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应用斯氏线虫大面积防治桃小食心虫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3年在山东省寿光、泰安、淄博的苹果园大面积施用线虫Steinernema carpocapsae Agriotes防治桃小食心虫Carposina nipponensis Walsingham,并作不同线虫剂量的比较试验,同时测定的土温、气温和相对湿度.结果表明,在299公顷苹果园,每公顷施用线虫15亿,在适宜的温、湿度(土温26.2℃~27.1℃,气温25.5℃~29.5℃,相对湿度80%~89%)条件下,桃小食心虫的累计卵果率为0.4%~0.5%;而在气温过高,较干燥(土温为26.5℃~29℃,气温29.5℃~34℃,相对湿度为76.8%)条件下,桃小食心虫累计卵果率为2.4%.每公顷施用7.5亿和3.75亿线虫的果园,桃小食心虫的累计卵果率为1.5%~2.9%.以常规药剂处理的累计卵果率为1.5%和2.1%.清水对照的累计卵果率为2.8%与3.8%.说明应用昆虫病原线虫防治桃小食心虫能获得好的效果,值得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2.
桃小食心虫的人工合成饲料及其饲养方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姜元振  朴春树 《昆虫学报》1992,35(1):119-122
桃小食心虫Carposina nipponensis Walsingham是苹果、梨、山楂、桃和枣的重要害虫。作为研究和防治对象,尤其是开展辐射不育、生物防治和抗药性测定研究工作,研究其人工合成饲料及大量饲养繁殖技术,解决试虫供应问题,是十分重要的。 作者等自1983年开始对桃小食心虫的人工合成饲料及其饲养的技术方法进行了研究。 经过3年的试验,从多种饲料配方中选出一种饲养桃小食心虫最佳的人工合成饲料,并摸索出适于人工大量饲养  相似文献   

3.
<正> 桃小食心虫是我国北方多种果树上钻蛀果实的一大害虫,尤以苹果、梨和枣的果实受害重,亟需积极防治。因其在不同守主上的发生、为害不完全一样。苹果、枣上为害的桃小食心虫已有较详细的研究,一年可发生1—2代,而在梨树上为害的桃小食心虫,迄今尚缺乏资料参考。以1978—1980年我们在辽宁省锦西县虹螺山梨区进行了此虫的生物学观察和药剂防治试验。现将结果报道于下,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桃小食心虫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桃小食心虫主要分布于中国、日本、东南亚及俄罗斯远东地区,是果树的重要害虫。本文涉及了桃小食心虫的研究的最新进展、学名的变更历史及原因、成虫趋光性行为及人工合成饲料、分子生物学、生态学、防治技术及测报、滞育的研究等内容,为全面了解桃小食心虫的研究现状和寻求进一步研究的方向及探讨新的防治途径将会提供有力帮助。  相似文献   

5.
【目的】桃小食心虫Carposina sasakii Matsumura越冬代是田间防治的重点,明确光周期和温度对越冬幼虫出土的影响,对桃小食心虫预测预报和综合防治具有重要意义。【方法】在实验室条件下,设置不同光周期和温度组合,每天记录桃小食心虫越冬幼虫的出土数量、病菌感染率。【结果】桃小食心虫越冬幼虫出土时间差异很大,最短20 d,最长可达116 d,且出土时间分散。温度对桃小食心虫越冬幼虫的出土率有显著影响(2011,df=3,F=9.9,P<0.05;2012,df=3,F=5.519,P<0.05),试验光周期对其出土率无显著影响(2011,df=2,F=0.577,P>0.05;2012,df=2,F=9.9,P>0.05),桃小食心虫在不同温度下出土规律不同。桃小食心虫越冬幼虫白僵菌感染率随着温度升高而显著提高(2011,df=3,F=65.713,P<0.05;2012,df=3,F=29.198,P<0.05),细菌感染率随着温度升高而显著降低(2011,df=3,F=28.705,P<0.05;2012,df=3,F=38.97,P<0.05)。【结论】桃小食心虫越冬代幼虫出土持续时间长,出土时间分散,温度对其出土率及病菌感染率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6.
两种性诱剂混用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桃小食心虫Corposina niponensis Walsingham和枣粘虫Ancylis(Anchylopera)sativa Liu均是枣树主要害虫,而且两者的发生期又有相当长时间是一致的,如能使用一组性诱剂诱捕器同时进行两种害虫的发生期预测,在生产上则很有实用价值。但是,桃小食心虫性诱剂和枣粘虫性诱剂能否混用,国内、外尚未见报道,是一个需要解决的新问题。 一、试验方法 试验于84年6月中下旬在河北省唐县军城枣产区进行,正是枣粘虫当年一代成虫高峰期和桃小食心虫越冬代成虫始现期。试验设置三组处理,10个枣粘虫性诱剂水盆诱捕器;10个桃小食心虫性诱剂水盆诱捕器;10个以上含有两种性诱剂的水盆诱捕器,  相似文献   

