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白背飞虱Sogatella furcifera(Horváth)是我国重要的水稻害虫。本研究旨在确定亚致死浓度吡蚜酮对白背飞虱发育和繁殖及亚致死浓度处理后白背飞虱对其他药剂的敏感性变化的影响。【方法】用生命表法研究了亚致死浓度吡蚜酮处理对白背飞虱F0及F1代发育历期、存活率、羽化率和寿命的亚致死效应;采用稻茎浸渍法,测定了亚致死浓度吡蚜酮处理后白背飞虱对其他药剂的敏感性。【结果】经LC_(10)和LC_(25)吡蚜酮处理后,白背飞虱F0代3-5龄若虫历期比对照(8.25 d)分别延长了1.98 d和4.25 d,寿命分别比对照(14.54 d)缩短了0.49和1.73 d,3-5龄若虫存活率(分别为85.00%和68.50%)和羽化率(分别为75.89%和67.78%)比对照(分别为92.00%和85.90%)下降,其中LC_(25)处理组与对照比差异显著。LC_(10)和LC_(25)吡蚜酮处理的白背飞虱F1代羽化率(分别为76.97%和68.94%)、交尾率(分别为77.79%和66.44%)和卵孵化率(分别为73.19%和68.67%)比对照(分别为88.22%,86.67%和87.26%)显著降低,但只有LC_(25)处理组的F1代发育历期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LC_(10)和LC_(25)吡蚜酮处理后的F1代单雌产卵量比对照(147.80粒/雌)显著下降(分别为112.36和88.34粒/雌),种群相对适合度比对照(1.00)也明显下降(分别为0.41和0.20)。经吡蚜酮LC_(10)和LC_(25)处理后,测定白背飞虱对噻虫嗪,毒死蜱和噻嗪酮的敏感性结果显示,这3种杀虫剂的LC50在LC_(10)处理组中分别为2.16,40.87和3.12 mg/L,在LC_(25)处理组中分别为4.93,17.96和8.39 mg/L。噻虫嗪、毒死蜱、噻嗪酮的相对毒力指数(RTI)结果显示,LC_(10)和LC_(25)处理后的白背飞虱对这3种杀虫剂的敏感性均降低。【结论】吡蚜酮处理后,白背飞虱对其他药剂的敏感性均降低。吡蚜酮亚致死浓度处理能降低白背飞虱的繁殖力,抑制种群增长,亚致死浓度处理后的白背飞虱种群对噻虫嗪、毒死蜱和噻嗪酮的敏感性均降低。  相似文献   

2.
【目的】本文旨在探讨高效氯氰菊酯(beta-cypermethrin,β-cypermethrin)对桃小食心虫Carposina sasakii Matsumura生物学特性的影响,明确高效氯氰菊酯亚致死浓度处理后桃小食心虫亲代(F0)和子一代(F1)实验种群生长发育、存活和繁殖的状况。【方法】采用果实浸渍法测定高效氯氰菊酯对桃小食心虫初孵幼虫的亚致死浓度,采用DPS软件计算高效氯氰菊酯对桃小食心虫初孵幼虫处理24 h的LC_(10),LC_(20)和LC_(40)。运用特定时间生命表方法评估高效氯氰菊酯亚致死浓度对桃小食心虫F0和F1代生长发育、繁殖及种群相对适合度的影响。采用SPSS 21.0软件分析桃小食心虫各虫态的存活率、发育历期、成虫寿命、产卵量及生命表参数的差异显著性。【结果】根据室内生物测定结果,高效氯氰菊酯对桃小食心虫初孵幼虫处理24 h的LC_(10),LC_(20)和LC_(40)分别为0.146,0.267和0.579 mg/L。亚致死浓度的高效氯氰菊酯处理一定程度上降低了F0代和F1代种群存活率和雌蛾比例,并表现为随着浓度增加,蛀果率、脱果率、幼虫存活率、羽化率、后代卵孵化率降低及种群性比(♀/♂)减小。LC_(10),LC_(20)和LC_(40)的高效氯氰菊酯处理F0代初孵幼虫后,单雌日均产卵量分别为34.09,33.00和30.12粒,相对应的单雌产卵量分别为284.90,276.56和252.89粒,单雌日均产卵量和单雌产卵量分别显著低于对照的38.02和320.98粒,而F1代单雌日均产卵量分别为34.57,30.82和33.39粒,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7.97粒,单雌产卵量也有所增加,其中LC_(20)和LC_(40)处理组单雌产卵量(分别为304.45和298.31粒)显著高于对照的271.40粒;但各阶段的发育历期及老熟幼虫体重相比对照组均无显著差异。