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矮生菜豆豆荚产量构成因素的通径分析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以8个矮生菜豆品种为材料,研究了单株豆荚产量与其主要构成因素的关系,结果表明,单株豆荚产量及作为豆荚产量构成因素的主茎高、分枝数、花序数、豆荚数、豆荚长和豆荚重在品种间均存在极显著的差异;但这些产量构成因素与单株豆荚产量之间,无论是表型相关系数还是遗传相关系数或是环境相关系数均未达到显著水平。通径分析结果显示,一个与单株豆荚产量关系密切的性状。其对单株豆荚产量的效应总是由于存在一个或多个负向的间接通径系数而被削弱。从而掩盖了该性状对单株豆荚产量的遗传效应,从表型和遗传通径系数看,对单株产量最为重要的是单株结荚数及单株花序数。单株分枝数、主茎高和豆荚重其次。豆荚长则较为次要。根据通径分析结果,就矮生菜豆丰产性育种中各有关性状的选择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
棉花宿生栽培对于雄性不育系的多年生保持和杂交制种,固定杂种优势、加速杂种优势利用和保存种质资源具有重要意义。探讨陆地棉宿生栽培的产量构成因素及其对产量形成的影响,为陆地棉宿生栽培提供理论依据。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对三年生、二年生宿生陆地棉的产量构成因素及其对产量形成的影响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与一年生棉比较,宿生棉单位面积总铃数明显增多,多数品种的单铃重无明显变化,衣分变化因品种而异。三年生和二年生各因素对产量影响的趋势一致,总铃数影响最大,衣分影响次之,两者主要是直接影响;单铃重通过总铃数的间接影响较大。一年生各因素对产量影响略有不同。宿生栽培的总铃数明显增多,是增产的主要原因,同时应选择衣分高、受宿生年限影响小的品种。  相似文献   

3.
李邦发 《遗传》1986,8(2):13-14
近年来,育种研究中应用通径分析日趋增 多,方法是利用性状间的遗传相关系数矩阵求 出原因性状(x)与结果性状(Y)间的直接遗传 通径系数(py.二),它反映了原因性状基因型值 对结果性状基因型值的直接作用。但由于选择 是对表现型进行的,考虑到选择对于表型值的 影响,采用相关遗传力的分析方法,就能将性状 (M=gzrB -, gv些p,)联系起来考虑,使基因型值 和表现型值更好地联系起来。求出性状(x)对 性状(力的直接相关遗传力(h.,hypy.二),就能找 出在其它性状不变的情况下,p二变化对于p,的 直接影响。为此,本文试图用此方法对小麦部 分性状参数予以估算,为产量育种提供一些参 考信息。  相似文献   

4.
无芒雀麦种子产量因子与产量的相关和通径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多因素正交试验设计,通过大样本相关、通径和逐步回归分析后表明,无芒雀麦5个种子产量因子对种子产量的直接贡献大小排序为:生殖枝数/m 2>种子粒数/小穗>小花数/小穗>单粒种子重>小穗数/生殖枝;提高小花数/小穗和种子粒数/小穗可最有效提高无芒雀麦的种子产量,其次是提高生殖枝数/m2.  相似文献   

5.
利用52个家蚕品种在春秋两个季节的试验资料,对万头茧层量及其构成因素作了通径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环境下,诸因素对万头茧层量的作用不完全相同,主要表现为幼虫生命率和茧层率在不同季节中的作用相对地变化。结合育种实践指出:(1)春用蚕品种的选育应在保证生命率的前提下努力提高茧层率和全茧量,而夏秋用品种的选育应在保证茧层率的前提下努力提高生命率和全茧量。 (2)为提高选择效果,春蚕期育种应以选择茧层率为主,夏秋期育种应以选择生命率为主。  相似文献   

