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为了探明河西走廊沙棘果中的主要化学成分及对活性氧自由基的清除效应,本试验以5个沙棘品种,包括中国沙棘、西藏沙棘、肋果沙棘、中亚沙棘和蒙古沙棘为材料,对其鲜果中所含的总酚类、黄酮类和维生素C的含量分别进行了测定,并就沙棘果甲醇提取液对3种活性氧的抑制率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5个沙棘品种中,肋果沙棘果中总黄酮含量最高,达5.25 g芦丁/kg鲜重,西藏沙棘果次之;总酚类含量介于8.25~13.26 g没食子酸/kg鲜重之间,Vc含量介于1.84~3.46 g/kg鲜重之间,其中肋果沙棘和西藏沙棘的总酚类和Vc含量均较高。(2)肋果沙棘和西藏沙棘果甲醇提取液对NO·、O_2~-·和·OH的清除作用均较高。(3)总黄酮类与3种ROS的清除率间的相关性最大。总之,肋果沙棘和西藏沙棘果不仅具有高含量的活性物质,其甲醇提取液对氧自由基的清除活性也较强。  相似文献   

2.
旱生和湿生生境对蒲公英体内抗氧化物质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选择旱生和湿生生境中生长的蒲公英(Taraxacum mongolicum Hand.-Mazz)分根、叶、花序分别测定抗氧化成分及总抗氧化能力,并比较了SOD同工酶谱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不同生境选取的蒲公英叶片中抗氧化物质以SOD、POD、CAT等抗氧化酶和Vc等小分子为主,花序中可溶性糖、类黄酮和绿原酸含量最高;湿生蒲公英各器官尤其是根中的SOD、CAT、POD活性高于旱生蒲公英对应器官中的酶活性,旱生蒲公英各器官尤其是花序中的可溶性糖、类黄酮和绿原酸含量高于湿生蒲公英对应器官中的含量;旱生和湿生生境未诱导出新的SOD同工酶带;旱生和湿生蒲公英对应器官的总抗氧化能力接近。  相似文献   

3.
青藏高原沙棘果汁中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动态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沙棘果汁中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是衡量沙棘果实品质的重要指标之一。本研究报道青藏高原沙棘果实的不同生长期、不同产地、不同类型和不同海拔高度及不同储藏温度下,其果汁中可溶性固形物的含量及其变化规律,为青藏高原沙棘资源的开发利用,为合理选择沙棘原料基地和确定最佳采果期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大果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 vat.sp.)为胡颓子科(Elaeagnaceae)沙棘属落叶灌木或小乔木,果实中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和生物活性物质,在医药、功能性食品领域具有广阔的经济前景.通过对大果沙棘果中的黄酮、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抗坏血酸(Vc)以及脂肪等功能性成分的含量测定,为今后大果沙棘植物资源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东北山地灌木沼泽主要植物--细叶沼柳、五蕊柳、丛苔草和修氏苔草中Cu、Zn分布、积累及其季节动态.结果表明:Cu含量变动范围为6~12 mg·kg-1,细叶沼柳和五蕊柳各器官Cu含量为根》枝》叶;丛苔草和修氏苔草为茎》叶》根,Cu主要积累在灌木的根系和苔草的茎叶中,灌木和苔草中Cu含量相差较小.Zn含量变动在30~250 mg·kg-1之间,细叶沼柳和五蕊柳各器官Zn含量为叶》枝》根,尤其是叶和枝中都在150 mg·kg-1以上;丛苔草和修氏苔草各器官Zn含量为根》茎》叶.Zn多积累在灌木的叶和苔草的根中,且灌木各器官Zn含量明显高于苔草.细叶沼柳和五蕊柳各器官对Zn的富集系数均大于1.45,显示出较强的Zn富集能力.4种供试植物在生长初期地上部分Cu、Zn含量较高,且随着季节变化呈波动式降低趋势,而根中则表现出生长初期和末期Cu、Zn含量较高的特点.  相似文献   

