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肿瘤坏死因子(TNF)在疟疾的感染过程中有明显的双重作用。疟原虫抗原可刺激TNF释放,TNF反过来对疟原虫又具有杀伤和抑制作用,也同时导致多种病理改变。本着重综述了近几年TNF在疟疾感染中作用的最新进展,探讨TNF在疟疾感染中的利弊,为疟疾的治疗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输入性疟疾已是我国疟疾防控的主要危险因素,如何对入境人员进行疟疾快速筛查是急需解决的难题。蛋白质芯片已被广泛应用于高通量筛选和诊断,本研究尝试构建了表面等离子共振技术 (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SPR) 蛋白芯片用于恶性疟疾的快速检测。采用聚乙二醇高分子处理的特异性吸附表面,以恶性疟疾特异性抗原富组氨酸蛋白Ⅱ (Histidine-rich protein Ⅱ,HRP2) 作为捕获探针,建立疟疾的微阵列芯片,并对芯片的最佳抗原固定浓度,检测的灵敏性和特异性,以及抗干扰能力进行了分析。该芯片可成功应用于恶性疟疾的筛查,具有无标记、即时快速的特点,与荧光定量PCR法相比,两种方法在敏感度和特异性方面无统计学差异。研究结果为一步研制疟疾分型鉴定蛋白质芯片奠定了基础,有利于对入境人员进行疟疾快速筛查。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横县1950—2014年疟疾疫情监测数据,探讨该时期疟疾流行特点,为今后防控疟疾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横县1950—2014年疟疾疫情报告数据,应用Excel2007、SPSS18.0和Matlab2016a统计软件分析疟疾疫情的流行特征。用Markov模型对横县2012—2014年疟疾发病率进行预测,并验证预测效果。结果横县1950—2014年共报告疟疾发病数65 259例,年均发病率为119.74/10万。发病率趋势可分为4个阶段,各阶段年均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65 257.034、P<0.05)。其中,1953年疟疾为发病率最高(4 490.14/10万),1996—2014年疟疾发病率则保持在0.77/10万以下,疟疾发病率总体呈下降趋势。2002—2014年无本地疟疾发生,但输入性疟疾病例占比逐步增大(1984—2014年间输入性疟疾病例占疟疾病例总数的93.75%)。同时,Markov模型预测模型用于发病率预测效果良好。结论广西横县经过60多年疟疾防治,原发性疟疾流行已经得到有效控制。但近年出现的输入性疟疾不可忽视,可能造成疟疾死灰复燃,应该把输入性疟疾的流行病学特征作为研究的重点工作。  相似文献   

4.
《昆虫知识》2010,(6):1028-1029
一项新研究显示,疟疾的传播媒介——蚊子正在快速变异,比如冈比亚按蚊正变异分化成不同种的蚊子,这将给疟疾防治工作带来麻烦,因为对其中一种蚊子有效的防治手段可能对另一种蚊子无效。  相似文献   

5.
对辽宁省2019年的3例境外输入性三日疟疟疾病例进行了实验室检测与诊断分析。 收集并进行流行病学调查与资料汇总。根据疟疾实验室现有最新执行诊断标准《疟疾的诊断》(WS259-2015)的要求,对临床诊断的疑似三日疟患者采集抗凝血制作血涂片镜检、进行疟疾快速诊断检测(RDT),上送全血到辽宁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病例复核,巢氏PCR检测并进行测序比对。3份病例患者外周血血涂片镜检薄厚血膜,虫体分期主要为环状体期、大滋养体期、配子体期和成熟裂殖体期,其中大滋养体期中疟色素呈深棕色、较大、沿边缘分布,发现寄生的红细胞通常不胀大甚至会缩小,配子体小而圆,根据镜下特点初步判定为三日疟原虫;RDT结果提示为感染除恶性疟以外的其他3种疟疾(三日疟、卵形疟、间日疟)的单一感染,省级参比实验室对于上送全血利用巢氏PCR检测技术进行复核检测;将扩增出的三日疟的目的片段产物序列送至上海维基基因测序公司进行序列分析比对,基因序列同源性达到了100%。 同时使用血涂片镜检、进行疟疾快速诊断检测(RDT)和PCR进行检测,实验结果均鉴定为三日疟,根据病例的流行病学调查和临床表现确定为境外输入性三日疟病例。  相似文献   

