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应用杂交瘤技术获得4株分泌抗小鼠腺病毒(MurineAdenovirusMAd)单克隆抗体细胞株,并对其特性进行分析。经鉴定,它们所分泌的抗体类型均为IgM,腹水效价为10-3~10-6。相对亲和力分别为0.1μg/ml(A9)、0.65μg/ml(Bl)、12.5μg/ml(G4)和23μg/ml(D4)。与其他10种鼠源性病毒均无交叉反应,表明McAb具有良好的特异性。单抗标记FITC后用于人用鼠源性单抗制品及各种传代细胞和原代细胞中MAd检测,获得良好的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2.
含硫多肽类抗生素那西肽的菌种诱变及产量提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那西肽(Nosiheptide)产生菌Streptomyces actuosus Z11,经NTG处理和对Cu^2+,Mn^2+耐受选育,获得突变株Z15,其可耐受Cu^2+为300μg/ml,耐Mn^2+1000μg/ml,产生那西肽可达1500μg/ml是Z11活力的1.6倍。  相似文献   

3.
鼻咽癌细胞对HA的粘附作用及微丝的共聚焦显微镜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研究了人鼻咽癌上皮细胞系CNE-2Z对透明质酸(HA)的粘附作用及其粘附后微丝的改变,结果表明,鼻咽癌细胞粘附的OD值随HA浓度的升高而升高,300μg/ml、1250μg/ml组与对照组比较有极显著性意义,P<0.01;癌细胞粘附的OD值随培养时间延长而升高,240min组及120min组与60min组比较有极显著性意义,P<0.01。LSM观察HA浓度为300μg/ml时培养4h和24h的癌细胞微丝的分布明显不同,培养4h的癌细胞呈圆形,微丝均匀地分布于胞浆内;培养24h的癌细胞呈不规则形,微丝主要分布于与HA的粘附面上。上述结果提示HA可促进鼻咽癌细胞粘附,癌细胞与HA结合后可诱导MF重组  相似文献   

4.
黄花蒿培养细胞中青蒿素合成代谢的体外调节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黄花蒿培养细胞通过两步培养积累青蒿素.第1步在含有0.2~0.4mg/L6-苄基氨基嘌呤(6-BA)和3~4mg/L吲哚乙酸(IAA)的N6培养基中进行细胞的增殖培养,第2步将培养好的细胞转入含0.2~0.4mg/L6-BA和0.2~0.4mg/LIAA的改良N6培养基中进行青蒿素的合成.青蒿素的合成量为190μg/g干细胞左右.当在第2步培养中加入青蒿素合成前体青蒿酸,青蒿素合成量比仅靠激素诱导提高了3倍多.青蒿素的合成途径是植物固醇合成途径的分支途径,当在青蒿素合成过程即第2步培养中加入固醇生物合成抑制剂双氯苯咪唑和氯化氯胆碱处理,可使代谢向合成青蒿素的方向移动,青蒿素合成量明显提高.经200mg/L氯化氯胆碱处理2d,黄花蒿细胞合成青蒿素量为372μg/g干细胞;经20mg/L双氯苯咪唑处理4d,黄花蒿细胞合成青蒿素量为1540μg/g干细胞,比靠激素诱导提高了8倍多,与诱导脱分化细胞的黄花蒿叶中所含的青蒿素(3000μg/g干细胞)处于同一个数量级.以上结果表明:在通过植物激素调节可以合成青蒿素的黄花蒿培养细胞中,缺乏青蒿素合成前体是青蒿素合成量低的重要原因.因此,在青蒿素合成的过程中通过体外调节,  相似文献   

5.
黄芪多糖和白细胞介素2对LAK细胞毒活性的调节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扶正中药黄芪的有效成分黄芪多糖(APS)和不同来源的白细胞介素2的伍用,探讨其对LAK细胞毒性的调节作用,乳酸脱氢酶释放法(LDH)测定LAK细胞毒性的实验结果表明:APS自身具有增强LAK细胞毒性的作用,有效剂量范围为1μg/ml ̄100μg/ml;LAK细胞发挥细胞毒活性伍用一定剂量的白细胞介素2;APS(10μg/ml)和IL-2(500μ/ml)对LAK细胞毒性具有非常显著的协同增强作  相似文献   

6.
本实验用5只恒河猴人工造成眼角膜创伤,基本一致地除去双眼角膜上皮细胞层,仅边缘部分残留有少量的角膜细胞,均以猴的右眼作实验处理,每日滴3次表皮生长因子溶液(生理盐水配制,浓度130μg/ml);均原左眼作对照,每日仅滴3次生理盐水。每日用荧光素钠溶液滴眼,检查眼角膜创面的恢复进展情况,结果实验眼的创面在第3-4天完全恢复,对照眼则在第5-6天恢复,实验眼比对照眼约提前2-3天恢复,表明表皮生长因子  相似文献   