6.
饲料中Vc水平对中华鳖幼鳖生长及其组织中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中华鳖幼鳖为研究对象 ,以高稳定性维生素C磷酸酯为Vc源 ,研究饲料添加Vc对中华鳖生长及其Vc在组织中含量的影响。试验分别投喂基础配方相同而分别添加Vc 0、5 0、10 0、2 0 0、4 0 0、80 0mg/kg的饲料 ,在水温 31±2℃条件下养殖于结构相同、面积分别为 10 .5m2 的 18口水泥池中 ,进行为期 10 5d的养殖试验。结果表明 :(1)饲料添加Vc可提高中华鳖幼鳖增重率 ,其中添加 2 0 0mg/kg组效果最佳 ,与未添加组间差异显著 (P <0 .0 5 ) ;饲料添加Vc能提高蛋白质转化效率 ,添加Vc2 0 0、4 0 0、80 0mg/kg组与不添加的对照组之间差异均显著 (P <0 .0 5 ) ;而且 ,饲料添加Vc能降低饵料系数 ,但未达到显著差异 (P >0 .0 5 ) ;未添加的对照组和低剂量组未见有Vc缺乏症产生。(2 )基于试验幼鳖增重率折线法分析 ,中华鳖幼鳖获得最佳生长时的饲料Vc最低需求量为 184mg/kg ;(3)肝脏中Vc含量随着饲料Vc添加水平上升而增加 ,相关系数达 0 .95 4 2 ,各添加组与未添加组间有显著差异 (P <0 .0 5 ) ;肝脏Vc含量的回归分析表明 ,获得维持肝脏组织Vc储存最佳的饲料Vc添加水平为 192mg/kg。 (4)饲料添加Vc可显著地降低鳖体水分含量 (P <0 .0 1) ,并略能增加体脂沉积 (P >0 .0 5 )。  相似文献   

7.
为了阐明黄龙山白桦不同生境、不同径级、不同器官桦木醇与桦木酸含量,系统采集了陕北黄土高原黄龙山林场阳坡、阴坡、林缘、孤立木4种生境下的白桦不同径级植株的树皮、树枝和树叶样品,采用超声波辅助提取法提取样品,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不同生境、不同径级白桦各器官桦木醇、桦木酸含量。结果表明:(1)不同生境下白桦各器官桦木醇、桦木酸含量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白桦树皮中桦木醇与桦木酸含量、白桦树枝中桦木酸含量在4种生境下均表现为阴坡>孤立木>林缘>阳坡,白桦树叶中桦木醇与桦木酸含量及树枝中桦木醇含量均表现为阴坡>林缘>孤立木>阳坡,总体来看阴坡生境下白桦各器官桦木醇与桦木酸含量都是最高的。(2)在白桦各器官中,桦木醇、桦木酸含量均表现为树皮>树枝>树叶。(3)不同生境下白桦各器官桦木醇、桦木酸含量随着胸径的增大均先增大后减小,均在第Ⅱ径级即胸径10.1~20 cm达到最大。研究认为,阴坡生境有利于白桦各器官积累桦木醇、桦木酸;白桦各器官中桦木醇含量较高,桦木酸含量比较低,而以桦木酸为原料的生物制剂已进入临床应用阶段,因此,以桦木醇为原料制取桦木酸是解决桦木酸在天然植物中含量低、提取困难的有效途径;对白桦各器官的采收应注意把握时机,于白桦生长到胸径10.1~20 cm时为最佳采收期。  相似文献   

8.
三江平原不同群落小叶章种群生物量及氮、磷营养结构动态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对三江平原典型草甸和沼泽化草甸两个群落的优势植物小叶章的生物量、结构动态、不同生长阶段各器官的氮、磷含量和储量动态以及氮、磷养分限制状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二者各器官生物量差异显著,但均符合模式Y=A+B1t+B2t2+B3t3;二者地上各器官生物量均为单峰型,且峰值出现的时间相差15 d左右;F/C 均小于1且前者明显大于后者;二者地上各器官的全氮和全磷含量在生长季均单调下降,且叶>叶鞘>茎,根中全氮变化基本一致,但全磷变化差别很大;二者各器官“三氮”含量特别是NH4+-N和NO3--N含量变化较大,且NH4+-N/NO3--N>1;根是二者氮、磷的重要储库,而茎、叶和叶鞘的氮、磷储量波动较大;两种小叶章的氮/磷<14,表明氮是影响二者生长的限制性养分,但其对于前者的限制性程度要高于后者.  相似文献   