6.
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在疟疾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疟疾仍然是21世纪人类健康的严重威胁之一,快速准确的诊断是疟疾防治的关键。目前利用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研制的诊断盒主要有4种,在疟疾快速检测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着重综述了这4种诊断盒在疟疾检测中的应用情况以及各自的特点。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靖西县2000—2013年疟疾流行特点,为实施消除疟疾行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靖西县2000—2013年疟疾监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00—2013年,靖西县共报告疟疾病例36例,均为输入性疟疾病例;2000—2013年未发现当地感染病例。结论按照世界卫生组织消除疟疾标准,靖西县已进入消除疟疾的巩固期,但劳务输出等归国人员和流动人员,仍然是未来需要有效遏制和消除疟疾的监测重点。  相似文献   

8.
目前,中资企业在境外投资项目多集中在东南亚和非洲等疟疾高度流行国家,疟疾防控对企业顺利实现"走出去"目标构成很大挑战。本文结合国家电投云南国际公司在缅甸实施伊江水电项目过程中在疟疾防控方面进行的积极探索,围绕项目区域疟疾特点、疟疾防控思路、主要措施、防控效果等内容进行了阐述,对中资企业境外项目疟疾防控具有一定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9.
于建荣 《生命科学》2001,13(6):281-286
1901 EMIL ADOLF VON BEHMNG(1854-1917,德国 Marburg大学)因为他在血清治疗方面的工作,尤其是在治疗白喉方面,在医学领域开辟了一条新路,为医生治疗疾病和预防死亡提供了有利的武器。 1902 Sir RONALD ROSS(1857-1932,英国利物浦大学学院)因为他在疟疾方面的研究工作,他研究了疟疾如何进入生物体;为疟疾的成功研究和防治奠定了基础。 1903 NIELS RYBERG FINSEN(1860-1904;丹麦哥本哈根Finsen医用光线研究所)由于他在…  相似文献   

10.
<正>为降低疟疾的发病率和致死率,需要对疟疾采取新的治疗手段,同时应加快消除疟疾和最终消灭疟疾的步伐。为实现消灭疟疾这个目标,旨在打破寄生虫传播循环、防止疟疾复发的治疗手段至关重要。因此,传播阻断型恶性疟疾疫苗被视作重要的疟疾治疗手段,包括阻断人蚊传播的传播阻断型疟疾疫苗(VIMT),该疫苗针对的是寄生虫的有性生殖和孢子生殖阶段,或者说是蚊子体内阶段(SSM-VIMT)。在过去的几年中,当疟疾研究领域开始着手于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大连市疟疾疫情流行现状,为制定科学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以2011年度大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疟疾疫情报告资料为基础,描述和分析大连市疟疾疫情概况.结果 大连市疟疾病例均为输入性病例,其中非洲输入性病例为14例,占全部病例的93.33%(14/15);大部分疟疾病例居住在瓦房店、普兰店、庄河市、长海县等农村地区,占全部病例的73.33%(11/15);他们的文化程度较低,初中以下学历占73.33%(11/15).结论 大连市以输入性疟疾病例为主,非洲为输入性病例主要疫源地.应加强疟疾培训,强化医务人员及时发现和有效处理疟疾的技能培训,普及疟疾防治知识.  相似文献   

12.
疟原虫与疟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结合国内外研究进展,简介了疟原虫的生物学特性,疟疾的发病机理,目前我国疟疾流行概况和防治策略。  相似文献   

13.
疟疾是一种由原虫引起的致命性传染病,在古代因无法确定传染来源,疟疾曾经导致很多人发病甚至死亡。随着生物医学科技的进步,人们发现,疟疾是由疟原虫引起的传染病。疟原虫需要人和雌性按蚊2个宿主才能完成其世代交替的生活史,在人体内,主要包括红外期和红内期及配子体形成过程;在按蚊体内主要包括配子生殖与孢子生殖过程。疟疾的防治需要采取灭蚊、积极治疗患者和预防用药等多种综合措施,为此世界卫生组织和我国都设立了"疟疾日",以宣传和普及疟疾的防治知识。  相似文献   

