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定义 无线电遥测就是应用无线电发射器,接收器和天线系统远距离地探出或用其它方法追踪单个动物的一种技术。 用途 无线电遥测最普通的用途是寻找单个动物,以便研究其生活,包括栖息地的利用,  相似文献   

2.
青海湖四种繁殖水鸟活动区域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6年4-9月,采用彩色标记、无线电遥测和卫星跟踪等方法,对青海湖四种繁殖水鸟斑头雁(Anser indicus)、棕头鸥(Larus brunnicephalus)、渔鸥(L.ichthyaetus)和鸬鹚(Phalacrocorax carbo)的活动区域进行了研究。采用“绳套法”捕捉了45只斑头雁,其中6只于4月安装了无线电发射器,6只于7月安装了卫星发射器;采用“拉网法”捕捉了104只棕头鸥,其中6只于4月安装了无线电发射器;采用“绳套法”捕捉了51只渔鸥,其中2只于4月安装了无线电发射器;采用“扣网法”捕捉了75只鸬鹚,其中6只于5月和6月安装了无线电发射器,4只于8月安装了卫星发射器。通过研究,获得了上述四种繁殖水鸟在青海湖的活动区域,即:斑头雁有3个主要的活动区域,棕头鸥有1个,渔鸥有4个,鸬鹚有2个。其中从鸬鹚岛、蛋岛、布哈河口、铁卜恰河口至泉湾区域是上述四种繁殖水鸟共有的活动区域,该区域也是春秋迁徙季节众多水鸟的重要取食地和停歇地。  相似文献   

3.
测定反刍动物的采食、反刍和静颚行为及其时间分配是研究动物野外营养生态学和资源利用机制中不可缺少的技术手段.我们根据反刍动物采食、反刍和静颚时颚部的活动特点开发了采食行为遥测笼头,并于2005年7月试用于野生成年雌性海南坡鹿.该采食行为遥测笼头由颚部活动测定部分和无线电信号发射回路组成,使用同一频率发射颚部活动信号和用于遥测动物位置的间歇式无线电信号.颚部活动信号可以接收并录制成模拟声音信号,将其转化为数字信号后按照其信号频度即可区分采食、反刍和静颚行为.在海南坡鹿的试用中测得围栏外坡鹿个体的采食、反刍和休息时间组成分别为12%、36%和52%,围栏内个体为3%、38%和59%,显示存在被测定动物具有初始适应问题.作者预计将来把GPS装置植入该装置,并结合便携式计算机和GIS平台开发能够实时测定反刍动物采食行为活动和地理位置的遥测系统.  相似文献   

4.
刘阳  张正旺 《生态学报》2008,28(4):1354-1365
扩散是生物个体之间相互远离的单线性运动,是生物的基本特征之一,对种群的分布、动态及遗传结构等方面均有重要影响.扩散有出生扩散和繁殖扩散等主要形式.动物发生扩散的主要原因包括:避免近亲繁殖、减少竞争、改变繁殖地点等.近年来,扩散已经成为鸟类学研究的前沿领域.评述了鸟类扩散行为的性别差异、体质对于扩散的影响,阐述了扩散的基本过程及栖息地选择、长距离扩散等内容,同时介绍了环志标记、无线电遥测、分子生物学等研究鸟类扩散的主要方法.展望了鸟类扩散研究的发展趋势,认为新技术和新方法的应用将成为扩散生态学家关注的重要问题,未来研究将更加重视对鸟类扩散理论问题的探讨,而对鸟类扩散行为的研究成果也会更广泛地应用于濒危物种及其栖息地的保护工作中.  相似文献   

5.
野生动物管理与监测是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的重要内容。而监测手段决定了保护工作中收集数据的质量和数量。收集动物活动位点数据是野生动物管理与监测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可通过样线法收集动物活动痕迹(实体)位点或采用无线电遥测获取动物的活动位点等,采用这些位点数据可以研究野生动物种群数量、家域、运动、栖息地利用和选择等。通过给野生动物佩戴GPS项圈,利用GPS项圈系统进行定位记录其活动位点,较前述常规方法更为便利,能高效地收集大量高质量位点,这种方法可以为野生动物的管理与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更为可靠的数据基础。  相似文献   

