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乌兰木伦遗址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康巴什新区的乌兰木伦河左岸,该遗址主要包括第1(Loc.1)、第2(Loc.2)和第3(Loc.3)三处旧石器地点。其中,第2地点发现于2010年,并于2011年进行试掘。2014年开始,在试掘基础上将发掘面积扩大至25m2,并进行系统发掘,截至2015年,第2地点共揭露文化层位5个,出土石制品318件,动物化石8件,并发现大面积动物脚印化石遗迹两处。石制品类型包括石核、石片、断块/片和工具(锯齿刃器、凹缺器、刮削器、尖状器、端刮器、石锥)等。乌兰木伦遗址第2地点发掘材料的详细研究,增加了我们对于遗址环境和文化面貌的认识,为我们探讨中国北方晚更新世阶段古人类技术与适应性行为等提供了重要材料。光释光测年表明第2地点的年代距今约6万年,处于晚更新世中期。 相似文献
2.
3.
池坝岭遗址位于重庆市丰都县境内, 是三峡库区一处重要的旧石器时代考古遗址。2007年对该遗址进行首次抢救性发掘, 分A、B两区, 揭露面积514m2, 共出土石制品213件。其中A区面积500 m2, 出土石制品200件, 有9件可以拼合为4个拼合组, 拼合率为4.5%。对拼合标本的研究显示, 古人类以就地取材于河漫滩上丰富的河卵石为原料, 采用硬锤锤击法进行剥片, 碰砧法也被使用; 拼合组为石核+石核和石核+石片类型, 剥片程度较低。拼合组标本的出现表明A区标本虽然制作后被快速埋藏, 但在后期受到外界营力作用的作用下脱离原生层位, 改造或者扰动作用不大, 为近距离搬运。 相似文献
4.
洛南花石浪龙牙洞1995年出土石制品的拼合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本文是对洛南花石浪龙牙洞遗址洞内部分1995年发掘出土的18608件石制品的拼合研究结果。在纳入研究的18499件标本中(不含石料、石锤、石砧和烧石等标本108件)共获得94个拼合组,涉及212件石制品,拼合率约1.15%。分析结果显示拼合研究不但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刻地理解龙牙洞遗址石制品的平面及垂直分布规律,还是准确地判断遗址埋藏过程的有效手段。拼合研究在恢复早期人类石器制作技术上具有独到的优势,石核—石片拼合组合以及石片之间的拼合关系可以更清楚地显示早期人类所采用的剥片技术,但以拼合石制品在洞穴中的分布距离判断具体的剥片方法有局限性。 相似文献
5.
第10地点是目前乌兰木伦河流域调查发现的唯一一处保留有地层的地点,其东南距乌兰木伦遗址约9.3 km。该地点于2013-2014年进行了试掘,出土789件石质标本,其中人工制品356件。石制品大部分存在一定程度的磨蚀。原料主要为石英岩,此外还有少量的石英和燧石,它们均来源于附近老第三纪基岩砾石层。类型有石核(36%)、石片(25%)、工具(4%)和断块(35%)。其中,工具类型包括锯齿刃器、刮削器、凹缺器和带铤石镞等;毛坯以片状为主,大部分可分辨出石片特征;均采用锤击法修理。初步判断该地点地层堆积性质为二次埋藏。 相似文献
6.
