒反向遗传学技术获得突破,随后在轮状病毒致病机制、疫苗研发、载体构建等方面取得重要进展。本文将就此技术的建立、发展和应用进行综述,供相关领域人员参考,以期加快我国轮状病毒的研究和应用,推动我国轮状病毒急性胃肠炎的预防和控制。  相似文献   

20.
<正>近年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中,轮状病毒可能是引起年幼儿童腹泻最重要的病原体。而且,该病渐趋严重,1~2岁儿童常住院治疗。 关于轮状病毒性腹泻的流行病学,人和动物对轮状病毒的被动抵抗力,特异性轮状病毒疫苗的研制和试用,于1984年2月在日内瓦病毒性腹泻(微生物学、流行病学、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