7.
福建桃、梨果蛀虫及梨小食心虫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道福建省桃、梨果蛀虫概况及梨小食心虫的初步研究和防治意见。  相似文献   

8.
我国梨小食心虫综合防治研究进展   总被引:26,自引:6,他引:20  
近年来,由于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我国北方果树栽培种类日益增多、种植面积不断扩大。重要果树害虫梨小食心虫Grapholitha molesta(Busck)为害大幅回升、危害逐年增加。针对这一情况,在西北、东北和华北3个北方果树生产代表区域建立50余个监测示范点,开展了梨小食心虫的生物生态学规律及综合防治技术的研究、集成与示范。研究结果表明,气候变化和种植结构对梨小食心虫发生规律有显著影响。全球气候变暖条件下,梨小食心虫年发生世代呈增加趋势;在果树混栽区域,晚熟桃为梨小食心虫的主要越冬场所。防治技术方面,在对梨小食心虫常规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化学防治技术组装配套的基础上,重点开展了高效节水诱捕器、国产迷向产品研发及标准化应用技术、优势天敌饲养及释放技术、专用农药研发及农药减量化技术等研究工作。前瞻性地研发了植物源诱捕剂及迷向新剂型等贮备技术。最后针对当前梨小食心虫防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确定了下一步的研究方向:(1)全球气候变暖对梨小食心虫发生动态的影响;(2)梨小食心虫成虫不同寄主间的转移规律;(3)梨小食心虫的抗性监测技术和快速诊断试剂盒研制;(4)梨小食心虫的抗性分子机理与抗性治理技术。  相似文献   

9.
研究表明,利用松毛虫赤跟蜂防治苹果小卷叶蛾、梨小食心虫;白僵菌处理地面.防治桃小食心虫的寄生效果,均可达90%左右,防治效果优于化学农药.赤眼蜂应掌握在害虫始卵期开始放蜂.5天1次,连放4次,每亩总放蜂量12万头.白僵菌应在桃小食心虫越冬代幼虫出土始盛期和盛期各防治1次,每次每亩用菌剂(100亿孢子/g)2kg.加25%对硫磷微胶囊剂0.15kg.兑水150kg,在树冠下地面喷洒.喷后覆草是提高防治效果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目的】在保证菊酯类农药防治桃小食心虫效果的基础上,降低乳油农药助剂和溶剂对环境的危害,开发农药新剂型。【方法】研究了含不同表面活性剂的4种2.5%高效氟氯氰菊酯水乳剂的配方、热稳定性、制剂粒度、稀释液表面张力及其在苹果叶面的接触角,并在苹果园针对桃小食心虫进行了田间防治效果试验。【结果】采用4种不同表面活性剂(FMEE、IS-TEO、宁乳34、农乳700)配比组成的4种高效氟氯氰菊酯水乳剂1号、2号、3号、4号,配方热贮后分解率低于5%,符合国标热贮稳定性的要求;粒径D50在0.85~2.12μm处于水乳剂型理想范围;稀释液表面张力43.32~51.89 m N/m;稀释液在苹果叶面接触角为47.45°~74.38°,远低于水的表面张力,均能较好的附着于苹果叶表面。4种配方稀释2 000~3 000倍液对苹果桃小食心虫的防治效果为84.62%~100%,与对照药剂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无显著差异,较乳油制剂有机溶剂用量减少70%。【结论】综合热稳定性、制剂粒径、稀释液表面张力、稀释药液在苹果叶面接触角、对苹果桃小食心虫防治效果及农药减量化使用等因素,推荐使用3号配方。  相似文献   

