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茶园间作不同绿肥对节肢动物群落结构和多样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在茶园中合理间作绿肥对茶园节肢动物群落结构和多样性的影响。【方法】本文在茶园中分别设间作铺地木兰+罗顿豆、圆叶决明+白三叶、白三叶+平托花生3种不同绿肥组合处理,并设不间作绿肥、常规除草的茶园为对照。【结果】间作不同绿肥均能提高茶园节肢动物群落的物种丰富度和群落多样性,提高茶园捕食性天敌昆虫、蜘蛛和寄生性天敌在茶园冠层群落的比率;不同处理茶园冠层节肢动物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Simpson指数(D)和均匀度指数变化趋势基本一致;茶冠层的节肢动物群落多样性指数在4类不同处理茶园间差异显著;间作绿肥增加了茶园的生物多样性,4类不同处理茶园茶冠层群落相似性系数在0.741~0.892之间,表明4类不同处理茶园冠层群落在物种组成上有较高的相似性。4类不同处理茶园害虫与天敌两类群功能团的丰盛度之间成显著的正相关,表明天敌对害虫的空间数量跟随效应强,主要表现为二者数量间的相互作用。灰色关联度分析表明在4类不同处理茶园中的群落节肢动物物种数/个体数、天敌物种数/害虫物种数、害虫丰富度与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的关联系数较高,反应了群落的多样性和稳定性。【结论】间作增强了茶园群落的生物多样性,提高害虫天敌的种类和个体数,有利有效发挥天敌对有害生物的生态控制。  相似文献   

2.
叶火香  崔林  何迅民  韩宝瑜 《生态学报》2010,30(22):6019-6026
为评价茶园间作几种常见经济作物对重要害虫假眼小绿叶蝉及其主要天敌蜘蛛类群数量和空间格局的影响,遂选乌牛早品种纯茶园、乌牛早分别与柑桔、杨梅和吊瓜的间作茶园、以及安吉白茶与吊瓜间作茶园,2007年9月上旬—2008年12月下旬,每旬1次调查茶丛上、中、下层叶蝉和各种蜘蛛的数量。结果表明:(1)与纯茶园相比,间作茶园叶蝉种群数量和蜘蛛类群个体数量显著地增加,间作茶园蜘蛛种数显著地增加;(2)间作茶园茶丛上、中、下层叶蝉、蜘蛛个体数量分布明显区别于纯茶园茶丛上、中、下层叶蝉、蜘蛛个体数量分布;(3)茶丛上层的嫩梢是制作高档茶的原料,而纯茶园茶丛上层叶蝉虫口百分率为54.16%,间作茶园茶丛上层叶蝉虫口百分率皆减小,并且叶蝉高峰期间蜘蛛的跟随效应增强;(4)间作增加了经济收入并减少了防治次数。认为:(1)间作可在一定程度上调控叶蝉种群、蜘蛛类群的数量和空间格局;(2)间作可减轻叶蝉为害造成的产值损失,增强了茶园群落对于叶蝉的自然控制潜能。  相似文献   

3.
不同海拔茶园害虫、天敌种群及其群落结构差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明确不同海拔茶园之间害虫、天敌种群及其群落结构的差异,为茶园害虫综合防治提供科学依据,采用平行跳跃抽样调查方法分别对海拔698.6m,270m和46m的高、中、低海拔茶园进行调查,并进行方差分析,进而用新复极差法进行多重比较,结果表明,以样方为单位3种海拔中差异极显著的害虫是假眼小绿叶蝉、柑桔粉虱、茶短须螨、茶黄蓟马、琥珀广翅蜡蝉和绿螽蟖;差异极显著的天敌是八点球腹蛛、锥腹肖蛸、日本球服蛛和茶色新圆蛛。数量居于3种海拔第一位的物种:高海拔茶园主要害虫为假眼小绿叶蝉、柑橘粉虱、茶短须螨和绿螽蟖,天敌为锥腹肖蛸蛛和八点球腹蛛;中海拔茶园害虫为茶黄蓟马和红蜡蚧,天敌为粽管巢蛛;低海拔茶园天敌为茶色新园蛛和日本球腹蛛。高海拔的主要害虫还有茶黄蓟马和琥珀广翅蜡蝉,主要天敌还有草间小黑蛛、茶色新圆蛛和日本球腹蛛;中海拔的主要害虫还有假眼小绿叶蝉和茶短须螨,主要天敌还有八点球腹蛛、草间小黑蛛、锥腹肖蛸、拟环纹狼蛛、三突花蟹蛛;低海拔的主要害虫有假眼小绿叶蝉、茶黄蓟马、柑桔粉虱和红蜡蚧,主要天敌还有八点球腹蛛、锥腹肖蛸、草间小黑蛛、粽管巢蛛和异色瓢虫。3种海拔茶园之间节肢动物群落多样性指数、个体数和均匀度差异均极显著,物种数差异不显著,3种海拔茶园之间植食性昆虫亚群落的多样性和物种数差异均不显著,个体数和均匀度差异均极显著。3种海拔茶园之间天敌亚群落的多样性指数、物种数和个体数差异均极显著。总群落多样性指数和群落相对稳定性值均是低海拔茶园最大。  相似文献   

