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斌  马武昌  陈建荣  薛伟  张可  栾晓峰 《四川动物》2012,31(5):834-840,847
采用样线法对韶赣高速公路(粤境段)路域生态系统中的鸟类进行了连续一年的调查,并同施工前的鸟类调查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了该路段高速公路施工对鸟类群落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应保护措施.鸟类是环境健康评价的良好指示物种,研究结果有助于加强高速公路建设过程中生物多样性的保护.研究结果显示:(1)本次调查共记录到鸟类10目28科55种,其中繁殖鸟45种(81.8%),非繁殖鸟10种(18.2%),具有保护价值的鸟类13种(23.64%),国家一级保护动物1种,黄腹角雉Tragopan caboti;(2)研究区域鸟类群落结构季节变化明显,雨季优于旱季,未受到高速公路施工的显著影响;(3)研究区域鸟类表现出明显的回避作用,主要原因为栖息地破坏,且单一生境类型和食性的鸟类的回避作用更显著;(4)鸟类在受到回避作用从影响区域迁出后,造成了生态位空缺,为适应性更强的鸟类进入该生境创造了条件.基于上述结论对路域生态系统鸟类保护提出以下建议:1)在道路施工期和运营期应尽快开展鸟类生境恢复和招引工作;2)尽可能减少高速公路施工占地面积,并避开鸟类生存敏感区;3)合理安排施工作业时间和工程进度,避免在鸟类繁殖季节进行高强度作业;4)应长期开展鸟类动态监测研究.  相似文献   

2.
刘庶 《生物技术世界》2013,(12):127-127
近年我国公路交通发展迅猛,尤其是以高速公路建设更是如火如荼。高速公路通信系统做为高速公路的基础设施,在高速公路的科学监控、信息化管理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当前阶段我国高速公路通信系统发展如何,我国高速公路建设过程中通信系统功能设施应用如何,本文做了简单的论述。  相似文献   

3.
深圳市高速公路边坡和采石场植被恢复技术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因此 ,基于高速公路边坡和采石场没有植被生长的基本条件 ,治理难度大 ,迫切需要进一步开展采石场近自然 (接近自然植物群落 )生态修复技术的试验研究。本文系统分析总结了近年来深圳市在高速公路边坡、采石场植被恢复过程中 ,所采用的种子喷射、植物袋、植物砌块等主要技术及其存在的问题 ,为进一步开展高速公路边坡、采石场近自然生态修复技术的开发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广西植物》2008,28(4)
桂林锦绣园林开发有限公司具有城市园林绿化贰级资质,主要从事园林景观工程的规划、设计、施工及养护,苗木生产、销售及园林技术咨询等业务。公司技术力量、园林机械设备和经济实力雄厚,现有园林及相关专业技术人员46人,拥有洒水车、喷播机和园林机械数十台,苗木生产供应基地300亩。公司先后在广东、云南、贵州及区内承建高速公路、工厂厂区、住宅小区、市政道路、广场、游园及小品等景观绿化,土质、石质边坡生态治理、湖滨生态修复等园林景观设计和施工项目100多个。  相似文献   

5.
广州街口至良口高速公路对水环境影响的评价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对区域水环境现状进行调查分析的基础上,预测了街口至良口高速公路建设工程施工期与运营期对水环境的影响,特别是对流溪河水质的影响程度进行了详细分析。评价和预测结果表明:流溪河水质现状良好,符合相应的水环境功能要求;该工程中两大桥的水下施工分别对下游100和150m范围内水质影响较大,影响属局部短暂性;运营期影响程度较小,通过采取环保措施,对水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可以得到减轻或消除。  相似文献   