生命表参数分析表明,F0和F1代各处理的桃小食心虫种群净增殖率R0与对照相比显著降低且存在明显的浓度依赖特性,LC_(10),LC_(20)和LC_(40)处理组以及对照组F0代R0分别为124.36,114.33,60.16和166.54,F1代R0分别为128.84,112.30,85.32和128.80。另外,亚致死浓度的高效氯氰菊酯明显降低F0和F1代桃小食心虫种群相对适合度(Rf),但这种生物适合度缺陷在F1代会有所改善。LC_(10),LC_(20)和LC_(40)浓度处理初孵幼虫后,F0代Rf分别为对照组的0.75,0.68和0.37,而F0代Rf分别为对照组的0.98,0.86和0.64。【结论】亚致死浓度的高效氯氰菊酯对F0和F1代桃小食心虫不同发育阶段的存活率、生长发育及繁殖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进而影响桃小食心虫种群动态变化。继代试验结果比较表明,连续使用高效氯氰菊酯会抑制桃小食心虫种群增长速率,但其生殖劣势在F1代会有所改善。  相似文献   

3.
【目的】为明确亚致死剂量的吡虫啉对麦二叉蚜Schizaphis graminum (Rondani)连续3个世代种群的生存和繁殖的影响。【方法】采用浸叶法测定吡虫啉对麦二叉蚜的LC_(50),经吡虫啉亚致死剂量LC_(40)处理麦二叉蚜后,测定并分析其连续3个世代实验种群生存和繁殖的变化。【结果】同一世代中,吡虫啉LC_(40)剂量处理麦二叉蚜后,可导致F_0世代麦二叉蚜种群的平均寿命、产蚜总数和繁殖期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种群(P<0.05),但F_1和F_2世代LC_(40)组试虫的存活率和繁殖相关参数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在不同世代间LC_(40)组试虫的产蚜总数随世代数的增加而显著增多(F=6.38,P=0.002),存活率、平均寿命、繁殖期随世代数的增加而逐渐增加。【结论】吡虫啉的LC_(40)剂量可显著抑制F_0世代麦二叉蚜个体的存活率和繁殖力,但随着世代数增加,吡虫啉LC_(40)组麦二叉蚜的生存和繁殖力逐渐恢复,F_1和F_2世代与对照组种群的生存和繁殖参数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4.
【目的】昆虫在高温或农药的胁迫下,通过高效表达热休克蛋白(HSP)等建立应激自我保护机制。本研究为从转录组水平上认识大豆蚜Aphis glycines在热应激和吡虫啉胁迫下hsp70和hsc70 mRNA表达分子机制,进而寻找自我保护应激反应中的薄弱环节,为大豆蚜的生物防治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采用同源克隆、RACE技术和实时荧光定量PCR等方法研究不同热激时间和热激后不同恢复时间及不同吡虫啉浓度对大豆蚜4龄若虫hsp70和hsc70的表达影响。【结果】37℃热激后,大豆蚜4龄若虫中hsp70表达量先上调,1 h时升至对照组的10.36倍(P<0.05),然后逐渐下降。同样热激后恢复时间的长短对大豆蚜若蚜中hsp70的表达具有显著影响。热激处理后,大豆蚜若蚜中hsp70立即大量表达,表达量为对照组的8.78倍(P<0.05),随后表达量下降至对照组水平,而hsc70的表达量并没有显著变化(P>0.05)。大豆蚜若蚜受吡虫啉的胁迫时,其hsp70和hsc70的表达量受吡虫啉的浓度及胁迫的时间的影响,呈现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具有明显的短期效应。【结论】吡虫啉诱导大豆蚜hsp70和hsc70表达量的上调;而热胁迫对hsp70和hsc70 mRNA具有不同的表达模式,高温可以诱导hsp70的表达,但对hsc70没有明显的诱导作用。  相似文献   

5.
