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植物杂志》2009,(10):4-4
蝗虫的翅膀不但柔韧,而且其表面还有许多纹路和突起。—项新研究显示,正是这些特征使蝗虫具有很高的飞行效率。研究人员建立三维空气动力学模型,以模拟蝗虫的飞行特征,发现蝗虫翅膀上的纹路和突起,翅膀在扇动时出现的变形,都使空气能够平滑地从翅膀表面流过,有助于飞行。研究人员对该模型进行了两次改变,一次去掉翅膀表面的纹路和突起,第二次则假设翅膀处于飞机机翼那样平滑坚硬的状态,结果翅膀的飞行效率越来越差。  相似文献   

2.
采用蝗虫翅膀作为侵染组织,探讨了荧光染色剂Calcofluor White M2R在观测寄主体表绿僵菌孢子及其附着孢形成中的应用。结果表明,在荧光显微镜下,清晰可见蝗虫翅膀上发蓝色荧光的绿僵菌孢子、芽管及附着孢,而蝗虫翅膀未被染色,避免了干扰观察目标物。该方法可以准确观察病原真菌孢子在昆虫体表组织的萌发及附着孢形成。  相似文献   

3.
《昆虫知识》2009,(3):333-333
蝗虫通常独居,易受惊吓。但是,它们偶尔也成群出现,产生蝗灾。 科学家最近解开了其中的奥秘。英国《独立报》日前报道,牛津大学、剑桥大学和悉尼大学共同进行的一项研究发现,在蝗虫体内控制腿部和翅膀的胸部神经系统中积聚着一种叫血清素的化学物质,它在数小时内就可以让独居的蝗虫出现群居特性。  相似文献   

4.
“没怎么见过蝗灾的草原人,忽然发现自己竟然处在蝗虫的翅膀下,而这些蝗虫正在同他们的牛羊抢夺着食物。”  相似文献   

5.
激光照射对蝗虫诱变杀灭效应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初步研究激光对蝗虫的诱变杀灭效应,将中华剑角蝗成虫、东亚飞蝗成虫和东亚飞蝗幼虫按种群分为照射试验组和对照组,选择采用波长808nm、功率2W的半导体连续单管激光器进行照射试验。分别取距离激光二极管发光面1cm处和2cm处以时间15s、10s、5s和3s进行蝗虫头部眼睛部位和翅膀部位辐照,探索蝗虫不同身体部位对激光的敏感性,比较激光对不同种类和龄期蝗虫的杀灭效应,并对蝗虫的活性进行观察。结果显示:不同强度及辐照时间的激光照射后,蝗虫的活性均有所降低,且照射时间越长、功率密度越大,蝗虫活性下降越显著;随着照射后时间的延长,群体蝗虫的活性降到一个较低的水平;激光对东亚飞蝗的辐照杀灭效应优于中华剑角蝗;蝗蝻较成虫容易被激光灭杀;头部眼睛部位较翅膀部位对激光敏感。  相似文献   

6.
《昆虫知识》2010,(1):15-15
一项新研究发现,蝗虫并不是靠“感觉”走路,而是依靠“视觉”精确定位自己的每一步,这表明人类可能低估了蝗虫的视觉导向系统。此前研究表明,昆虫大多靠触角等器官凭“感觉”行走或飞行,依靠视觉引导行走对于脑部较小的昆虫来说似乎过于高级。  相似文献   

7.
我们可以用蝗虫的遗传多样性的变化来检测蝗虫种群的动态变化情况,这有利于研究蝗灾的发生于成为灾害的原理,有利于对蝗灾进行预报,进而有利于蝗灾的防治。对东亚飞蝗、大垫尖翅蝗、中华稻蝗、中华蚱蜢、亚洲小车蝗和黄胫小车蝗这六种蝗虫利用凝胶电泳的技术分析对其进行遗传分化分析,在所研究的12个基因座位中有有3个基因座在蝗虫的六大种群中均成呈单态分布,6个基因在在蝗虫的六大种群中呈多态分布,其余蝗虫的基因座位在这几个种群中至少有一个基因座位存在等位基因。研究表明六种蝗虫的遗传多样化水平均不高,我们可以通过蝗虫基因型和蝗虫等位基因频率的变化情况来对蝗虫种群进行检测,从而为防止蝗灾的发生提供指导和参考,进而提高防治效率。  相似文献   

