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病毒受体及其研究方法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病毒性感染具有宿主种属特异性和组织嗜性,这主要由病毒受体决定。受体是介导病毒入侵的决定因素,研究病毒受体对了解病毒与细胞的相互作用至关重要。近年来,研究受体的方法除了传统的病毒覆盖蛋白结合法、单克隆抗体法、免疫共沉淀、亲和层析等外,出现了许多如噬菌体表面展示技术、酵母双杂交技术、cDNA文库等分子生物学新方法。简要综述了病毒受体及其研究方法的相关进展。  相似文献   

2.
病毒通过与靶细胞表面的特异性受体结合,进而吸附、入侵靶细胞,劫持细胞的复制机器完成自身的复制周期。细胞受体作为病毒入侵宿主的门户,细胞受体的结构与功能及其介导病毒入侵的机制一直是病毒学研究的热点之一。对细胞受体的研究有助于了解病毒的致病机制并为病毒性疾病的防控提供科学依据。近年来,利用功能缺失性基因组学筛选病毒功能性受体的进展极大地拓展了人类对病毒入侵机制的认识和理解。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病毒功能性受体筛选策略包括RNA干扰技术、利用单倍体细胞系随机插入逆转录病毒致突变技术以及基于CRISPR/Cas9系统的新型编辑技术。本文系统介绍并比较了这三种病毒功能性受体筛选新策略,同时对其应用及优缺点进行了归纳总结,可为相关研究者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3.
轮状病毒受体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病毒的宿主、受全唾液酸残基及受体分子的化学特征等几个方面介绍了目前对轮状病毒受体分子的研究水平,对病毒受体的研究,有助于了解病毒及受体相互作用的分子机制,防治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病毒的细胞膜受体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病毒受体是指能特异性地与病毒结合、介导病毒内化并促进病毒感染的细胞膜组份[1]。受体决定病毒的宿生范围、组织及细胞嗜性。研究病毒受体对了解病毒感染机制、病毒病的预防与治疗、病毒分类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而近年来进展很快。本文拟对该领域研究成果作一综述,旨在为今后的研究提供参考。1病毒受体的特征病毒受体与激素受体有类似之处,应具备特异性、高度亲合性、结合位点的有限性、靶细胞部位的局限性及生物学效应[2],此外病毒受体还具有某些特殊性质。1.亚特异性受体存在于病毒敏感细胞的细胞膜上,与病毒的结合有一定的…  相似文献   