棉蚜对吡虫啉的抗性选育和现实遗传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了评估棉蚜Aphis gossypii Glover对吡虫啉的抗性风险,在室内进行了棉蚜对吡虫啉(imidacloprid)的抗性选育和抗性现实遗传力分析。【方法】采用单头反选育法和群体汰选法,分别得到了棉蚜对吡虫啉敏感品系(LC50为0.176 mg/L)和抗性品系(LC50为14.657 mg/L)。采用阈性状分析方法,获得棉蚜对吡虫啉的抗性现实遗传力(h2)。【结果】相对于田间原始种群(LC50为0.346 mg/L),吡虫啉敏感棉蚜品系对吡虫啉的LC50减少了2倍;获得的吡虫啉抗性棉蚜品系,经过40代的选育,得到抗性倍数为室内敏感品系的83.27倍的抗性品系。棉蚜对吡虫啉的抗性现实遗传力(h2)为0.1478。进一步预测其抗性发展速度,基于80%~90%的选择压力,预计抗性增长100倍时,吡虫啉可使用30.2~38.1代。【结论】这些研究说明棉蚜对吡虫啉存在抗性风险。  相似文献   

6.
为明确吡虫啉持续大量使用对外来入侵害虫西花蓟马Frankliniella occidentalis的影响。本研究通过毒力测定得到西花蓟马室内种群LC_(30)及LC_(50)的两种吡虫啉浓度162 mg/L和171 mg/L,在室内人工气候箱环境下研究了西花蓟马各虫态的发育历期、成虫寿命及性比等相关种群参数。结果表明,西花蓟马未成熟虫期的发育历期在经过吡虫啉处理后相比对照显著缩短(P0.05),且雌性西花蓟马的未成熟虫期明显短于雄性西花蓟马,其中以171 mg/L吡虫啉处理后西花蓟马的雌性种群未成熟虫期发育历期缩短最为明显(P0.05);西花蓟马雄性种群的寿命略长于雌性种群,且171 mg/L吡虫啉处理后雌雄虫寿命与对照相比均显著缩短(P0.05);吡虫啉处理后西花蓟马的平均产卵期低于对照,但单雌产卵量、日均产卵量均显著高于对照,171 mg/L吡虫啉处理后的单雌产卵量和日均产卵量最高(P0.05)。吡虫啉胁迫后,西花蓟马的雌性种群在整个种群中所占比例增速迅速上升,经过125 d(大约5代)之后,雌性种群已经占绝对优势,几乎取代雄性种群,即种群中90%以上均为雌性西花蓟马。西花蓟马雌性种群对吡虫啉的胁迫适应性强于雄性种群,吡虫啉胁迫是造成西花蓟马雌性种群比例迅速升高的主要原因之一,在吡虫啉浓度LC_(30)到LC_(50)胁迫的范围内,随着吡虫啉胁迫浓度的增加,种群中雌性种群所占比例增大。  相似文献   

7.
5种杀虫剂对滇东白背飞虱种群的毒性及其田间药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为持续有效防控白背飞虱,研究云南东部白背飞虱种群对常用5种杀虫剂的敏感性及药剂的田间防治效果。【方法】采用室内稻茎浸渍法测定白背飞虱种群对5种杀虫剂的敏感性,同期通过田间小区试验评价5种杀虫剂对白背飞虱种群的防治效果。【结果】与敏感种群比较,噻虫嗪、噻嗪酮、吡虫啉、吡蚜酮和毒死蜱对滇东白背飞虱种群的LC_(50)分别为0.208、0.459、0.608、3.108、1.256 mg·L~(-1),抗性倍数分别为2.2、10.4、5.6、6.5、5.3倍;白背飞虱对噻虫嗪无抗性,对吡虫啉、吡蚜酮和毒死蜱为低水平抗性,对噻嗪酮为中等水平抗性;5种杀虫剂药后1、5和10 d对白背飞虱种群的田间防控效果均有显著差异。除了吡蚜酮外,其他药剂的防效均在80%以上,其中以吡虫啉和噻嗪酮的持续期较长,药后10 d仍在90%以上;噻虫嗪和吡虫啉药后1和5 d的防效达90%以上;吡蚜酮药效在供试药剂中防效最低,在64.88%~77.82%之间。【结论】滇东师宗白背飞虱种群对噻嗪酮为中等水平抗性,对吡虫啉、吡蚜酮和毒死蜱均为低水平抗性,对噻虫嗪无抗性,田间防控效果以吡虫啉和噻嗪酮为最好。