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从1979年我们从事本蠹蛾生物学特性及防治技术的研究以来,得到西北农业大学周尧教授的亲切关怀及热情的教诲。该新种以他的姓氏命名,以表达我们的衷心谢忱。本新种记述如下。周氏木蠹蛾Parahypopta choui,sp.nov. :虫体中等大小,翅展36毫米,体长19毫米。触角单栉齿状,较细长,伸达前翅前缘1/2处,鞭节60节;端部五节明显细小,但端节相对较细长;中部栉齿长相当于触角杆粗。栉齿端部与基部宽度略等,末端园钝;栉齿末端及两侧密生白色绒毛,触角杆背  相似文献   

2.
线角木蠹蛾属Holcocerus是Staudinger(1884)根据古北区的种Cossusno-bilis Staudinger建立的,该属所有已知种均分布于古北区和东洋区,主要在中亚地区。触角线状,扁平无栉齿,单眼缺,后足胫节2对距,前后翅中脉均在中室内分叉,造成一小中间室(median cell),雄性外生殖器简单,钩形突通常三角形,颚形突在钩形突下方愈合形成颚泡(bulla)。  相似文献   

3.
笔者在整理木蠹蛾科标本时,发现木蠹蛾亚科Cossinae一新属新种,兹记述如下: 叉钩木蠹蛾属Bifiduncus, gen.nov. 触角双栉状,直到端节均具栉齿,无单眼;下唇须较短,后足胫节2对距。 前翅副室很小;小中间室更小,仅为Cula—Culb的1/2;后翅Sc游离,小中间室发达,为Cula—Culb的2倍以上,Culb从中室3/4处分出。 钩形突末端分文,凹入很深。颚泡极大,抱器基部宽、末端尖;基刺突极为发达,末端伸达抱器3/4处,长于抱器长度的1/2。阳茎无角状突。  相似文献   

4.
5.
芳香木蠹蛾中国亚种Cossus cossus chinensis是Rothschild(1921)在Seitz编著的《世界大鳞翅》(Macrolepidoptera of the World)一书中首次描记的,模式产地为中国山东省的青岛,以后Daniel在“古北区木蠹蛾科专论”(1956,Mitt.munch.ent.Ges.,46:255)中也把它作为芳香木蠹蛾Cossus cossus的一个亚种。但芳香木蠹蛾原产于欧洲的指名亚种 Cossus cossus cossus L.以及分布于远东地区的亚种Cossuscossus orientalis Gaede等胸部背面和翅基片褐灰色,后足胫节中距发达,基跗节明显膨大,另外抱器背突呈“M”形,骨化较弱。而Cossus cossus chinensis Rothschild胸部背面和翅基片全为黄色,后足胫节中距常退化,基跗节不膨大,抱器背突骨化明显,呈长马蹄形;此外,根据地理亚种的定义,一种之内不同地理亚种不可能分布在同一地区,而Cossus cossus chinensis Rothschild和Cossus cossus orientalis Gaede却在陕西、河南、山东等广大地区重叠在一起。很显然,把Cossus cossus chinensis Rothschild 作为芳香木蠹蛾Cossuscossus的亚种是不合适的,而应将它提升为种,即Cossus chinensis Rothschild。由于该种昆虫胸部背面全为黄色,所以山东省林科所方德齐先生称其为黄胸木蠹蛾,很恰当。 根据文献记载及所收集到的标本,黄胸  相似文献   

6.
蔡荣权 《昆虫学报》1979,(4):462-467
舟蛾大都是林木害虫,经常在森林、防护林、行道树、苗圃和果树上为害,也有少数种为害禾本科农作物,如玉米、高粱和水稻等。近年来作者在编写中国经济昆虫志舟蛾科过程中,对本所馆藏和外来鉴定的舟蛾标本进行鉴定、整理和分类研究,发现一个新属七个新种。模式标本均保存在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相似文献   

7.
 报道了水蜡蛾科的2新种:多线水蜡蛾Brahmidai polymehntas sp.nov.和小齿水蜡蛾 Brahmophthlma litserra sp.nov.,模式标本保存在中国人民 解放军农牧大学植保教研室标本室。  相似文献   

8.
报道了水蜡蛾科的2新种:多线水蜡蛾Brahmidai polymehntas sp.nov.和小齿水蜡蛾 Brahmophthlma litserra sp.nov.,模式标本保存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农牧大学植保教研室标本室。  相似文献   

9.
报道了沙棘木蠹蛾性信息素的结构及组分,并报道了不同组分:顺-3-十四碳烯醇;反-3-十四碳烯醇;顺-3-十四碳乙酸酯;反-3-十四碳乙酸酯;顺-7-十四碳烯醇;顺-7-十四碳乙酸酯;顺-9-十四碳乙酸酯的室内触角电位反应和林间诱捕试验。林间诱蛾结果表明2组分和5组分的诱蛾活性高于其它组合。  相似文献   

10.
报道了水蜡蛾科Brahmaeidae的2新种:全斑水蜡蛾Brahmidia totimacula sp.nov.和中华水蜡蛾Brahmophthalma sinica sp.nov.。模型标本保存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农牧大学植保教研室标本室。  相似文献   

