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放线共生放线杆菌(简称Aa)是早发性牙周炎(EOP)尤其是局限性青少年牙周炎(LJP)的重要致病菌。在A.a的各种毒力因子中[1],白细胞毒素(Ltx)得到了广泛关注。不同的A.a株产生Ltx的能力不同。高毒力株JP2生成的Ltx是低毒力株652的...  相似文献   

2.
放线共生放线杆菌粗糙型与光滑型菌落的主要外膜蛋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放线共生放线杆菌粗糙型与光滑型菌株菌体蛋白表达上的差异。方法:聚丙稀酶胺凝胶电泳观察两型细菌全细胞蛋白及超高速离心提取的细菌主要外膜蛋白差异。结果:全细胞蛋白电泳两型细菌蛋白带无明显差异;提取的主要外膜蛋白电泳粗糙型存在18、29、45kDa蛋白带,实验室参考菌株不存在,临床光滑型菌株存在少量,光滑型实验室参考菌株存在的蛋白带在所有实验菌株中均存在。结论:18、29、45kDa蛋白带可能与放线共生放线杆菌粗糙型菌株相关。  相似文献   

3.
基因组重组技术是一项重要的菌种改造技术,原生质体制备和再生是进行基因组重组的前提和基础。目前少有关于产琥珀酸放线杆菌(Actinobacillus succinogenes)CGMCC2650原生质体研究的报道。为了优化该菌的原生质体制备和再生条件,及利用基因组重组技术构建优良菌种提供参考,研究了甘氨酸预处理,菌龄,酶浓度,作用时间,温度对产琥珀酸放线杆菌原生质体制备和再生的影响,并考察了不同渗透压稳定剂对其再生的影响。结果表明,菌体在添加了0.6mg/ml甘氨酸的TSB培养基中培养5h后收集,用SMM稀释到OD660=1.0,用0.025mg/ml溶菌酶在37℃下酶解45min制备原生质体,将原生质体涂布于含0.3mol/L蔗糖的再生培养基中,再生率最大,达到40.9%。确定了产琥珀酸放线杆菌原生质体制备和再生的最佳条件,所用的原生质体制备的方法对琥珀酸的产生没有影响,这为进一步开展该菌的原生质体诱变及基因组重组等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不同浓度下槲皮素、松萝酸对伴放线放线杆菌产生内毒素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显色基质鲎试验法检测不同浓度药物作用下的伴放线放线杆菌菌液中留存的内毒素量。结果槲皮素组与松萝酸组中伴放线放线杆菌菌液产生内毒素的量明显低于阴性对照组。经检验,t_(槲N)=3.890,t_(松N)=6.120,P值均<0.01,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结论槲皮素与松萝酸对伴放线放线杆菌产生内毒素均有抑制作用,作用和效果与药物浓度呈正相关性,松萝酸的抑制作用强于槲皮素。  相似文献   

5.
产琥珀酸放线杆菌发酵生产琥珀酸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因瘤胃微生物产琥珀酸放线杆菌Actinobacillus succinogenes具有高的琥珀酸产量,并能够利用多种碳源进行发酵等优点,在利用发酵法生产琥珀酸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和商业化价值,因而其代谢途径和发酵工艺等基础研究成为国内外研发的热点。近年来,人们在产琥珀酸放线杆菌的代谢途径、琥珀酸发酵动力学模型、新型经济培养基以及高产菌株选育等方面的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对研发琥珀酸发酵工艺、降低生产成本和节能减耗等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6.
基因组改组技术选育耐酸性琥珀酸放线杆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璇  郑璞  倪晔  董晋军  孙志浩 《微生物学通报》2009,36(11):1676-1681
以琥珀酸产生菌Actinobacillus succinogenes CGMCC 1593为出发菌,分别经过紫外线-甲基磺酸乙酯(UV-EMS)和紫外线-硫酸二乙酯(UV-DES)诱变处理,得到7株耐酸性有所提高的突变株.以此作为候选菌库,经3轮原生质体递进融合,筛选获得4株可以在pH 5.6下生长的改组菌株.其中改组菌株F3-21在pH 5.6的完全液体培养基中生长的OD值是原始菌的7倍,在pH 5.2条件下仍能生长;其摇瓶发酵48h琥珀酸产量较原始菌株提高48%.在5L发酵罐中进行分批发酵,当控制pH在较低值(5.6~6.0)时,F3-21厌氧发酵48h积累琥珀酸38.1g/L,较出发菌株提高了45%;当控制pH在6.5~7.0时,F3-21厌氧发酵32h积累琥珀酸40.7g/L.F3-21在5L发酵罐中进行补料分批发酵,厌氧发酵72h,产琥珀酸达67.4g/L.结果说明基因组改组技术能够改进琥珀酸放线菌的耐酸性能及其琥珀酸的产量.  相似文献   