7.
细菌转化黑色素的抗流感病毒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敏感的MTT法测定了嗜麦芽假单胞菌转化黑色素的抗流感病毒作用。测定结果表明:纯化的黑色素毒性极低,对MDCK细胞的无毒界限为0.2mg/ml,远高于其有效的作用浓度;10~20μg/ml的黑色素能有效抑制流感病毒(血凝效价1∶32)致细胞病变。病毒感染72h后用MTT法测定,其宿主MDCK细胞保护百分率达95%以上;此外,加黑色素后的MDCK细胞,抗流感病毒感染的能力优于目前抗病毒的有效药物病毒唑,前者的最佳作用浓度(20μg/ml)比后者(100μg/ml)低5倍。可以认为嗜麦芽假单胞菌转化黑色素具有毒性低、抗流感病毒能力强的特点  相似文献   

8.
HPLC法检测红豆杉细胞培养物中的紫杉醇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对紫杉醇和干扰紫杉醇测定的6种常见紫杉烷进行色谱化分离的基础上,建立了红豆杉细胞培养物中紫杉醇的高效相色谱检测方法。样品经提取后,在Kromasil C18柱上以乙腈:水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于227nm处进行检测。紫杉醇在0.2μg/ml-20μg/m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经测定检测限为0.1μg/ml,检测精密度为3.4%,回收率为88.4%。  相似文献   

9.
观察了hFPIL6/2对6.5Gyγ线照射NIH小鼠第10天造血功能恢复的影响。结果表明:照射小鼠连续4d给予hFPIL6/2250μg·kg-1·d-1,其脾重、CFU-8、骨髓有核细胞数及CM-CFU分别比对照组增加59.0%、278.5%、57.9%和138.2%,统计学处理均有显著差异;对此四项指标的改善也明显优于25μg组。另外,250μg剂量组小鼠外周血象30d的动态观察结果表明,hFPIL6/2不但能明显提高红细胞和血红蛋白的最低值,而且能使血小板的恢复提前。提示hFPIL6/2在促进血小板生成和促进红系造血方面可能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用100μg/ml藻红蛋白联合激光处理8113人口腔上皮癌细胞,MTT比色法测定癌细胞存活率。实验表明,先用藻红蛋白处理再经波长为488nm,25.6J/cm2氩离子激光辐照,细胞存活率为25%;而单用藻红蛋白,单用激光组分别为43%和107%。结果证明,藻红蛋白的光敏作用对体外培养的肿瘤细胞具有较强的杀伤作用。  相似文献   

11.
天竺葵花清除自由基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化学发光法研究了天竺葵花粗担液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和羟自由基(OH)的清除作用,用分光不镀法研究了它对1,1-二苯基-2-苦肼基自由基(DPPH0的清除作用。结果表明,天竺葵花具有很强的清除自由基活性。其粗提物清除O2^-分别为3.5μg/ml(红花),3.0μg/ml(粉花),1.6μg/ml(浅粉花),与茶多酚(IC50=1.1μg/ml)相近,清除OH的IC50分别为5.7μg/  相似文献   

12.
用100μg/ml藻红蛋白联合激光处理8113人口腔上皮癌细胞,MTT比色法测定癌细胞存活率。实验表明,先用藻红蛋白处理再经波长为488nm,25.6J/cm^2氩离子激光辐照,细胞存活率为25%;而单用藻红蛋白,单用激光组分别为43%和107%。结果证明,藻红蛋白的光敏作用对体外培养的肿瘤细胞具有较强的杀伤作用。  相似文献   

13.
以25μg/ml的丝裂霉素C处理巨噬细胞30min,可阻断巨噬细胞白介素1(IL-1)、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TNF)及前列腺素E2(PGE2)的合成与分泌。创伤小鼠巨噬细胞经丝裂霉素C处理后,可明显抑制正常T细胞白介素2(IL-2)mRNA及IL-2受体(IL-2R)α mRNA水平,并增强Ts细胞的抑制活性。去除T细胞中Ts细胞可使巨噬细胞的抑制作用消失。表明创伤后巨噬细胞可通过  相似文献   

14.
酪氨酸-铜体系电化学氧化行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pH值3.94的B-R缓冲溶液中,酪氨酸-铜络合物在玻碳电极出现氧化峰。用新极谱法测定,酪氨酸浓度在0.3μg/ml-3μg/ml范围内与氧化峰的2.5次微分值呈线性,检测下限0.2μg/ml。直接用于氨基酸药物样品的测定结果满意,并对酪氨酸-铜络合物的电化学氧化行为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5.
内毒素直接损伤血管内皮细胞的细胞生物力学机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微管吸吮系统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标准固体粘弹性模型, 研究内毒素直接作用对于皮细胞弹性模量K1 、K2 和粘性系数μ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 随着内毒素浓度的增加( 0 .3125μg/ml~10μg/ ml) , 弹性模量K1 、K2 均下降( 其中K1 比K2 更为显著) , 粘性系数μ随着内毒素浓度的增加而增加; K1 、K2 、μ随着内毒素(0.625μg/ ml) 作用时间的延长而降低;内毒素直接损伤血管内皮细胞后的共聚焦图像表明: 内皮细胞的微丝、微管发生重排; 细胞核位移、脱核, 内毒素与细胞膜呈全面浸润状态。研究结果从细胞生物力学的角度, 给出内毒素直接损伤血管内皮细胞的证据。  相似文献   