14.
《疟疾期刊》的一项研究说,在非洲一个国家的首都的抗生素误用急剧增加,这是疟疾诊断改善带来的一个未曾预见的后果。一个在坦桑尼亚达累斯萨拉姆检验疟疾迅速准确的测试方法的推广的研究组发现,针对发热的抗生素处方增加了将近1/4,从49%增加到了72%,这让人们担心这种行为将帮助不断增加的抗生素耐药性。该研究组评估了疟疾快速诊断测试的影响,该测试在坦桑尼亚首都的3所医院和3个卫生设施取代了精确性较低的显微镜诊断。在推广了  相似文献   

15.
正最近一项研究发现一类存在于血红细胞中的单基因的突变,这类突变能够帮助机体抵抗疟疾。这一发现能够帮助我们了解机体抵抗疟疾的作用机理,而且为新型疗法的开发也提供了思路。来自英国的研究者们对撒哈拉地区的原始部落中的几千人进行了全基因组的测序,用于寻找与疟疾有关的多种不同的血细胞标志物。疟疾是由来自疟原虫属的五种单细胞生物感染引发的疾病,  相似文献   

16.
由于抗药疟原虫和蚊虫的出现,给疟疾防治带来了困难。研发安全有效的疟疾疫苗是当前全球疟疾防治的迫切需求。目前,正在研究的疟疾疫苗主要包括红前期疟疾疫苗、红内期疟疾疫苗和传播阻断型疟疾疫苗。其中传播阻断型疫苗(Transmission-blocking vaccines,TBVs)被认为是一种在疟疾流行地区降低病原体传播的可行策略。近年来,传播阻断型疟疾疫苗的研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本文综述了传播阻断型疟疾疫苗的用途、靶抗原以及传播阻断型恶性疟疾和间日疟疾疫苗研究现状,旨在为传播阻断型疟疾疫苗的研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生物磁学》2012,(1):I0003-I0004
疟原虫是导致疟疾的寄生虫。研究人员在5月在线出版的《自然-医学》期刊上报告。原有的疟疾能预防由另一种疟原虫所引发的再次感染,新发现可应用于疟疾流行地区治贫血的铁补充治疗。  相似文献   

18.
基于经典的Ross-MacDonald(R-M)疟疾模型,我们考虑了扩散以及蚊子的血资源在疟疾传播过程中的影响,利用上下解及迭代方法研究了新的R-M模型平衡点的渐近性态.理论结果和数值模拟表明,血餐资源的丰富程度是影响疟疾传播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9.
《生物学通报》2007,42(10):29-29
巴曲一所大学的研究人员最近发现,一种雨蛙科巴西小绿蛙的皮肤分泌物中所含的成分,可能具有治疗疟疾的功效据当地媒体8月29日报道,巴西利亚大学的研究人员从2001年开始对这种小绿蛙的分泌物进行研究,日前已从中提取出6种蛋白质。检测结果显示,这些蛋白质对疟疾、利什曼病和其他一些病症具有治疗作用。[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本文报道了97例疟疾患者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的原因。发现疟疾患者抗-HCV阳性率为71.13%,其中有单采血浆还输血细胞(下称单采浆)献血史者为89.71%,有受血史者为64.29%,既无单采浆史又无受血史者无一例抗-HCV阳性。有单采浆史的疟疾患者与同村非疟疾的单采浆献血者相比,抗-HCV阳性率无显著不同,且二者均显著高于同村既无单采浆史又无受血史的非疟疾人群。在无单采浆史和受血史人群中,疟疾病例和非病例抗-HCV阳性率很低。说明有单采浆史的疟疾病例HCV感染与单采浆有关,有受血史的疟疾病例HCV感染与受血有关。对当地单采浆血站进行调查,发现在采血、分离血浆和血细胞还输过程中存在血液交叉污染,这是导致有单采浆史的疟疾病例HCV感染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