6.
姚小兰  周琳  吴挺勋  任明迅 《生态学报》2022,42(16):6695-6703
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被中线高速公路自东北-西南方向穿越,改变了局域景观分布格局,影响到生态系统完整性与原真性,可能存在潜在的生态风险。选取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高速公路穿越段两侧3 km作为研究区域,运用GIS技术、Fragstats和景观生态学理论定量评价2013年(高速公路未建)、2016年(高速公路在建)和2019年(高速公路竣工)三年的景观要素变化,解析景观变化趋势和可能带来的潜在生态风险。结果表明,2016年高速公路建成面积(含动土区域)为325.51 hm2,林地面积略有减少,但林地斑块密度增加;耕地面积虽略有增加,但耕地最大斑块指数下降,耕地景观优势度降低。2019年高速公路建成竣工后,由于路旁绿化,高速公路占地面积有所下降,林地面积和林地斑块密度增加,但林地和耕地斑块的内聚力指数下降,自然连通度略降低,破碎化程度加剧;高速公路穿越段中等生态风险区和较高生态风险区面积逐年增加。但隧道和高架桥路段在一定程度上维持了道路两侧的植被连通性,对局域生态系统没有明显影响。高速公路造成的生境隔离与破碎化可能累积产生远期的负面生态学效应。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高速公路...  相似文献   

7.
何吉成 《生态科学》2014,33(4):813-817
基于车辆的交通量预测数据和不同类型车辆的 CO2 排放因子, 定量估算了松通高速公路生命周期中运营阶段的碳排放量, 鉴于之前的研究成果 , 进而估算了高速公路整个生命周期中的碳排放量。结果表明 , 松通高速公路每年车辆的 CO2 排放量为 19.69 万 t, 排放量在车型分配上以大型车居多 , 占总量的 50.6%; 在燃油类型分配上以柴油车居多 , 占总量的 55.5%。松通高速公路在 30 年的生命周期中将共排放 658.09 万 tCO2, 其中运营阶段车辆排放 590.7 万tCO2, 占总量的 89.8%; 筑路建材生产、公路建造、公路养护和废弃拆除 4 个阶段共排放 67.39 万 tCO2, 占总量的 10.2%。  相似文献   

8.
《广西植物》2008,28(6)
桂林锦绣园林开发有限公司具有城市园林绿化贰级资质,主要从事园林景观工程的规划、设计、施工及养护,苗木生产、销售及园林技术咨询等业务。公司技术力量、园林机械设备和经济实力雄厚,现有园林及相关专业技术人员46人,拥有洒水车、喷播机和园林机械数十台,苗木生产供应基地300亩。公司先后在广东、云南、贵州及区内承建高速公路、工厂厂区、住宅小区、市政道路、广场、游园及小品等景观绿化,土质、石质边坡生态治理、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交通建设事业的不断进步,高速公路工程项目建设发展非常的迅速。高速公路安全性、可靠性以及舒适性不断提高的同时,也对高速公路绿化设计以及植物的配置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将对高速公路绿化设计功能及设计原则进行分析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就如何有效的选择绿化植物,谈一下自己的观点和认识,以参考。  相似文献   

10.
乌玲瑛  严力蛟 《生态学报》2014,34(19):5659-5669
以浙江省诸暨市为研究区域,以杭金衢高速公路诸暨段为研究对象,以研究区的DEM、降雨、土壤类型、遥感图、道路图等数据为基础,运用GIS和RUSLE模型分析了该公路建设前后诸暨市的土壤侵蚀风险分布格局。此外,采用缓冲区分析的方法,对比高速公路周围的土壤侵蚀风险等级的变化情况,以此分析在高速公路影响域内土壤侵蚀等级分布规律,并进一步探求高速公路对土壤侵蚀的影响范围,在此基础上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土壤侵蚀防治措施。其主要结果如下:(1)根据RUSLE模型计算获得诸暨市土壤侵蚀模数A的取值,1999年诸暨市的土壤侵蚀量模数在0—380.02 t hm-2a-1之间;2003年诸暨市的土壤侵蚀量模数在0—572.94 t hm-2a-1之间,2003年诸暨市的土壤侵蚀量以及土壤侵蚀风险等级均高于1999年。(2)通过缓冲区分析,年际间变化表明高速公路建设增加了土壤侵蚀量,加剧了高速公路附近的土壤侵蚀风险,极强度侵蚀和剧烈侵蚀等级的响应最强烈,而高速公路单侧660m的范围则是剧烈侵蚀的影响范围,以此视为防治重点区域。(3)通过成因分析可知,由公路建设导致的景观破碎化加剧和建设用地比例增加是引起剧烈侵蚀增加的重要原因,因此高速公路的水土保持需要重点从这两方面入手,采取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11.
河南周口至省界段高速公路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1 周口至省界段高速公路简介河南省周口至省界段高速公路西起周口 ,向东经商水、项城、淮阳、沈丘 ,止于河南省与安徽省两省交界处 ,接界 (首 )阜 (阳 )蚌 (埠 )高速公路 ,建设里程74 70km。本段高速公路经周口市 3 35 9km ,经商水县 2 0 891km ,项城市 4 4 4 6km ,淮阳县13 2 0 0km ,沈丘县 32 80 4km ,是河南省干线公路网规划的中南两横高等级公路主骨架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建设将对带动区域经济发展有重要作用。周界高速公路属非污染生态建设项目 ,其建设将占用大量的耕地 ,全线将有 4 2 0 3ha耕地形成永久性占地 ,因…  相似文献   

