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胚胎干细胞向造血细胞分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胚胎干(embryonic stem,ES)细胞是来源于囊胚的内细胞团(inner cell mass,ICM),具有发育的全能性或多能性,能嵌合到早期胚胎,在体内可以参与各种组织发育甚至包括生殖细胞;在体外分化培养条件下,可以顺序分化出各种组织细胞,与体内完整胚胎发育过程相符合,而且可以通过调节ES细胞某些基因的表达而调节其分化。因此,ES细胞是研究哺乳动物早期胚胎发育、细胞分化及其关键基因鉴定的理想模型。另外,胚胎生殖脊(embryonic germ,EG)细胞系也具有同样的生物学特性,它是由早期胚胎的原始生殖脊(primordial germ,PG)细胞建株而来。最近研究显示:ES细胞在体外不但可以分化为所有造血细胞系,而且还可以分化为具有长期增殖能力的造血干细胞。作者就胚胎干细胞向造血细胞和造血干细胞分化及其诱导因子和调控基因的表达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人造血干/祖细胞多态性的研究:Ⅷ.人正常骨髓CD34^+造血细胞体视学的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人CD34+造血细胞是具有高度自我更新,多向分化及重建长期造血与免疫学功能的独特体细胞。为系统探索CD34+造血细胞的形态,细胞化学及超微结构特征,新近我们设计组合并建立了CIMS-100FACS440无菌二次分选术,可使所获CD34+5造血的纯度达100%。 相似文献
4.
5.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1,(10):2003
美国研究者发现,HIV可隐藏在造血干细胞中。研究人员在最近出版的《细胞-宿主与微生物》杂志上报告了这一研究成果。为拓展艾滋病新疗法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6.
如何有效地扩增早期造血祖细胞而避免其过度分化,是造血细胞体外扩增领域中急待解决的问题之一。应用基因转染技术促进早期造血祖细胞体外是一种新方法,该方面的研究已日益受到重视。 相似文献
7.
目的 :建立一种简便、有效的脐血造血干 /祖细胞体外大量扩增培养体系。方法 :淋巴细胞分离液分离的脐血单个核细胞在SCF ,IL - 3,IL - 6三种细胞因子的作用下 ,于悬浮搅拌培养体系中培养 ,分析其总细胞数、CFU -GM、CD34+ 细胞的扩增倍数。结果 :脐血单个核细胞在悬浮搅拌培养体系中培养 12天后 ,其总细胞数、CFU -GM、CD34+ 细胞的扩增倍数分别为 6 .31± 1.5 2 ,2 0 .6 3± 1.5 4和 7.11± 1.12。结论 :悬浮搅拌培养体系是脐血造血干 /祖细胞体外大量扩增的有效培养体系。 相似文献
8.
通过同种基因型小鼠构建造血干细胞移植模型,将预处理的全骨髓单个核细胞或c-Kit+造血干细胞移植至致死剂量照射的受体小鼠体内,动态监测移植2~16周后受体小鼠体内供体来源细胞造血重建以及嵌合情况,以期揭示不同群体的供体细胞以及预处理等因素对小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造血重建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移植后早期(2周)全骨髓单个核细胞组髓系比例要高于c-Kit+细胞移植组,但全骨髓移植组受体小鼠呈现出较大的移植后不良反应,出现脱毛、食欲不振以及体重减轻的症状。c-Kit+细胞移植组在淋系重建上要早于全骨髓移植组,供体细胞的嵌合植入也早于全骨髓移植组,但两组实验组最终均能完成造血重建过程。实验结果表明c-Kit+细胞移植组在移植后能够较快地实现供体细胞植入,进而开始造血重建,且c-Kit+细胞移植组的不良反应要低于全骨髓移植组。结果说明在整体造血重建效果上c-Kit+细胞移植组要优于全骨髓移植组。 相似文献
9.
