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单克隆抗体技术是近年来医学上的一项重大突破。新技术的发展明显地促进了从有机体、细胞、组织或生物液中纯化和鉴定某些分子的工作。单克隆抗体技术主要是将小鼠骨髓瘤细胞和免疫动物的脾细胞融合产生杂交瘤细胞。因为骨髓瘤细胞是一单个的恶变细胞增殖的克隆化细胞,在体外有无限增殖力。它好像多发性骨髓瘤病人产生单一个的免疫球蛋白一样,可以分泌大量化学结构均一的免疫球蛋白,但其特异性难以测知。而经抗原激活的B细胞虽然能产生针对抗原的高度特异的抗体,但它在体  相似文献   

2.
用于大量制备单克隆抗体的B淋巴细胞杂交瘤技术(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杂交瘤细胞的选择性培养由于脾细胞同骨髓瘤细胞的混合物。在经过上述融合处理后,不是所有的细胞都能融合。再加,细胞融合本身又是一随机过程,除脾、瘤二细胞间的融合外,还伴有脾细胞与脾细胞及瘤细胞与瘤细胞间的自身融合。因此,紧随细胞融合之后,即应迅速将其移入含有HAT(次黄嘌呤、氨基喋呤和胸腺嘧啶核苷)  相似文献   

3.
小鼠淋巴细胞杂交瘤的电融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道我们用电场成功地诱导小鼠淋巴细胞与骨髓瘤细胞融合并筛选得到杂交细胞。 材料与方法 细胞对HAT敏感的SP2/0骨髓瘤细胞用RPMI 1640培养基(RPMI 1640培养液加15%小牛血清)培养,淋巴细胞取自活杀的小鼠脾。  相似文献   

4.
本文报道CBSF是一种运用于骨髓瘤细胞、淋巴细胞杂交瘤细胞的无血清培养液。我们成功地培养了几株骨髓瘤和杂交瘤细胞,它们能长期在其中生长繁殖传代,并保持杂交瘤细胞能持续分泌抗原特异的抗体。  相似文献   

5.
<正>迄今,临床和科研实验室的血清抗体依靠人源或动物源性。因此,长期以来存在着不少悬而未决的问题。杂交瘤的发现,已有可能排除这些问题中的一部分。一种杂交株是含有混合的核物质的细胞,它是小鼠骨髓瘤细胞与免疫小鼠脾细胞的融合体。当它单性增殖时,能继续不断产生单克隆抗体。单克隆抗体所显示的优点,已众所周知。它在科研和临床工作中的应用,已引起人们广泛的兴趣。  相似文献   

6.
<正>用脾细胞与骨髓瘤细胞杂交的技术以产生单克隆抗体,已经广泛地引起了学者们的兴趣。这项技术的主要缺点之一就是由于抗原特异性的杂交瘤细胞产生率很低,因此必须用大量的细胞进行融合,维持和筛选其是否产生抗体。这种令人失望的比率已经限制了杂交瘤技术的应用,并给杂交瘤的进一步发展带来了困难。作者们这里发表的两种技术,可在细胞融合后大大提高杂交瘤产量。  相似文献   

7.
用炭疽保护性抗原免疫BALB/c小鼠,取其脾细胞与小鼠骨髓瘤细胞NS-1融合,融合剂为PEG1000。用放射免疫方法筛选分泌特异抗体的杂交瘤细胞后,经有限稀释法及再克隆选择单克隆细胞,获4株能产生抗炭疽保护性抗原的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经染色体组型分析,证明是杂交细胞。体外连续培养8个月,仍能持续稳定地分泌抗体。其中,C17杂交细胞株,从它冰冻保存的第20代细胞复苏后,又传30多代,并接种在小鼠腹腔内增殖,仍能分泌特异性抗体。用正向间接血凝法测定其培养上清液及腹水,抗体滴度分别为1:256~512,1:4,096~6,144。  相似文献   