7.
采用厌氧分离技术从奶牛瘤胃中分离出1株细菌,通过对其形态、培养特性、生化特性、16S rRNA基因序列测定与同源性分析的研究,确定分离菌株为产琥珀酸放线杆菌(Actinobacillus succinogenes),体外发酵实验表明,发酵液中挥发性脂肪酸浓度(VFA)明显升高,乳酸浓度明显降低,对反刍动物的能量代谢和酸中毒具有一定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8.
【背景】基于本实验室已经建立的脂环酸芽孢杆菌检测和鉴定方法工作基础之上,以期建立具有很好的经济价值和实用价值,且更为方便、快捷、准确、特异、灵敏的检测方法。【目的】实现对果汁生产中脂环酸芽孢杆菌从原料到成品的快速检测和鉴定。【方法】采用杂交瘤细胞技术,以Alicyclobacillus acidoterrestris(ATCC49025)免疫BALB/c小鼠,用建立的间接ELISA方法筛选杂交瘤细胞,得到了3株能稳定分泌A.acidocaldarius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其中两株为Ig G1亚类,并对其进行生物学特性的鉴定。【结果】得到的两株单抗3F7和9C4是针对不同的抗原位点,且多次传代后稳定性基本保持不变;特异性实验表明两株单抗均不与A.acidocaldarius(NCIMB11725)、Bacillus cereus(ATCC11778)、Bacillus subtilis(ATCC11774)、A.cycloheptanicus(ATCC49029)等发生交叉反应。【结论】3F7和9C4这两株单抗可以进一步用于检测胶体金试纸条的研制。  相似文献   

9.
复合PCR鉴定胸膜肺炎放线杆菌方法的建立及初步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根据胸膜肺炎放线杆菌(Actinobacillus pleuropneumoniae,App)apxIVA毒素基因序列和16SrRNA序列分别设计了一对特异性引物P1P4和一对通用引物S7S10,建立了检测App全部15个血清型的复合PCR方法。对App的15个血清型国际参考株和国内的11个App菌株进行检测,都能得到363bp和692bp的两个扩增片段。而放线杆菌等13株参考菌株只能得到692bp的扩增片段。该方法能将15个血清型的App菌株鉴定到种。检测的灵敏度达9pgDNA1300CFU。用建立的方法检测临床分离的302株可疑菌株,阳性4株,与其它鉴定方法相符。结果表明复合PCR可用于App菌株的鉴定。  相似文献   

10.
<正>百日咳毒素(PT)是一种原生型A-B结构毒素,由一酶活性A原体结合一B寡聚物组成。A原体是由单一的亚单位(S_1)组成,以腺苷二磷酸核糖基化鸟嘌呤核苷酸结合调节蛋白(G_1)而起作用,它能去除膜接合腺苷环化酶的抑制作用。B寡聚物是由S_2-S_4和S_3-S_4二聚体和一个S_5连接物组成的五聚体,它的功能是结合于细胞受体并促使A原体接近于它的被作用物。PT正如在动物模型的被动和自动免疫中所显示的,是一种保护性抗原。  相似文献   

11.
新城疫病毒单克隆抗体的特性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立了8个分泌抗新城疫病毒(NDV)特异性单克隆抗体(McAb)的杂交瘤细胞株,根据它们的免疫生物学特性可以分为三种类型:(1)具有FA和ELISA特性(FN1、FN4、FN29、FN30、FN35、FNl22);(2)具有FA、ELISA和HI特性(FN7);(3)具有ELISA、HI特性和中和能力(FN106),根据FN30和FN106的ELISA试验,可将11个NDV毒株分为二种不同的抗原群,应用FN4-FITC,FN7-FITC和FN29-HRP试剂,对人工感染NDV和野外送检病例检测结果表明,单抗试剂的DFA阳性率(92.3%)高于病毒分离阳性率(87.2%),两种方法的符合率89.7%,这些单抗试剂用于临床诊断敏感性和特异性高,且方法快速、简便。  相似文献   

