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湖南省木本植物上的拟茎点霉新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报道了采自湖南省木本植物上的10个拟茎点霉Phomopsis新种,即喜树拟茎点霉Ph. camptothecae、腊梅拟茎点霉Ph.chimonanthi、杜仲生拟茎点霉Ph.eucommiicola、紫薇拟茎点霉Ph.lagerstroemiae、红继木拟茎点霉Ph.loropetali、厚朴拟茎点霉Ph.magnolina、海桐拟茎点霉Ph.pittospori、竹柏拟茎点霉Phomopsis podocarpi、石榴拟茎点霉Ph.punicicola和酸枣拟茎点霉Ph.ziziphicola。对新种与其近似种在形态及ITS序列上的差异进行了讨论。文中附有新种的拉丁文、英文描述及显微结构图。模式标本保存于华南农业大学真菌标本室(SCHM)。  相似文献   

2.
福建省木本植物上的拟茎点霉新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报道了采自福建省木本植物枝上的6个拟茎点霉 Phomopsis 新种: 阳桃拟茎点霉 Ph. averrhoae、胡颓子生拟茎点霉 Ph. elaeagnicola、光叶子花拟茎点霉 Ph. glabrae、枫香拟茎点霉 Ph. liquidambaris、含笑拟茎点霉 Ph. micheliae 和叶下珠生拟茎点霉Ph. phyllanthicola。对新种与近似种在形态上的差异进行了讨论。新种附有拉丁文描述及显微结构图。模式标本保存于华南农业大学真菌标本室(SCHM)。  相似文献   

3.
采自广州的六个拟茎点霉新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告了采自广州的六个拟茎点霉Phomopsis新种:金合欢生拟茎点霉Phomopsis acacicola、叶子花生拟茎点霉Phomopsis bougainvilleicola、樟生拟茎点霉Phomopsis cinnamomicola、八宝树拟茎点霉Phomopsis duabangae、杜鹃拟茎点霉Phomopsis rhododendri和黄花夹竹桃拟茎点霉Phomopsis thevetiae。新种附有拉丁文、英文描述和显微结构图。模式标本保存于华南农业大学真菌标本室(SCHM)。  相似文献   

4.
采自广州的六个拟茎点霉新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告了采自广州的六个拟茎点霉Phomopsis新种:金合欢生拟茎点霉Phomopsis acacicola、叶子花生拟茎点霉Phomopsis bougainvilleicola、樟生拟茎点霉Phomopsis cinnamomicola、八宝树拟茎点霉Phomopsis duabangae、杜鹃拟茎点霉Phomopsis rhododendri和黄花夹竹桃拟茎点霉Phomopsis thevetiae。新种附有拉丁文、英文描述和显微结构图。模式标本保存于华南农业大学真菌标本室(SCHM)。  相似文献   

5.
采自西双版纳的三个拟茎点霉新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了采自云南西双版纳的三个拟茎点霉Phomopsis新种:猴面包树拟茎点霉Ph. adansoniae、橡胶生拟茎点霉Ph. heveicola和蒲桃生拟茎点霉Ph. syzygiicola。猴面包树拟茎点霉分生孢子梗较长且宽,甲型分生孢子纺锤形,不同于木棉科植物上已报道的拟茎点霉种。橡胶生拟茎点霉与橡胶拟茎点霉Ph. heveae的主要区别在于前者分生孢子梗较宽,甲型和乙型分生孢子较窄。蒲桃生拟茎点霉与蒲桃拟茎点霉Ph. syzygii的主要区别是前者分生孢子梗合轴分枝,甲型分生孢子具2个油球。新种附有拉丁文、英文描述及显微结构图。模式标本保存于华南农业大学真菌标本室(SCHM)。  相似文献   

6.
报道了苏木科植物上的两个拟茎点霉 Phomopsis 新种:羊蹄甲生拟茎点霉 Phomopsis bauhinicola 和决明生拟茎点霉 Phomopsis cassiicola ,和两个中国新记录种:羊蹄甲拟茎点霉 Phomopsis bauhiniae 和决明拟茎点霉 Phomopsis cassiae 。新种附有拉丁文、英文描述和显微结构图。模式标本保存于华南农业大学真菌标本室(HMA)。  相似文献   