11.
为明确桃小食心虫和梨小食心虫幼虫肠道细菌的结构和多样性,本研究利用Illumina HiSeq技术对饲喂金冠苹果的桃小食心虫和梨小食心虫幼虫肠道细菌的16S rRNA V4变异区进行测序与分析.结果表明: 共获得桃小食心虫幼虫肠道细菌229043条reads,聚类为2112个OTUs,注释得到27个门,65个纲,124个目,205个科,281个属;共获得梨小食心虫幼虫肠道细菌240389条reads,聚类为957个OTUs,注释得到22个门,46个纲,89个目,145个科,180个属.桃小食心虫幼虫肠道细菌以变形菌门(87.98%±5.29%)、厚壁菌门(3.91%±1.19%)和放线菌门(1.04%±0.47%)为主;梨小食心虫肠道细菌以变形菌门(50.06%±19.56%)、厚壁菌门(32.02%±8.48%)和蓝细菌门(25.24%±10.28%)为主.两种食心虫在门、纲、目、科、属、种水平上均存在显著差异.从本研究结果看,即使均以苹果为寄主,两种食心虫幼虫肠道细菌结构和多样性也存在显著差异,桃小食心虫幼虫肠道细菌多样性比梨小食心虫丰富,这可能与两者不同的取食特性和消化机制有关.本研究结果为后期揭示肠道微生物与两种食心虫相互作用关系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氯虫苯甲酰胺对苹果树桃小食心虫及金纹细蛾的控制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6~2007年,对35%氯虫苯甲酰胺水分散粒剂进行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35%氯虫苯甲酰胺水分散粒剂是防治苹果树桃小食心虫Carposina niponensisi Walsingham和金纹细蛾Lithocolletis ringoniella Mats的有效药剂。其有效成分为35~50mg/kg处理防治桃小食心虫,药后5d的防效在83%~100%之间,药后35d防效在77%以上,整体防效不及对照药剂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30mg/kg处理;10~20mg/kg处理防治金纹细蛾,药后5~15d防效在58%~100%之间,各期防效优于生产常用药剂25%灭幼脲悬浮剂125mg/kg处理。  相似文献   

13.
北京密云两种蛀果类害虫的发生及防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孙淑玲  王进忠 《昆虫知识》2000,37(4):200-203
桃蛀果蛾与梨小食心虫是北京密云县燕落果树产区的主要蛀果类害虫 ,我们对两种食心虫的发生及其生物学特性进行了观察 ,并提出了防治两种食心虫的综合技术措施 ,使蛀果率由原来的年平均6 0 %降至 2 %。  相似文献   