建议滇东稻区可以使用吡虫啉和噻嗪酮药剂防控白背飞虱,注意控制吡蚜酮的使用次数与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明确海南烟粉虱Bemisia tabaci田间种群对2种新型杀虫剂溴氰虫酰胺和氟吡呋喃酮的敏感水平,为杀虫剂的合理施用与烟粉虱的田间抗性监测提供参考。【方法】以2017年1月采自海南省6个地点烟粉虱田间种群为材料,利用线粒体细胞色素氧化酶Ⅰ基因(mtCOI)测序及mtCOI PCR-RFLP分子标记对采集种群隐种进行鉴定;采用浸叶法测定溴氰虫酰胺和氟吡呋喃酮2种药剂对各地区田间种群的致死中浓度(LC_(50))。【结果】在海南省6个烟粉虱田间种群中,三亚市吉阳区种群为MEAM1隐种,澄迈县永发镇种群和乐东黎族自治县冲坡镇种群以MED隐种为主的MEAM1(10%)与MED隐种(分别为94.6%和92.9%)混合种群,其他3个田间种群均为MED隐种。与溴氰虫酰胺敏感种群相比,除乐东黎族自治县十所种群已处于低水平抗性(RR:5~10倍),其他5个种群均处于敏感水平(RR5倍);所有6个田间种群对氟吡呋喃酮均处于敏感水平(RR3倍)。【结论】溴氰虫酰胺和氟吡呋喃酮可作为烟粉虱防控的新药剂,并可作为其抗性治理的替代药剂,但同时应密切关注烟粉虱对溴氰虫酰胺抗性水平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不同杀虫剂对重要入侵害虫西花蓟马及其本地近缘种花蓟马的毒力及对保护酶和解毒酶活性的影响,为进一步研究2种害虫的抗性管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浸渍法测定5种田间常用杀虫剂对西花蓟马和花蓟马的毒力,并测定杀虫剂亚致死浓度(LC25)下2种蓟马体内保护酶和解毒酶活性的差异。【结果】不同杀虫剂对2种蓟马的毒力依次为:乙基多杀菌素甲维盐阿维菌素吡虫啉噻虫嗪,乙基多杀菌素对西花蓟马和花蓟马的LC_(50)分别为0.28和0.03 mg·L~(-1)。不同药剂的亚致死剂量(LC_(25))对西花蓟马和花蓟马体内保护酶和解毒酶活性普遍具有诱导作用。其中,阿维菌素对西花蓟马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诱导作用最强,为326.40 U·mg~(-1),是对照的9.37倍,而乙基多杀菌素对花蓟马SOD活性诱导作用最强,为245.35 U·mg~(-1),是对照的9.32倍;吡虫啉对西花蓟马和花蓟马过氧化物酶(POD)诱导作用最强,分别为298.67和246.79 U·mg~(-1),是对照的37.10和20.57倍;阿维菌素对西花蓟马和花蓟马过氧化氢酶(CAT)和羧酸酯酶(CarE)诱导作用最强,分别为298.67、246.79 U·mg~(-1)(CAT活性)和12.53、11.99 U·mg~(-1)(CarE活性);乙基多杀菌素对西花蓟马和花蓟马谷胱甘肽转移酶(GST)和乙酰胆碱酯酶(AChE)诱导作用最强,分别为77527.59、66927.39 U·mg~(-1)(GST活性)和2.34、2.22 U·mg~(-1)(AChE活性)。【结论】5种杀虫剂中,乙基多杀菌素对2种蓟马的毒力最强;西花蓟马对杀虫剂的解毒代谢能力强于花蓟马。  相似文献   

10.
不同药剂低浓度处理的褐飞虱室内种群生命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潘文亮  赵善欢 《昆虫知识》1990,27(6):325-327
以噻嗪酮(Applaud,buprofezin)、叶蝉散和速灭杀丁三种不同类型药剂的低浓度(约对褐飞虱一龄若虫的LC_(10)~LC_(15))及亚致死浓度从一龄若虫开始持续处理褐飞虱一个完整世代,供试的噻嗪酮三种浓度处理对成虫的寿命、产卵量和卵的孵化均有一定的影响,显著降低了褐飞虱种群的增殖能力。  相似文献   

11.