8.
天花粉蛋白是中药天花粉的有效引产成份,在应用中它偶尔也引起过敏反应。我们用杂交瘤技术建立了一株分泌抗天花粉蛋白特异性IgE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系。在实验中,二次免疫的C57 BL/6 J小鼠的肠系膜淋巴结细胞和脾细胞分别被用来同NSI骨髓瘤细胞进行融合。虽然在融合前动物血清IgE抗体效价仅为40~160 PCA滴度,但用肠系膜淋巴结细胞进行的4次融合都产生了IgE杂交瘤。阳性率为1.0-6.7%。对比之下,用脾细胞进行的另外两次融合却没有观察到IgE杂交瘤产生,统计结果说明差异显著(P<0.05)。该IgE单克隆抗体可以在体内和体外诱发大鼠肥大细胞脱颗粒。56℃热处理2小时能使该抗体诱导PCA反应的能力完全丧失,然而却不影响其结合抗原的能力。对该单克隆抗体的特异性的鉴定表明,它可以特异性地识别精制天花粉蛋白和结晶天花粉蛋白上的抗原决定簇。  相似文献   

9.
杂交瘤技术制备单克隆抗体,一般取免疫小鼠的脾细胞与骨髓瘤细胞融合,并通过筛选获得杂交瘤细胞后再生产。脾脏内含有B1细胞、Mz-B细胞、T1 B细胞、T2 B细胞、初始B细胞、致敏B细胞、短寿命浆细胞、中心母细胞、中心细胞、抗体分泌细胞等不同类型的细胞。制备单克隆抗体使用的抗原多为蛋白质,经典的免疫策略要用抗原反复刺激免疫动物,所获单克隆抗体类型多为高亲和力的免疫球蛋白G(IgG),结合近期发明的一些新技术等,可认为与骨髓瘤细胞有效融合的主要是由记忆B细胞增殖分化而来的抗体分泌细胞。  相似文献   

10.
摘要 目的:探讨精氨酸缺乏对硼替佐米(Bortezomib,BTZ) 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细胞的影响。方法:通过CCK8筛选BTZ对骨髓瘤细胞株(H929和RPMI 8226)治疗的最适药物浓度,比较在缺乏和富含精氨酸的两种培养基中的细胞增殖情况;通过使用PI染料标记细胞检测不同试验组细胞周期的分布,以及使用Annexin V/7AAD凋亡试剂盒检测BTZ对不同试验组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BTZ降低了骨髓瘤细胞的存活率,并通过将细胞周期阻滞于G2/M、S期,抑制骨髓瘤细胞的增殖。缺乏精氨酸使细胞周期阻滞于S期,也抑制了骨髓瘤细胞的增殖。BTZ作用于缺乏精氨酸组的骨髓瘤细胞后,细胞凋亡百分比明显低于富含精氨酸组(H929细胞由约40%降至13.6%,RPMI8226凋亡百分比分别7.13%和19.27%)。结论:缺乏精氨酸和给予BTZ均阻滞细胞周期,抑制骨髓瘤细胞增殖;同时缺乏精氨酸降低了BTZ诱导骨髓瘤细胞的凋亡作用。  相似文献   

11.
细胞工程     
<正>抗核酸单克隆抗体可以为阐明核酸一蛋白质交互作用提供一种独特的模型。用SpZ/O骨髓瘤细胞与来自MRL/lpr的脾细胞或经过特异免疫的BALB/小鼠的脾细胞相融合,再经过两次克隆而选择出杂交瘤细胞系。已建立一种硝酸纤维滤膜测定法。将已经放射性标记的DNA再经超  相似文献   

12.
自从1975年Kohler和Milsbein证明骨髓瘤细胞与免疫动物脾细胞融合成杂交细胞系,并能分泌与免疫抗原相应抗体之后,它已成为许多领域中比较理想的工具。白喉毒素是一个最早被发现的细菌性毒素  相似文献   

13.
许多年来细胞生物学家进行了很多有关细胞杂交的实验研究,将具有不同遗传特性的两种动物细胞进行融合,形成一种新的杂交细胞,用来进行特定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定位、基因表达以及动物细胞其它遗传特性的变化等方面的研究。为了观察免疫球蛋白产生的遗传控制,许多实验室进行了小鼠骨髓瘤细胞与其它细胞系之间相互融合的试验。在这样的研究中,Khletr和Milstein 1975,1976)证明,培养的小鼠骨髓瘤细胞能够同用羊红血球免疫了的动物脾细胞发生融合,从中选择出少量的杂交瘤细胞,它可在体  相似文献   