8.
解剖用蝗虫 ,一般采用 5 %福尔马林浸泡保存。此法保存的蝗虫在解剖时 ,刺鼻的福尔马林气味不仅影响学生的观察 ,也有害他们的身体健康。另外 ,蝗虫的体色不新鲜 ,附肢易断。采用冰箱冷冻法保存蝗虫 ,效果较好。现将保存方法介绍如下 :1 准备工作将捕捉到的蝗虫 ,放在水桶里淹死 ,选足、触角、翅膀完整的个体备用。另取若干 1 5 cm× 1 5 cm普通白纸 ,分别卷成直径约 3 cm的筒 ,筒的一端向内折 2 cm作底 ,备用。2 冷冻保存1 )将选好的蝗虫 ,头向上分别放进卷好的纸筒里 ,然后 ,将纸筒底向下 ,口向上 ,竖直排放在高度在 5 cm左右的纸盒内 ,…  相似文献   

9.
【目的】鳞翅目昆虫具有较强的飞行能力,远距离迁飞是其区域性灾变的生物学基础。翅的力学性能决定昆虫的飞行效率和迁飞距离,由于翅型、尺寸和组成结构等因素的限制,对昆虫翅膀力学参数的测试一直缺乏行之有效的技术手段。【方法】本研究采用纳米压入技术测试了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小地老虎Agrotis ypsilon和黄地老虎Agrotis segetum成虫翅膀的力学参数。【结果】动态压入和准静态压入两种测试方法均具有空间分辨率高、数据可靠性强等优点,且具有较好的可操作性和可重复性。【结论】纳米压入技术可准确测量鳞翅目昆虫翅膀的各项力学性能参数,为深入研究昆虫远距离迁飞的空气动力学机制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0.
放牧干扰下的蝗虫-植物相互作用关系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本文研究了内蒙古典型草原植物和蝗虫群落在不同放牧强度影响下的多样性、均匀性和丰盛度变化。比较了蝗虫群落与植物群落在放牧梯度上的相互作用关系。研究发现,放牧干扰活动会明显地影响植物和蝗虫群落结构,但蝗虫群落结构的变化趋势并非与植物完全同步。蝗虫与植物间的联系更多地表现在植物起着蝗虫栖息地条件的作用,而并不完全是食料植物的作用。文中对放牧实践与多样性保护的关系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1.
本文研究了内蒙古典型草原蝗虫在时间、空间和食物资源利用方面的特点。对于这些资源利用的格局是通过对存在于三种类型植被中蝗虫种的生态位宽度、资源利用的分化和重叠以及每种蝗虫的种群大小来分析的。常用的生态位指数和主成份分析技术用来阐明蝗虫种间的关系。在放牧形成的异质性草原环境中,11种蝗虫根据它们在三维生态位方面的分化和重叠程度被划分成数个种组。种群的大小是根据种群实际生物量所含热能值来确定的。生态位宽度比较说明,在某一维生态位宽的种,在另一维上必定变窄。生态位重叠的差异说明共存的蝗虫种在资源利用上的分化。生态位重叠的补偿规律在本项研究中并不明显。本项研究结果说明,蝗虫种资源利用的分化主要归因于蝗虫的适应性分化和蝗虫——植物协同进化的相互作用关系,而不是蝗虫种间竞争所造成的。  相似文献   

12.
长空骑士     
王大锐 《化石》2021,(2):69-72
信天翁,是人们难得一见的美丽大鸟,它的翅膀展开足有3.6米,是当今世界上翅膀最长的鸟类,它们沿着南半球的新西兰海岸翱翔天空,搏击万里. 信天翁堪称地球上最大的"飞行机器"——它名称的真实意义就是"骨骼、肌肉和大风".它的身体堪称完美——一只信天翁就是一件艺术品,它的羽毛美丽,身体极为适应飞行,线条极美.  相似文献   