【目的】杀虫剂对天敌的非致死效应是杀虫剂安全性评估的重要内容。【方法】本研究以吡虫啉亚致死浓度处理的大豆蚜Aphis glycines饲喂异色瓢虫Harmonia axyridis,测定了异色瓢虫的发育历期、存活率、蛹重和捕食功能反应。【结果】异色瓢虫G0代不论从哪个龄期开始饲喂毒蚜,LC25(W)处理各龄期其发育均显著延长,且未成熟期(1龄至成虫)显著延长,蛹重和存活率显著降低;异色瓢虫G0代从1龄、3龄和4龄开始饲喂毒蚜,显著延长G1代的3龄龄期,显著缩短G1代的4龄龄期;G0代从4龄开始饲喂毒蚜,显著延长G1代1-3龄的发育历期;G0代不论从哪个龄期开始饲喂毒蚜,G1代蛹重都显著降低,G1代幼虫存活率无显著的变化;异色瓢虫对LC25处理的2龄、3龄和4龄幼虫的最大捕食量显著降低,其余组无显著变化。【结论】吡虫啉亚致死浓度对异色瓢虫G0代和G1代的生长发育均产生影响,且影响异色瓢虫的捕食能力,从而影响异色瓢虫种群的控害功能,这种杀虫剂对非靶标天敌昆虫的非致死效应需要在杀虫剂的安全性评估中予以考虑。  相似文献   

12.
李定银  郅军锐  张涛  岳文波 《昆虫学报》2021,64(10):1176-1186
【目的】乙基多杀菌素是防治蔬菜上西花蓟马Frankliniella occidentalis的首选药剂之一。本研究旨在明确乙基多杀菌素多代胁迫对西花蓟马的影响。【方法】采用浸叶法以LC25浓度的乙基多杀菌素对西花蓟马2龄若虫连续汰选6代后,测定其抗药性和解毒酶活性的变化,并用年龄-阶段两性生命表分析LC25浓度乙基多杀菌素对西花蓟马后代(F7)生命表参数的影响。【结果】LC25浓度的乙基多杀菌素对西花蓟马2龄若虫连续汰选6代后,与用清水处理的对照相比,抗性倍数达到了6.4倍;F6代2龄第2天若虫体内羧酸酯酶(CarE)和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s)被激活,活性分别增加至对照的1.26和1.21倍;而多功能氧化酶(MFOs)和细胞色素P450酶(P450s)受到明显的抑制,活性分别只有对照的54.00%和51.78%。LC25浓度的乙基多杀菌素胁迫6代不仅造成西花蓟马雌成虫寿命(19.33 d)和单雌产卵量(69.80粒)较对照(分别为21.60 d和83.17粒)显著下降,且后代(F7)的雌成虫寿命(16.82 d)和雄成虫寿命(8.29 d)较对照(分别为20.28 d和10.86 d)极显著缩短,单雌产卵量(59.23粒)较对照(76.96粒)极显著降低,但雌雄比(2.28)较对照(1.03)显著提高,种群生命参数净增殖率(R0)、内禀增长率(r)和周限增长率(λ)则无明显变化。【结论】在LC25浓度乙基多杀菌素连续汰选6代内西花蓟马对该药剂的抗性缓慢增长;药剂胁迫不仅对西花蓟马解毒酶活性有不同程度的影响,还对其发育和繁殖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3.