目的:建立小鼠胚胎干细胞体外定向分化为血管内皮细胞和造血细胞的体系,并验证诱导后2种细胞的表面分子特征。方法:以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为饲养层,首先在无血清培养基StemPro中加入骨形态发生蛋白4(BMP4)、激活素A、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Basic)和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诱导小鼠胚胎干细胞系R1/E 4 d后形成拟胚体;再将拟胚体消化后与OP9-DL1基质细胞共孵育,分别用干细胞因子(SCF)、VEGF和SCF、FLt3、白细胞介素3(IL-3)诱导向内皮和造血2个方向分化,并以CD31、CD45、CD144、Kit、CD201作为表面标志,流式检测诱导后细胞的表面分子特征和诱导效率;诱导10 d后免疫组化染色,进行内皮细胞的形态学鉴定。结果:诱导分化10 d后,免疫组化染色观察到多个内皮管状结构,流式检测CD31^+的内皮细胞比例为1.35%±0.05%,进一步分析CD31^+CD144^+CD45^-群体,有3.0%±0.2%的细胞表型为Kit^+CD201^+,提示该部分细胞可能是处于分化上游的内皮干祖细胞;CD45^+的造血细胞比例为35.0%±0.5%,其中0.35%±0.05%的细胞表达Kit和CD201,提示该部分细胞可能是处于分化上游的造血干祖细胞。结论:本研究将胚胎干细胞诱导为内皮细胞和造血细胞,并且能诱导出具有内皮、造血干祖细胞分子特征的细胞,可作为理想的体外诱导分化体系。 相似文献
10.
造血干细胞移植技术在临床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是目前白血病等难治性疾病的重要治疗方法之一,给广大患者带来了福音,但目前造血干细胞来源不足制约了其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介绍了造血干细胞移植与捐献的相关知识,包括造血干细胞移植的种类、临床应用、采集的过程、捐献的流程及捐献对供体的安全性等,旨在提高对造血干细胞捐献的认识。 相似文献
12.
衣原体是一类专性胞内寄生菌,在宿主细胞内生长繁殖呈现独特的双相发育周期。衣原体感染机体后,巨噬细胞参与宿主固有免疫的第一道防线,在抗衣原体感染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衣原体逐渐形成多种机制免疫逃逸巨噬细胞的杀伤。现对人类常见致病的肺炎衣原体(Chlamydia pneumonia,Cpn)、沙眼衣原体(Chlamydia tracho-matis,Ct)和鹦鹉热衣原体(Chlamydia psittaci,Cps)感染巨噬细胞后的相互作用机制作一简要概述。 相似文献
13.
CuBr激光对造血细胞增殖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本文介绍了CuBr激光的功率和照射时间对造血细胞增殖作用的影响,有利于对激光刺激造血细胞增殖机制的认识。造血细胞由BALB/c鼠的骨髓和胎肝制备而成。在低功率(20mW/cm2)578.2nm激光照射100秒时,使胎肝造血细胞增殖6.5倍,随照射时间增长,增殖效率将趋向饱和,并略有下降;在定时120秒照射时,随510.6nm的激光照射功率增大,激光对骨髓造血细胞的增殖作用变为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4.
15.
巨噬细胞是一群表型和功能均具有高度异质性的免疫细胞。巨噬细胞通过清除并修复受损的细胞和基质来维护组织完整性。巨噬细胞在不同的组织微环境、不同病理条件下,可极化成不同的表型即M1型巨噬细胞(经典活化的巨噬细胞)和M2型巨噬细胞(替代活化的巨噬细胞)。本文将对不同巨噬细胞亚群在抗细菌感染、抗寄生虫感染、哮喘、动脉粥样硬化和肿瘤产生中起到的的保护或致病作用,以及调控巨噬细胞极化的机制进行综述。掌握巨噬细胞极化在不同疾病中的作用以及调控巨噬细胞极化的具体机制,将为疾病的预防、诊断、治疗及药物研发提供新策略。 相似文献
16.
昆虫血细胞(insect hemocyte)在昆虫代谢、 发育变态以及先天免疫等方面承担着重要的作用。昆虫只有先天免疫系统, 血细胞所行使的免疫功能对于昆虫对抗外源病菌尤为重要。本文主要介绍了昆虫血细胞类型、 造血作用、 造血干细胞及造血相关因子的相关研究。通过特殊染色和形态学观察, 果蝇Drosophila血细胞主要由3类细胞组成, 而鳞翅目等大部分昆虫血细胞由5类细胞组成。昆虫血细胞主要存在于循环血液环境及造血器官内, 而在这两个系统中都存在有进行复制的血细胞, 这为研究昆虫造血干细胞特性和其定位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系统。果蝇血细胞祖细胞来自于胚胎中胚层细胞, 然后再分化为各种血细胞, 这一系列分化过程由造血因子所调控。 相似文献
17.
魏长理 《国外医学:分子生物学分册》1994,16(4):184-187
白细胞介素(IL)1,6,8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是主要产生于单核/巨噬细胞的参与机体免疫的细胞因子。它们具有不同的生物学特性,并以特定的方式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作用。 相似文献
18.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