6.
月光及光照对艾虎活动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采用野外研究与室内研究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月光周期和光照对夜行性动物艾虎活动的影响。野外无线电遥测结果表明,艾虎的日活动时间不受月光周期的影响,雌雄艾虎在不同的季节及繁殖期和非繁殖期都有相对稳定的活动时间,其开始活动和结束活动的时间与月光周期和日出、日落都没有明显的相关性。室内模拟研究结果也表明,由于环境条件的变化,艾虎增加了白天的活动时间,但仍然以夜间活动为主,光照强弱对艾虎的活动格局和活动时间没有明显的影响。以上结果表明昼夜变换使艾虎形成了相对稳定的生物种节律,艾虎在取食过程中可能利用洞道等隐蔽场所降低明亮月光期的高捕食风险。  相似文献   

7.
动物的生命活动具有节律性和季节周期性规律。这种规律是动物生态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例如,鸟类的繁殖和换羽、性腺的衰退、脂肪的积累,以至于迁徙的开始及终了等,都受周期性规律所控制,而动物的周期性活动规律又是动物在其分布地区,对全部自然条件长期适应历史中所形成的。动物繁殖周期的季节性,更是严格地符合自然界诸因素的季节变动。温度与光照就是自然界季节变动的两个主要信号,其中光照因素最恒定,变动规律最严格,因之对动物生殖周期起更重要的控制作用。本文主要谈光照对动物——鸟类的繁殖作用。研究光照与动物的关系,主要目的在于利用光照因素,从理论上及实践上来控制动物的周期性活功。例如,提前结束换羽,提早脂肪积累,延长产卵期,使动物在性休止期动情,或颠倒其日夜活动及代谢水平等。研究光照周期与脊椎动物周期性活动问题,最近  相似文献   

8.
一些实验研究表明,弱磁场往往引起动物的兴奋增加,使动物的活动增强,而用强磁场作用于动物后,动物的兴奋性降低,其活动也减少。有作者用0.005~0015T的恒定磁场作用于棘鱼,发现棘鱼活动多者占多数。应用微弱的恒定磁场作用于鸟类2小时或9小时,发现多数情况下使鸟类活动增加,少数情况下活动减少或无作用。有人将小鼠放置在25~400mT的恒定磁场中30分钟,观察小鼠的活动情况,实验结果表明,在25mT作用下与对照组比较,没有明显的变化;在磁场强度为50mT作用下,部分活动增加;在100~200mT磁场作用下…  相似文献   

9.
大熊猫的昼夜活动节律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10  
本文采用无线电遥测、跟踪和直接观察等方法,研究了四川卧龙自然保护区野外5只大熊猫1981-1982年的昼夜活动。大熊猫昼夜有两个活动高峰,最高是18:00时,次高是04:00时;有两个低谷,最低是09:00时,次低是24:00时;年平均昼夜活动率为57-66%。  相似文献   

10.
高原鼢鼠的挖掘行为及其与土壤硬度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无线电遥测法在中国科学院海北高寒草甸生态系统定位站对高原鼢鼠的挖掘行为及其与土壤硬度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相同的硬度条件下,雌雄动物的挖掘行为格局和挖掘效率基本相同。但是雄性动物挖掘所持续的时间显高于雌性动物。随着土壤硬度的增加。高原鼢鼠挖掘的时间及每次挖掘时持续的时间明显增加,而每次的掘土量显减少。野外调查也表明土壤硬度是影响高原鼢鼠对栖息地选择的一个重要因素,高原鼢鼠明显选择土壤  相似文献   

11.
月光及光照强度对艾虎微生境利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月光及光照作为一种捕食风险对许多动物的微生境利用有明显的影响。野外的无线电遥测资料和室风模拟光照强度的研究表明,艾虎在明亮的月光期明显增加了加平坦灌丛区域的利用时间,灌丛作用一种隐蔽场所减少了艾虎被捕食的风险,艾虎在明亮的月光期增加对灌丛的利用是一种反捕食策略,无论光照强度如何。艾虎对有隐蔽洞道区域的利用程度较高,在无隐蔽物区域采用短时间的活动方式,在有隐蔽物区域采用长时间活动方式。这表明艾虎在进化过程中形成了反捕食策略,而不是躲避捕食的策略。  相似文献   