湖北稻区白背飞虱田间种群抗药性监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白背飞虱Sogatella furcifera是水稻上的主要害虫之一,目前白背飞虱主要以化学防治为主,为指导田间合理用药,本文报道了湖北白背飞虱田间种群对防治药剂的抗性变化情况。【方法】采用稻茎浸渍法监测了2011-2014年采自湖北鄂州蒲团、鄂州长港、枝江问安和石首南口稻田的白背飞虱4个田间种群对11种杀虫剂的抗性。【结果】白背飞虱田间种群已对噻嗪酮产生中等水平抗性(抗性倍数RR=13.0~38.6倍);对吡虫啉处于敏感至中等的抗性水平(RR=2.6~15.4倍);对噻虫嗪(RR=2.1~6.9倍)、噻虫胺(RR=3.0~7.0倍)、呋虫胺(RR=2.5~7.0倍)及啶虫脒(RR=3.3~8.2倍)处于敏感至低抗水平;所有白背飞虱田间种群均对烯啶虫胺(RR=2.2~4.9倍)、异丙威(RR=2.0~4.6倍)及醚菊酯(RR=1.8~4.0倍)敏感;除长港(2011-2012年)与蒲团(2012年)白背飞虱田间种群对吡蚜酮敏感外,其余白背飞虱田间种群均对吡蚜酮产生中等水平抗性(RR=15.2~91.0倍);白背飞虱长港田间种群(2013年与2014年种群)对毒死蜱产生中等水平抗性,抗性倍数分别为15.6和10.1,其余白背飞虱田间种群则对毒死蜱为敏感或低水平抗性(RR=1.7~8.5倍)。【结论】根据监测结果,建议加强对噻嗪酮、吡虫啉和吡蚜酮抗性监测,同时减少噻嗪酮、吡虫啉和吡蚜酮在水稻田使用次数,降低杀虫剂对白背飞虱田间种群选择压,延长其在田间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14.
陈小坤  夏晓明  王红艳  乔康  王开运 《昆虫学报》2013,56(10):1143-1151
【目的】通过对乙酰胆碱受体β1亚基突变后的抗吡虫啉棉蚜Aphis gossypii (Glover)种群的继续筛选, 明确该种群的抗性发展规律以及对其他新烟碱类杀虫剂啶虫脒和噻虫胺的交互抗性及相关酶学机理。【方法】采用浸渍法连续对抗吡虫啉棉蚜进行室内筛选、 测定噻虫胺和啶虫脒对抗吡虫啉棉蚜种群的毒力; 选择LC20剂量吡虫啉、 啶虫脒和噻虫胺处理抗性棉蚜, 采用生化分析法测定其体内羧酸酯酶、 谷胱甘肽-S-转移酶和乙酰胆碱酯酶的活性变化, 并观察其生物学特性的变化。【结果】本研究对抗性棉蚜突变种群用吡虫啉继续筛选至75代, 抗性倍数达到72.6倍, RF75停止用药筛选12代(RF75+12), 抗性仍达72.0倍。且RF75+12对噻虫胺和啶虫脒的交互抗性可分别达11.9倍和20.1倍。噻虫胺对抗吡虫啉棉蚜的蜜露分泌和体重的抑制作用均大于吡虫啉和啶虫脒。噻虫胺对RF75+12的羧酸酯酶、 谷胱甘肽-S-转移酶和乙酰胆碱酯酶均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而啶虫脒的抑制作用较小。【结论】结果表明乙酰胆碱受体基因突变棉蚜种群对吡虫啉的抗性水平不仅升高, 且停止用药后其抗性可稳定遗传; 第二代新烟碱类的噻虫胺在抗吡虫啉棉蚜靶标突变种群的治理中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采用浸渍饲喂法测得吡虫啉对西花蓟马(Frankliniella occidentalis)和花蓟马(Frankliniella intonsa)的LC50浓度,并选取花蓟马2龄若虫的LC50浓度11.00 mg·L-1作为本试验用浓度,在此浓度胁迫下将2种蓟马以1∶1的种群数量比例用菜豆在同一养虫笼中饲养,进行室内种间竞争试验,测定2种蓟马的生长发育和繁殖力等参数。结果表明:在吡虫啉胁迫下,从25~150 d内西花蓟马与花蓟马种群数量比值不断升高,2种蓟马种内雌性种群数量所占比例均高于雄性种群,且西花蓟马种群中雌性种群所占比例(斜率为6.22)高于花蓟马种群中雌性种群所占比例(斜率为2.68)(P0.05);两种蓟马的未成熟虫期各虫态的发育历期在吡虫啉胁迫下均显著缩短,且西花蓟马的发育历期缩短更为明显(P0.05);在吡虫啉胁迫下西花蓟马种群的存活率、雌雄成虫寿命稍高于花蓟马种群但差异不显著(P0.05),西花蓟马的净生殖率(R0)、内禀增长率(rm)、周限增长率(λ)的值均要高于花蓟马的值;2种蓟马种群内雌雄成虫寿命、平均世代周期(T)和种群加倍时间(DT)与对照相比均显著缩短(P0.05);吡虫啉处理下西花蓟马的平均产卵量、R0、rm、λ值均显著高于对照(P0.05),而花蓟马的平均产卵量、R0、T和DT却显著低于对照。研究表明,在吡虫啉浓度11.00 mg·L-1胁迫下,西花蓟马种群的竞争能力和对吡虫啉胁迫的适应性强于花蓟马种群,蓟马种群内雌性种群的竞争力强于雄性种群,吡虫啉胁迫是加速西花蓟马对花蓟马种群种间取代的重要因子。  相似文献   

16.