14.
五种杀虫剂对桃小食心虫和梨小食心虫的防治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明确3种新型非乳油制剂4%高氯·甲维盐微乳剂、20%高氯·毒死蜱微胶囊剂、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和两种常规乳油制剂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1.8%阿维菌素乳油对桃小食心虫Carposina niponensis Walsingham和梨小食心虫Grapholitha molesta Busck的防治效果,为化学农药的合理使用提供参考。【方法】3种新型农药制剂按照推荐用量分别分成高、中、低3种不同浓度处理,两种乳油制剂采用常规推荐用量处理进行果园桃小食心虫和梨小食心虫防治效果试验。【结果】4%高氯·甲维盐微乳剂26.67 mg·kg-1在药后5、10、15 d对桃小食心虫的防治效果分别为100%、95.22%和95.11%,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的防治效果与其相当,防效都在90%以上;而4%高氯·甲维盐微乳剂40 mg·kg-1药后5、10、15 d对梨小食心虫的防治效果分别为83.33%、88.89%和93.70%,显著好于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后者15 d后最高防效仅为78.99%;以上两种药剂的防效显著高于其它3种药剂20%高氯·毒死蜱微胶囊剂、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和1.8%阿维菌素乳油。【结论】桃小食心虫第一代发生前期和梨小食心虫第3代发生前期,推荐使用对环境友好的4%高氯·甲维盐微乳剂26.67~40 mg·kg-1(1 000~1 500倍液)进行防治。  相似文献   

15.
【目的】明确两种食心虫性诱芯复合配置的诱蛾效果,提高其监测或防治效率及其绿色环保化水平,为果树生产中食心虫的高效监测和绿色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田间系统调查研究了梨小食心虫(以下简称"梨小")、桃小食心虫(以下简称"桃小")单一性诱芯及其复合配置3种处理的诱蛾效率,并利用"Y"型嗅觉仪比较研究了其间梨小雄蛾趋向性的差异。【结果】(1)梨小和桃小性单一诱芯及其复合配置对梨小均具有引诱作用,其诱蛾总量依次为8 238.33、1 451.67、8 321.67头/诱捕器,其中第1、2、3代时复合配置诱蛾量最大,越冬代和第4代时梨小单一性诱芯诱蛾量最大,而各世代桃小单一性诱芯诱蛾量均最低。梨小单一性诱芯及其复合配置均监测到5个梨小发生高峰,且峰期基本一致,但复合配置的峰日诱蛾量均较高;桃小单一性诱芯仅监测到3个梨小发生高峰,且峰日诱蛾量亦较低。(2)桃小单一性诱芯及其复合配置对桃小均具有引诱作用,其诱蛾总量依次为4.00、2.33头/诱捕器,而梨小单一性诱芯对桃小无引诱作用。(3)"Y"型嗅觉仪研究发现,梨小食心虫对梨小和桃小各单一性诱芯及其复合配置均具有趋向作用,其趋向率依次为50.67%、8.67%、53.33%。【结论】梨小和桃小单一性诱芯复合配置对梨小诱捕量有微增效作用,而对桃小诱捕量有一定干扰作用,但影响均不显著。据此,该复合配置可用于桃园中梨小和桃小的监测与防控。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寄主植物对桃小食心虫越冬幼虫体内耐寒性物质的影响,测定了苹果、酸枣、枣、梨和山楂5种寄主植物上采集的桃小食心虫越冬幼虫过冷却点、体内含水量、总脂肪、总蛋白和总糖含量.结果表明: 5种果实上采集到的桃小食心虫越冬幼虫的过冷却点(SCP)和结冰点(FP)存在显著差异,均值分别在-15.53~-8.50 ℃和-11.31~-4.04 ℃.其中取食山楂的幼虫SCP、FP和糖原含量最高,含水量最低;取食苹果的SCP、FP、糖原和总脂肪含量最低,含水量和总蛋白含量最高;取食梨的桃小食心虫越冬幼虫的鲜质量最高;取食枣的桃小食心虫的总脂肪含量最高,总蛋白含量和鲜质量最低.
  相似文献   

