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盐度对无瓣海桑幼苗的生长和某些生理生态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本文研究了盐度(0‰~50‰)对无瓣海桑幼苗生长的影响。盐度对无瓣海桑幼苗长叶数、茎长、植株鲜重、主根长、根系鲜重等方面起抑制作用;随盐度的提高,无瓣海桑幼苗成活率下降;但盐度对无瓣海桑幼苗叶片面积存在一个低盐(0‰~10‰)促进、高盐(15‰~40‰)抑制的过程;盐度对叶绿素含量的影响总趋势是随盐度提高,低盐时叶绿素含量下降,而当盐度超过10‰时上升。因此认为:1)无瓣海桑幼苗在无盐存在下,也可  相似文献   

2.
无瓣海桑幼苗对不同遮光度的生理生态响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依据实地测定人工无瓣海桑红树林不同环境下的光照强度,研究了无瓣海桑幼苗在不同遮光度环境中的生理生态响应。结果表明,随着遮光度的增大,无瓣海桑的种子萌发、幼苗的生理生态指标水平均呈下降趋势。在80%和40%全光照下,幼苗的茎高、基径、节数和叶片数下降。当光强为全光照的20%即遮光过度时,幼苗就表现出生长严重受阻的响应。弱光环境下无瓣海桑种子的发芽率很低,无瓣海桑幼苗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可溶性总糖含量和硝酸还原酶活性等生理参数均呈下降趋势,且各处理间差异显著。试验表明,弱光条件是造成无瓣海桑幼苗生理指标水平低下和死亡率较高的主要原因,并对无瓣海桑的天然更新与自然扩散和人工造林技术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3.
深圳湾红树林引种海桑、无瓣海桑的生态评价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深圳湾红树林引种的外来种海桑(Sonneratia caseolaris (L.) Engl.)和无瓣海桑(S.apetala B.Ham.)的生态适应性、扩散现状及生态入侵的可能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海桑和无瓣海桑对深圳湾的气温、盐度、潮滩与土壤等基本适应,虽然极端低温是其生长定居的限制因子,但其子代的抗寒性逐渐增强,在局部区域有一定的繁殖力和扩散力,生态效益明显。从种群生物生态学特性、生态位理论、群落更新理论等方面分析认为,海桑和无瓣海桑在深圳湾造成生态入侵的可能性不大。  相似文献   

4.
对深圳湾红树林引种的外来种海桑(Sonneratia caseolaris (L.) Engl.)和无瓣海桑(S. apetala B. Ham.)的生态适应性、扩散现状及生态入侵的可能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海桑和无瓣海桑对深圳湾的气温、盐度、潮滩与土壤等基本适应,虽然极端低温是其生长定居的限制因子,但其子代的抗寒性逐渐增强,在局部区域有一定的繁殖力和扩散力,生态效益明显.从种群生物生态学特性、生态位理论、群落更新理论等方面分析认为,海桑和无瓣海桑在深圳湾造成生态入侵的可能性不大.  相似文献   

5.
廖宝文  邱凤英  张留恩  管伟  李玫 《生态学报》2010,30(23):6363-6371
在温室内采用自动潮汐模拟设备对尖瓣海莲幼苗进行为期160d的9个梯度(0、5、10、15、20、25、30、35、40)的盐胁迫处理,并测定幼苗的生长形态特征、生长量、生物量、光合速率、叶绿素含量、根活力及其它抗逆性生理指标。结果表明:随着盐度的增加,尖瓣海莲幼苗叶片内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游离脯氨酸、丙二醛及质膜透性均先减小后增大;尖瓣海莲幼苗的生长量、各器官生物量及总生物量均呈现出低盐促进生长,高盐抑制生长的现象;盐度为5的处理下生长最旺盛,盐度超过25后生长明显受到抑制,尖瓣海莲幼苗的总生物量最大值(盐度为5)比最小值(盐度为40)大25倍。主成分综合分析表明尖瓣海莲幼苗的适合生长盐度在25以下,在盐度为5时最适生长,当盐度超过25后,生长显著受限。  相似文献   

