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陈庆华  张智清 《病毒学报》1997,13(4):345-350
转细胞因子基因的肿瘤细胞疫苗是当今肿瘤免疫-基因治疗研究的热点。本文用逆转录病毒载体将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基因转入大鼠Walker瘤细胞株WRC256,经X-射线灭活制备肿瘤疫苗。经PCR和Southern blot检测证实,GM-CSF基因已成功地导入了WRC256细胞。  相似文献   

2.
T细胞免疫球蛋白和免疫受体酪氨酸抑制性基序结构域[T-cell immunoglobulin and immunoreceptor tyrosine-based inhibitory motif(ITIM) domain,TIGIT]是新型T细胞或NK细胞抑制性受体,可通过与肿瘤细胞、被感染细胞表面的多种配体相结合,激活免疫细胞内部负性刺激信号,从而抑制细胞过度活化和促炎性细胞因子的过度分泌,在肿瘤、病毒感染以及多种自身免疫病的免疫发病机制中发挥重要的调节功能。阐明TIGIT在免疫应答中的机制将有助于揭示多种疾病免疫应答中的T细胞功能低下,为多种疾病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靶点。我们就TIGIT在慢性病毒感染中的作用机制的最新研究进展做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3.
IL-8是趋化因子CXC家族的一员,是一种多细胞来源的细胞因子,在细胞的多种炎症反应中起调节作用,并且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中也发挥重要作用。IL-8通过与细胞膜上的CXC趋化因子受体CXCR1和CXCR2相互作用,激活偶联的G蛋白,由G蛋白进一步激活PLC、AC、PLD、PI3K、JAK2及Ras等信号分子,从而调控基因表达、细胞增殖和分化、细胞代谢、细胞运动及血管生成等多种细胞生命过程。IL-8在多种恶性肿瘤细胞中表达量升高,其高表达与肿瘤细胞增殖、迁移、侵袭、血管生成及上皮间充质转化有密切联系。肿瘤免疫逃逸是肿瘤细胞产生和转移过程中的主要特征之一,肿瘤细胞可以通过多种机制使得人体免疫系统无法对其进行正常的识别和攻击,从而导致肿瘤细胞在体内存活,并且不断增殖和转移,而肿瘤细胞、免疫细胞以及肿瘤微环境中其他相关组分均可以促进肿瘤免疫逃逸。IL-8作为一种炎性趋化因子,已被证明在肿瘤免疫逃逸中具有重要作用,其可通过诱导肿瘤细胞PD-L1表达、抑制肿瘤细胞凋亡、促进肿瘤细胞EMT进程、促进肿瘤微环境血管生成、招募免疫抑制性细胞等五个方面介导肿瘤免疫逃逸。IL-8中和抗体和CXCR1/2拮抗剂在抗肿瘤治疗方面已经显示出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4.
细胞因子是一类重要的生命调节因子,参与机体的多种机能活动,在众多已发现的细胞因子中,人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又称单核细胞趋化激活因子(MCAF),正逐渐引起人们的注意。它可由体内的多种细胞产生,如:单核细胞、内皮细胞、成骨细胞、平滑肌细胞、表皮细胞和一些肿瘤细胞。MCP-1不仅能趋化单核细胞,而且还能激活单核细胞参与机体的免疫应答,在机体的防御,炎症恢复及抗肿瘤等方面起重要作用。目前大量研究证实,在人类多种疾病中都发现了MCP-1的存在。本文就其在临床方面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5.
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16型(HPV16)与50%以上的宫颈癌密切相关,其E6癌蛋白作为病毒生命周期的主要蛋白之一,在诱导肿瘤发生与发展进程中起重要作用,且与病毒复制、宿主细胞周期调控、细胞凋亡、细胞增殖、细胞恶性表型转化有关。E6蛋白主要作用包括:通过结合E6相关蛋白降解P53抑制细胞凋亡;增强端粒酶活性使宿主细胞永生化;与Daxx启动子区结合,抑制启动子转录活性,降低Daxx蛋白表达,阻遏细胞凋亡;与多种细胞因子相互作用后,经多种途径改变细胞微环境,使之有利于肿瘤细胞逃避宿主固有免疫应答。因此,在宫颈癌的发生和发展中,HPV16 E6蛋白通过多种作用机制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为探讨GM-CSF基因转染的树突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及其抗肿瘤作用,GM-CSF重组腺病毒感染小鼠脾脏树突细胞后,FACS分析表明其B7-1且和B7-2表达水平明显提高,混合淋巴细胞培养反应显示其对T淋巴细胞具有更强的刺激作用;树突细胞体外经放射线灭活的B16肿瘤细胞刺激后免疫正常同系小鼠,能诱导出显著的CTL活性.使免疫小鼠对野生型B16肿瘤细胞的攻击具有一定抵抗作用;这种经瘤苗刺激的树突细胞导入GM-CSF基因后,体内可诱导更强的CTL活性,更有效地抵抗肿瘤细胞的攻击,并且对肺转移荷瘤小鼠具有更强的治疗作用,使肺转移结节明显减少,60%的荷瘤小鼠长期存活.结果提示体外经瘤苗刺激、GM-CSF基因转染的树突细胞可望成为肿瘤免疫基因治疗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采用sPD-1协同4-1 BBL进行肿瘤免疫基因治疗的效果及相关的免疫学机制.方法 以不同剂量的H22肝癌细胞接种于BALB/c小鼠右后腿肌肉内,建立小鼠肿瘤模型;采用可溶性PD-1 (sPD-1)和4-1 BBL真核表达质粒体内转染进行基因治疗;观察接种不同剂量肿瘤细胞、不同治疗时间小鼠的成瘤率及肿瘤治疗效果;RT-PCR检测肿瘤微环境中免疫调控相关基因的表达;组织切片检测肿瘤细胞浸润肌肉组织的组织学变化;流式细胞仪检测脾脏细胞毒性T细胞(CTLs)的杀瘤效率.结果 转染4-1 BBL/sPD-1基因治疗后,接种低剂量(1 × 104个/ml) H22肿瘤细胞的小鼠肿瘤生长完全受到抑制;接种高剂量(1×105个/ml) H22肿瘤细胞的小鼠肿瘤也受到显著抑制.通过延长基因治疗,荷瘤小鼠的成瘤率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逐渐递减,至8周时成瘤率为0;基因治疗不仅促进IFN-γ和IL-2基因表达上调,而且也使TGF-p、IL-10的表达下调;瘤组织中CD8+ T淋巴细胞数量增多和脾淋巴细胞的杀瘤效率显著增加.结论 利用体内存在的少量肿瘤可作为抗原刺激淋巴细胞的激活;基因治疗适用于对手术、化疗、放疗后体内残存的少量肿瘤细胞的清除;当体内存在大量肿瘤细胞时,适当延长基因治疗时间可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8.
白细胞介素12在细胞免疫及抗肿瘤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IL-12是由巨噬细胞和B细胞产生的一种二聚体细胞因子,是具有多种生物活性的免疫效应细胞生长刺激因子。细胞因子网络在维持免疫功能,促进机体抗感染方面起重要作用。特别是能促进T细胞和NK细胞的增殖与杀瘤作用,诱导IFN-γ等多种细胞因子的产生,调节Th1细胞发育,因而具有良好的抗癌作用。  相似文献   