6.
小麦产量因素对籽粒容重影响的通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选取中国作物网物质信息网上的2994条包括所需信息的小麦数据,进行通径分析,得到小麦产量因素对容重影响的方程式.选用数据里面的容重作为评判因素,因为容重可以作为小麦的等级评判标准,与小麦贮藏、出粉率等有关.本文讨论了小麦的株高、穗长、穗粒数、千粒重等对容重的影响.选用通径分析模型因为它可以同时得到小麦产量构成因素对容重的影响和各个因素之间的结构关系.通过得到的小麦籽粒容重关于各个因素的关系式,得出影响籽粒容重最大的因素,从而指导小麦育种专家选择出高品质的小麦品种,对小麦育种和生产都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为明确水稻功能叶与产量构成因素间的相关性,以不同遗传背景下籼稻的10个不育系和16个恢复系为亲本,按照NCII设计配制两套双列杂交组合,对水稻12个功能叶性状与8个产量性状构成因素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表明:3片功能叶叶长与叶面积、剑叶宽、倒2叶宽等性状之间均存在极显著正相关,功能叶夹角之间也存在极显著正相关,但不同遗传背景对夹角性状与9个形态性状之间的相关性则存在明显差异,在第一套组合中,其相关系数均为负值,且相关均不显著;而第二套组合则相反。8个产量构成因素中,单株穗数与平均穗长、着粒密度、穗实粒数以及穗着粒数之间存在极显著负相关,平均穗长与穗着粒数、结实率与单株产量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遗传背景对产量组成上有较大影响,在第一套组合中单株产量主要由结实率、单株穗数以及穗实粒数等性状决定,而在第二套中则主要由穗实粒数和结实率等性状决定。在功能叶与产量构成因素的相关中,功能叶叶长、叶面积、剑叶宽、倒2叶宽与着粒密度、穗实粒数以及穗着粒数等3个性状之间存在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12个水稻功能叶性状与8个产量构成因素之间的主成分分析表明,在不同的遗传背景下,产量构成因素均主要受叶面积和叶夹角影响,两种不同遗传背景中其累积贡献率分别为69.8%和84.0%。  相似文献   

8.
通过选取中国作物网上的2994条包括所需信息的小麦数据,考虑到容重可以作为小麦的等级评判标准,与小麦贮藏、出粉率等有关,对不同地区的小麦产量因素对容重的影响做了通径分析,得到不同品种不同成熟期不同区划小麦产量因素,包括小麦的穗长、穗粒数、千粒重、株高及粗蛋白等对小麦容重的影响,得到小麦容重和各个因素之间的结构关系,得出影响籽粒容重主要的因素,从而服务于小麦育种和生产实践.  相似文献   

9.
本文利用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对鲫鲤杂种F2精子的超微结构进行了系统的研究.F2精子由头部、中片和尾部组成,头部前端有液泡,没有顶体.研究发现,F2精子头部大小差别明显,最小的精子头径只有1.32μm,而最大的那个"超级精子"头径约18.09μm,但是绝大部分精子头径在1.85-2.15μm.另外,通过透射电镜还发现了双核精子和双尾精子.结果表明,F2精子中存在着明显的多态性,其中有正常的精子,即单倍体精子;也有异常的精子,包括二倍体精子、四倍体精子甚至更高倍性的精子,还有非整倍体精子.本研究结果为二倍体的精子和二倍体的卵子结合产生四倍体的机制提供了有利的证据.  相似文献   

10.
本文利用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对鲫鲤杂种F2精子的超微结构进行了系统的研究。F2精子由头部、中片和尾部组成,头部前端有液泡,没有顶体。研究发现,F2精子头部大小差别明显,最小的精子头径只有1.32μm,而最大的那个“超级精子”头径约18.39μm,但是绝大部分精子头径在1.85-2.15μm。另外,通过透射电镜还发现了双核精子和双尾精子。结果表明,F2精子中存在着明显的多态性,其中有正常的精子,即单倍体精子;也有异常的精子,包括二倍体精子、四倍体精子甚至更高倍性的精子,还有非整倍体精子。本研究结果为二倍体的精子和二倍体的卵子结合产生四倍体的机制提供了有利的证据。  相似文献   

11.
大豆杂交亲本主要农艺性状的通径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周丰锁 《遗传》1983,5(2):7-9
大豆育种的最终目标是提高产量,但由于 产量是一个十分复杂的数量性状,受许多其他 因素制约和影响,同时其他性状和产量也存在 不同程度的相关,这一切都给育种工作带来了 困难。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多位专家、教授、研究员对大豆产量的研究对比和实验,总结了影响大豆产量的因数及如何提高大豆产量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3.
张德水  庄炳昌 《遗传学报》1997,24(4):362-367
本文研究了大豆56个DNA限制性片长度多态性(RFLP)村记在一栽培大豆/半野生大豆杂种F2群体中的分离,结果表明,25%的RFLP标记表现了偏分离,偏离的方向主要趋于栽培大豆亲本,其形成原因主要是存在着配子体选择。这对研究大豆的遗传及育种选择等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菜用大豆产量相关性状的遗传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 19个菜用大豆品种与产量有关的10个农艺性状进行遗传分析的结果表明,生育期和主茎节数遗传力偏高;单株荚数、分枝数遗传力偏低;单株产量、单株荚数的遗传变异系数很大,其遗传进度的值也较大;生育期的遗传变异系数小, 遗传进度也小,遗传相关分析结果表明,产量与生育期、单株结荚数相关关系密切。菜用大豆遗传参数分析结果与前人对食用大豆的研究结果趋势一致。  相似文献   