6.
采用位置指数(CE)、混交指数(DM)、分异指数(T)以及Ripley’sK方程,探讨了深圳福田红树林保护区海桑+无瓣海桑自然林的空间结构特征。海桑、无瓣海桑、秋茄和桐花树种群都呈现集群分布;海桑-无瓣海桑、海桑-秋茄、海桑-桐花树、桐花树-无瓣海桑以及秋茄-桐花树之间在空间分布上呈现负关联,秋茄-无瓣海桑之间呈现正关联,但这些关联都不显著。海桑和秋茄与其它树种属于中度混交,而无瓣海桑和桐花树与其它树种的混交程度相对较弱。海桑和无瓣海桑个体之间的胸围差异明显,而其它树种个体之间的胸围差异中等。海桑个体之间的树高差异明显,而其它树种个体之间的树高差异中等。采用的空间指数和空间统计技术有效地描述了树种的空间属性。  相似文献   

7.
采用离子色谱-积分脉冲安培法测定红树植物无瓣海桑叶子和果实中氨基酸成分及含量。结果表明,在叶子和果实提取液中含有16种氨基酸,其中7种为人体的必需氨基酸,9种为非必需氨基酸,氨基酸的种类相同,但含量有所差异。  相似文献   

8.
粤东沿海引种无瓣海桑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黄陵  詹潮安 《生态科学》2003,22(1):45-49
粤东沿海引种无瓣海桑试验4年的结果表明:该引种区分别比原产地及我国已引种成功的湛江、深圳更北1°08'2°22'和1°06',有其特殊的生长发育、生态适应性等特点以及造林、管护等技术规程,共造林面积243.3hm2,是目前我国该树种引种最北、面积最大、引种最成功的林分.经观测,该林分生长发育正常,在适宜生境下,造林后1年平均树高生长可达2.24m,比乡土树种提前6~7年实现防护作用:造林后一年开花结实,每年2次,能自然更新,1998年9月种植的林分已出现4期自然更新小苗,而且,其抗逆性、经济品质等生物、经济学特性与原产地基本相同.  相似文献   

9.
华南沿海基围渔塘内无瓣海桑Sonneratia apetala的生长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华南沿海基围渔塘内人工控水条件下进行了红树植物无瓣海桑的人工恢复试验,结果表明:(1)基围内不同控水滩血高程对红树植物无瓣海桑的生长量和成活率有显著影响,随着滩面控水高程的增加,无瓣海桑的生长量与成活率有降低的趋势;(2)基围内种植密度对无瓣海桑的生长有显著的影响:在一定的控水滩面高程下,种植密度越大,生长越差;(3)种植季节对无瓣海桑种植初期的生长影响显著,较冷季节时种植不利于无瓣海桑的成活和生长;(4)在一定的条件下,种植20个月后基围内、外无瓣海桑的生长和成活情况基本接近,差异较小;(5)在基围渔塘内,大米草对红树植物无瓣海桑种植后的初期生长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研究结果可以为华南沿海大面积的基围渔塘内红树林的生态恢复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0.
外来红树植物无瓣海桑引种及其生态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彭友贵  徐正春  刘敏超 《生态学报》2012,32(7):2259-2270
无瓣海桑是我国首个从国外引进并大面积推广种植的红树植物,生长快,适应性强,已成为华南沿海红树林恢复造林的主要树种。但近年来无瓣海桑引种已引起较大争论,焦点是无瓣海桑是否会对乡土红树植物生长产生不利影响,是否会造成生态入侵,是否应限制推广种植。根据引种以来的研究成果,对无瓣海桑的生态适应性、种植技术、生产力与物质循环、生态影响等四个方面的引种研究进行综述;分析无瓣海桑引种对乡土红树植物生长的影响和生态入侵可能性,对无瓣海桑引种造林提出建议。指出今后无瓣海桑引种的的研究重点为:无瓣海桑引种的生态监测与入侵评估;对滩涂水生生物的影响;与乡土红树植物优化配置的混交种植技术;无瓣海桑的资源化利用。  相似文献   

