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缅茄     
缅茄是我国很珍贵的稀有植物。它的种子红紫黑色,坚硬而有光泽;木质的珠柄黄蜡色,包着种子的一部分,可刻图章和其他精美的装饰品。去年4月伏罗希洛夫主席访华,我国政府赠了缅茄种子10颗给贵宾,以留纪念;由此亦可见缅茄的珍贵了。缅茄(Pahudia xylocarpa)为豆科的落叶大乔木,树皮棕黄色;叶为偶数羽状复叶,长7—12厘米:小叶2—4对,广椭圆形,先端钝,基部  相似文献   

2.
目的报道1例茄病镰刀菌引起的足部透明丝孢霉病。方法询问病史及体检,取足部的皮损行皮肤病理检查、真菌培养及致病菌的形态学观察、鉴定。结果致病菌为茄病镰刀菌,给予局部病灶切除及伊曲康唑治疗,随访3个月,病灶明显缩小。结论本病例证实为茄病镰刀菌引起的足部透明丝孢霉病,经口服伊曲康唑及局部病灶切除治疗,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3.
不同茄子品种的抗热性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高温条件下对6个茄子品种(成都墨茄、90-17-1、早丰红茄、屏东长茄(701)、九叶茄、长杂6号)进行电导率、水分、花粉活力、产量及果实木栓化程度等的测定。结果表明,成都墨茄、90-17-1为高抗热品种,早丰红茄为中抗热品种,屏东长茄(701)为低抗热品种,而九叶茄、长杂6号为不抗热品种。  相似文献   

4.
目的:将具有抗氧化活力的玫瑰茄与酸乳发酵结合起来,开发玫瑰茄发酵酸乳。方法:玫瑰茄活性物质采用温水浸提法,获得玫瑰茄花茶并将pH调整至6.0后进行酸乳的发酵。玫瑰茄活性物质通过测定540nm和280 nm吸光度值,分别对应玫瑰茄色素与精油的含量;玫瑰茄发酵酸乳的生产工艺以感官评价分数为响应值,通过单因素试验与响应面优化,最终获得玫瑰茄发酵酸乳的最佳生产工艺。结果:玫瑰茄浸液会对乳酸菌的生长造成一定的影响,玫瑰茄用量要小于0.5%;玫瑰茄浸提活性物质最佳条件为40℃温水浸提40 min。结论:最终确定的玫瑰茄发酵酸乳最佳生产工艺为玫瑰茄用量0.3%、奶粉用量5%、发酵时间24 h。  相似文献   

5.
尹仁国 《昆虫知识》1993,30(2):91-92
<正> 茄白翅野螟Leucinodes orbonalis Guenee俗称茄螟、茄黄斑螟、茄钻心虫,属鳞翅目螟蛾科。幼虫为害花蕾、花芯、子房、花萼,蛀食嫩茎、嫩梢、叶柄、心叶及茄果,引起落花、落果、枝梢枯萎及烂果。近几年来,在南方各地茄子产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烟粉虱Bemisia tabaci(Gennadius)对同种寄主不同品种的选择性及适生性,可为该寄主抗性品种的选育和烟粉虱的综合治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温度(29±2)℃、湿度80%±5%的自然光照温室内,进行B型烟粉虱对不同茄子品种的选择性以及这些品种对其生长发育、繁殖、存活和生命表参数的影响实验。【结果】B型烟粉虱对茄子不同品种的选择及适生性具有一定的差异,在14个茄子品种或材料中,B型烟粉虱对黑马紫长茄的选择性最强,对龙茄1号的选择性最弱;B型烟粉虱从卵发育到成虫的存活率在辽茄3号上最低,在龙茄1号上最高;世代发育历期在辽茄3号上最短,在徐州长茄上最长。此外,B型烟粉虱在苏崎茄、扬茄1号和紫圆茄上的种群趋势指数(I)分别为68.7215、37.4675、25.6245,表明B型烟粉虱对这3个品种的适生性为苏崎茄>扬茄1号>紫圆茄。  相似文献   

7.
高温胁迫下不同茄子品种幼苗耐热性研究   总被引:28,自引:1,他引:27  
以14个茄子品种为材料,研究了高温对茄子幼苗的热害指数、恢复指数、电解质渗透率、脯氨酸、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43/38℃(昼/夜)高温处理下,茄子幼苗热害指数升高,电解质渗透率和脯氨酸含量增加,可溶性糖含量下降。其中。热害指数、恢复指数、电解质渗透率、脯氨酸含量可作为不同茄子品种耐热性的筛选指标。而可溶性糖含量不宜作为耐热筛选指标。高温胁迫条件下,N1(农友茄)表现出极强的耐热性。C2(刺红茄)、F3(丰研二号)、F4(伏龙茄)、Y5(圆杂二号)、X6(西安绿茄)、B7(北京六叶)、Y8(野茄2号)、N9(粘毛茄)、B11(北京五叶)耐热性中等,K11(快圆茄)、R12(二苠茄)、C13(赤茄)、G14(刚果红茄)耐热性极差。  相似文献   