12.
高速公路对野生动物生存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对长沙市绕城高速公路、长永高速公路、永浏高等级公路和岳麓山风景区周边高等级公路的考察,并以岳麓山风景区周边公路网作为研究模型,概述高速公路网络对自然区域野生动物的生存空间及活动通道的分割,而影响野生动物的觅食、迁徙和基因交流,导致生物物种衰退或消亡的趋势.  相似文献   

13.
高速公路边坡植被恢复研究进展   总被引:50,自引:0,他引:50  
刘春霞  韩烈保 《生态学报》2007,27(5):2090-2098
我国高速公路边坡植被恢复研究严重滞后于高速公路建设,极大地制约了高速公路生态型绿色通道建设的发展。通过回顾国内外公路边坡植被恢复的主要研究内容,即植被恢复技术研究、植物选择与配置的研究、养护与管理的研究、植被群落的研究和路域生态环境的研究,并比较分析,明确了我国植被恢复研究落后的现状,指出了我国在各个研究领域的不足之处,和导致公路植被恢复失败的主导因素,为未来边坡植被恢复的研究提供了明确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4.
以广东省仁化至博罗高速公路(仁化至新丰段路)为例,通过对该路段沿线乡土植物调查,运用层次分析法(AHP)对388种乡土植物的环境适应性、培植特性、功能特性和经济效应进行评价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在一级指标中,环境适应性权重最大(0.5476);其次是功能特性(0.2051)。在选取的14个二级指标中, 耐贫瘠权重最大(0.1642),耐旱能力和耐寒性的权重相对也比较大,分别为0.1533、0.0916。根据AHP模型,对所调查的388种乡土植物进行评价,其中评分80分以上适宜高速公路绿化的有64种。结合观赏性、耐寒性评价和市场苗木供应情况最终筛选出20种乡土植物作为仁新高速沿线绿化的建议树种。  相似文献   

15.
何吉成 《生态科学》2015,34(1):154-157
基于高速公路沿线车流量观测数据和车辆单车排放因子, 定量估算了京哈高速公路车辆尾气排放导致的CO、HC 和NOx 排放量, 并分析了上述污染物在不同省(市)和不同车型中的分配状况。结果表明, 京哈高速公路车辆每天的CO、HC 和NOx 排放量分别为745.57 t、90.72 t 和226.40 t。其中, 辽宁境内的路段排放量最大, CO、HC 和NOx 日排放量分别为302.87 t、37.64 t 和107.28 t, 黑龙江境内的CO、HC 排放量最小, 分别只有21.46 t 和2.67 t, 北京境内的NOx 排放量最小, 只有5.43 t。从各种污染物排放的来源车型来看, CO 和HC 排放主要来自小型车, 其次是大型车, 中型车最少, NOx 排放主要来自大型车, 其次是小型车, 中型车最少。  相似文献   