4.
比较了不同作物布局下转基因抗虫棉田节肢动物的群落结构.结果表明,与单作棉田相比,蔬菜-棉花、果树-棉花及花生-棉花布局的棉田节肢动物群落、植食性害虫亚群落和天敌亚群落的物种数均增加,中性节肢动物的数量均有增加;蔬菜-棉花和花生-棉花布局的棉田植食性害虫个体数量增加;蔬菜-棉花和果树-棉花布局的棉田天敌个体数量增加.花生-棉花和果树-棉花布局棉田的节肢动物群落相似性最大;而单作棉田与蔬菜-棉花布局棉田的节肢动物群落相似性最小.R啨nyi多样性指数表明,与单作棉田相比,蔬菜-棉花布局棉田节肢动物群落多样性较低,害虫亚群落多样性较低;果树-棉花布局棉田节肢动物群落多样性较高,天敌亚群落多样性较高;花生-棉花布局棉田节肢动物群落多样性较高,害虫亚群落多样性较高.果树-棉花布局是值得推广的转基因抗虫棉田布局方式.  相似文献   

5.
苦李山茱萸或板栗与茶间作增进昆虫多样性的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间作对于茶园昆虫群落多样性和群落结构的影响,遂于皖南山区石台县选苦李-茶、山茱萸-茶、板栗-茶间作茶园,邻近每类间作茶园、选择相同品种和同样立地条件的纯茶园作为对照,2007年1月-2009年1月,每月上旬调查这6块茶园昆虫、蜘蛛和捕食螨种数和个体数。结果表明:①与对照茶园相比,间作茶园昆虫的总物种数、总多样性指数稍大,间作茶园的天敌个体数稍多、益害生物的个体数量比值稍大;②间作对茶园昆虫的总个体数有影响。结果表明茶园间作可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昆虫多样性。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广西生态茶园与普通茶园节肢动物群落结构特点及其稳定性,本文采用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群落物种优势度指数(D)、丰富度指数(J)、物种均匀度指数(E)等分析了茶园节肢动物群落的多样性结构,应用群落相似度指数对生态茶园和普通茶园节肢动物的群落相似性进行了分析,用灰色关联度方法综合分析多样性指数与优势度、均匀度等6个特征参数间关系的密切程度。结果表明,在广西茶园节肢动物共34种,其中害虫(螨)17种,优势种群是:小贯小绿叶蝉Empoasca onukii Matsuda、茶蓟马Scirtothrips dorsalis Hood、蚜虫、白粉虱Trialeurodes vaporariorum Westwood;天敌8种,优势种群是:棕管巢蛛Clubiona japonicola Boeset Str.、八斑球腹蛛Theridion octomaculatum Boes. et Str.、异色瓢虫Harmonia axyridis(Pallas);中性昆虫9种,优势种群是:蚊虫、蚁类。多样性指数、群落均匀度指数与物种优势度在生态茶园比普通茶园高。生态茶园的群落稳定性比普通茶园的强。不同茶园间的群落相似性指数q在0.444~0.9355之间,群落间相似性关系在中等不相似与极度相似之间。与多样性指数密切相关的前3位群落特征参数依次是群落物种优势度、益害物种的个体数比、丰富度,其中关系最密切的特征参数是群落物种优势度。研究结果为茶园害虫的综合防控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间作牧草对茶园螨类群落多样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螨类是茶园生态系统中重要且复杂的类群之一.为了了解不同植物问作后对茶园螨类群落的组成结构和多样性的影响,2006年3月至2008年4月,在武夷山市星村镇大坪洲茶园通过间作百喜草(Paspalum notatum)或圆叶决明(Cassia rotundifolia)、留养杂草和除杂草4种不同处理,对茶园茶冠层(采用盆拍法及剪枝条法)和凋落层(采用捡取凋落物法)的螨类进行系统采样、标本鉴定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与留养杂草对照相比,间作百喜草或圆叶决明均显著增加了茶冠层和凋落层捕食螨的物种丰富度(S)、有效多样性指数(eH')、个体数(M和绝对丰度(-/n).与留养杂草和除杂草这两种对照相比,间作百喜草或圆叶决明均显著增加了茶冠层和凋落层优势种圆果大赤螨(Anystis baccarum)的个体数(N).荼冠层植食螨和腐食螨及凋落层腐食螨的所有群落指标在不同处理茶园间均无显著差异.茶冠层和凋落层螨类群落物种丰富度(S)和个体数(N)季节性变化明显,物种组成相似性高.间作茶园和留养杂草茶园茶冠层的螨类总个体数与其对应的凋落层螨类总个体数呈显著正相关.多样化茶园有利于保护和利用捕食螨,从而对茶园有害生物进行生态控制,促进有机茶叶可持续生产.  相似文献   

