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制药企业利用表观遗传学来开发新药,大学则用来开发诊断技术。 干细胞表观遗传学在再生医疗细胞质量管理上的利用已经开始尝试。  相似文献   

2.
昆明小鼠4个可能近交系的基因分型验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昆明小鼠作为一种实验动物广泛应用于药理和遗传学相关的研究领域。但由于昆明小鼠属于远交群,而且不同地区的种群间已经出现了严重分化,缺乏具有显著特征的近交系,这使得它在生物学上的应用受到了很大的限制。研究人员已经以昆明小鼠为背景培育出了几个可能的近交系,但由于缺乏可靠的遗传检测,至今未得到广泛的认可和应用。文章收集昆明小鼠的4个已经60代以上兄妹交配繁殖的可能近交系,并以两个标准近交系BALB/c和C57BL/6为参照,利用30个微卫星标记对每个品系的5只小鼠进行了微卫星基因分型,进而分析其遗传纯度。结果发现,品系A1和品系N4在本研究所用的30个位点均呈纯合状态;而T2和N2均在D15Mit16位点呈杂合状态。本研究第一次为我国昆明小鼠近交系的遗传学纯度提供了可靠的分子水平证据。今后应当加强昆明小鼠近交系的标准化,以扩大其在遗传学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种子休眠与萌发的分子生物学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尹华军  刘庆 《植物学通报》2004,21(2):156-163
休眠与萌发是植物种子对环境变化的适应特征,受许多基因调控和环境因子的影响.利用数量遗传学方法(如QTL分析)和突变等手段已对休眠和萌发特性进行了深入的遗传学研究.近些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快速发展,种子休眠和萌发研究已经深入到分子水平.分子生物学技术的运用,特别是基因表达、基因组测序和以双向凝胶电泳及质谱分析为技术基础的蛋白质组学分析,已成为研究种子休眠和萌发的新工具和新方向.本文主要就利用分子生物学方法研究种子休眠与萌发的进展给予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4.
尹华军  刘庆 《植物学报》2004,21(2):156-163
休眠与萌发是植物种子对环境变化的适应特征,受许多基因调控和环境因子的影响。利用数量遗传学方法(如QTL 分析)和突变等手段已对休眠和萌发特性进行了深入的遗传学研究。近些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快速发展,种子休眠和萌发研究已经深入到分子水平。分子生物学技术的运用,特别是基因表达、基因组测序和以双向凝胶电泳及质谱分析为技术基础的蛋白质组学分析,已成为研究种子休眠和萌发的新工具和新方向。本文主要就利用分子生物学方法研究种子休眠与萌发的进展给予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5.
以遗传学为研究内容,对23个国家和地区的课程文件及遗传学学习进阶的相关文献进行分析和比较,筛选出14个初中生遗传学的核心概念要素,初步构建初中生遗传学学习进阶,并在实证研究中对其进行适当的调整和修正。  相似文献   

6.
杨瑞  孟丽华  张茜  刘建全 《生态学报》2005,25(12):3307-3313
青藏高原是气候变迁的敏感区。但第四纪以来全球气候的反复变化对该地区植物分布格局的影响至今未进行过仔细研究。线粒体DNA在松科植物中是母系遗传,其变异被广泛用于研究该科植物历史上由于气候变迁造成的瓶颈作用以及冰期后扩张中形成的奠基者效应。对青海云杉位于青藏高原核心、其边缘甘肃和宁夏地区共12个种群155个个体的线粒体nad 1片段的全序列进行测序,研究该序列在各种群中的变异状况。通过测序发现该片段在青海云杉中十分保守,在所有个体中仅发现由于重复序列造成的5种单倍型(H ap A,H ap B,H ap C,H ap D和H ap E)。高原核心的所有种群均只有H ap A,而所有的4种单倍型都在高原边缘的甘肃地区存在,但这一地区仍然是H ap A占优势;但是在远离高原的宁夏地区则存在5种单倍性;多样性的变异趋势是宁夏地区高于高原边缘的甘肃地区,而甘肃地区又显著高于高原核心地区。这一结果表明,在过去气候变迁过程中,不同地区的青海云杉种群经历了不同的气候影响,这种影响造成的奠基者效应或者瓶颈作用是造成目前这种遗传多样性分布格局的主要原因。现有的单倍型分布格局,特别是高原上所有间断分布种群拥有相同的单倍型表明,森林回迁中的奠基者效应应是更为重要的因素。  相似文献   