12.
长江流域鸟类的初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长江流域范围内有关动物调查报告和研究资料进行全面、系统地收集和整理,建立了鸟类分布数据库,初步查明在长江流域分布的鸟类共有762种,隶属20目、66科、291属,约占全国鸟类种数的61.2%。其中拥有中国特有鸟及主要分布鸟类72种,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26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92种。  相似文献   

13.
卫星跟踪下的黑鹳迁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鸣  魏顺德  程军 《动物学杂志》2004,39(2):102-102
中亚黑鹳(Ciconia nigra)是怎样飞越喜马拉雅山的?这一直是人们关注的话题。2002~2003年由捷克科学院和捷克广播电台共同策划了利用卫星跟踪黑鹳的计划,中国的研究小组配合进行地面监测。2002年7月初,专家们开始在西伯利亚与阿尔泰山之间的叶尼塞河、鄂毕河、额尔齐斯河寻找目标,经过近20天的艰苦努力,终于给三只黑鹳成鸟分别挎上“背包”(约100g重的PTT卫星无线电发射器和短距离无线电发射器)。经血液DNA检测确认它们为二雄一雌,分别被命名为“皮特”(♂)、“罗马”(♂)和“凯特林娜”(♀)。  相似文献   

14.
以佩戴具有无线电发射功能的GPS 颈圈(Lotek GPS_ 4400M) 的放归大熊猫“祥祥”作为目标动物, 2006 年4 月至2007 年2 月,采用无线电遥测技术(RT)和GPS 跟踪技术在卧龙自然保护区的“五一棚”区域, 每日监测大熊猫在野外环境下的生存状况、移动规律和觅食行为。为了比较RT 和GPS 在高山峡谷地区空间定位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我们引入空间定位率、地形特征、空间定位差、巢域大小和日移动距离等指标来分析RT 和GPS 之间的定位差异。结果表明:RT 的空间定位效率明显高于GPS 的自动定位(P < 0. 001),分别是54.1%(绘图法)和45. 2% (≧ 2D);不同月份RT 和GPS 的空间定位率之间具有显著性差异(P < 0. 05),这与大熊猫不同月份的海拔活动范围和觅食行为特性密切相关。RT 位点的地形指数中坡度高于GPS,坡向和海拔高度较GPS 定位点低,两种无线电遥测方法(两点直接计算法和绘图法)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P > 0.05);同一天位点之间的距离(空间定位差)平均450 ~ 660 m 左右;RT 与GPS 所估测的大熊猫巢域大小,除5 月、9 月和12月RT 低于GPS 外,其余月份为前者高于后者,但无显著性差异(P > 0. 05);日移动距离除12 月份RT 小于GPS 外,其余月份都呈现出RT 大于GPS 的格局,统计检验结果两者之间差异显著(P < 0. 05);两种无线电遥测方法所测指数之间都无明显差异(P > 0. 05)。这说明RT 遥测和GPS 定位都可以应用于高山峡谷地区野生动物的生态学研究,而且GPS 无线电颈圈在亚高山和高山森林中具有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红腹角雉取食栖息地选择的研究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1  
1993年11月-1994年10月,在以无线电遥测技术对贵州省仙人山地区红腹角rugopan temminckii的活动范围,栖息选择及食性研究的基础上,对其取食栖息地的选择作了探讨。红腹角雉遥测位点和粪便相对集中分布。表明对栖息一半存在明显的选择,对食物分布的样方分析表明其活动特点与食物密切相关。红腹角雉各季节我灌木与草本植物的沟谷带上段,春冬季主要取食草本及蕨类植物,活动范围较大小二对二得的物  相似文献   

16.
动物认知能力高低及认知在动物中的进化是动物研究领域面对的难题之一。鸦科鸟类在工具使用、情景记忆、抑制控制等方面有着与类人猿媲美的优异表现。本文对过去三四十年间主要的鸦科鸟类认知研究进行了分类与汇总,并将上述认知研究划分为一般认知、物理认知、社会认知等三类。一般认知能力或者称为认知基础,是指具有普遍性的能力因素,是在解决不同问题时都能表现出来的相同的心理特质;物理认知指个体对自然规律的认知,主要包括客体永久性、数能力、工具的使用等;社会认知主要指个体对其他个体的心理状态、行为动机和意向作出推测与判断的过程。本文介绍了上述三类认知能力的主要研究范式,旨在为国内动物认知研究提供理论依据。目前的研究更多地集中于鸦属的鸟类,对于鸦科中其他鸟类或是雀形目中其他鸟类的认知研究尚不充足。此外,鸦科鸟类的社会性、分布范围、觅食策略等生态因素具有显著差异,在后续的研究中,我们应该关注生态因素对鸦科鸟类认知能力的影响,或是结合鸦科鸟类的生境及习性设计出更加合理的研究范式。  相似文献   

