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从形态学看北美红杉的亲本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形态性状的比较研究认为AAAABB的同源异源多倍体红杉可能由亲本水杉(属)和巨杉(属)杂交起源,它们分别为红杉提供了染色体组AA和染色体组B。这与根据核型等资料的分析结果相吻合。但跟Stebbins认为红杉除水杉(属)以外的另一个亲本已经灭绝并没有留下近缘的推论存在分歧。  相似文献   

2.
李林初 《植物研究》1988,8(1):109-114
本文作者对Stebbins的"水杉和红杉的染色体及亲缘关系"一文进行了评述, 认为红杉除水杉(属)以外的另一个二倍体亲本可能并没有灭绝, 它或许就是巨杉(属).  相似文献   

3.
本文根据有关细胞学和形态学资料.不同意Schlarbaum等以红杉没有水杉的具长着丝点区域的标记染色体来否定水杉(属)是红杉的亲本,同时认为,他们提出某种杉木属植物为红杉提供了染色体组而是它的亲本的意见难以成立,从而支持Stebbins的假设,水杉(属)可能是北美红杉的一个亲本。而且,它或许还是一个父本。  相似文献   

4.
从核型看北美红杉的起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分析了同源异源自然六倍体北美红杉的AA和B染色体组的组型,它们属Stebbins的“1A”和“1B”,经与杉科各属植物的核型比较后发现分别与相同类型的水杉和巨杉最为接近,因而认为水杉属和巨杉属的某个古代种可能是北美红杉的二个杂交亲本,水杉和巨杉则或许是它们的后裔或近缘。本研究支持Stebbins认为水杉属的某个古代种是红杉的一个祖先而水杉是它的直接后裔的假设,但与他认为另一个祖先已经灭绝并没有留下近缘的推测存在分歧。  相似文献   

5.
杉科的细胞分类学和系统演化研究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根据杉科的核型资料,本文(1)提出“1B”可能是一个新的高等植物核型类型;(2)讨论了各属的有关分类学问题及相互亲缘关系,它们的进化顺序可能是柳杉属、水松属、落羽杉属、水杉属、巨杉属、红杉属、杉木属(密叶杉属与之近缘)、台湾杉属;(3)支持金松属分立成金松科,它可能比杉科各属原始; (4)红杉(AAAABB)的亲本可能是二个古代种“水杉”和“巨杉”,它们的直接后裔或留下的近缘是水杉和巨杉;(5)杉科存在A和L两条进化路线,前者包括柳杉属、水松属、落羽杉属、台湾杉属;后者包括水杉属、巨杉属、红杉属、杉木属(密叶杉属);(6)提出一个杉科新系统(包括一个新亚科):Ⅰ.柳杉亚科(柳杉属),Ⅱ.落羽杉亚科(水松属、落羽杉属),Ⅲ.红杉亚科(水杉属、巨杉属、红杉属),Ⅳ.杉木亚科(杉木属、密叶杉属),Ⅴ.台湾杉亚科,新亚科(台湾杉属)。本文还对前人的杉科系统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6.
珍贵的古树——水杉,常被人们说成是“活化石”,在我国发现的经过是: 1941年冬,原中央大学教授干铎由鄂西去重庆,路过磨刀溪,发现路旁水杉大树一株,因当时已落叶,故未采标本。干铎教授到万县时,托万县农校教务主任杨隆兴代采水杉标本。1942年杨托人采到一枝水杉标本(无花果),但遗失了。1943年当时的中央林业实验所王战先生去鄂西神农架考察森林,路过万县经杨隆兴介绍,转道磨刀溪时采到水杉枝叶果实标本。1946年,郑万钧教授托原中央大学森林系薛纪如去磨刀溪采集水杉标本,薛采到的是水杉枝叶幼果标本。经胡先骗与郑万钧共同研究,确定其与日本古植物学家三木茂1941年发表的两种化石同为一属植物,1948年正式发表水杉学名为Metasequota glyptostrobides  相似文献   

7.
龙耀华  吴越 《植物研究》1984,4(1):146-152
水杉(Metasequoia glyptostroboides Hu et Cheng)是孑遗的稀有珍贵树种。从中生代的白垩纪到新生代的更新世,冰期以前的整整一亿年的时间内,水杉属曾广布于北半球,由已发现的水杉化石得知,达十种之多,但经过冰期以后,仅在我国发现一种活树,即水杉。  相似文献   

8.
北美红杉起源的时间和地点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笔者认为的北美红杉的亲本可能是分别以水杉、巨杉为直接后裔或留下近缘的水杉属和巨杉属的二个古代种及Florin的古植物学资料,本文推测北美红杉这个AAAABB同源异源多倍体(autoallopolyploid)杂交起源的时间和地点有三种可能:(1)中新世的美国西部(以俄勒冈州及其附近为中心);(2)古新世的格陵兰岛西海岸;(3)晚白垩纪的美国中西部(包括怀俄明州、科罗拉多州)。其中第一个推测的可能性更大。  相似文献   

9.
根据杉科的核型资料,本文(1)提出“1B”可能是一个新的高等植物核型类型;(2)讨论了各属的有关分类学问题及相互亲缘关系,它们的进化顺序可能是柳杉属、水松属、落羽杉属、水杉属、巨杉属、红杉属、杉木属(密叶杉属与之近缘)、台湾杉属;(3)支持金松属分立成金松科,它可能比杉科各属原始;(4)红杉(AAAABB)的亲本可能是二个古代种水杉”和“巨杉”,它们的直接后裔或留下的近缘是水杉和巨杉;(5)杉科存在A和L两条进化路线,前者包括柳杉属、水松属、落羽杉属、台湾杉属,后者包括水杉属、巨杉属、红杉属、杉木属(密叶杉属);(6)提出一个杉科新系统(包括一个新亚科):I.柳杉亚科(柳杉属),II.落羽杉亚科(水松属、落羽杉属),III.红杉亚科(冰杉属、巨杉属、红杉属),Ⅳ.杉木亚科(杉木属、密叶杉属),V.台湾杉亚科,新亚科(台湾杉属)。本文还对前人的杉科系统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10.
叶片恙螨属(Trombiculindus Radford,1948)是Radford 1948年根据叶片状的背毛和后端腹毛而建立的。1951年Wharton等认为叶片恙螨只能作为恙螨属(TrombiculaBerlese,1905)中的一个亚属。1952年Womersley认为背毛形状的改变在蜘蛛纲各科属中是颇为常见的现象,因而不能作为建立新属的根据。1953年Audy,Jameson和佐佐学等先后都同意上述的意见。1954年Sinha认为叶片恙螨是一属很明显的种类,应当作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