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植物甜味剂     
广义而言,甜味剂就是使食物增加甜度的物质。甜味剂的种类繁多,根据来源,可分为天然甜味剂(主要来自植物)和人工合成甜味剂;按照营养价值,又可分为营养甜味剂和欠养甜味剂。植物来源的甜味剂绝大多数属于糖类。其中,营养甜味剂有:蔗糠、果糖、葡萄糖、海藻糖、赤薛糖、山梨糖、半乳糖、甘露糖、木糖、械糖、麦芽糖、棕相糖,等等;欠养甜味剂有:甜菊青、二氢查耳酮类、素林、甘草甜素。现就已广为应用和有发展前景的几种植物甜味剂简介如下:1.蔗糖因首先在甘蔗中发现而得名。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在绿色植物中分布很广,根、茎、…  相似文献   

2.
选育出两株利用葡萄糖废母液生产酒精的菌株S_(995)和S_8。S_(095)用于70%母液和30%糖蜜混合连续酒精发酵,醪液中酒精份平均可达10.1%。S_8用于50%、70%母液和50%、30%玉米糖化醪混合生产酒精,醪液中酒精份可达12.37%(实验室数据)和10%(实际生产数据)。  相似文献   

3.
鉴定了170份小麦近缘物种材料苗期对北京地区流行的小麦白粉菌小种的抗性表现,包括引自美国和欧洲的斯卑尔脱小麦81份,密穗小麦27份,中国的西藏半野生小麦4份,和引自 CIMMYT 的人工合成六倍体小麦58份。结果表明,3份斯卑尔脱小麦表现抗病,它们是瑞士品种 Hubel 和 Lueg 以及德国的原始品种69Z6.245(编号 PI348085)。人工合成六倍体小麦中有19份材料表现高抗至免疫。密穗小麦材料中有2份(即美国材料 DN-2263和 Coda)表现抗病。4份西藏半野生小麦苗期都不抗小麦白粉病。  相似文献   

4.
鉴定了170份小麦近缘物种材料苗期对北京地区流行的小麦白粉菌小种的抗性表现,包括引自美国和欧洲的斯卑尔脱小麦81份,密穗小麦27份,中国的西藏半野生小麦4份,和引自CIMMYT的人工合成六倍体小麦58份。结果表明,3份斯卑尔脱小麦表现抗病,它们是瑞士品种Hubel和Lueg以及德国的原始品种69Z6.245(编写PI348085)。人工合成六倍体小麦中有19份材料表现高抗至免疫。密穗小麦材料中有2份(即美国材料DN-2263和Coda)表现抗病。4份西藏半小麦苗期都不抗小麦白粉病。  相似文献   

5.
甜菊(Stevia rebaudiana Bertoni)为菊科的亚热带多年生草本植物。原产南美巴垃圭。叶和茎中含有一种称为甜菊糖苷Stevioside的甜味物质。每1000克干叶可提取60~70克甜菊糖苷,其甜度为蔗糖的300倍。自从发现人工合成甜味剂有致癌等副作用后,各国对甜菊糖苷都非常重视,有关化学、药理学以及栽培学均做了大量的研究。  相似文献   

6.
小麦纹枯病是影响我国小麦生产的主要土传病害。培育、推广抗纹枯病小麦品种是防治该病害最经济、有效的方法。普通小麦中抗源匮乏,严重制约抗纹枯病小麦育种的进展。为发掘人工合成小麦中纹枯病新抗源,本试验通过人工接种、抗病鉴定方法,在江苏省和北京市两地,对来源于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的102份人工合成六倍体小麦品系,进行4年的纹枯病抗性的多环境鉴定。结果表明,人工合成小麦品系间对小麦纹枯病抗性存在差异,在其中进行小麦纹枯病抗源的筛选是有效的。与普通小麦品种扬麦158、扬麦12相比,这102份人工合成小麦的大部分对纹枯病的抗性表现抗或中抗水平,其中一些品系在多年多点鉴定中表现稳定抗性,如ZC93、ZC111、ZC112、ZC123、ZC172、ZC206和ZC221表现为抗病水平,病情指数低于目前最好的普通小麦抗源,可作为抗纹枯病小麦育种的新抗源。  相似文献   

7.
甜味剂研究的进展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甜味剂研究的进展王克夷(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物化学研究所,上海200031)关键词甜味剂甜味蛋白1.甜味的本质和甜味剂的分类甜味是最为人们喜爱的一种味觉。就味觉而言,实是一些化合物对味觉受体作用的结果。早年,普遍认为甜味剂中同时具有氢键的供体和接受体,可...  相似文献   

8.
陈国跃  李立会 《西北植物学报》2006,26(12):2439-2444
运用酸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A-PAGE)技术,对96份人工合成六倍体小麦的醇溶蛋白多样性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96份人工合成小麦中,共分离出65条不同的醇溶蛋白谱带,其中ω区22条,β和γ区各17条,α区9条,但各醇溶蛋白在电泳图谱中出现的频率差异较大,其变化范围为1.04%~91.67%。醇溶蛋白遗传多样性指数(H′)及多态性信息含量(PIC)分析结果显示,β、ω两个谱带区醇溶蛋白组成最为丰富,而α区最低;聚类分析结果显示,材料间的平均遗传距离为0.86,在遗传距离为0.83水平上,96份材料被划分为4个主要类群,类群间的关系基本反映了合成双二倍体的亲缘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人工合成六倍体小麦醇溶蛋白基因位点表现出广泛的遗传变异,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  相似文献   