16.
喹诺酮类药物抗乙型肝炎病毒体外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以2.2.15细胞株为模型,以HBsAg、HBeAg、HBVDNA、细胞存活率为观察指标,综合评价了喹诺酮类药物吡哌酸(PipemidicAcid)、氟哌酸(Norfloxacin)、环丙氟哌酸(Ciproflosxacin)、氟嗪酸(Ofloxacin)体外抗HBV效果。结果表明:吡哌酸、氟哌酸、环丙氟哌酸、氟嗪酸对HBsAg、HBeAg50%抑制浓度(ID_(50))分别为11μg/ml、64μg/ml、93μg/ml、105μg/ml和199μg/ml、111μg/ml、24μg/ml、217μg/ml,细胞存活率为50%时的药物浓度(CD_(50))分别为219μg/ml、90μg/ml、181μg/ml、169μg/ml,在所选定的用药浓度范围内不同程度抑制培养上清液及细胞内HBVDNA及其复制中间体的产生。尤其对超螺旋结构DNA(scDNA)有不完全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7.
中麻黄悬浮培养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本文用中麻黄无菌苗为外植体,其切段培养在附加2mg/L2,4-D和0.5mg/L 6 BA的MS培养基上,全部脱分化形成白色疏松愈伤组织。愈伤组织继代培养于MS+0.5mg/L2,4-D+0.2mg/L6BA+0.2mg/L NAA+4%蔗糖的培养某上。以继代培养愈伤组织为材料进行悬浮培养,培养基为附加0.2mg/L2,4-D+0.1mg/L6BA+0.1mg/LNAA+2%蔗糖的MS液体培养基,得到分散性好,细胞形状接近圆形,细胞大小均一,细胞团多由2-30个细胞组成的悬浮培养体系。第三代悬浮培养细胞增长率为0.35g·fw/20ml·d,细胞有丝分裂指数为11.2%。条件培养和高密度接种可缩短延迟期,条件培养不能提高分裂指数,1g/10ml接种密度可使分裂指数提高至21.2%。  相似文献   

18.
不同浓度四氯化碳(CCl4)对草鱼肝原代细胞的损伤实验中,CCl4浓度为10μl/ml可引起细胞血清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乳酸脱氢酶(LDH)逸出量与细胞破损率显著增高,培养液中添加亚硒酸钠(Na2SeO3)0.2μg/ml,则可降低ALT、AST、LDH的逸出量,减轻细胞破损程度。Na2SeO3保护实验中,Na2SeO2+CCl4组预先腹腔注射(ip)0.1mg/kg.bw连续三日,末次ipCCl4混合液1ml/kg.bw,24h内肝组织超氧物歧化酶(SOD)相对活性比CCl4组提高达91.5%,第七日仍提高达54.5%,与对照组的水平基本接近;血清中丙氨酸氨基转氨酶(ALT)水平逐渐降低。本实验还观察到Na2SeO3可引起肝脂质过氧化物显著降低,肝微粒体蛋白含量与细胞色素P—450活性升高;组织切片观察显示肝组织损伤程度减轻,72h后细胞核增多。表明Na2SeO3可提高草鱼肝清除自由基能力,增强肝脏解毒功能。  相似文献   

19.
水稻对硒吸收,分布及硒与硅共施效应   总被引:48,自引:0,他引:48  
水稻幼苗根吸收的^75Se在顶叶分布较多,以下各叶依次减少,但根内积累更多,当Yoshida营养液加入0.1和0.3μg/ml亚硒酸钠,根吸收^32P,幼苗长高并生根;但经0.6μg/ml处理后幼苗生长受抑制,叶片失绿。  相似文献   

20.
辣椒转基因植株再生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用改建的农杆菌转化辣椒,已建立有效的转化两再生系统。辣椒无菌苗(12天苗龄)子叶在再生培养基(MS+3mg/L BA)上预培养2天,再用农杆菌感染,共培养2天,再转入含Km(100μg/ml)的再生培养基中培养2-3周后,子叶基部有多丛芽形成。分切多丛芽,将芽转选择性的芽伸长培养基(MS基本成分+B5维生素类+2mg/L BA+75μg/ml)上,待芽长至2-3cm后,切下并转入生根培养基(M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