贵州稻区褐飞虱种群对六种杀虫剂的抗性动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为明确贵州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种群对常用杀虫剂的抗性水平。【方法】在室内采用浸渍法测定了2013-2015年采自贵州黄平、桐梓和开阳3地的褐飞虱种群对6种杀虫剂(吡虫啉、噻虫嗪、异丙威、噻虫胺、啶虫脒和醚菊酯)的抗性。【结果】贵州褐飞虱种群对不同的杀虫剂存在着抗性差异。与敏感品系相比,2013-2015年间3地田间褐飞虱种群对吡虫啉、噻虫嗪、异丙威、噻虫胺的抗性均达到中等水平抗性,抗性倍数(resistance ratio,RR)分别为21.88~95.38,10.91~69.36,13.00~57.23和23.11~39.54倍;而对啶虫脒和醚菊酯仍处于敏感阶段,RR分别为0.47~0.75和0.41~0.85倍。【结论】褐飞虱对吡虫啉和噻虫嗪的抗性较高,可能与近年来广泛地大量使用有关。本研究的抗性动态监测结果对贵州稻区褐飞虱的杀虫剂种类调整及施药策略等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本文全面评估了香蕉黄胸蓟马Thrips hawaiiensis田间种群对杀虫剂的抗性水平,旨在为更科学合理地防治该虫提供依据。【方法】室内采用叶管药膜法(TIBS),分别在2013、2015年监测了昌江、澄迈、临高、东方4个地区香蕉黄胸蓟马田间种群对10种杀虫剂的抗性水平。【结果】从2013—2015年,总体上海南香蕉黄胸蓟马田间种群对大多数杀虫剂的敏感性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但仍处于敏感状态。其中,香蕉黄胸蓟马田间种群对传统药剂甲维盐、毒死蜱和高效氯氰菊酯,及新型杀虫剂乙基多杀菌素、溴氰虫酰胺和螺虫乙酯均保持较敏感状态(抗性倍数<5)。但监测的所有田间种群(昌江、澄迈、临高、东方)均对啶虫脒均已产生了中等水平抗性(抗性倍数分别为15.19、11.19、17.46、13.58倍);对阿维菌素均产生了低水平抗性(抗性倍数分别为9.06、8.95、13.35、6.57倍);另外,东方种群对多杀菌素、吡虫啉,以及临高种群对吡虫啉均产生了低水平抗性(抗性倍数分别为7.11、7.48、8.28倍)。【结论】因此,建议在香蕉同一生长季节应避免重复使用或限用啶虫脒和阿维菌素,应注意与其它药剂的混用、轮用,以延缓香蕉黄胸蓟马抗药性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不同杀虫剂对西花蓟马的室内毒力及田间药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西花蓟马是一种世界性的危险性入侵害虫,筛选防治西花蓟马的有效药剂可为生产中科学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室内毒力测定和田间药效试验,测定了2种化学药剂和8种生物药剂对西花蓟马成虫的致死中浓度(LC_(50))和药后不同时期的防治效果。【结果】室内毒力测定依据LC_(50)值将各药剂对西花蓟马的敏感性由高到低依次排序为乙基多杀菌素(0.1958 mg·L~(-1))、印楝素(0.9399 mg·L~(-1))、苦参碱(1.2483 mg·L~(-1))、阿维菌素(1.8096 mg·L~(-1))、高效氯氰菊酯(4.4458 mg·L~(-1))、藜芦碱(10.7628 mg·L~(-1))、鱼藤酮(18.1898 mg·L~(-1))、吡虫啉(46.3964 mg·L~(-1))、松脂酸钠(131.5214 mg·L~(-1))、苏云金杆菌(446.2318 mg·L~(-1));田间药效试验发现,乙基多杀菌素和吡虫啉防治西花蓟马均表现出较强的速效性和持效性,药后1~14 d的防效分别可达84%和73%以上;其次是藜芦碱,药后1~14 d的防效可达48.15%~61.37%;高效氯氰菊酯的防效较低,药后14 d的防效为46.22%;生物药剂阿维菌素、苏云金杆菌、苦参碱、印楝素的速效性均较低,但防效随施药后时间的延长而逐渐上升;鱼藤酮持效性最低。