9.
恶性肿瘤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其侵袭和转移是肿瘤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大量研究表明,肿瘤微环境对肿瘤细胞的侵袭和转移有着重要的作用。肿瘤细胞在肿瘤微环境中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炎症反应产生的多种炎症细胞、细胞因子等会为肿瘤细胞的恶性转化提供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10.
肿瘤免疫逃逸在肝癌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树突状细胞和免疫细胞的不成熟或功能低下将导致机体免疫功能被抑制而促进肝癌的发生发展。多种细胞因子如IL-10、TGF-β、VEGF等会抑制机体免疫功能使肝癌生长增殖或直接促进肿瘤的发生发展。肝癌细胞分泌Fas L及其表面Fas的表达减少会诱导免疫细胞凋亡或避免T细胞等免疫细胞的杀伤作用从而逃避机体免疫作用。因此,本文将从免疫细胞、肿瘤细胞本身以及两者间的相互作用三个方面阐述肝癌免疫逃逸的分子机制。  相似文献   

11.
最近的研究表明问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与多种肿瘤的发生发展有密切关系.MSCs对多种肿瘤具有趋向性,外源性(局部混合注射或静脉注射)MSCs可参与肿瘤间质的形成,同时MSCs的免疫抑制作用可以促进肿瘤在体内的生长.通过细胞因子介导或直接的细胞接触,MSCs与多种肿瘤细胞之间存在相互作用.MSCs可以抑制肿瘤细胞的的凋亡,促进肿瘤细胞的增殖及肿瘤的转移.由于MSCs易于分离、体外扩增及进行基因修饰,因此可以利用MSCs对肿瘤的趋向性,使MSCs携带抗肿瘤基因来实现对肿瘤的靶向治疗.  相似文献   

