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应激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应激(stress)可产生广泛的、复杂的生物学效应,如神经内分泌系统功能的改变、心血、管反应,以及心理和行为方面的变化等。长期在应激状态下生活可导致机体抗病能力下降,从而产生多种疾病,这可能是机体免疫功能下降的一种反映。近年来已有许多学者报道应激可通过神经内分泌系统的作用影响机体的免疫功能。一、应激与疾病的关系应激对于多种疾病的发病、演变以至结局都有密切的关系,这是由于应激可使机体产生复杂的生理和心理反应。关于机体在应激过程中所表现出的各种反应机制,众说不一,早期  相似文献   

2.
张晓华  王龙 《生理学报》1991,43(4):383-388
每天给小鼠0.2 mg 锌灌胃,连续15d,明显提高外周血 T 淋巴细胞百分率,促进 T淋巴细胞转化功能及迟发型超敏反应;对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有抑制作用、对 IgM 抗体生成及胸腺重量无明显影响。胸腺组织结构在光镜下未见明显变化,但在电镜下可见皮质淋巴细胞核形态有不规则变形。这些结果表明:一定剂量的锌对细胞免疫虽有促进作用,但对巨噬细胞吞噬功能有抑制作用,对胸腺淋巴细胞有潜在的损伤。  相似文献   

3.
黄瑜峰  黄卓正 《蛇志》1995,7(1):27-30
激光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黄瑜峰,黄卓正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530021近十年多来激光技术在临床医学上的应用日益广泛,弱激光照射治疗某些疾病国内外均有许多成功的报道,但对其作用机理目前尚未十分清楚。为此,促使人们探讨弱激光治疗的作用机制进行了多方面...  相似文献   

4.
人参多糖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5.
肠道益生菌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4  
在正常人的体表和体内 ,存在着大量的微生物 ,而胃肠道的微生物占了人体微生物总量的 78 6 2 % ,不仅数量大 ,而且种类繁多。这些微生物从胎儿出生后 ,就会进入肠道内 ,构成了人体的原籍菌群。在不同的部位 ,菌群的组成和数量并不相同。而且 ,同一个体的不同时期处于不同的外环境时 ,肠道内菌群的组成和数量都会有不同的变化。所以 ,肠菌群自身 ,以及肠菌群和机体之间时时刻刻处于一种动态的平衡中。肠菌群的平衡和稳定存在对机体的生理功能具有重要的影响。脱污染小鼠的免疫功能指标与普通小鼠相比 ,显著降低 ,就是一个例证。根据肠菌群在…  相似文献   

6.
营养不良可使胸腺、脾脏、淋巴结等免疫器官萎缩,对细胞和体液免疫、补体功能及吞噬杀菌活力有明显的不良影响。食物营养素如维生素A、E、C等维生素,锌、铁、铜、硒等微量元素以及脂类、蛋白质和氨基酸对免疫功能均有显著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短时间内变压器噪声暴露对豚鼠应激、肝肾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取32只健康成年(5-6月龄)豚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6只。实验组给予录制的变压器噪声(声压级范围40.8-55 d B SPL,频谱范围150-2000 Hz)连续暴露28天,10小时/天(晚10点到早上8点),对照组在相同条件下饲养,无噪声暴露。噪声暴露结束后,对实验豚鼠的应激、肝肾及免疫功能进行定量评估比较。结果:噪声暴露28天后实验组豚鼠的应激状态指标(ACTH、血清皮质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主要肝肾功能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相关指标(Ig G、Ig A、Ig E、IL-1、IL-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声压级范围为40.8-55 d B SPL、频谱范围为150~2000 Hz的变压器噪声连续暴露28天(10小时/天)对成年豚鼠应激、肝肾及免疫功能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8.
大鼠烫伤后24h血浆强啡肽A(Dyn A)的含量开始降低,120h仍未恢复到对照水平。烫伤后免疫功能也有明显的变化,表现为淋巴细胞转化功能降低,白细胞介素1,2(IL-1,IL-2)生成量减少。其变化过程与血浆Dyn A的变化基本一致。离体条件下,Dyn A与烫伤大鼠的脾淋巴细胞共同培养,可增强淋巴细胞转化及IL-2的生成。静脉注射Dyn A后,烫伤大鼠的淋巴细胞转化功能、IL-1和IL-2的生成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本实验提示,血浆Dyn A水平的降低可能是烫伤大鼠免疫功能低下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肠内增强免疫营养对重症肺炎患者免疫功能及预后的影响并分析疗效。方法 选择2016年3月至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100例重症肺炎患者,依据抽签法分为两组,其中研究组50例,常规组50例。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免疫增强型肠内营养制剂,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普通肠内营养制剂。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后粪便菌群变化,干预前后免疫功能和凝血功能的变化,并记录两组患者干预后的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人数。结果 研究组患者菌群失调发生率为4.00%(2/50),低于常规组的20.00%(10/50)(P0.05)。干预治疗1周和2周后,两组患者CD3+细胞、CD4+细胞、CD4+/CD8+、IgA、IgM和IgG水平均上升,CD8+细胞、FIB和D-二聚体水平均降低,且研究组CD3+细胞、CD4+细胞、CD4+/CD8+、IgA、IgM和IgG水平均高于常规组,CD8+、FIB和D-二聚体水平均低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0.00%(5/50),低于常规组(P<0.05)。对照组有1例死亡,研究组未出现死亡。结论 肠内免疫增强营养支持可提高患者疗效,改善患者免疫功能和凝血功能,减少并发症发生,提高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0.
鹿血对小鼠肠道菌群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实验以肠道菌群检测与免疫不腹腔Mψ吞噬功能测定,溶血空斑试验,淋巴细胞转化试验,NK细胞活性测定等方法,初步研究了中药鹿血对抗生素造成的菌群失调性腹泻小鼠肠道菌菌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