8.
今年9月19日,是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著名地质古生物学家、地质教育家乐森教授100周年诞辰,而今年2月12日则是他的10周年忌辰。这位以90高龄辞世的伟大学者,以其卓越的学术成就、光辉的道德风范给国家、社会献上宝贵财富,也给后人留下无限的缅...  相似文献   

9.
为考察不同茄子砧木在茄子耐盐性的作用,以茄子嫁接生产中常用的托鲁巴姆(Solanum torvum)、赤茄(Solanum integgrifolium)、刺茄(Solanum texanum)和刚果茄(Solanum sisymbriifl ium)为试材,研究了盐害指数、根系和地上部Na^+、K^+含量、Na^+/K^+比、SK,Na运输及其与耐盐性的关系。结果表明,各种砧木的盐害指数均随着盐浓度的增大呈上升趋势,同一盐浓度下,盐害指数由大到小依次为刚果茄〉赤茄〉刺茄〉托鲁巴姆。根系Na^+含量、地上部K^+含量、根系Na^+/K^+比及SK,Na运输在各盐浓度下均表现为托鲁巴姆〉刺茄〉赤茄〉刚果茄。地上部Na^+含量、根中K^+含量及地上部Na^+/K^+比在各盐浓度下均表现为托鲁巴姆〈刺茄〈赤茄〈刚果茄。茄子砧木耐盐性与根中Na^+含量、根中Na^+/K^+比、SK,Na运输呈正相关,与地上部Na^+含量、根中K^+含量、地上部Na^+/K^+比呈负相关。这些结果表明,Na Cl处理下耐盐性强的砧木通过限制Na^+向叶片中运输,增加了叶片中K^+含量,从而降低Na^+/K^+比来提高植株耐盐性。  相似文献   

10.
多菌灵胁迫下嫁接对茄子生长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宝利  李娟  高平  孟兆华  陈志霞 《生态学杂志》2012,31(10):2549-2554
以野生茄托鲁巴姆(Solanum torvum)为砧木,以栽培品种西安绿茄(S.melongena)为接穗进行嫁接,测定不同施入频次多菌灵条件下嫁接茄子和自根茄子果实中的农药残留、生长发育状况和抗逆生理指标。结果表明,经过多菌灵施药1次、2次、3次处理后,嫁接茄果实中农药残留量比自根茄分别降低了12.7%~49.6%、11.4%~63.1%、13.5%~44.1%;嫁接茄株高、茎粗、植株鲜重和鲜果重相对于自根茄明显增加;嫁接茄根系活力比自根茄增加了6.8%~29.3%、8.7%~24.5%、11.1%~28.6%;嫁接茄叶片过氧化氢酶(CAT)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相对于自根茄明显增加,而相对电导率比自根茄降低了16.3%~27.3%,19.7%~31.9%、20.5%~36.1%;嫁接茄丙二醛含量比自根茄降低了21.4%~31.6%、24.6%~37.9%、23.7%~39.0%。试验结果显示,施药2次和3次,各指标变化相对于施药1次明显。因此,在多菌灵胁迫下,嫁接茄子果实中的农药残留降低,植株长势明显增强,有关酶的代谢活性显著提高,从而缓解了多菌灵胁迫对茄子造成的危害。  相似文献   

11.
茄子子叶和下胚轴的组织培养和植株再生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以4种茄子品种——六叶茄、七叶茄、九叶茄和长茄的子叶和下胚轴为外植体,探讨了不同生长调节物质对外植体分化的影响和不同品种、不同外植体以及外植体不同苗龄的分化能力差异。观察到外植体分化呈极性,并建立了4个品种茄子下胚轴的高效再生体系。  相似文献   

12.
嫁接茄的黄萎病抗性与根际土壤生物学活性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野生茄托鲁巴姆(Solanum torvum)和刺茄(S.surattense)为砧木,西安绿茄(smelongena)为接穗,研究了嫁接茄的抗黄萎病效果及其根际土壤微生物种群数量和酶活性变化,探讨了嫁接茄的抗病性与根际土壤生物学活性的关系.结果表明:嫁接茄的抗病效果明显,其根际微生物种群数量及所占比例、根际土壤酶活性均发生了改变,且不同生育时期存在一定的动态变化.总体看,嫁接茄的抗病性增强,与其根际放线菌数量增加、放线菌数量与真菌数量的比值提高,根际土壤脱氢酶、多酚氧化酶活性提高有关.  相似文献   