9.
采用微卫星(SSR)分子标记技术,选用23个D染色体组特异性引的对来自CIMMYT的26份人工合成六倍体小麦D染色体组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26份材料在D染色体组上存在丰富的等位基因变异(92个),平均每个基因座为4个。遗传距离计算结果也显示,26份材料D染色体组之间具有较大的遗传差异,平均遗传距离高达0.4955。因此,人工合成六倍体小麦D染色体组中存在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可以作为拓宽普通小麦遗传基础的新的遗传变异来源。研究还发现,由同一个粗山羊草基因型与不同硬粒小麦杂交合成的人工合成六倍体小麦(如合成种17和18)在所用检测的23个基因座中有3个存在差异,说明小麦在多倍化后,供体基因组在重复序列区域会发生遗传分化。  相似文献   

10.
核黄素提取过程中,结晶液分离后会产生大量的母液。母液中包含一定量的核黄素,其中一部分是溶解状态的核黄素,另一部分是不溶解的微小晶体。分离过程中无法将这两部分核黄素收回,造成收率偏低。通过在母液中加入连二亚硫酸钠,将母液中可溶态和结晶态的核黄素进行沉降,沉降后进行精制分离,最终得到核黄素产品,可以提高核黄素提取的收率。  相似文献   

11.
以黑豆乳为主要原料,对黑豆乳饮料中甜味剂的配方进行了研究。以市场上植物蛋白饮料中的甜味剂成分作为参照,利用甜味剂之间的协同增效作用,选择合适的甜味剂进行复配;通过均匀试验设计得出最优配方为:木糖醇 5.0%、阿斯巴甜0.005%、甜菊糖苷0.001%、甘草甜素0.004%。经感官评定,复合甜味剂在保证优良口感的同时,降低成本和热值,适用于无糖型黑豆乳饮料的生产。  相似文献   

12.
几种常用的甜味剂对肠道微生物的调节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承旭  武俊瑞  乌日娜 《微生物学报》2018,58(11):1979-1988
甜味剂是指能赋予软饮料食品甜味的食品添加剂,它可分为高甜度甜味剂和减热值甜味剂。目前甜味剂对肠道菌群的调节机制已成为研究热点之一,甜味剂可影响肠道微生物群的生态平衡,进而影响宿主的健康。越来越多的数据表明,甜味剂的过度食用可致代谢功能障碍,同时对宿主体重和葡萄糖耐受量产生影响。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几种常用的甜味剂对肠道微生物调节方面的研究进展,以期为研究者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正三氯蔗糖是以蔗糖为原料经氯化而成的一种非营养性甜味剂,因其具有的独特优点,被用于多种食品中。从涉及三氯蔗糖的中国专利申请出发,分析其技术发展趋势和在我国的专利保护情况。总所周知,甜味剂是指能赋于食品甜味的一种调味剂,功能性甜味剂是指具有特殊生理功能或特殊用途的食品甜味剂,包括功能性单糖、功能性低聚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介绍一种简便、成功率高的人体细胞巴氏小体染色方法,具体方法如下:1染液采用改良苯酚品红染液。母液A:3g碱性品红,溶于100ml70%酒精中(可长期保存)。母液B:取10ml母液A,加入90mL5%苯酚水溶液。取45ml母液B,加入6ml冰醋酸和...  相似文献   

15.
为了发现具有兼抗多种病害的小麦种质,本研究采用田间病圃法和人工接种法,对28份人工合成小麦的禾谷孢囊线虫、纹枯病、条锈病和叶锈病进行了抗性鉴定。人工合成小麦对这些病害表现不同程度的抗性反应。C2和C20对鉴定的4种病害都具有抗性,C5、C10和C25对这些病害都表现感病。8份材料对Heterodera avenae和H. filipjevi两种病原线虫都表现抗性反应型,也有的材料只抗一种线虫。供试材料对纹枯病的抗性表现较好,其中19份材料表现抗性反应型。9份材料对接种的条锈菌小种CY30、CY31、CY32和CY33均表现抗性反应型,5份材料对叶锈菌小种THT和PHT都具抗性。  相似文献   

16.
甜味剂的发展概况陈仕荣(南京野生植物研究所,南京210042)甜味剂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多年来,人类相继研制生产了安全性、稳定性和口感越来越好的甜味剂,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本文就甜味剂的研究发展和市场情况作一简要介绍。1关...  相似文献   

17.
研究氨基葡萄糖盐酸盐[1]母液纯化工艺及综合利用的课题。由于传统行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母液中含有大量的盐酸及盐类直接排放会对环境造成严重的破坏,本课题主要研究膜技术[2]在提纯母液中残留的产品,同时对废液综合利用达到零排放,零污染。  相似文献   

18.
甜味剂是食品工业和医疗保健事业的重要原料,由于合成的甜味剂如糖精等对人体有毒害已被许多国家禁止或限制使用,而蔗糖过多食用则造成龋齿、肥胖、心脏病和糖尿病等病害,促使人们从植物中寻找安全、低能量、优质而价廉的天然甜味剂,筛选可资利用的甜味植物资源。本文拟简述这方面国内外的进展情况,为开发利用甜昧植物资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甜味剂植物是指可以提取各种天然甜味剂成分的植物。非洲气候条件多样,蕴藏有多种可开发利用的甜味剂植物资源。本文主要报道神秘果和西非竹芋两种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及其在世界的传播情况。  相似文献   

20.
黄姜皂素母液回收皂素工艺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介绍从黄姜生产皂素的废母液中回收皂素的工艺研究。采用清洁剂除油去杂 ,添加填充剂加溶剂萃取等措施 ,可从 1 0 0g废母液中回收得到 2g以上的皂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