9.
为探究中国沙棘对土壤镉(Cd)胁迫的性别响应差异,该研究以中国沙棘2年生幼苗为材料,利用盆栽试验研究在不同浓度Cd处理下(0(CK)、25、50、100和200 mg·kg-1)雌、雄株幼苗的生长、叶片生理特性以及Cd富集特征的差异。结果表明:(1)Cd处理下中国沙棘幼苗雌、雄株的株高和基径生长以及各器官生物量均表现出低浓度(<50 mg·kg-1)促进,高浓度(> 100 mg·kg-1)抑制的现象;低浓度Cd处理下雌株的株高、基径增长率和生物量的增幅均高于雄株;高浓度Cd处理下(200 mg·kg-1)雄株株高增长率、叶生物量和总生物量分别较CK显著降低,而雌株均未显著下降。(2)随着Cd浓度升高,雌、雄株叶片光合色素含量和抗氧化酶活性呈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丙二醛(MDA)和渗透调节物质含量呈上升趋势;Cd浓度为50~200 mg·kg-1时,雌株叶片的光合色素含量、抗氧化酶活性和渗透调节物质含量均高于雄株,而MDA含量始终低于雄株。(3)随着Cd浓度升高,雌、...  相似文献   

10.
海拔是影响中国沙棘自然分布和生长的的重要环境因子,水分代谢和碳代谢的平衡是植物存活和生长的基础,研究海拔对中国沙棘的水碳代谢和生长的影响有利于全面了解中国沙棘对海拔高度的适应性及其生理机制。以山西西部关帝山地区野生中国沙棘为研究对象,测定了海拔1100—2100 m的中国沙棘雌株在6月和8月的小枝正午水势、枝条导水损失率、枝条导管直径和导管密度、光合作用、不同部位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NSC)浓度,同时测定了不同海拔沙棘的株高和冠幅。结果表明:随着海拔的升高,6月和8月的土壤含水量均呈增加趋势;小枝正午水势先升高后降低;枝条导水损失率在6月先降低后升高;随着海拔的升高沙棘的导管直径没有显著性变化,但导管密度、枝条最大比导水率、叶面积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随着海拔的升高6月和8月光合速率均呈增加趋势;根和叶NSC含量没有较大幅度变化;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中国沙棘树高和冠幅均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以上结果表明:低海拔(1100—1300 m)和高海拔(1900—2100 m)中国沙棘生长均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在低海拔主要受干旱胁迫的影响,高海拔对中国沙棘的生长的抑制作用体现在低温引起的水分...  相似文献   

11.
光照和氮磷供应比对木荷生长及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熊静  虞木奎  成向荣  汪成  邹汉鲁 《生态学报》2021,41(6):2140-2150
光照和养分限制是影响林下植物生长和更新的关键影响因素,以亚热带主要常绿树种木荷(Schima superba)实生幼苗为试验对象,研究了不同光照(全光照、遮阴即45%全光照)和N、P供应比例(5,15,45)对幼苗生长和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1)遮阴不仅严重抑制了木荷各器官和单株生物量积累,更加剧了P限制。尽管N、P添加对木荷生长没有显著促进作用,但N、P供应比例为5时的性状组合更有利于木荷后期生长,但高N、P供应比例可能导致P限制。(2)遮阴下叶N、P含量显著增加,但叶C/N和C/P比显著降低;不同光照处理组中各器官及总N含量均随N、P供应比例增大而显著增加,而C/N比逐渐降低;P的分配格局发生改变,全光照组各器官P含量为茎 > 叶 > 根,遮阴组各器官P含量为根 > 茎 > 叶。(3)随N、P供应比例增加或光照强度降低,木荷均趋向降低根冠比和根质比、增加叶质比或茎质比。(4)木荷生物量与各器官N、P含量、叶质比呈极显著负相关,而与C/N和C/P比及根冠比、茎质比、根质比呈极显著正相关。光强和N、P比例变化均显著影响了木荷幼苗的养分利用特征,因而木荷作为伴生树种优化林分环境对其早期生长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王博  刘静  王晨嘉  张欣  刘嘉伟  李强  张强 《生态学杂志》2018,29(11):3541-3549
以神东矿区用于植被恢复的小叶锦鸡儿、沙柳、沙棘为对象,研究侧根分支处极限抗折力学特性及受力受损后生长指标、力学特性的自修复能力,以明确半干旱采煤沉陷区灌木侧根分支处在遭受外力损伤后的可持续固土能力.结果表明: 3种灌木生长季初期侧根分支处极限抗折力和抗折强度均存在显著差异,种间变化均表现为小叶锦鸡儿>沙柳>沙棘.小叶锦鸡儿和沙柳侧根分支处抗折强度与纤维素、木质素及棕纤维素含量呈显著正相关,沙棘抗折强度与纤维素和木质素含量呈显著负相关,与棕纤维素含量呈显著正相关.沉陷区形成的折力损伤显著破坏灌木侧根分支处的正常生长和力学特性,即使通过3个月的自修复也不能恢复到未受损水平.生长指标自修复能力越强,抗折力自修复程度越高,修复率种间变化为沙棘(91.2%)>沙柳(82.0%)>小叶锦鸡儿(73.9%),抗折力修复率种间变化为沙棘(41.4%)>沙柳(37.1%)>小叶锦鸡儿(30.0%).3种灌木侧根分支处可持续固土指数分别为小叶锦鸡儿(2.2084)>沙柳(0.2009)>沙棘(-2.4093),说明在半干旱采煤沉陷区小叶锦鸡儿可持续固土能力最强,沙柳次之,沙棘最弱.  相似文献   