5.
为了探究哺乳动物病毒共受体间的共性特征,本研究基于ViralReceptor数据库中收集的哺乳动物病毒-受体相互作用关系,共收集277对病毒共受体组合,从结构、功能、进化和组织表达等方面对这些病毒共受体进行系统分析,并与来源于不同哺乳动物的病毒受体组合以及随机挑选的人类蛋白组合进行比较。结果显示,哺乳动物病毒共受体相较于其他蛋白组合,彼此间有更高的功能相似性,在宿主蛋白相互作用网络中相互作用的比例更高,在人体常见组织中的共表达水平更高。研究表明,哺乳动物病毒共受体具有功能、表达和互作等共性特征。期望此结果能为病毒受体的发现和鉴定等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细胞膜是动物细胞与胞外环境之间的屏障。病毒只有与细胞膜上的病毒受体特异性结合 ,才能进入细胞 ,进而启动其增殖周期。因此 ,病毒受体是病毒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分离纯化病毒受体所在的细胞膜作为病毒受体研究的实验材料 ,已经在许多病毒的研究中得到应用 ,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现就动物细胞膜的分离纯化及其在病毒受体研究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病毒受体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朱雷  金奇 《微生物与感染》1998,21(1):5-7,11
在当今缺乏有效的抗病毒药物时期,病毒受体的研究日益成为重多学者关注的热点。本文就病毒受体的特点,病毒与其受体结构的方式,病毒受体和病毒受体的配体的模拟分子等方面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8.
喻芬  张征  彭友松 《病毒学报》2021,37(4):894-899
病毒与受体相互作用对于病毒感染宿主细胞至关重要.为了深入理解病毒对于受体蛋白的选择机制,本研究从结构、功能、宿主蛋白相互作用网络以及组织表达量等四个方面系统性地分析和比较了哺乳动物中包膜与非包膜病毒的受体蛋白差异.结果表明,包膜病毒和非包膜病毒的受体蛋白具有相似的结构域组成和功能,但是非包膜病毒的受体蛋白相对于包膜病毒具有更多的结构域数目、更高的N-糖基化水平、在宿主蛋白相互作用网络中有更高的连接度和节点介数、以及在宿主中有更高的表达.本研究有助于加深我们对于哺乳动物中包膜与非包膜病毒受体选择机制的理解,同时也对病毒受体的鉴定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登革病毒(DV)E蛋白及其受体在DV致病中的作用已逐渐引起重视.作为DV的包膜蛋白,E蛋白决定了病毒的组织亲嗜性,可介导病毒与细胞受体的结合,诱导保护性免疫反应.随着对E蛋白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对E蛋白、受体及其蛋白-受体相互作用机制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为进一步研究DV的致病机制及病毒疫苗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0.
EB病毒与人类多种恶性肿瘤有关,此病毒识别、结合并进入靶细胞与细胞膜上的EB病毒受体有密切关系。近年来发现此受体即补体受体CR2。本文介绍了研究EB病毒受体的方法、受体的分布、与补体受体CR2的关系、受体的功能以及EB病毒进入细胞的途径。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已克隆出人、大鼠和小鼠糖皮质激素受体的cDNA,并利用定点突变等技术分析了受体结构和功能的关系。还利用小鼠乳腺瘤病毒、人金属硫蛋白II_A基因等详细研究了受体和DNA的相互作用,对糖皮质激素的诱导蛋白也进行了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2.
受体是病毒宿主嗜性和致病机制的主要决定因素。硫酸乙酰肝素(HS)是一种多聚阴离子碳水化合物, 广泛存在于真核细胞的细胞膜和细胞基质。HS是许多病毒在细胞膜上的特异受体或辅助受体。目前发现口蹄疫病毒可利用HS和整联蛋白(αvβ3、αvβ6、αvβ1、αvβ8)作为病毒受体。口蹄疫病毒可能在不同的感染阶段利用不同类型的受体与宿主细胞相互作用。研究病毒受体的结构和功能对理解病毒与宿主细胞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论述了HS的生物学特性及其与口蹄疫病毒感染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登革热病毒(DEN)通过两种机制感染宿主细胞,即与病毒IgG形成复合物结合于Fc受体,或是病毒糖蛋白直接与宿主细胞特异性受体结合。第一种机制已做研究,发现登革热出血/休克综合征的病毒滴度的增高与这种IgG-Fc介导的抗体增高有关,而对第二种机制的研究较少,且一直未发现DEN的宿主细胞受体。  相似文献   