7.
遗传学与基因组学整合课程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Liu ZX  Xu GB  Zeng CZ  Wang AY  Wu RY 《遗传》2011,33(7):801-806
基因组学是遗传学的重要学科分支,具有全新研究思维和技术手段,已经形成一个系统而完整的体系。在本科课程中加强基因组学教学是遗传学学科发展的要求,有利于对学生进行科学思维训练、提高学生生物伦理学修养和学习兴趣。整合遗传学与基因组学课程符合学科发展规律和教学规律。目前国内已经基本具备相关教材,通过调整遗传学教学内容,合理选择教学方法,充分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在本科教学中整合遗传学与基因组学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8.
书号:978-7-04-035159-0估定价:36.00高教出版社计划出版日期:2012年9月刘祖洞先生的《遗传学》自面世至今,一直是各高校主选的遗传学理论教材之一。刘先生深入浅出的描绘、抽丝剥茧的分析不仅使该教材栩栩生动,也极大启发了遗传学课堂教学思路和方法。近年来,遗传学领域的研究经历了重大的变革和发展,已经从单一的基因—性状研究向全基因组水平的系统性研究转变,与此同时,大量的新问题、新观点、  相似文献   

9.
猫杯状病毒(Feline calicivirus,FCV)是引起猫呼吸道疾病的一种常见病原,自1995年以来,国内外相继建立了FCV反向遗传学操作系统并且FCV反向遗传学在病毒基因组结构与功能、表达外源蛋白、与宿主相互作用、致病机理等研究方面的应用已经取得了一些进展,本文通过收集FCV反向遗传学相关的研究文献,对FCV反向遗传学操作系统的建立及其应用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有益的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0.
李默怡  罗卓娟  樊红 《遗传》2021,(5):390-392
遗传学是一个古老而发展迅速的基础学科,基于细胞或生物个体的基因结构、功能及其表达模式的研究,解析生物遗传性状的传递和变异规律.遗传学理论与技术已经渗透到生物学及其相关的学科领域,成为理解生命本质最重要的基础学科.我国遗传学研究从初始到如今的蓬勃发展已有百年历史.江苏省遗传学学会也历经了几十年的峥嵘岁月.在纪念江苏省遗传...  相似文献   

11.
植物分子群体遗传学研究动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云生  黄宏文  王瑛 《遗传》2007,29(10):1191-1191―1198
分子群体遗传学是当代进化生物学研究的支柱学科, 也是遗传育种和关于遗传关联作图和连锁分析的基础理论学科。分子群体遗传学是在经典群体遗传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它利用大分子主要是DNA序列的变异式样来研究群体的遗传结构及引起群体遗传变化的因素与群体遗传结构的关系, 从而使得遗传学家能够从数量上精确地推知群体的进化演变, 不仅克服了经典的群体遗传学通常只能研究群体遗传结构短期变化的局限性, 而且可检验以往关于长期进化或遗传系统稳定性推论的可靠程度。同时, 对群体中分子序列变异式样的研究也使人们开始重新审视达尔文的以“自然选择”为核心的进化学说。到目前为止, 分子群体遗传学已经取得长足的发展, 阐明了许多重要的科学问题, 如一些重要农作物的DNA多态性式样、连锁不平衡水平及其影响因素、种群的变迁历史、基因进化的遗传学动力等, 更为重要的是, 在分子群体遗传学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新兴的学科如分子系统地理学等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文中综述了植物分子群体遗传研究的内容及最新成果。  相似文献   

12.
生物学史上的一件憾事──从达尔文不知孟德尔论文谈起张青棋(安徽大学哲学系合肥230039)19世纪的欧洲曾产生过两个著名的科学人物:一个是英国博物学家、生物进化论创始人达尔文(C.Dar-win),一个是奥地利神父、现代遗传学奠基者孟德尔(G.Men...  相似文献   

13.
季林丹  钱海霞  徐进 《遗传》2014,36(12):1195-1203
利用家系连锁分析、候选基因法及全基因组关联研究均未能有效发现普通人群的高血压易感基因或位点。遗传学研究表明, 人类许多疾病易感性的形成与走出非洲时的环境适应性进化密切相关, 这为高血压遗传学研究提供了新思路。文章系统综述了高血压易感基因分子进化研究的理论基础和最新进展, 介绍了本研究小组运用分子进化思路在中国汉族人群高血压遗传学研究中的发现, 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以期为高血压和其他疾病的遗传学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正>吴旻教授是中国著名的医学遗传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现代医学遗传学的主要奠基者,中国人类基因组项目的倡导者和启动者。吴旻祖籍江苏常州,1925年12月生于北平,1950年毕业于同济大学医学院,1961年在莫斯科苏联医学科学院实验和临床肿瘤研究所获医学科学博士学位,是中国学生留学苏联获得博士学位  相似文献   