13.
通过原子吸收火焰光度法对玫瑰茄中的营养元素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玫瑰茄中富含钙、镁营养元素,富含铁、锰、锌微量元素,从而为玫瑰茄的食用、医用价值及保健功能提供科学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茄科植物抗青枯病特性研究及其应用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宁珍 《广西植物》2002,22(6):572-576-576
对 8个属 2 1种野生或栽培茄科植物的抗青枯病特性进行观测研究 ,筛选出水茄、乳茄、曼陀罗等 3种抗青枯病能力很强的物种。将番茄、烟草嫁接在水茄、乳茄上 ,嫁接苗也获得较强的抗病能力。将此结果结合现代抗病分子生物学技术及其研究成果 ,探讨这些抗性材料的抗病机理及其在抗病基因工程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运用人体测量学的方法,研究组从2015年到2019年在贵州、云南、四川、西藏、湖北、湖南6省区调查藏缅语族17个少数民族成人的体质指标。测量指标包括体质量、身高与皮褶厚度。计算指标包括身体质量指数、体密度和体脂率。藏缅语族民族的身体质量指数与人均GDP呈正相关。藏缅语族民族的肥胖与超重率受社会经济因素和历史文化因素影响。藏缅语族男女的肥胖与超重率都较高,迫切需要采取积极的措施来应对和预防。  相似文献   

16.
玫瑰茄中营养元素的分析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原子吸收火焰光度法对玫瑰茄中的营养元素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玫瑰茄中富含钙、镁营养元素,富含铁、锰、锌微量元素,从而为玫瑰茄的食用、医用价值及保健功能提供科学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为明确二斑叶螨Tetranychus urticae Koch对不同品种茄子的选择性与适合度。【方法】通过二斑叶螨对不同品种茄子的田间选择性试验以及在室内不同品种茄子对二斑叶螨种群数量、个体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试验,分析了二斑叶螨对9个茄子栽培品种和1个野生茄子品种的寄主选择性,以及在不同品种上的种群动态、发育历期和繁殖力。【结果】二斑叶螨对野生品种蒜芥茄Solanum sisymbriifolium的选择性最差,在该品种上除卵可以正常孵化外其他时期均不能存活。在茄子S.melongena品种间,二斑叶螨对京茄6号和日友长直壮青长茄的选择性最强,分别达到195和183头/株,对布利塔和长竹丝茄的选择性最差,分别为63.5和59.75头/株。接入20对成螨后第28天,紫龙王4号上的数量最多(1 009头/株),京茄6号和嫁接的京茄6号上的数量次之(分别为981和909头/株)。二斑叶螨在京茄6号上的发育历期最短,为9.31 d;在长丰2号上发育历期最长,为11.08 d。京茄6号、京茄黑霸和嫁接的京茄6号上二斑叶螨开始产卵的前5 d内单雌产卵量分别为35.92,33.20和31.34粒/头,是产卵量较多的3个品种,且3个品种之间差异不显著;紫龙王4号、茄砧1号、布利塔和长丰2号上的产卵量较少,分别为18.56,19.24,22.26和23.36粒/头,且4个品种之间差异不显著。【结论】二斑叶螨对紫黑圆茄类的京茄6号的选择性较强、适合度较高,对紫黑长茄布利塔的选择性和适合度为中等,对野生品种蒜芥茄的选择性和适合度表现为最差。  相似文献   

18.
利用响应面法优化玫瑰茄粗多糖的提取工艺条件,测定粗多糖的抗氧化活性。按照Box-Behnken中心组合试验设计原理,以玫瑰茄粗多糖的得率为响应值,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进行响应面分析试验,考察料液比、提取时间和提取温度对得率的影响。玫瑰茄粗多糖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26 (g/mL)、提取时间3.1 h、提取温度90℃,在该最优条件下所得玫瑰茄粗多糖的得率为14.41%,与预测值接近;玫瑰茄粗多糖对DPPH、羟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具有一定的清除作用。研究结果为玫瑰茄粗多糖的研究、开发和利用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9.
甾体生物碱(SA)主要是茄属植物体内的一种次级代谢产物。它复杂的结构多样性决定了生物活性的多样性。它的合成途径也比较复杂,尚不十分清楚。以生物碱类化合物的化学结构为基础,对近几年来茄属生物碱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简要综述。主要论述了茄属生物碱的化学结构、含量分布、生理活性以及与茄属生物碱合成途径相关的分子生物学研究。并分析了茄属生物碱今后的发展方向。以期为以后研究糖苷生物碱的生物合成途径、毒性机制、药理学作用等奠定一定的基础。  相似文献   

20.
海南茄(Solanum procumbens Lour.或Solanum hainanense Hance)在越南已经被用于抗炎、抗组胺和虫蛇咬伤等。根据文献报道对海南茄的形态,组织培养,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作一综述,为海南茄进一步的研究和开发提供较为详尽的资料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