【结论】乙基多杀菌素和吡虫啉可推荐为生产中防治西花蓟马的首选药剂,植物源药剂藜芦碱和生物药剂阿维菌素可作为交替使用药剂。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LC_(50)溴氰菊酯胁迫1龄茄无网蚜Acyrthosiphon solani测定对其生长发育及能源物质的影响,为研究茄无网蚜抗药性产生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通过浸渍法用LC_(50)溴氰菊酯处理1龄茄无网蚜,间隔12h观测药剂胁迫后试虫的生长历期,分别用蒽酮法、考马斯亮蓝G-250法,香草醛试剂测定各虫龄试虫蛋白、糖类和总脂质含量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药剂胁迫下显著延长了1龄(1.44倍)、2龄(1.26倍)的发育历期(P 0.05);蛋白质比重在2龄(0.75倍)、3龄(0.69倍)、成蚜(1.17倍)有显著差异(P 0.05),其他虫龄有差异但不显著;可溶性糖比重在2龄(1.39倍)差异显著(P 0.05);糖原比重在1龄(3.81倍)、2龄(3.82倍)差异显著;总脂质在1-4龄均有显著差异(P 0.05),分别是对照组的2.04、1.34、1.25、1.30倍。【结论】药剂胁迫对茄无网蚜的生长发育及各虫龄能源物质比重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棉蚜啶虫脒抗性种群交互抗性和增效剂增效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明确棉蚜Aphis gossypii Glover啶虫脒抗性品系与其它杀虫剂的交互抗性现状以及增效剂的增效作用,为延缓和治理棉蚜对啶虫脒的抗性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单头反选育和群体汰选的方式,获得了棉蚜啶虫脒敏感和抗性品系;采用叶片药膜法测定了13种杀虫剂对啶虫脒的交互抗性以及增效剂对啶虫脒的增效作用。【结果】经过室内棉蚜敏感和抗性品系的筛选,获得了相对抗性倍数为82.33倍的棉蚜啶虫脒抗性品系。棉蚜啶虫脒抗性品系的交互抗性谱的研究表明,交互抗性倍数小于5的药剂为:吡蚜酮,甲基阿维菌素;交互抗性倍数在5~10倍的药剂为:噻虫嗪,联苯菊酯,毒死蜱,马拉硫磷,丙溴磷,辛硫磷;交互抗性倍数在10~15倍的药剂为:硫丹,阿维菌素,高效氯氰菊酯,三唑磷,氧化乐果;交互抗性倍数大于1 5倍的药剂为:吡虫啉。增效剂实验表明,TPP和PBO在啶虫脒敏感品系中增效作用不明显,但在抗性品系中增效作用显著。在啶虫脒抗性品系中的增效比为1.77、1.61,在啶虫脒敏感品系中的增效比为1.02、1.03。DEM在啶虫脒抗性、敏感品系中的增效作用均不明显,增效比为1.04、1.02。TPP和PBO对啶虫脒有很好的增效作用。以室内棉蚜敏感品系(LC_(50)为0.180 mg/L)为基础,对新疆各主要棉区的棉蚜种群进行了啶虫脒药剂的抗性调查,结果表明新疆各主要棉区棉蚜对啶虫脒的相对抗性倍数为6.1~22.0倍。【结论】由此说明新疆主要棉区棉蚜对啶虫脒具有一定的抗性风险,生产中可以利用无交互抗性的吡蚜酮和甲基阿维菌素来治理抗性棉蚜种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