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正甲虫遇到蛙,会是什么结果?当然是被吃掉喽!这个答案对,也不对。一般情况下,甲虫遇到蛙,很快被吞下,不久后它会被消化,生命就这样结束啦!然而有一种甲虫与众不同,能凭自己的本事与命运斗争,最终活下来。究竟是哪种甲虫这么厉害?"重生"的甲虫它就是掌握独特逃生秘诀的梭形扁牙甲。梭形扁牙甲是一种水生甲虫,往往和蛙类生活在同一环境中。蛙作为食虫高手,见到这种甲虫当然不会客气。"啊呜!"还没等梭形扁牙甲反应过来,眼疾嘴快的黑斑侧褶蛙就把它吞进肚子里了。  相似文献   

2.
正铁布衫,一种传说中的护体功夫,练成之人刀枪不入,抗击打能力非常强。如今,铁布衫还被用来形容超强的外挂装备。假如甲虫也会练功夫,铁锭甲虫练就的一定是铁布衫。哇,好硬的壳昆虫学家研究甲虫有一种常用的方法——制作标本。为了便于观察,他们用大头钉把甲虫标本钉在木板上。这样做的时候,他们需要钉穿甲虫的外骨骼。  相似文献   

3.
探讨点式直线偏振光穴位照射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状缓解的疗效观察。选取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4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A)与对照组(B)两组。A组行点式直线偏振光照射穴位治疗22例,B组传统针刺穴位治疗22例。在治疗前后2周、4周分别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腰痛评分表JOA进行疗效分析。结果表明:1)点式直线偏振光(A组)与传统针刺穴位(B组)两组治疗后VAS值和JOA值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提高(P <0. 05),说明两组治疗方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明显; 2)治疗后,两组之间对比,点式直线偏振光穴位照射与传统针刺疗效(P> 0. 05)无统计学差异。JOA治疗后总改善率评分为观察组89%,对照组86%。点式直线偏振光穴位照射对腰椎间盘突出患者缓解腰腿痛改善生活功能障碍有明显效果,其疗效与传统针刺效果相当,但弥补了传统针刺治疗的不足,扩大了适应症范围。  相似文献   

4.
正"不幸的小家伙!" 昆虫专家艾斯纳吃惊地看着沙地上的黑色残骸。好半天之后,他才小心翼翼地将地上的昆虫鞘翅,腹部末端和几只步足收集起来。"谁有这么大的本事,竟然能吃臭甲虫?"艾斯纳决定找出凶手,一解心中谜团。臭甲虫艾斯纳之所以如此惊奇,是因为被害的臭甲虫身份十分不一般。这种通体黑色的甲虫属于伪金针虫属的昆虫。遇到危险的时候,它们会立即摆出一副奇怪的姿势:脑袋着地,身体倾斜,屁股朝天。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所用标本为7种水生甲虫,均采自伊朗Choghakhor沼泽。通过对水生甲虫的体长和体重的测量,研究其体长-体重关系(LWR)。结果表明: LWR参数b的变动范围在2.315~3.117之间。所有被观察的水生甲虫体长与体重关系明显,相关系数(r2)均高。本研究所得到的这种相互关系可被用于确定甲虫体重,并有助于解决其他的一些生态学问题。本研究所提出的体长-体重关系(LWR)限制于所观察到的标本体长范围。  相似文献   

6.
<正> 近年来,贮粮害虫遗传防治方面有不少工作,主要可归纳为下列几个方面。 1.不育性的利用 一般是用伽马等射线或化学不育剂使雄虫不育,大量释放此种不育雄虫的方法现已广泛使用。S.Pradham(1971)提倡用伽马照射防治贮粮甲虫,但因处理引起甲虫竞争力的显著减退,没有获得良好效果。但Ducoff(1971)则认为可由照射剂量分级产生健康而不育的杂拟谷盗。  相似文献   