13.
生境变化对栓皮栎幼苗营养元素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栓皮栎在我国天然分布的南界、中部和北界为研究样点,将不同纬度的栓皮栎实生幼苗移栽到同一地点,于生长旺季同时在种源地和移栽地进行取样和测定,探讨生境变化对栓皮栎幼苗生长旺季营养元素含量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生境变化对栓皮栎幼苗各器官N含量和茎P含量的影响显著,而对各器官K含量和叶片、根P含量影响较小;在种源地,栓皮栎各器官的N含量与纬度间呈极显著的正相关,茎、根的全P含量随纬度升高而降低,叶片N/P的变化不明显;移栽后,北界栓皮栎幼苗各器官的N、P含量显著降低,不同纬度来源对栓皮栎幼苗N、P含量的影响更为明显;各纬度栓皮栎叶片的N/P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不同纬度栓皮栎幼苗不同器官的营养元素含量存在差异,其对生境变化的响应也不相同.  相似文献   

14.
沙棘不同部位总黄酮含量的测定及比较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考察了引种于俄罗斯的大果沙棘不同部位总黄酮含量的差异。用超声提取作为沙棘总黄酮的制备方法;以芦丁为对照品,采用分光光度法作为沙棘总黄酮的测定方法。实验结果表明,沙棘叶、果肉和果皮中总黄酮含量分别为1.71%、0.76%和0.55%,叶中总黄酮含量分别是果肉和果皮的2.3倍和3.1倍,因此引种于俄罗斯的大果沙棘叶具有较大的开发价值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野蔷薇果富含维生素C(Vc),发育过程中Vc的含量一般在29.1-2485.2毫克/百克果之间.从发育状态上看,自座果到成熟,果中Vc的含量逐渐增加,至完全成熟时果中Vc的含量最高;过熟后Vc含量下降.从形态上看,野蔷薇果变红前后为Vc积累的高峰期.从季节上看,八月份为Vc积累的高峰期.白昼研究表明:每日早晚温度较低时,有利于Vc的积累与保存.  相似文献   

16.
红松越冬针叶的电子自旋共振(ESR)波谱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用ESR波谱仪在越冬红松针叶及叶绿体冻干粉中检出了g值分别为2.0044和2.0037的明确的单峰信号。针叶伤害愈重,信号愈强。此信号可被Vc或富含SOD等多种自由基清除剂的沙棘果汁所抑制。针叶受害愈重,沙棘果汁对信号的抑制作用愈强,Vc的抑制作用愈弱。据此认为红松苗越冬伤害和有机自由基的形成有关。在伤害发展的不同阶段,有机自由基的种类组成也不同。  相似文献   

17.
叶位整形是一项促进烟叶生长和品质提高的栽培管理措施,为明确不同叶位整形模式对白肋烟生长及多酚物质含量的影响,我们在白肋烟主产区—湖北省恩施州研究了不同叶位整形模式下不同生育期白肋烟的叶面积、叶绿素含量(CCI值)、各器官生物量和上下位叶片中多酚物质含量。结果表明:叶位整形显著影响了白肋烟生长和烟叶多酚物质含量,不但增大了不同叶位烟叶的叶面积及CCI值,还协调了各器官生物量、营养物质的合理分配以及不同叶位烟叶中多酚物质的含量;但不同叶位整形模式对白肋烟的生长影响不同,即旺长期整形(WZ)处理对白肋烟整株的促进作用较好,而团棵后期整形(TH)处理仅对上位叶效果较好。本研究采用的叶位整形栽培管理技术在保证白肋烟产量的同时,可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白肋烟生长及烟叶品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18.
干旱胁迫对杨树幼苗氮磷化学计量特征及分配格局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1年生杨树幼苗为研究对象,采用盆栽控水法,设置适宜水分、轻度、中度和重度胁迫处理(即田间持水量的80%、60%、50%和40%),研究干旱胁迫对杨树幼苗不同器官氮磷化学计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适宜水分处理相比,随着干旱胁迫时间延长,叶N含量先降低后增加,茎N含量先下降后无显著差异,根N含量下降;叶和茎P含量先降低后升高,根P含量增加;叶和茎N/P先升高后降低,根N/P下降。根茎叶之间的N或P含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而各器官的N与P含量间均无显著相关性(P0.05)。N含量和N/P在各器官顺序为叶茎和根,P含量在各器官中无显著差异。各器官N含量和N/P变异系数为根茎叶;P含量变异系数在各器官相似。研究表明,随干旱胁迫加剧,杨树幼苗生长受N元素的限制作用增强;N在叶和茎中的变异程度小于P,而根中N和P的变异性相近。  相似文献   