14.
用TMV免疫的BALB/c鼠脾细胞与SP2/0鼠骨髓瘤细胞融合,获得10株能稳定传代並分泌抗烟草花叶病毒(TMV)单克隆抗体(McAb)的杂交瘤细胞株,其中T73McAb滴度最高,ELISA滴度高达1/655,360,能被TMV兔免疫血清所阻断,能中和TMV的感染性。但与其它植物病毒无交叉反应,与TMV不同毒株均有反应。  相似文献   

15.
人甲种胎儿蛋白(hAFP)是一种重要的分化抗原和肿瘤相关抗原,是癌肿早期诊断和胎儿产前诊断中的一个重要标志物。本文应用 B 淋巴细胞杂交瘤技术,将为 hAFP免疫的 BALB/C 小鼠脾细胞与 SP2/O 骨髓瘤细胞通过化学方式融合,从而筛选出稳定分泌抗 hAFP 单克隆抗体的二株杂交瘤细胞株。  相似文献   

16.
本文用小鼠NS—1骨髓瘤细胞与小鼠脾淋巴细胞经PEG介导进行融合,通过HAT选择,有成效地获得了同种杂种细胞。在融合后第30、50、70、90天观察了杂种细胞的染色体畸变和间期细胞核损伤,并对亲本和杂种细胞的染色体核型、带型(G带、C带)进行了比较。 结果表明:NS—1细胞系的染色体平均数为64.2条,有一条标记性的亚中着丝粒染色体及一条微小染色体。小鼠脾淋巴细胞染色体为2n=40,全部为端着丝粒染色体。NS—1/小鼠脾淋巴细胞融合后的杂种细胞,染色体平均数随融合后杂种的传代而逐渐减少。到第70天时已稳定,平均为80.7±6.2条。同时,随融合后传代,杂种细胞染色体畸变率和核碎裂也增加。 最后对染色体丢失的机理及意义以及饲养细胞在融合中的作用进行了初步讨论。  相似文献   

17.
用登革热Ⅰ型病毒(夏威夷株)兔疫的小白鼠脾细胞与小鼠骨髓瘤细胞融合,获得7个产生抗登革热Ⅰ型病毒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系,这些杂交瘤细胞上清液及小鼠腹水抗体均用间接兔疫荧光法检测,其中3个杂交瘤细胞系产生的抗体对登革热Ⅰ型病毒具有型特异性。  相似文献   

18.
本试验是用番木瓜环斑病毒(Papaya ringspot virus, PRV)提纯制剂免疫的BALB/c小白鼠脾细胞与Sp~2/o-Ag14骨髓瘤细胞融合,获得三个能稳定传代并分泌抗番木瓜环斑病毒的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系。其中23H1 McAb的效价较高,用ELISA检测,腹水抗体效价高达1:76800,能被PRV兔抗血清所阻断。这3个杂交瘤细胞系产生的单抗与TMV和CMV无血清交叉反应。它们可把PRV四个毒株初步区分为三个血清型。  相似文献   

19.
<正>作者用的是来自于ATL鼠的多克隆Ig(用CFA-诱导产生的腹水,经DEAE纤维素层析制备)或是用提纯的小鼠杂交瘤多克隆各已知同型抗体的混合物作为免疫原。取抗体蛋白100μg与福氏完全佐剂一起乳化,后脚掌皮下免疫Lou/wsl株的雌性大鼠,于融合前第3、2、1天,用100μg单克隆抗体盐水溶液给大鼠静脉注射,加强免疫。取其脾细胞与分泌型的大鼠骨髓瘤细胞Y_3Ag  相似文献   

20.
经水稻白叶桔病原细菌(Xanthomonas campestris pv.oryzae)菌株Ks-6-6、Os-213、Yz-32,Yz-34,Yz-24’免疫的BALB/c小鼠脾细胞与骨髓瘤细胞sP2/0融台、筛选和克隆化,共获得12株稳定分泌该病原细菌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其抗体分属IgG3和IgG2b亚类。抗体与其它主要病原细菌的种或致病变种无交叉反应,能区分水稻自叶枯病原细菌3个不同血清型的菌株。腹水抗体效价在1:10 3--1:106左右。初步用于抗原决定簇的识别,能区分出6个抗原决定簇,并能将获得的63个菌株分为9个菌株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