王府井东方广场遗址出土石制品共计1098件,主要来自下文化层。除石锤、石砧和人工石块外,其他石制品的原料几乎全部为黑色燧石。石制品普遍较小,主要为小型和微型。石核数量很少,但石片占石制品总数的一半还多。碎屑在探方中的几个区域密集分布。石器加工精致,刃缘大部分都比较平齐且其上的修疤排列均匀、整齐,尤其表现在端刮器上。原料、类型与技术特点表明,东方广场遗址石制品组合属于中国旧石器时代晚期的以石片为主要特征的文化系列。这一文化系列与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周口店第15地点、许家窑遗址等有较多的相似性,推测东方广场石制品组合是由中国旧石器时代早期和中期石器工业演变而来。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鄂尔多斯乌兰木伦遗址2010年第2次试掘和2011-2012年正式发掘出土石制品中的136件经过修理的工具进行研究。这些修理工具的类型以锯齿刃器、凹缺器和刮削器为主,比例均在20%以上。其他如钻具、尖状器、石镞、琢背石刀、雕刻器、鸟喙状器等器型的比例偏少。原料以等级较好的石英岩为主(92%)。毛坯以石片为主(99%),且以完整石片居多(74%)。多数修理工具的个体较小,分布于20-50mm之间。修理主要采用锤击法修理;修理方式以单面修理为主(91%),其中又以正向修理为多(80%)。刃缘多为直刃,修疤层数多为一层,修疤进深偏短,修理长度指数较高。这批修理工具的整体特点,特别是修铤的出现反映出遗址古人类在狩猎、屠宰等方面的明显需求。 相似文献
8.
神泉寺遗址的石制品主要为小型石器;打片以锤击法为主,偶尔使用砸击法,石核中有修理台面的标本;石器类型简单,以刮削器为主,尖状器很少,时代为18-11ka.B.P。通过与时代相当的其它遗址的石制品的比较研究,我们认为这一时期可能存在一定程度的文化交流。 相似文献
9.
徐家城遗址是甘肃省新发现的含丰富旧石器文化遗物的遗址,主要埋藏于水洛河二级阶地上覆的马兰黄土中,年代在距今4.3~2.3万年间。徐家城遗址的拼合分析显示,4B、4C层剥片与石器加工行为是石制品空间分布形成的主要原因,但可能存在遗址使用时古人类对石制品位置改变的行为;4A层石制品零散分布可能反映了此时遗址处于古人类活动的边缘地带。遗址剥片方法以硬锤锤击法为主,石核剥片序列主要以转向为主,古人类对石料进行单层或多层开发;同时部分石器破碎后古人类可能对其进行再利用。平面分布显示发掘区内可能存在两个相对集中的剥片区域,并且古人类在同一区域剥片和加工石器。然因遗址石制品原料性质、发掘面积等局限性,拼合分析的优势并未在此项研究中尽现。今后此类研究应结合其他研究方法,综合多方面信息解释遗址形成过程、石器技术及遗址空间利用方式。 相似文献
10.
11.
12.
13.
辉河水坝遗址位于内蒙古呼伦贝尔市鄂温克旗, 埋藏于辉河右岸第2级阶地, 出土了罕见的人类居住遗迹、墓葬、篝火遗迹和由大量动物骨骼堆积的灰坑等, 以及许多陶片和大量的石制品。本文研究了遗址中发现的4111件石制品, 包括细石核、石片、石叶或细石叶及其进一步加工的各类工具。研究发现, 不同类型的石制品揭示了其工具的完整制作过程, 原料、类型与技术反映了其较为固定而典型的细石器生产工艺流程。这种细石器工艺在呼伦贝尔地区广泛分布, 为研究草原地区早期人类文化的起源与发展、生态环境的演变以及与西伯利亚、蒙古国同期文化关系的对比提供了重要资料。 相似文献
14.
鄂尔多斯高原拥有我国最早发现的水洞沟和萨拉乌苏旧石器遗址,是系统研究东亚现代人演化及动因的重要地区。乌兰木伦遗址位于鄂尔多斯康巴什新区乌兰木伦河岸,发掘出大量石制品、动物化石和炭屑,遗存埋藏的14C年代在41.4~33.1 cal ka BP之间,属MIS 3阶段中期。花粉和木炭化石记录显示,早期为灌丛-草原,晚期为典型草原植被,气候温凉偏干,较现今相对温暖湿润,胡颓子属和霸王属等小乔木和灌木作为先民使用的薪材。MIS 3阶段相对暖湿气候有利于人类的繁衍、扩散和交流,可能是我国北方地区旧石器时代晚期出现大量人类活动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