17.
昆虫性信息素的应用为有害昆虫的防治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它具有专一性强、灵敏度高、无毒、无公害、安全高效、使用方便等优点,在生产中显示出广泛的应用前景。一方面它可直接消灭害虫(诱杀雄虫、阻断交配、降低繁殖率等);另一方面还可用来观测害虫的发生动态及数量消长规律,为化学防治提供科学依据。但是,目前发现某些文献上将诱蛾高峰视为羽化高峰,如在桃小食心虫成虫发生期预测时,有些将田间性诱剂诱蛾数量消长变化规律作为桃小食心虫雄成虫发生期的观测结果(见《北方园艺》1990年第5、6期“桃小性诱剂在枣树上测报与应用”一…  相似文献   

18.
北方果树食心虫远程便捷识别系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刘丽  杨和平  赵飞  马罡  马春森 《昆虫知识》2011,48(6):1896-1904
针对目前果树食心虫识别方法实用性差、效率低、准确性不高的问题,开发了北方果树食心虫的远程便捷识别系统。本系统以科学性和实用性相结合为准则,创新性的以"果树种类"→"果树生育期"→"取食部位"→"受害状"→"虫体粗略特征"→"虫体细微特征"为逻辑,模拟果农识别食心虫时由表及里,由内到外,由粗及细的过程,并由此建立了远程便捷识别诊断的模型。总结苹果、梨、枣、桃、杏5种果树在萌芽、开花、抽枝、展叶和座果5个生育阶段时,桃小食心虫、梨小食心虫、桃蛀螟等14种常见食心虫在果树的芽、花、枝、叶和果实上取食的危害状,食心虫的粗略和细微识别特征及食心虫的发生规律、预测预报和防治方法等详细信息。按识别诊断模型的逻辑编写识别检索表,并建立果树发育阶段、果树受害部位及各种食心虫的信息数据库,及匹配的图片信息数据库。利用VBScript程序表达模型的逻辑关系,通过搭建web平台,基于Windows Server2003的IIS6.0架构本系统,实现了远程数据共享,即北方果树食心虫的远程便捷识别系统。本系统包含了北方果树上主要食心虫各方面信息,且操作快捷简单,较传统的食心虫分类大大提高了效率,为果园的食心虫识别和防治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桃小食心虫Carposina niponensis Walsingham自然种群过冷却能力的变化动态,从生理生化水平上探讨桃小食心虫幼虫耐寒机制,测定了桃小食心虫幼虫在越冬前后不同月份的过冷却点、体内含水量、脂肪、蛋白和糖原的含量。结果表明:桃小食心虫越冬幼虫的过冷却点(super-cooling point, SCP)和结冰点(freezing point, FP)随越冬期温度降低而逐渐降低, 并在冬季过后随温度升高而逐渐升高,其中在3月份时最低,分别为-14.89℃和-9.95℃,显著低于其它月份。幼虫体内含水量、总蛋白含量、糖原含量在越冬前后变化趋势与SCP变化相似并且各自又有不同的特点,但在2月份时都达最低,分别为44.83%、32.44μg/mg、1.95μg/mg。幼虫体内的总脂肪含量由越冬初期(2008-10)的29.04%逐渐降低至越冬后期(2009-06)的15.56%。结果说明桃小食心虫幼虫越冬过程中体内水分、总蛋白、糖原等生化物质含量的变化与其抗寒能力存在一定的联系,显示了其对冬季温度变化的生态适应。  相似文献   

20.
梨小食心虫[Grapholitha molesta(Busck)],又名东方果蛾,是一种世界性的果树害虫,主要为害梨、桃、李、杏和苹果。 1969年,Roelofs等报告,梨小食心虫性外激素的主要成份是顺-8-十二碳烯醋酸酯。后来又发现在这种人工合成的性外激素中加入少量反式异构体,能显著地提高诱蛾效力。 1975年5月,我们合成了梨小食心虫性外激素,并从6月至9月在北京地区进行了田间试验,重点研究了诱蛾活性与顺、反异构体比例的关系,也对性外激素与糖醋水的诱蛾效果,以及粘胶诱捕器与水瓶诱捕器的诱蛾效果等进行了比较。现将试验的初步结果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