12.
13.
{{@ convertAbstractHtml(article.abstractinfoCn, "cn")}}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制备Tropic1808基因重组蛋白的单克隆抗体,并对其生物学特性进行鉴定。方法:用Tropic1808基因重组蛋白作为抗原免疫BALB/C小鼠,取小鼠脾细胞与小鼠骨髓瘤(SP2/0)细胞融合,经ELISA筛选和有限稀释法获得分泌单克隆抗体的细胞株,Western Blot等方法对其生物学特性进行鉴定。结果:获得2株识别Tropic1808基因重组蛋白的单克隆抗体的细胞株Ⅱ4B、Ⅲ4C。WesternBlot法显示该抗体特异性地识别Tropic1808基因重组蛋白;ELISA法测定杂交瘤细胞培养上清及体内成瘤后产生的腹水的抗体效价分别为1:80、1:600;杂交瘤细胞染色体数平均为90-100;亚类鉴定单抗的重链为小鼠IgG1,轻链为κ型。结论:成功地制备了Tropic1808基因重组蛋白的单克隆抗体,为进一步研究Tropic1808基因重组蛋白的功能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应用杂交瘤技术,以大菜粉蝶颗粒体病毒(pbGV)、菜粉蝶颗粒体病毒北京分离株(prGV-801)、武汉分离株(prGVw1-78)和济南分离株(prGV-J)等4株病毒为抗原,获得9株杂交瘤细胞(Fr1~9)。ELISA测定细胞培养上清抗体效价最高达8000,腹水效价最高达450000。9株杂交瘤细胞所分泌的抗体,各呈现株或组特异性,其中pr1~4分别与4个毒株起反应,pr5~8可与2~3个毒株起反应,而Pr9则与所有4个毒株均起反应。据此,认为这4个毒株有抗原性差异。不同毒株间抗原性的差异不仅存在于病毒粒子上,而且也存在于颗粒体蛋白上。讨论了昆虫病毒单克隆抗体在鉴别病毒抗原性差异,生物防治和流行病学研究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应用细胞杂交技术,将长叶车前花叶病毒杭州分离株(RMVha)、烟草花叶病毒普通株(TMVc)和北京番茄株(TMVbe-t)免疫的Balb/c小鼠脾细胞与Sp2/0-Ag14小鼠骨髓瘤细胞融合,经筛选测定,成功地获得了5株稳定分泌特异性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其中1株属于IgG_(2b),其余4株均属于IgG_(?),5株细胞株均制备了腹水抗体,ELISA效价最高达256000,琼脂双扩散效价达128,根据与15个不同RMV和TMV毒株的反应特性,可将5株单克隆抗体分为A、B、C三组,分别针对a、b、c三个不同的抗原决定簇。根据三组单克隆抗体反应性的差异,15个毒株可分为8个血清型,本文讨论了所获得的5株杂交瘤细胞在植物病毒的诊断、病毒病原的鉴定及病毒分型方面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获得6株麻疹病毒的单克隆抗体.用HI、HLI、PHA及NT等方法证明,其中X、Y、Z3株均同时有高效价的HI、HLI活性和中和病毒的能力。另3株T、U、V仅能凝集麻疹病毒致敏的血球。用免疫沉淀法进一步证明、Z株与H蛋白结合。  相似文献   

18.
为了更好地研究间隙连接在发育中的作用,我们利用鸡胚水晶体纤维细胞膜进行免疫,制备了专一的免疫探针。水晶体纤维细胞膜富含连接蛋白。这种连接蛋白的分子量在鸡和牛中略有差异,前者为28-KD,后者为26-KD,故分别称为MP 28及MP 26。以前,曾把二者统称为MP 26。免疫前,先经酶解以除去它的细胞质侧抗原决定簇,再经酸处理以暴露出细胞外表面上的抗原位点。在本研究中,以此蛋白制品为抗原,我们得到了三株单克隆抗体,分别定名为ND 6、NC 6和NB 2。  相似文献   

19.
牛病毒性腹泻——粘膜病是世界性广泛流行的奶牛和肉牛的传染病。其病原为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属于披膜病毒科的瘟病毒属,它的许多生物学特性至今还不很清楚。本试验建立了12株分泌抗BVDV的单克隆抗体(McAb)杂交瘤细胞株,并结合免疫转移电泳法和放射免疫沉淀法,初步研究了BVDV的多肽。  相似文献   

20.
应用抗—HBc单克隆抗体研究乙型肝炎核心抗原的抗原位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詹美云  汤少华 《病毒学报》1990,6(2):140-14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