15.
第18届遗传学大会于1998年8月10日至15日在北京举行。这不仅是在本世纪末对遗传学研究成果进行的最后一次回顾,也是对迎接新世纪的遗传学研究队伍的第一次检阅。这次会议聚集了54个国家和地区近2000位科研人员,其中1353人提交了论文摘要828人出...  相似文献   

16.
王楠  赵士振  吕孟华  向凤宁  李朔 《遗传》2016,38(11):992-1003
大豆(Glycine max (L.) Merill)是重要的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盐胁迫能造成大豆产量的大幅度降低。本文综述了通过正向遗传学手段获得的大豆耐盐数量性状位点(Quantitative trait locus, QTL)以及通过反向遗传学方法获得的大豆耐盐功能基因方面的研究进展。目前,正向遗传学发掘基因主要有图位克隆(Map-based cloning)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y, GWAS)两种方案,其中通过图位克隆在大豆中已经获得了6个耐盐QTL位点并且定位了1个重要的耐盐基因;利用GWAS在大豆中获得了1个耐盐功能基因。利用反向遗传学在大豆中获得了大量的耐盐相关功能基因并在模式植物中验证了其功能,主要包括离子转运蛋白基因和转录因子基因。这些研究为揭示大豆耐盐分子机制以及通过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或转基因技术创制耐盐大豆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拟南芥乙烯信号传递途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植物激素乙烯早在一百多年前就已经被确认,相关的研究使得乙烯广泛地被应用于农业上.一直到十年前第一个植物激素乙烯受体拟南芥ETR1基因被发现之后,人们对于乙烯信号传递的研究并才真正开始有所突破.以遗传学为基础对乙烯反应突变体所做的分析,使得乙烯信号传递已经成为目前植物信号传递领域中被研究得最清楚的信号传递途径之一.该文着重于回顾乙烯信号传递途径上各个元件的发现和确认,以及如何利用遗传学的方法将现有的突变体相关基因构建出目前广为接受的信号传递的遗传模式.最后,该文就目前所知的乙烯信号传递理论及相关研究,做了总结和深入的讨论.  相似文献   

18.
代谢组学是使用分析化学技术对生物样品(如乳液、血浆、血清等)中的大量小分子代谢物进行全面鉴定和定量分析,已经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营养学、作物学和畜牧学研究中。最初,代谢组学主要应用于畜牧生产中的非遗传学研究。目前,随着生理基因组学、生理遗传学研究的增多,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利用代谢组学的技术和方法开展动物遗传育种研究。本文综述了代谢组学检测技术与平台特点及代谢组学在动物遗传学与基因组中的应用,着重总结了动物代谢分子遗传参数估计、品系(品种)间代谢图谱差异、代谢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筛选影响重要经济性状的生物标记等领域的研究进展,讨论了代谢组学研究还需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综述代谢组学在动物育种中的研究进展,旨在为进一步利用代谢组学技术开展动物重要经济性状的遗传基础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郭晓强 《遗传》2008,30(1):1-2
20世纪,遗传学取得了飞速的发展,从20世纪初孟德尔遗传定律的重新发现到20世纪末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全面实施,已经发生了一个本质的飞跃.在遗传学的发展过程中,许多科学大师都做出了卓越贡献,如摩尔根、穆勒、沃森等许多人的名字都耳闻能详,这些大师或者以模式生物为研究对,或者直接研究DNA,然而在20世纪50年代有一位科学家首先将遗传学应用于临床,开创了医学遗传学,从而为医学和遗传学的发展都做出了卓越的贡献,这位科学家就是维克多·奥蒙·麦库斯克(Victor Almon McKusick).  相似文献   

20.
功能基因组学的研究重心是在整体水平上对细胞内蛋白质的组成及其活动规律进行研究,化学遗传学利用小分子化合物系统地探测生命过程的机制和蛋白质功能,为功能基因组学的研究提供了有力的工具。该文综述了化学遗传学在功能基因组学研究中的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