13.
为揭示蝗虫在草原生态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作者在优势种蝗虫狭翅雏蝗(Chorthippusdubiua)能流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羊草草原蝗虫群落的能流动态。研究结果表明:蝗虫的次级生产力(P)为6074.32焦耳/米~2,其最大值在8月22日;呼吸量(R)为14429.06焦耳/米~2;通过蝗虫的能流(A)为20503.38焦耳/米~2,占地上第一性生产量的0.56%,其  相似文献   

14.
蝗虫消化道形态结构研究的一种新方法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张小民  李晓玲  郭亚平  马恩波 《昆虫知识》2007,44(1):135-137,I0001
采用扫描仪和扫描电镜相结合的方法对中华稻蝗Oxyachinensis(Thunberg)消化道内部的超微结构进行定位研究。结果表明直接将蝗虫消化道的内壁翻出(不染色)铺展于扫描仪的玻璃板上进行扫描,就能得到蝗虫消化道在自然状态下的完整图像,将扫描仪扫描后的样品用于扫描电子显微镜的样品制备,并对照上述研究结果,即可定位蝗虫消化道在扫描电子显微镜下的超微结构。为蝗虫消化道的形态学研究提供一个简便有效的方法,同时也为蝗虫消化道超微结构的定位研究提供新的手段。  相似文献   

15.
赵成章  周伟  王科明  石福习  高福元 《生态学报》2011,31(12):3384-3390
蝗虫与植物间存在复杂的耦合关系,能够反映蝗虫对生境的选择和适应能力以及种群内部的协同关系。2009年6-8月在野外实地采样的基础上,采用DCA除趋势对应分析(Detrended correspondence analysis)和CCA典范对应分析(Canonical correspondence analysis)方法,研究了草地蝗虫种类组成、蝗虫群落分类、优势植物与蝗虫的对应关系。结果表明:研究区的13种蝗虫分为6个类群,不同群组间蝗虫的种类数、食性和栖境选择存在较大差异,同组内的蝗虫在发生时间、生活型和营养生态位上不重叠;蝗虫的多度与优势植物盖度之间表现出极显著相关、显著相关和不相关的复杂关系,植物对蝗虫的影响更多的表现在为蝗虫提供适宜的栖息地而不完全是食物资源,禾本科和菊科植物对蝗虫空间分布的影响最大。蝗虫分布格局受自身的生物学特性和植物群落组成差异的影响,蝗虫与植物群落和优势植物之间的关系,能够为蝗虫灾害发生与防治提供可借鉴依据。  相似文献   

16.
蝗虫空间分布格局是物种长期适应自然的结果,是蝗虫与环境、蝗虫之间关系的反映,有助于理解蝗虫发生学的环境背景。采用地统计学方法,在黑河上游山区天然草地研究了微生境影响下的蝗虫空间格局与异质性。结果表明:该区域5种优势种蝗虫的半变异函数模型均为非线性模型,表现为聚集分布;不同种类蝗虫样点之间空间依赖的范围为2.29—24.59 m;在蝗虫种群总异质性中随机部分引起的空间异质性占15.77%—88.64%。受食性和栖息地选择的影响,蝗虫种群形成了片状和斑块状的分布格局;尺度依赖性使蝗虫分布格局趋于多元化和繁杂化的特点,不同蝗虫种群之间相互交错嵌插,同种蝗虫高低值呈非均匀扩散,整体上形成了均衡性与互补性的斑块镶嵌结构,这种分布格局反映了蝗虫对生境和气候变化的多元适应性结构。  相似文献   