17.
生物与其环境之间最主要的连续性在于能量交换及能量传递。由于鸟类在动物界的特殊地位,对环境污染的敏感指示,以及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因而对鸟类能量及能流的研究一直受到重视。例如King(1961,1974)用物质平衡方法,把鸟类能量消耗划分基本维持生存能,运动活动能及生长繁殖能。 研究生命过程中的能量消耗及相互联系,可采用直接测热法与间接测热法。直接测热法是直接测量动物在一定时间放散到周围环境中的全部热量,但由于仪器装置庞大,操作复杂,误差较大等原因,故很少应用。目前广泛使用的是间接测热法,即测定动物的气体代谢,最常用的是测定动物的耗氧量,然后可根据耗氧量换算热量单位。  相似文献   

18.
佛坪大熊猫的移动习性   总被引:15,自引:3,他引:12  
1991年4月1992年4月,在佛坪自然保护区采用无线电遥测方法,对大熊猫移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佛坪大熊猫有季节性能垂直移动习性。海拔2200米以上的松花竹林为夏居地,1300-1900米的巴山木竹林为冬居地。每年6-9月熊猫向上移动至夏居地,10月至次年5月在冬居地活动。熊猫的移动与气候和食物的变化有关。  相似文献   

19.
动物活动节律和时间生态位分化是动物行为在时间维度的分布, 是对时间资源利用的重要体现。动物活动节律受到环境因素和种间作用的影响, 因此, 了解动物活动节律以及时间生态位有助于揭示群落中同域分布物种时间资源利用的差异及共存机制。近10多年来, 红外相机技术在国内外野生动物监测研究中得到广泛应用, 积累了大量有时间记录的动物行为数据, 极大地促进了动物活动节律和时间生态位分化的深入研究。本文对动物活动节律研究以及应用红外相机数据研究动物活动节律的方法进行梳理, 采用核密度估计方法, 利用广东车八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红外相机监测数据, 分析了鸡形目鸟类的活动节律, 以阐述单物种和多物种的活动节律以及种间作用对动物日活动节律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车八岭保护区白鹇(Lophura nycthemera)、白眉山鹧鸪(Arborophila gingica)和灰胸竹鸡(Bambusicola thoracica)等3个鸡形目物种之间存在不同程度的竞争, 物种间的日活动节律呈现中等程度的重叠。最后, 针对动物活动节律分析方法应用的建议及影响因素进行讨论, 希望为国内动物活动节律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动物对花楸树种实的取食与传播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花楸树是我国东北林区重要的非木质资源树种,其种实既有自然散布方式,也有动物散布方式.本文通过对花楸树种实散布过程中动物活动特点的研究,探索动物取食和传播花楸树种实的规律及其对花楸树天然更新的影响.在2008和2009年花楸树果实成熟期,通过定期观察取食花楸树果实的鸟类及其取食方式,确定对花楸树果实有拜访行为的鸟类有8种,其中食果肉鸟类斑鸫、灰喜鹊和白背啄木鸟对花楸树种实有传播作用,它们对花楸树果实的拜访频率分别为54%、12%和7%,取食后第一落点集中于距离母树5~10 m之间(占68.2%),其次为距离母树5 m以内(占27.3%),距离母树10 m以外的比例很小(占4.5%).果实在鸟类消化道内的滞留时间可达20 min,表明潜在传播距离会很长.人工摆放果实和种子试验表明,在不同生境地面摆放的果实6~7 d内全部消失,果实的取食者主要是啮齿类和地面取食的鸟类,取食率均较高(50%~70%);种子的取食者为啮齿类、地面取食的鸟类和蚁类,取食率均较低(1%~5%).花楸树为多种动物提供食物,而动物为花楸树传播种子,动物的取食对花楸树的天然更新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