14.
受体是病毒宿主嗜性和致病机制的主要决定因素.硫酸乙酰肝素(HS)是一种多聚阴离子碳水化合物,广泛存在于真核细胞的细胞膜和细胞基质.HS是许多病毒在细胞膜上的特异受体或辅助受体.目前发现口蹄疫病毒可利用HS和整联蛋白(ανβ3、ανβ6、ανβ1、ανβ8)作为病毒受体.口蹄疫病毒可能在不同的感染阶段利用不同类型的受体与宿主细胞相互作用中.研究病毒受体的结构和功能对理解病毒与宿主细胞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论述了HS的生物学特性及其与口蹄疫病毒感染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口蹄疫病毒感染宿主细胞的第一步是病毒与被感染细胞表面的某种受体结合,在这种受体的介导下,病毒颗粒才能进入细胞内。细胞受体是决定口蹄疫病毒宿主特异性和组织特异性的主要因素之一。口蹄疫病毒受体的研究对于揭示口蹄疫病毒的致病免疫机理具有重要价值。就近年来已发现的αvβ1、αvβ3、αvβ6、αvβ8四种整联蛋白和硫酸乙酰肝素受体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6.
诺如病毒(Noroviruses,NoVs)是全球急性胃肠炎的重要食源性病原。复杂基质的前处理技术一直是食品安全领域中病毒检测研究的重点和难点。除了絮凝沉淀、超速离心、超滤浓缩、电荷膜过滤等常用的非特异性富集技术外,基于分子互作的靶向病毒富集技术已成为了近年来的研究热点。常用的靶向结合种类包括抗原-抗体结合、病毒-受体结合、筛选特异性的核酸适配体、基于噬菌体表面展示技术筛选特异性的多肽、分子印迹等。因此,本文对近年来诺如病毒靶向富集技术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以期为完善食源性病毒快速检测技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EB病毒潜伏膜蛋白1调节EGF受体核移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EB病毒编码的病毒潜伏膜蛋白1(LMP1)是重要的致瘤蛋白, 一直以来是EB病毒致瘤机制的研究核心. 传统的受体学说认为, 细胞膜受体作为第一信使, 在细胞膜上与其配体结合发挥生物学效应. 但近年来, 对EGFR家族成员受体核移位在基因表达调控中意义的研究, 拓宽了人们对细胞膜受体生物学功能的认识. 利用我们建立的Tet-on系统调控LMP1表达的细胞系, 采用Western blot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等技术证实, LMP1可调控EGFR的核移位, 并呈一定的剂量效应. 通过GFP与EGFR及不同突变体的融合蛋白在细胞内的表达发现, EGFR的核定位信号在其核移位过程中起着一定的作用, 并初步发现LMP1调控EGFR核移位为配体非依赖性.  相似文献   

18.
疱疹病毒膜融合的分子机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囊膜病毒与宿主细胞的膜融合是病毒入侵宿主细胞的重要过程,这一过程涉及到病毒囊膜表面糖蛋白与宿主细胞表面受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和构象变化.疱疹病毒有多个糖蛋白及不同类型的细胞作用受体,相应的受体-糖蛋白复合体构成方式也有多种,其引致的膜融合机制被认为是目前病毒融合机制研究中最复杂的,近年来被广泛研究并取得突破性进展.从病毒糖蛋白与相应受体的结构与功能、受体-糖蛋白复合体的形成与入侵途径,以及膜融合模式几个方面,全面综述疱疹病毒膜融合的分子机制,并展望了未来研究趋势.  相似文献   

19.
腺相关病毒的安全与长效特点,使其成为基因治疗中最有前景的病毒载体之一。虽然第一个以该病毒为载体的基因药物Glybera已在欧盟获批上市,然而如何进一步提高载体的靶向性与产品纯度仍是当务之急。腺相关病毒的受体是介导病毒与靶细胞结合的分子基础,其与病毒的结合具有很强的特异性,因此相关受体的研究不仅有助于改善基因治疗的靶向性,亦能为高纯度病毒的亲和纯化带来希望。目前已有11种腺相关病毒的受体被发现,本文就其受体的发现过程、结构特点、功能应用等方面展开综述,为今后相关研究提供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20.
贝类中人源诺如病毒污染净化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源诺如病毒是全球引起人急性胃肠炎的食源性病原体之一。牡蛎、贻贝等贝类消化腺组织中含有诺如病毒受体类似物,可从污染水体中富集高浓度病毒,因此,生食或食用加工不当的受污染贝类极易造成诺如病毒感染。污染贝类的净化处理技术已成为诺如病毒防控领域中的研究热点,例如消杀试剂、臭氧处理工艺、新型非热消杀技术以及最近报道的具有抗病毒作用的益生菌等。诺如病毒活性检测对确定贝类中的病毒污染水平和评价消杀技术效果有重要作用,只有完整和具有感染力的病毒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威胁。因此,本文在前期工作基础上,进一步对诺如病毒活性鉴定方法、贝类产品消杀技术以及贝类养殖净化工艺等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完善食源性病毒防控技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