7.
【背景】目前对于如何解决有害真菌对黑腹果蝇的致死性病理研究较少,对共生菌抑制有害真菌的研究引起普遍关注。【目的】检测黑腹果蝇共生菌对病原性真菌的拮抗作用,揭示共生菌提高果蝇的适合度。【方法】利用PDA培养基分离黑腹果蝇食物中真菌;利用形态和rDNAITS基因序列比对进行真菌的鉴定;通过测量菌落直径、孢子数量以及菌丝分枝数量以评定真菌的生长;利用存活率评估病原真菌的毒性;建立无菌和悉生模型,通过发育历期验证其共生菌与病原性真菌的竞争作用;利用双向选择食物装置检测共生菌抑制病原真菌的效果。【结果】从果蝇食物中分离出的真菌经鉴定为拟茎点霉(Phomopsis),可显著地降低成年果蝇的存活率和延缓果蝇发育。东方醋酸杆菌在体外可明显抑制拟茎点霉的生长,有效地减轻拟茎点霉对果蝇的致死作用,挽救了拟茎点霉导致的果蝇发育延滞,改善了果蝇产卵对拟茎点霉的趋避作用。【结论】拟茎点霉是果蝇的一株条件性病原真菌,而东方醋酸杆菌可以有效地减轻拟茎点霉对果蝇生长发育和存活率的损害,从而提高果蝇适合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解析拟茎点霉属XP-8的基因组序列信息,揭示该菌株潜在的代谢途径,并分析松脂醇及其糖苷化合物等次级代谢产物生物合成相关的关键基因。【方法】使用Illumina Hi Seq 2500高通量测序平台对拟茎点霉XP-8菌株进行全基因组测序,并通过不同软件对测序数据进行序列拼接,基因预测与功能注释。【结果】组装后的拟茎点霉XP-8基因组大小为55.2 Mb,GC含量53.5%,含有17094个蛋白编码基因和310个非编码基因。获得了松脂醇及其糖苷化合物等次级代谢产物生物合成相关的基因。系统发育分析揭示出拟茎点霉XP-8与5种子囊菌共有12635个同源基因和5626个基因家族。【结论】拟茎点霉XP-8具有用于合成松脂醇及其糖苷化合物等多种次级代谢物的基因组基础,为下一步的代谢工程改造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报道了采自草本花卉上的一个拟茎点霉Phomopsis新种(千日红拟茎点霉Ph.gomphrenae)和两个中国新记录种(风仙花拟茎点霉Ph.impatientis与埋生拟茎点霉Ph.immersa)。新种千日红拟茎点霉的甲乙型分生孢子不论长度还是宽度均小于之前报道的两个拟茎点霉,并且缺少第三种分生孢子。新种附有拉丁文描述及显微结构图。模式标本保存于华南农业大学真菌标本室(SCHM)。  相似文献   

10.
报道了苏木科植物上的两个拟茎点霉 Phomopsis 新种:羊蹄甲生拟茎点霉 Phomopsis bauhinicola 和决明生拟茎点霉 Phomopsis cassiicola , 和两个中国新记录种:羊蹄甲拟茎点霉 Phomopsis bauhiniae 和决明拟茎点霉 Phomopsis cassiae 。新种附有拉丁文、英文描述和显微结构图。模式标本保存于华南农业大学真菌标本室 (HMA) 。  相似文献   