7.
《昆虫知识》2008,45(4)
犀甲虫Megaceras briansaltini是根据它们头上像角的结构命名的。据论文作者介绍,这种独特的新物种的角的形状非常与众不同,犀甲虫的角跟蓝色角有相似之处。这种蓝色犀甲虫是迪斯尼动画片《虫虫特工队》中的角色。它为自然模仿艺术提供了一个鲜活的实例。(来源:科学网)2007年度  相似文献   

8.
《昆虫知识》2009,46(6):829-829
据国外媒体报道,美国军方目前正在秘密资助一项用于间谍任务的“生物武器”计划,该计划将利用甲虫或其他体型较小的昆虫,来实现窃听或拍照等秘密任务。据悉,美国国防部科技计划局已经花费数年时间,研制出了一种可以执行秘密间谍任务的电子生物武器。科研人员将一个微型的电子芯片植入甲虫大脑,通过笔记本电脑实现无线遥控“间谍甲虫”。据科研人员介绍,美军计划利用这种植入设备,通过刺激甲虫的大脑来振动翅膀,控制甲虫的起飞、飞行和降落等活动。这种设备是纳米级的芯片,遥控者可以通过控制甲虫一侧或另一侧的基底肌肉使翅膀振动,从而实现控制方向。同时,科研人员还将一个微型电池和一个带有收发器的微型控制器植入了甲虫体内。  相似文献   

9.
陆伟萍  鲍红光  徐晨婕  张蕊  谢文娟 《生物磁学》2013,(35):6969-6971,6948
目的:观察颈椎椎旁神经阻滞联合直线偏振光红外线星状神经节照射治疗颈源性头痛的疗效。方法:120例颈源性头痛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三组:颈椎椎旁神经阻滞联合偏振光星状神经节照射40例(A组)、颈椎椎旁神经阻滞40例(B组)、氨酚曲马多联合乙哌立松药物治疗组40例(C组),三周为一疗程。治疗前后测定患者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颈椎活动度评分(ROM)、评定临床疗效。结果:三组治疗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颈椎活动度评分(ROM)均优于治疗前(P〈0.05).A、B组治疗后VAS、ROM评分以及治愈率、有效率优于C组(P〈0.5);A组VAS、ROM评分以及治愈率、有效率优于B组(P〈0.05)。结论:颈椎椎旁神经阻滞联合偏振光星状神经节照射和颈椎椎旁神经阻滞治疗治疗颈源性头痛疗效明显优于氨酚曲马多联合乙哌立松药物治疗组;颈椎椎旁神经阻滞联合偏振光星状神经节照射治疗颈源性头痛疗效优于颈椎椎旁神经阻滞。  相似文献   

10.
昆虫复眼结构独特、功能优异,是重要的仿生对象。仿生学家模拟复眼特性研发了人造同位复眼照相机;模拟蜻蜓复眼结构研制了相控阵雷达;从蚂蚁、蜜蜂和其他昆虫的复眼结构中得到启示,研制了偏振光导航仪;根据甲虫的视动反应机制研制出空对地速度计。科学家还对昆虫复眼的信息加工原理进行研究,研制出寻的末制导装置;法国科学家研制出仿复眼视觉导航装置及昆虫化机器人。  相似文献   

11.
《昆虫知识》2008,45(6)
据《探索发现》网站报道,近日美国专家通过实验室研究证明,在北美许多原始森林的多岩石地带,成片的美国黑松木枯死原因可能与甲虫流行有关,这种现象已经开始向其它林区蔓延。但是最值得关注的是:由于甲虫泛滥成灾,已经造成当地的空气质量严重下降。科学家担心这种现象一旦发生蔓延,将有可能关系到人类的生命安全问题。据科学家称,这种甲虫已经毁掉了美国数百万公顷原始森林,这将直接威胁当地气候问题,当地居民有可能面临呼吸道疾病的危险。  相似文献   

12.
《昆虫知识》2007,44(4):537-537
右面这幅图片看起来像是甲虫的末日,然而事实上,这种名为Damaster blaptoides的亚种正在享用这只可怜的蜗牛。据美国《科学》杂志在线报道,这种甲虫生有长而纤细的脑袋,它们可以毫不费力地找到并钻入那些没有鳃盖的蜗牛的壳内。  相似文献   