17.
放牧干扰下的蝗虫-植物相互作用关系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康乐 《生态学报》1995,15(1):1-11
本文研究了内蒙古典型草原植物和蝗虫群落在不同放牧强度影响下的多样性、均匀性和丰盛度变化。比较了蝗虫群落与植物群落在放牧梯度上的相互作用关系。研究发现,放牧干扰活动会明显地影响植物和蝗虫群落结构,但蝗虫群落结构的变化趋势并非与植物完全同步。蝗早与植物间的联系列多地表现在植物起着蝗虫栖息地条件的作用,而并不完全是食料植物作用。文中对放牧实践与多样性保护的关系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8.
地形差异性导致的环境异质性为小尺度范围内生物空间格局的形成与维持提供了一种重要机制, 是形成物种丰富度差异性的前提条件。借助GIS和S-PLUS软件, 利用广义可加模型(GAM)于7-8月对影响蝗虫分布的地形因子进行了研究, 在定量分析黑河上游祁连山区北坡地形的海拔分异特征的基础上研究了该区域蝗虫的丰富度与地形复杂度的关系。结果表明: 在36个样方中共采集蝗虫3 149头, 隶属于3科10属13种; 蝗虫丰富度受地形因子影响的顺序为海拔>坡向>坡度>剖面曲率>平面曲率>坡位; 蝗虫的分布在平面曲率和剖面曲率各个梯度上的分布比较均衡, 在海拔、 坡向以及坡位的每个梯度上呈二次抛物线分布, 坡度上呈递减趋势; 从分布的区域上来看, 蝗虫在整个区域都有较高的丰富度, 但主要分布在海拔2 600~2 700 m区域, 坡向上则主要集中在西北坡和西坡, 与实际观测情况相一致。蝗虫丰富度与地形因子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分布状态, 反映了地形因子对水热条件的重分配使蝗虫分布格局出现多元化以及破碎化。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光声耦合和对照光激发蝗虫趋光响应试验,为蝗虫的光电诱导捕集治理及趋光增益调控激发技术提供理论基础。方法:依据蝗虫趋光机理和声频刺激激发蝗虫的响应特性,利用LED光源、声频播放设备和蝗虫行为试验装置,进行了蝗虫对光声耦合和光谱光照趋光响应的对比测定,并探讨了光声耦合对蝗虫趋光效果影响的机理。结果:(1)蝗虫光声感受器对光能和声能接受和神经处理方式的不同,光谱光照和声频耦合刺激激发蝗虫生物活性和趋光v向应的双重叠加效应,增强了蝗虫的趋光活性,强化了蝗虫的趋光行为,提高了蝗虫的趋光响应,达到了推拉驱动蝗虫趋光响应的效应;(2)在光声耦合激发蝗虫趋光响应峰值上,蝗虫对不同声刺激的敏感性参数不同;(3)蝗虫对声刺激敏感参数接受的容限性,导致光谱光照在蝗虫诱导响应行为中起主导作用,而声刺激则起驱动激发蝗虫趋光响应的增益效应。结论:光谱光照和声刺激的合理布置和组合,能够有效提高蝗虫的趋光诱导响应效果。  相似文献   

20.
地形差异性导致的环境异质性是小尺度范围内生物空间格局形成与维持的重要机制之一,也是导致物种密度分布差异的前提条件.借助GIS和S-Plus软件,利用广义可加模型(GAM)于2009年7-8月对影响蝗虫分布的地形因子进行了研究,在定量分析黑河上游祁连山区北坡地形特征的基础上,研究了该区域蝗虫密度与地形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蝗虫密度受地形因子影响的顺序为坡向>海拔>坡度>坡位>平面曲率>剖面曲率;蝗虫密度在坡位、平面曲率以及剖面曲率各个梯度上的分布比较均衡,在坡向和坡度梯度上呈二次抛物线分布,在海拔梯度上呈“S”曲线分布;从分布区域上来看,蝗虫主要分布在海拔2550~2650 m区域,坡向上则主要集中在西北坡和西坡,与实际观测情况一致.蝗虫密度与地形因子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分布状态反映了地形特征对水热等条件的影响,使蝗虫分布格局呈现多元化和以及破碎化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