19.
雪岭云杉不同器官N、P、K化学计量特征随生长阶段的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生态化学计量是研究物种与生存环境之间关系及其适应策略的有效方法,但关于氮(N)、磷(P)、钾(K)化学计量在不同器官内的分配及其随生长阶段变化的认识还不充分。本文以天山北坡雪岭云杉(Picea schrenkiana)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不同生长阶段的雪岭云杉根、茎、叶中N、P、K含量的测定,分析雪岭云杉不同器官N、P、K化学计量特征及其随生长阶段的变化规律,探讨N、P、K在雪岭云杉各器官中的分配策略及异速生长关系。结果表明:(1)雪岭云杉N、P、K含量在各器官中主要表现为叶茎根;随树龄的增加,叶片的N、P、K含量先增大后减小,茎中N、K含量逐渐增大,而P含量无明显变化趋势。根N含量逐渐减小,P、K含量逐渐增大;(2)雪岭云杉各器官N∶P值为20.25~27.61,N∶K值均为0.28~0.41,P∶K值为0.01~0.02,随树龄的增加叶和茎的N∶P、N∶K、P∶K先增大后减小,根的N∶P、N∶K值逐渐减小,P∶K值无显著变化规律;器官、林龄及二者的交互作用均对雪岭云杉N、P、K化学计量特征产生影响;(3)雪岭云杉各器官中N、P、K元素含量的分配比重表现为:茎根叶;叶片的N、P、K含量之间及茎和根的N与K间存在显著的异速增长关系(叶:N-P0.956,P=0.001;N-K-0.254,P0.001;P-K-1.568,P0.001;茎:N-K-0.326,P=0.011;根:N-K-0.529,P=0.007);受到环境因子以及雪岭云杉对营养元素的吸收和分配等因素的影响,各器官中N、P、K化学计量特征随生长阶段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20.
以北京九龙山自然保护区幼龄侧柏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对其不同生长季节叶、枝、根(0—10 cm、10—20 cm土层)的碳(C)、氮(N)、磷(P)含量及其生态化学计量学特征进行了分析,深入探讨了生长季节与器官以及两因素交互作用对以上特征的影响,研究有助于理解植物各性状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植物生长过程中资源的利用和分配状况。结果表明:1)不同器官间C含量为414.97—461.58 g/kg,枝最大,根(0—10 cm)最小;N含量为6.57—14.28 g/kg,叶最大,枝最小;P含量为0.39—1.28 g/kg,叶最大,根(10—20 cm)最小;C∶N为31.76—70.98,枝最大,叶最小;C∶P为369.93—1099.20,根(10—20 cm)最大,叶最小;N∶P为9.21—23.81,根(0—10 cm)最大,枝最小。整个生长季节中侧柏各器官C含量最稳定,变异系数均小于7%;P含量变异性最大,变异系数均超过15%,N含量变异性介于两者之间;各器官中C∶N和N∶P较C∶P更为稳定,C、N与P具有较好的耦合协同性,C∶P和N∶P的变化主要取决于P的变化。2)器官对C、N、P含量及其化学计量关系均存在显著影响,生长季节对N和P含量存在显著影响,两者交互作用只对P含量存在显著影响,器官对侧柏C、N、P含量及其化学计量变异的贡献大于生长季节。3)侧柏各器官间C、N、P含量及其化学计量比相关性多数未达到显著性水平,仅有叶与枝中的P及C∶P显著相关,说明侧柏器官分化过程中各器官对元素的吸收利用具有特异性。侧柏叶片N∶P14,说明生长季节里幼龄侧柏人工林更多受到N限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