13.
正网罗全球新奇趣,动物圈顶级"热搜"齐聚,保准你看完本期想下期。新物种的名字真厉害动物学家萧昀是《宝可梦》系列的超级粉丝。前不久,他和同事在澳大利亚发现了三种新甲虫,决定用《宝可梦》中的角色名为新物种命名。于是,这三种甲虫分别叫急冻鸟甲虫、火焰鸟甲虫和闪电鸟甲虫。而在我国四川,科学家前不久也发现了一种叉襀科昆虫的新物种。为了致敬明星胡歌与古天乐对中国西部山区环境的保护,他们正式以胡歌和古天乐的名字命名这种昆虫为胡古叉襀。  相似文献   

14.
捷克斯洛伐克的科学家在研究金龟子的生态习性过程中,发现金龟子身体里面所含的黄金成份特别高。在捷克斯洛伐克奥斯兰城,有人发现一种名叫“五月金龟子”的甲虫身上含有黄金。于是他们便捕来大量的“五月金龟子”甲虫,杀死后将其烧成灰烬,结果竟在1千克这种甲虫的灰烬中,获得了黄金粉末25毫克。原来,奥斯兰郊外,生长着一种苜蓿类植物,这种植物把土壤中的微量黄金元素吸收到植物组织中。金龟子吃  相似文献   

15.
郑光宪 《蛇志》2004,16(4):40-41
三叉神经痛是临床上常见的、易于反复的顽固性疼痛,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生活。我科采用下关穴深刺结合直线偏振光(SuperLizer,又名超激光)照射治疗三叉神经痛,取得较满意效果,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6.
《昆虫知识》2008,45(3):346
2008年4月24日的《自然》(Nature)杂志发表的一项研究报告表明,加拿大松树甲虫排放出大量的CO2,毁坏了大片的森林。在最近的21年间,这些甲虫释放了9.90亿吨的CO2,相当于加拿大交通部5年的排放总和。科学家估计从现在到2020年,松树甲虫将会喷射2.70亿吨的CO2。而在《京都议定书》的约定下,加拿大到在2012年之前要减少2.70亿吨的温室气体的排放,这将会导致加拿大的减排努力难以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17.
吴捷  潘卉  杨淑贞  牛晓玲 《昆虫学报》2013,56(2):173-185
不合理的森林管理是导致腐木甲虫多样性丧失的重要原因。在中国亚热带地区, 多样性较高的天然林已被大面积的人工种植林取代, 然而, 这些人工林对腐木甲虫多样性的影响还研究甚少。本研究对浙江天目山自然保护区人工幼龄林(30~40年)、 人工老熟林(80~100年)和半天然混合林(>200年)中柳杉枯立木上的腐木甲虫群落及多样性进行比较。结果表明: 半天然混合林腐木甲虫个体数量(97.4±66.7)显著高于幼龄林(39.9±16.3)和老熟林(21.9±5.9), 但半天然林混合林(27.9±11.2)与幼龄林(24.1±3.7)腐木甲虫物种数差异并不显著(P>0.05), 而幼龄林的腐木甲虫物种数和个体数量则显著高于老熟林(P<0.05)。腐木甲虫物种数和个体数量与样地粗死木残体体积相关性显著(P<0.05)。典范对应分析和多响应置换过程分析表明腐木甲虫群落特征在不同林型间差异显著(P<0.001)。柳杉枯立木直径、 粗死木残体的直径和数量以及林冠盖度均对腐木甲虫物种组成具有显著影响(P<0.05)。腐木甲虫营养级组成分析也表明, 半天然混合林菌食性甲虫数量显著高于种植林(P<0.001)。结果提示, 提高种植林粗死木残体的数量和质量可以增加腐木甲虫的物种丰富度, 但种植林腐木甲虫多样性可能在随后的演替阶段有所下降, 而且种植林与天然林在腐木甲虫群落组成上差异十分明显。  相似文献   