11.
在研究中国细蛾科的工作中,发现尖细蛾属二新种,记录如下。模式标本均保存于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昆虫标本馆。刀瓣尖细蛾Acrocercops ensiformis,新种 前翅长4.0—5.0mm。颜面白色;头顶淡赭褐色。触角柄节褐色。口须银白色:下颚须端节腹面褐色;下唇须第二节端部及第三节腹面铅灰色。前、中足褐色;基节灰白,胫节中部有2白斑;跗节白色,第一节中部、第二和第三节基部各有一褐环。后足基节和腿节银白色,基节外侧中部有一赭褐斑;胫节和跗节浅褐色,胫节、第一和第二跗节各有一白端环,第四和第五跗节基部白色。前翅赭褐色;沿后缘有一长白带,白带由翅基伸达翅端部1/7处,内缘不及5/7处有一V形褐斑,端部呈园形加宽;翅端2/7  相似文献   

12.
木麻黄是广东沿海地区防护林的主要树种,对防风固沙、保障农业稳产高产起着极大的作用。近几年来,在造林较早的湛江市郊和电白县林带发现木蠹蛾为害极为严重。现将我们对此虫进行观察结果,并参阅原湛江地区林业局防冶站与原中南林学院森保六一级有关资料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13.
<正> 山地木蠹蛾Dyspessa monticola Gr-Grsh.是紫胶虫Laccifer lacca(Kerr)的寄主树的蛀茎害虫,在云南省的紫胶产区,均有分布,福建、广东、广西等省区亦有为害。寄主树有豆科的牛肋巴Dalbergia obtusifolia、秧青Dalbergiayunnanensis、南岭黄檀Dalbergia balansae、翅荚木Zenia insignis;梧桐科的泡火绳Eriolaenaspectabilis;大戟科的长椭圆叶巴豆Groton obl-ongifolius;无患子科的久树Schleichera oleosa、荔枝litchi chinensis、龙眼Euphoria longan等。  相似文献   

14.
当我们进行经济昆虫志分类工作时,曾发现虎蛾科一新种,夜蛾科一新种及一新亚种,兹分别作出记述,一并报导。 彩虎蛾 Eusemia arctopsa sp.n. 体长27毫米(图1);翅展78毫米;头部黑色,微带白点,下唇须黑色,第一和第二节端有白环,触角黑色,基部外侧有一白点;颈板黑色,中内部左右各一粉黄斑,翅基片黑色,基部到中部有一粉黄色三角形斑,中后胸黑色,中胸背面中央有两粉黄条,足黑色,后足跗  相似文献   

15.
沈发荣  周又生 《昆虫学报》1997,40(2):198-201
本文记述蝠蛾属Hepialus二新种,模式标本保存于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双带辐蛾HepialusbibelteusShenetZhou,新种(图1~4)雄性:体长Ic.5mm,翅展3O.5mm。雌性:体长20.Omm,翅展4O.smm。复眼黑色,触角丝状,像短小可见,下唇须短3节,周围多毛;前胸背板黄色,中胸背板,腹部至腹末端深褐色,在翅中部有一个由小黑点环围呈椭圆形斑文,翅近外线处有二条黑带;前翅Clip脉近基部及近端有二横脉和A脉相连,A脉伸达翅缘,后翅深褐色,CtJP脉赤长,前足有胜距,各足爪弯曲’‘,””,雄性外生殖器见图1。瓣钩有小齿,抱器…  相似文献   

16.
在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委托鉴定的一批昆虫标本中,发现有一个新属新种Nema-tocentropus omeiensis,隶属于鳞翅目、同脉亚目、毛顶蛾总科、扇鳞蛾科,描述如下。  相似文献   

17.
18.
沙棘木蠹蛾的人工饲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A、B和C 3种饲料饲养沙棘木蠹蛾Holcocerushippophaecolus,A饲料成分为水、玉米粉、豆粉、蔗糖、琼脂、酵母粉、山梨酸钾、对羟基苯甲酸甲酯 ;B饲料成分为水、玉米粉、豆粉、琼脂、酵母粉、抗坏血酸、苯甲酸钠 ;C饲料成分为大豆粉、沙棘木粉、蔗糖、琼脂、维生素混合液、酵母浸粉、抗坏血酸、防腐剂混合液、无机盐。其中 ,B饲料防腐能力较差 ,饲养 1 2周后放弃。A和C 2种饲料能使沙棘木蠹蛾幼虫体重持续增长 ,饲养前期A饲料平均体重增量是C饲料的 1 6倍 ,A和C 2种饲料化蛹率分别为83. 3 %和 66. 7% ,羽化率分别为 3 0 % ,1. 6 7%。选择在沙土中结茧化蛹 ,能显著提高饲养成功率。  相似文献   

19.
芦笋木蠹蛾Isoceras sibirica(Alpheraky)是危害芦笋的重要害虫。该虫在山西省运城市1年发生1代,以老熟幼虫在土中结薄茧越冬。翌年3~4月老熟幼虫由深土层上移至地表土壤结茧化蛹。4月中下旬为化蛹高峰。5月上中旬为蛹羽化高峰期。6月上旬为卵孵化高峰期。幼虫为害期为5月下旬至10月下旬。对该虫的形态、生活习性和发生规律作了描述和报道。  相似文献   

20.
白九维  郭森 《昆虫学报》1996,39(2):191-195
中国纹蛾科新种记述(鳞翅目)白九维,郭森,郭铭义(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北京100080)(山西省忻州地区林业局034000)笔者在鉴定山西省五台山小蛾类标本中,发现纹蛾科Cochylidae四个新种,分别各属于双纹蛾属Aethes,短纹蛾属Fals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