8.
梨园芳香植物间作区节肢动物群落时序格局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沙地梨园间作罗勒、孔雀草、薄荷为处理,自然生草和清耕区为对照,应用最优分割法和模糊聚类法,探讨梨园节肢动物群落、害虫亚群落和天敌亚群落发生的时序格局特征及其相互联系。结果表明:总群落、害虫亚群落以及其优势种个体数时序变化趋势呈偏态分布,而天敌亚群落以及其优势种个体数的呈正态分布,高峰期出现在6月末至7月中旬,比总群落和害虫亚群落个体数发生高峰晚。在梨树年生长周期的主要时段中,芳香植物间作区较自然生草区、清耕区害虫亚群落的发生数量(4月中至8月底)少;而天敌亚群落发生数量(4月底至6月底)多。梨园各间作区节肢动物总群落和害虫亚群落时序最优格局均可划分5个时段:发展初期、发展期、稳定期、波动期和衰退期;天敌亚群落分为3个时段:发展期、稳定期、衰退期。但处理间在发生时段的时间范围、发生数量及组成特征上存在复杂的差异。梨园节肢动物总群落、害虫亚群落、天敌亚群落时序聚类结果不同,预示着处理间节肢动物总群落、害虫亚群落和天敌亚群落在各发生时段上的个体组成、物种丰富度、群落多样性指数、优势度和均匀度指数存在着差异。  相似文献   

9.
合肥郊区春季菜园和茶园昆虫群落的组成及差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 0 0年春对合肥郊区菜园和茶园进行了 5天 1次的系统调查 ,共发现菜园有 3 7科 49种昆虫和蜘蛛 ,主要害虫为小菜蛾、菜粉蝶、几种蚜虫和潜叶蝇 ;茶园有 3 1科 44种。重要害虫是茶蚜和黑刺粉虱等。菜园和茶园中主要天敌是黑带食蚜蝇、七星瓢虫、蚜茧蜂和斜纹猫蛛。自 4月中旬 ,菜园物种数、个体数和多样性指数明显增大。茶园物种数、个体数和多样性指数波动性稍小。菜园害虫种数较多 ,个体数波动较大。茶园中益害物种数之比是 1 0 0 ,菜园中则为 0 5 8。主成分分析显示茶园群落的稳定性稍强。  相似文献   

10.
吡虫啉对烟田节肢动物群落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2,自引:8,他引:4  
利用群落参数分析了吡虫啉对烟田节肢动物群落及其各亚群落的影响。结果表明,施药后对烟田节肢动物群落、害虫亚群落的物种数有一定的影响,对天敌昆虫和蜘蛛亚群落物种数的影响不明显。5月23日施药后至6月13日施药区(Ⅱ)和对照区节肢动物群落、害虫亚群落个体数均下降,下降程度施药区大于对照区。6月14日施药后施药区节肢动物群落、害虫亚群落个体数下降,对照区显著上升。两次施药对天敌昆虫和蜘蛛亚群落个体数的影响不明显,施药后一段时间内优势种烟蚜种群个体数量显著下降,使节肢动物群落和害虫亚群落优势集中性下降,多样性指数和稳定性增加。  相似文献   

11.
果茶人工群落的生态效应及经济效益评价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果茶人工群落的生态效应及经济效益评价魏国雄(贵州省茶叶研究所,潭564100)EstimationofEcologicalEffectandEconomicBenefitofArtificialTea-FruitCommunity.¥WeiGuoxi...  相似文献   

12.
The rhizosphere environment of tea (Camelllia sinensis Kuntze) intercropped with persimmon (Diospyros kaki) differs from monocultures of tea.A trial was conducted to determine the effects of intercropping with persimmon on root exudates and soil nutrient condition of tea.Amino acid exuded in intercropping was three times higher than that in monoculture.Phenol,phenol/amino acid ration,dissolved sugar,and total organic acid were also lower in intercropping.The value of pH in soil was higher,and soil nutrient condition of rhizosphere,especially available nutrient,was not as well in intercropping as that in tea grown alone.While soil nutrient of non-rhizosphere was better than that in monoculture,tea quality and soil nutrient condition were better in intercropping ecosystem.  相似文献   