12.
自然杀伤细胞是机体固有免疫系统重要组成部分,在肝脏等免疫器官中含量丰富,而且免疫表型、功能等表现出器官特异性。在正常情况下,靶细胞表面的配体与自然杀伤细胞表面的活化性受体直接结合并释放细胞毒性物质,诱导活化靶细胞凋亡程序,从而发挥抗感染、抗肿瘤作用。然而肿瘤细胞仍能够通过多种途径逃逸机体的免疫监视功能,研究认为肿瘤细胞抗原异常表达、肿瘤微环境中细胞因子及其他免疫细胞相互作用等因素所引起的自然杀伤细胞活性降低对于诱导肿瘤免疫逃逸起重要作用。本文综述了自然杀伤细胞在肝脏恶性肿瘤发生过程中参与免疫逃逸的机制及研究进展,以期为临床抗肿瘤免疫治疗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肿瘤的基因治疗,最终都是通过基因修饰细胞介导完成的,这些基因修饰细胞可分为(1)免疫基因修饰的肿瘤细胞疫苗;(2)自杀基因或抑癌基因修饰的细胞疫苗;(3)基因修饰的树突状细胞(DC)疫苗;(4)基因修饰造血干细胞;(5)基因修饰淋巴细胞;(6)基因修饰血管内皮细胞及其它。它们在肿瘤的基因治疗中各有特点,本主要介绍这些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4.
人白细胞介素4(hIL-4)是由Th2分泌的细胞因子,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在人体免疫网络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它具有对T细胞、B细胞、胸腺细胞、造血干细胞等多种细胞的增殖效应,促进B细胞的分化,强化抗原表达,提高机体免疫功能;能与IL-2、GM-CSF、IL-10等多种细胞因子产生正协同效应,因而对免疫缺陷、肿瘤、造血障碍、感染性炎症等可产生积极的疗效。国外正进行Ⅱ期临床试验。  相似文献   

15.
痘苗病毒载体与肿瘤基因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忠义  万淘 《微生物学杂志》2002,22(3):26-30,37
随着基因治疗的发展 ,痘苗病毒载体由于具有可表达多种外源基因、毒性低、可制备高滴定度的重组病毒等特点 ,日益受到重视。综述了重组痘苗病毒载体的构建及其特性。已构建了表达多种细胞因子及肿瘤抗原的rVV ,能够提高机体的抗肿瘤免疫作用  相似文献   

16.
多形性脑胶质母细胞瘤化学及基因治疗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形性脑胶质母细胞瘤是最常见的颅内肿瘤之一且预后差。即使积极采用手术,放疗及化疗的联合治疗方法,中位生存期小于1年。传统的恶性胶质瘤的化学治疗主要是应用细胞周期性或非周期性细胞毒性药物,直接杀死肿瘤细胞。随着人们对胶质瘤细胞生物学行为的深入研究,近年来新的细胞毒性药物(如替莫唑胺)不断开发出来;替莫唑胺及亚硝基脲类药物耐药性得到了部分解决以及非细胞毒性药物如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及细胞间信号传导通路抑制剂在临床中的应用。此外,在导入自杀基因、修复或导入抑癌基因、肿瘤免疫基因治疗、血管生成抑制基因治疗、对流增强传送运输系统等基因治疗策略方面亦展开了广泛的临床研究。使得化学治疗及基因治疗成为GBM手术及放疗的有益补充。  相似文献   

17.
STAT3是信号转导与转录活化蛋白(STAT)家族的一个重要成员,也是一个可以被多种调控细胞增殖、分化、发育、存活和炎症的细胞因子、生长因子及肿瘤蛋白所激活的关键信号转导蛋白。在多种肿瘤细胞、细胞性状转化过程和肿瘤形成过程中可以检测到组成性激活的STAT3。我们从STAT3在肿瘤细胞中组成性激活的机制、STAT3作为转录因子对肿瘤细胞调控的机制等方面对STAT3在肿瘤发生中的作用进行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8.
中期因子(midkine,MK)作为肝素结合生长因子家族的一员,通过促有丝分裂和细胞增殖、促血管生成、诱导细胞恶性转化、抗凋亡等功能影响肿瘤细胞的增殖、分化及凋亡。MK在多种恶性肿瘤中呈过表达,且血清MK水平与预后不良呈正相关,因此MK有望成为一种新的肿瘤标志物;随着反义核苷酸、RNA干涉及特异性启动子参与基因治疗技术的发展,MK可能成为肿瘤基因治疗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19.
基因治疗的发展现状、问题和展望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邓洪新  田聆  魏于全 《生命科学》2005,17(3):196-199
基因治疗是一种新的治疗手段,可以治疗多种疾病,包括癌症、遗传性疾病、感染性疾病、心血管疾病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癌症基因治疗是基因治疗的主要应用领域。过去几年里,全球基因治疗临床试验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实际上,基因治疗也遇到了很多困难。未来,基因治疗的主要目标是发展安全和高效的基因导入系统,它们能将外源遗传物质靶向性地导入到特异的细胞。本文主要综述基因治疗所取得的突出进展、所遇到的困难和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20.
唾液酸是一类携带负电荷的九碳单糖,在体内广泛分布。唾液酸具有多种多样的生物学功能,而肿瘤细胞表面唾液酸异常高表达能够保护肿瘤细胞免受免疫系统的识别和攻击。其作用机理主要是通过干扰机体免疫系统中的免疫细胞与免疫分子,抑制一系列抗肿瘤免疫应答的发生,如抑制补体系统的活化,阻碍抗原提呈细胞的激活,削弱免疫效应细胞的杀伤作用和促进免疫抑制性细胞因子的分泌等,进而介导肿瘤免疫逃逸。本综述主要阐述的是唾液酸的结构和生物学功能以及其在肿瘤免疫逃逸中的作用及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