15.
河南夏大豆产量相关性状的遗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10个河南夏大豆主栽品种为材料,对与株粒重有关的10个农艺性状进行了遗传相关、遗传参数和通径分析。试验结果表明:株高、每节粒重、株有效荚数、粒茎比和株粒重呈高度正相关,与环境相关较小;株高与粒茎比的遗传力较大,每荚粒数与每节粒重的遗传力较小;各性状对株粒重的重要贡献的大小依次为每节粒重、株有效荚数与粒茎比。因此,大力提高节粒重、株有效荚数与粒茎比是河南夏大豆高产育种的方向。  相似文献   

16.
1998年早季在广州研究了3个两系法杂交水稻组合和2个常规稻品种的产量构成因素,初步认为:两系法杂交稻新组合培矮64s/E32的产量最高,它单穗湿重和穗长亦最大,分别达5.42g和24.7cm;而常规稻品种粤香占亩有效穗数最高和谷/秆比值最大,分别达23.3万穗/亩和1.53。如果把这些性状有机地组合起来后再加上粤杂122的优质特性,这种结构模式将为华南地区水稻超高产或超级稻育种,展示了一种美好的前景。  相似文献   

17.
本文报道我国常见毒蛇的采毒量及不同月份的产量。探讨取毒时间,喂食与蛇毒产量、质量间的相互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取毒时间以间隔20—30天取一次最好,不仅产量高而且活力较强,饥饿情况下蛇毒产量高、质量好,食物投放最好在取毒后,每月或20天投食1—2次,喂食频繁则对产量、质量均行影响。蛇毒毒性以3—4月、10—11月最佳,6—9月毒力低。  相似文献   

18.
石鹏  王永  雷新涛  曹红星  李东霞 《广西植物》2017,37(9):1130-1136
为明确油棕鲜果穗产量构成因素之间的关系,利用相关性、回归和通径等分析方法,对58株油棕单株鲜果穗产量与其它性状相关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油棕鲜果穗产量与鲜果穗重和每株果穗数的相关性最为密切。另外,在油棕高产品种选育过程中,应着重对平均果穗重、每株果穗数、果实大小和含油量等性状进行选择,并综合权衡这些产量性状之间的相互作用。产量性状变异和相关性分析表明,平均种壳厚度变异程度最大(88.34%),平均果长变异最小(11.99%),鲜果穗产量与鲜果穗重、每株果穗数、平均果重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0.882**,0.714**,0.439**),与平均果长呈显著正相关关系(0.334*)。多元线性回归和通径分析结果表明,通过比较多元线性回归方程的相关参数,建立了可实用的最优多元线性回归方程x_1=-281.511+2.787x_4+3.455x_5-2.672x_6+0.411x_7+6.690x_8+3.664x_9,平均鲜果穗重和每株果穗数对单株鲜果穗产量的直接作用最大(0.670,0.439),其它性状对单株产量的直接作用较小,平均果重和平均果长对单株鲜果穗产量的间接作用最大(0.335,0.322)。该研究结果为油棕高产品种选育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9.
张晓龙  吴国海  游文平 《遗传》1986,8(2):19-22
高产生理研究是近代作物育种工作的重要 内容。它是通过培育各种生理过程较为协调、 具有理想株型的作物品种,充分有效地利用太 阳能,提高光合效率,增加生物产量,并扩大向 籽粒分配同化产物的比例,提高经济系数来实 现的。小麦高产品种的理想株型,其籽粒灌浆 必须是以在源、流、库若干生理指标方面达到综 合平衡为前提条件的。张晓龙曾从生理角度出 发,研究了小麦籽粒灌浆过程中源、流、库部分 性状间的相互关系和对粒重粒饱的影响闭。目 前,对这些性状的遗传分析,除对千粒重的杂种 优势和遗传力的研究较多以外,许多性状的研 究还未见报道或报道甚少。本文将对这些性状 的杂种优势和遗传力作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20.
蚕豆的性状相关及其通径系数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文涛  李富全  蒋兴元 《遗传》1983,5(3):21-23
本文研究蚕豆(Vicia faba)不同性状间的 相关性及其通径系数,以便为亲本选配、性状选 择和改进栽培措施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