16.
通信光缆的施工技术决定着光缆的传输质量。在通信光缆施工中,要根据不同的具体情况进行施工,并严格按照光缆的特性和施工规范进行施工。本文笔者结合光缆通信工程建设的工作经验,就如何从光缆的施工来提高通信光缆的传输质量浅谈自己的观点。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道路的扩张导致生态网络破碎化加剧及其景观连接度受阻,科学分析不同等级道路对景观连接度及生态网络的影响对指导道路规划和生态保护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福州市为研究区域,基于2020年道路网络、土地覆盖类型、数字高程模型等数据,运用形态学空间格局分析和电路理论在不同物种扩散距离(1、3、5、10 km)范围内进行生态网络构建,并在景观-斑块-廊道尺度分析不同等级道路(高速公路、城市快速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对景观连接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景观尺度,整体景观连接度与物种扩散距离呈显著正相关,其中,高速公路、城市快速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均在10 km物种扩散距离范围内导致整体景观连接度的下降率最低,分别为15.6%、5.3%、1.5%、5.2%;在斑块尺度,在不同等级道路的比较中,高速公路在1、5 km物种扩散距离范围内导致斑块连接度的下降率最大,一级公路在3、10 km物种扩散距离范围内导致斑块连接度的下降率最大;在廊道尺度,城市快速路在5 km物种扩散距离范围导致整体最低成本路径的成本加权距离、整体最低成本路径的成本加权距离与其长度之比、整体有效阻力和廊道总长度的上升率最高,分别为43....  相似文献   

18.
结合PE管在现场的应用情况,对施工作业中管道接口连接、管道铺设等关键环节进行重点介绍,确保施工作业过程符合技术标准规范,从而为提高管道施工质量,确保管网运行安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9.
纵向岭谷区高速公路建设对沿线植物生物量的影响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8  
选定西南纵向岭谷区大保(大理-保山)和思小(思茅-小勐养)两段高速公路,按照地貌条件的不同(山顶和山腰),在垂直公路方向上对沿线各样点(距离公路分别为5m、20m、40m、80m、120m和200m)及其参照点处的各类植被(乔木、灌木和草本)的生物量进行了测定;对比分析了高速公路建设对沿线各样点处各类植物生物量的影响特征和强度;拟合了公路建设干扰下其沿线各类植物的生物量随距离公路远近而变化的回归方程,确定了公路建设的影响范围;对不同地貌条件下两条公路对沿线各类植物生物量的影响范围和强度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1)高速公路建设通过影响绿色植物的数量和光合作用等生理过程对沿线植物生物量产生了影响,其影响类别有正负两种,乔木主要受负面影响,灌木和草本主要受正面影响;(2)高速公路沿线乔木层的生物量随距离公路远近变化的曲线呈“J”形。最大值出现在距离公路最远样点处,最小值出现在距离公路最近样点处;灌木和草本层生物量的变化曲线呈“单峰”形,最大值在距离公路20—50m范围,紧邻和远离公路的样点处均较小;(3)两条公路对沿线植物生物量的影响范围和强度因路段、地貌条件和植被类型而不同,大保高速公路对沿线各类植物生物量的影响范围、对乔木层生物量的影响强度大于思小公路,对灌木和草本层生物量的影响强度小于思小公路;高速公路建设在不同地貌条件下的影响范围和强度满足:山腰〉山顶,对各类植物的影响范围满足:草本〉灌木〉乔木,影响强度满足:乔木〉草本〉灌木。  相似文献   

20.
随着生态环境不断恶化,水资源紧缺已成为全球性的环境问题,跨流域调水工程是保障区域水资源合理配置,保证区域生态安全、区域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之一。但是调水工程会不可避免的对施工建设区的生态系统带来人为干扰,对施工建设的地表植被格局产生影响。以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河北省易县段大型输水管道工程建设区作为研究对象,选取了施工建设前(2000年)、施工建设期(2008年)和施工建设后(2013年)3个不同时间段的遥感影像数据,通过解译施工建设区地表植被类型的变化,采用象元二分法提取植被覆盖度,比较不同时期植被覆盖格局和土地利用格局的动态变化,探讨了输水管道建设对周边生态系统影响的范围和特点。研究表明:施工建设前、中、后期管道沿线土地利用类型有较大变化;随着输水管道的建设,人为干扰逐渐增强,施工作业带成为该区域的主要建设用地,并造成了弃置用地和土地裸露,减少了耕地和草地的面积。同时,输水管道建设施工对研究区内植被覆盖度产生了明显的影响,总体上呈现出先减少后增加的趋势。管道建设期对沿线植被、土壤生态系统影响明显,其范围主要在管道施工作业带中心两侧各100 m;在这个区域以外,影响强度大幅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