11.
利用正交试验L16(45)对影响獐(Hydropotes inermis)ISSR-PCR反应的Taq DNA聚合酶浓度、dNTP浓度、引物浓度、Mg2+浓度及模板DNA浓度5个因素在4个水平上进行优化,同时对退火温度进行梯度PCR反应,以建立适合于獐ISSR-PCR反应的最佳体系.最终确定獐25μL ISSR-PCR反应体系为:Taq酶1.25 U·25μL-1、Mg2+浓度2.5 mmol·L-1、引物浓度0.3μmol·L-1、DNA模板量350 ng·25μL-1、dNTP浓度0.15 mmol·L-1.在此基础上,利用优化的反应体系成功筛选出10条用于獐相关研究的ISSR引物并确定了各自的最佳退火温度,为今后利用ISSR技术进行獐的物种鉴定与分类、亲缘关系、系统发育和生理病理学研究奠定了技术基础,也为开展其它大型资源动物如黑麂的保护遗传学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2.
朝鲜碱茅ISSR-PCR反应体系的建立与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进一步开展朝鲜碱茅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的研究,以野生朝鲜碱茅(Puccinellia chinampoensis)为材料,通过单因子试验对ISSR-PCR反应进行优化。确立最佳的PCR反应体系:在20μL反应体系中,含有模板DNA 40 ng,dNTPs 0.2 mmol/L,引物0.8μmol/L,TaqDNA聚合酶1 U,MgCl22.5 mmol/L和10×PCR Buffer(Mg2+free)2μL。此外,还筛选到10条扩增稳定、条带丰富的候选引物,并确定了各自的最佳退火温度。  相似文献   

13.
蚬壳花椒ISSR-PCR反应体系的建立及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猛  王平  孙吉康  孙小青  程鹏 《广西植物》2013,33(2):185-190
通过单因素试验及正交设计方法对影响蚬壳花椒ISSR-PCR扩增的主要因素(模板DNA、Mg2+的浓度、引物、dNTPs,TaqDNA聚合酶的用量以及退火温度)进行优化,以建立蚬壳花椒ISSR-PCR反应的最佳体系。结果表明:最佳反应体系(20μL)为模板DNA 60ng、MgCl2 2.5mmol/L、dNTPs 0.15mmol/L、引物0.6μmol/L、TaqDNA聚合酶2.4U。在此基础上,从100条引物中筛选出18条扩增稳定、多态性好的ISSR引物并经过10份蚬壳花椒种质检验,证明该体系具有扩增条带清晰、稳定、重复性好等优点。该反应体系的建立为蚬壳花椒种质资源分类、遗传多样性分析提供了更客观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五针松胚乳ISSR-PCR反应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采用改良的CTAB法提取5种五针松胚乳DNA,经检测,该方法提取的DNA纯度和含量较高,单粒种子胚乳DNA得率基本满足大量PCR扩增的需要。建立了稳定的、可重复的五针松ISSR-PCR最佳反应体系及PCR扩增程序,筛选出了扩增条带清晰、多态性丰富的16个ISSR引物,为今后利用五针松种子胚乳开展遗传图谱构建等分子生物学研究提供一个标准化程序。  相似文献   

15.
刘卓  沙伟  于冰 《生物技术》2012,22(3):61-65
目的:建立紫萼藓科(Grimmiaceae)植物ISSR-PCR反应的最佳体系。方法:通过L16(45)正交试验,研究了dNTP浓度、镁离子浓度、模板DNA浓度、引物浓度、Taq DNA聚合酶浓度这5个因素在4个水平上对ISSR-PCR的影响。结果:建立了紫萼藓科ISSR-PCR反应的最佳反应体系,其中dNTPs浓度为0.8mmol/L、Mg2+浓度为3.0mmol/L、模板为15ng、引物浓度为1.4μmol/L、Taq酶量2U,总体积为25μl。反应程序为:扩增程序为:94℃预变性5min;94℃变性30s,48~52℃退火1min,72℃延伸2min,共40个循环;72℃延伸10min;4℃保存。采用引物UBC812等均能够得到有效扩增。结论:该优化体系的建立为下一步对紫萼藓进行ISSR分子标记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中国木犀科苦丁茶ISSR实验条件优化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系统地研究了中国木犀科苦丁茶ISSR反应体系中的主要影响因子,建立了一套稳定的ISSR PCR反应参数。筛选出了10个有效引物,并以中国木犀科苦丁茶8个物种共21份种质材料为供试材料对优化后的反应条件的重复性、多态性进行了检测。优化后的反应体系为:10×buffer 2.5 μL,2.0~3.0 mmol·L-1 MgCl2,150~300 μmol·L-1 dNTPs,Taq酶1.0~1.5 U,引物0.4~0.5 μmol·L-1,DNA模板5~320 ng。PCR扩增程序为:94℃预变性4 min,然后按94℃变性40 s,50~54℃退火45 s,72℃延伸120 s,进行35个循环,最后72℃延伸8 min。该反应条件可应用于中国木犀科苦丁茶亲缘关系和遗传多样性分析。  相似文献   