13.
税伟  陈毅萍  苏正安  范水生 《生态学报》2017,37(10):3311-3326
饮茶已逐渐成为世界潮流与时尚,不断扩大的茶叶需求正不断刺激茶叶的增产,茶叶经济发展受到世界瞩目,但关于规模化、专业化茶叶种植对农业生态系统的影响却未得到相应的关注。为研究规模不断扩大的专业化茶叶种植对农业生态系统的影响,以专业化茶叶种植大县安溪县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由供给、调节和支持正、负服务组成的农业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价指标体系,结合能值法,从不同专业化茶叶种植水平、不同农业种植结构、不同地貌类型三个方面进行评估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安溪县以专业化茶叶种植为主的农业生态系统中供给、调节和支持三大服务功能的正服务价值都大于负服务价值,系统以提供正服务为主;(2)专业化茶叶种植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和较好的气体、气候调节能力,对农业生态系统中的供给与调节功能具有正效应;(3)但专业化种植过程中造成的土壤流失情况也较为严重,对农业生态系统支持功能的负面影响较大;(4)"茶-蔬"、"茶-果"等复合生态茶树种植结构有利于提高农业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实现茶叶经济与农业生态系统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4.
覆盖与间作对亚热带丘陵茶园地温时空变化的影响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研究了亚热带丘陵茶园连续4年进行稻草覆盖与白三叶草间作对茶园地温时空动态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茶园地温具有明显的时空动态变化特征和位相滞后现象,与茶树的年生长发育周期各阶段的最适温度非常吻合.稻草覆盖与白三叶草间作改变了土壤热量交换层(地表层)的性质,具有升温时降温和降温时增温、保温的双向动态调控作用,降低了日较差,增强了同一土层温度的稳定性,其调控效果为随着土壤深度增加而降低,13:00>19:00>7:00,降温大于增温和保温,降温幅度随气温的升高而增大,增温和保温随气温的下降而加强,间作白三叶草的降温效果大于稻草覆盖,保温效果则相反.茶园地温时空变化转换点得到调节,显著地降低了有害高温的出现次数,明显地降低了持续高温期的土壤温度,有效地缩短了极限高温时间.  相似文献   

15.
The rhizosphere environment of tea (Camellia sinensis Kuntze) intercropped with persimmon (Diospyros kaki) differs from monocultures of tea. A trial was conducted to determine the effects of intercropping with persimmon on root exudates and soil nutrient condition of tea. Amino acid exuded in intercropping was three times higher than that in monoculture. Phenol, phenol/amino acid ration, dissolved sugar, and total organic acid were also lower in intercropping. The value of pH in soil was higher, and soil nutrient condition of rhizosphere, especially available nutrient, was not as well in intercropping as that in tea grown alone. While soil nutrient of non-rhizosphere was better than that in monoculture, tea quality and soil nutrient condition were better in intercropping ecosystem. __________ Translated from Journal of Southwe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Natural Science), 2005, 30(4): 715–718 [译自: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2005, 30(4): 715–718]  相似文献   

16.
为了探明茶叶产量和品质形成的特殊生境及其光合生理机制,在中国科学院长沙农业环境观测站利用3种间种乔木模式(S1:桂花树-茶树, S2:乐昌含笑-茶树, S3:桂花树-乐昌含笑-茶树)与纯茶园(CK)建成了4种典型生境,比较研究了这些特殊生境下茶叶产量与品质形成的光合生理生态特性.结果表明: 生境S1、S2、S3显著降低了茶树叶片温度(TL)、光合有效辐射通量(PAR),叶片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和气孔导度(gs)的日均值,显著降低了茶叶茶多酚总含量.生境S1、S2、S3显著提高了叶室相对湿度(RHS)、茶叶氨基酸总含量,显著提高了茶叶产量和品质,并且S3>S1>S2>CK,其中生境S1和S3的茶叶适宜加工成高档绿茶和名优绿茶.综合各指标,生境S3是茶园优质高产的理想间种模式.  相似文献   

17.
胶茶人工群落的生态效应及经济效益评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根据生态学原理,按植物的生态特性,在橡胶(Hevea brasiliensis)林下配植云南大叶茶(Camellia sinensis),组成胶茶人工群落。现根据中国科学院云南热带植物研究所定位试验点(西双版纳勐仑)胶茶间作群落的测定资料,分析其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研究结果表明,这种人工组合的间作结构,其生态效应和经济效益都优于单一种植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