18.
小兴安岭阔叶红松林地表甲虫Metacommunity格局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Metacommunity理论框架为理解生物群落的时空格局及其构建机制提供了一个强有力的方法。然而,少有研究揭示土壤动物metacommunity的格局及其构建机制,小尺度空间的研究更是少见。于2015年分别在凉水和丰林小兴安岭典型阔叶红松林长期动态监测样地内,通过空间直观定位调查监测的方法获得地表甲虫群落,揭示小尺度空间(300 m)地表甲虫metacommunity的格局,并进一步分析地形、土壤因子与这种metacommunity格局的相关性。结果表明:镶嵌型(nestedness)和随机型(random)是小尺度空间地表甲虫metacommunity的常见格局。地表甲虫的metacommunity格局具有类群依赖性,步行虫科和葬甲科多形成镶嵌型格局,而隐翅虫科则仅形成随机型格局。地表甲虫metacommunity格局具有季节波动性,在相对温暖的季节易形成显著的镶嵌型格局,而在相对寒冷的季节多为随机型格局。凉水和丰林地表甲虫的metacommunity格局没有明显差异。地形和土壤因子对地表甲虫metacommunity格局有重要的影响,该影响过程相对复杂,依类群和时间而异。本实验表明镶嵌型和随机型是小尺度空间小兴安岭典型阔叶红松林地表甲虫的常见格局,地形、土壤因子对这些格局的形成有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传粉甲虫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罗峰  雷朝亮 《昆虫知识》2003,40(4):313-317
许多鞘翅目甲虫是重要的传粉昆虫 ,在漫长的历史进化过程中伴随着一系列的相互适应的形成 ,很多甲虫与花之间建立了固定的传粉关系。该文从甲虫与花之间传粉的相互适应、传粉甲虫的类群、甲虫传粉的植物和甲虫传粉效果等 4方面做了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20.
干旱、半干旱区沙漠化强烈影响动植物分布及多样性,地表甲虫是荒漠中主要的动物类群,它们对沙漠化引起的植被和土壤环境变化响应十分敏感。鉴于此,以河西走廊中部张掖绿洲外围的天然固沙植被区作为研究区,依据沙漠化发育程度选择流动沙丘(ASD)、丘间低地(IL)、半固定(SFSD)和固定沙丘(FSD)4种生境,调查了地表甲虫群落组成及影响甲虫分布的植被和土壤环境。研究发现,4种生境地表甲虫群落组成明显不同并存在季节变异,5月ASD与IL、SFSD和FSD生境地表甲虫群落的相异性大于8月。5月和8月SFSD生境地表甲虫活动密度均显著高于其他生境,8月FSD生境地表甲虫多样性指数显著高于其他生境。不同大小甲虫对沙漠化的响应模式不同,大中型甲虫对沙漠化的响应较小型甲虫敏感,这在5月表现尤为明显。地表甲虫与环境因子的RDA分析结果表明,12个植被和土壤环境因子解释了49.8%的地表甲虫群落变异,其中植被环境解释了甲虫群落变异的16.3%,土壤环境解释了甲虫群落变异的4.2%,植被和土壤环境相互作用解释了甲虫群落变异的29.3%。pRDA分析结果表明,草本物种丰富度、灌木盖度、土壤有机碳含量和粗砂含量是影响地表甲虫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它们解释了43.7%的地表甲虫群落变异。Pearson相关分析表明,草本物种丰富度与地表甲虫活动密度呈显著正相关,而与地表甲虫均匀度呈显著负相关;灌木盖度与地表甲虫多样性呈显著正相关;地表甲虫物种丰富度与灌木盖度和草本物种丰富度均呈显著正相关。此外,研究还发现戈壁琵甲、克氏扁漠甲、中华砚甲和甘肃齿足象可以用于指示FSD生境,东鳖甲属昆虫可以用于指数SFSD生境,谢氏宽漠王可以用于指示IL及ASD生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