17.
为了了解棉铃虫对阿维菌素的抗药性机理,用阿维菌素对棉铃虫(Heliothis armigera)进行了抗性选育,并对选育的27代棉铃虫解毒酶的活性进行了检测.选育从F0至F21代,抗性缓慢波动上升,达到选育前的121.19倍;F0至F27代抗性迅速增长,达到选育前的821.73倍,抗性发展趋势呈现S型曲线.随着选育代数...  相似文献   

18.
栝楼ISSR-PCR体系的正交优化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建立栝楼最佳ISSR-PCR正交优化体系,为开展栝楼ISSR分子标记奠定技术基础。方法:采用正交试验设计对影响栝楼ISSR-PCR扩增的重要参数(DNA模板、MgCl2、dNTPs、引物、TaqDNA聚合酶)进行优化试验,同时进行不同温度梯度试验和ISSR体系筛选。结果:最佳的栝楼ISSR-PCR的反应体系(20μl)为:30ng模板DNA,2.0mmol/L MgCl2,0.3mmol/L dNTPs,0.5μmol/L引物,0.5U Taq DNA聚合酶;退火温度为52℃-55℃;扩增反应程序为:94℃预变性5min;94℃变性30s,52℃退火1min,72℃延伸2min,35个循环;72℃延伸7min;4℃保存。结论:建立了栝楼的最佳ISSR反应体系,为栝楼种质鉴定提供了更客观可靠  相似文献   

19.
云锦杜鹃ISSR扩增条件的优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云锦杜鹃基因组DNA为研究对象,对影响ISSR-PCR扩增效果的一些因素,包括镁离子浓度、dNTP浓度、模板DNA含量、TaqDNA聚合酶量、BSA浓度、引物用量以及退火温度等进行筛选和优化,建立了稳定、可重复的最佳反应体系:10μLPCR反应体积中,1×Taq酶配套缓冲液(10mmol/LTris.HClpH9.0,50mmol/LKCl,0.1%TritonX-100),1.5mmol/LMgCl2,0.15mmol/LdNTP,0.45UTaqDNA聚合酶,2mg/mLBSA,12pmol引物,16ng模板DNA。利用所建立的优化反应体系从100个ISSR引物中共筛选出12个稳定性好、重复性高的引物,对5个居群共100个云锦杜鹃个体的DNA进行扩增,检测到170个位点,其中多态位点150个,多态位点百分率88.24%,5个居群的多态位点百分率平均为48.23%。云锦杜鹃ISSR反应体系的建立为利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研究云锦杜鹃的遗传多样性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20.
珍稀植物杨叶肖槿ISSR体系建立及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珍稀植物杨叶肖槿ISSR反应的特点,建立了适用于杨叶肖槿遗传多样性研究的ISSR最适反应体系,具体包括:2.0μL 10×Buffer,27.5ng的模板DNA,2.0μL的dNTP,1U的Pyrobest DNA酶,1.25μmol/L的引物;最佳反应程序为94℃预变性5min,然后94℃变性1min,49℃退火45s,72℃延伸1min,35个循环;最后72℃延伸10min,4℃终止反应。应用该优化的反应体系筛选出了10条稳定性强、清晰度高而且表现出一定多态性的ISSR引物,并对杨叶肖槿进行了检测,获得了清晰稳定的扩增图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