11.
无瓣海桑、海桑人工林的生物量及生产力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对深圳福田自然保护区无瓣海桑、海桑人工林的生物量和生产力进行了测定。根据叶、枝、干、花果和皮的生物量数据,分别获得了幂回归方程。林分的生物量及分配分析显示无瓣海桑、海桑和秋茄种群的凋落量分配均为叶>花果>枝。考虑种群年龄及人工种植的密度因素,6年龄无瓣海桑和海桑林的生物量积累是较高的。  相似文献   

12.
以3种海桑属(Sonneratia)濒危红树植物——海南海桑(Sonneratia×hainanensis)、拟海桑(S.×gulngai)、卵叶海桑(S. ovata)为研究对象,通过编制静态生命表,绘制存活曲线、死亡率和消亡率等曲线分析其种群结构,并用生存分析与时间序列对其未来的数量动态进行预测,以阐述其种群结构特征和动态变化规律,为海桑属濒危植物种群的保护和恢复提供基础资料和科学依据。结果显示:(1)卵叶海桑种群结构为增长型;而由于缺乏幼龄个体,海南海桑和拟海桑均为衰退型。(2)三者的种群存活曲线都表现为Deevey-Ⅱ型,各种群的死亡率和消失率曲线的变化趋势一致,并随着龄级的增加呈波状上升趋势,其中海南海桑和拟海桑均在老龄阶段遇到了障碍,而卵叶海桑幼龄个体的发展遇到了瓶颈。(3)海南海桑和拟海桑种群自我更新能力较差,未来种群数量将逐渐衰退。卵叶海桑种群具有良好的恢复潜力,未来种群数量将逐步增加,但由于其种群个体数随龄级增加呈衰减趋势,若继续保持这种态势,将有可能导致龄级断层现象。(4)人类的养殖活动导致原有生境破碎化,产生了一系列不适宜种子萌发与幼苗生长的环境因子(光照、盐度、...  相似文献   

13.
选取深圳湾红树林的林缘、林窗及郁闭海桑Sonneratia caseolaris林和秋茄Kandelia obovata林等4种环境下自然生长的海桑幼苗,测其生物量、光合特性等指标。结果表明,林缘海桑幼苗生物量累积最大,叶片生物量所占比重最高,幼苗通过提高叶片面积和叶片数量,增加光合速率、水分利用率和光合氮利用率而加速生长。综合分析4种环境的环境因子发现,光照强度是决定幼苗速生并占领生态位的关键生态因子。该结果为研究深圳湾外来种海桑的危害及其防控和管理措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对红树植物无瓣海桑、海桑、秋茄3种人工林群落动态及物种多样性特征的系统研究结果表明,无瓣海桑群落和海桑群落的乔木层明显分为上层和中层两个亚层,上层木为无瓣海桑或海桑,中层木主要为秋茄和桐花树;秋茄群落的乔木层为单一层次,基本由秋茄组成.在无瓣海桑群落和海桑群落中,优势种群无瓣海桑或海桑仅有高龄级个体存在,未出现自然更新现象;秋茄和桐花树为旺盛增长种群,有可能成为优势种群,表明无瓣海桑和海桑为先锋造林树种,在裸滩种植可以促进其它红树植物的天然定居生长;在秋茄群落中,秋茄为旺盛增长种群,能够自然:更新演替,桐花树和海莲属初生增长种群.无瓣海桑群落和海桑群落的物种组成和物种多样性指标较接近,基本包含秋茄群落中的主要物种秋茄、桐花和海莲。表明无瓣海桑和海桑能与这些物种协调共生,同时种植无瓣海桑或海桑可以形成多样化的红树林群落;无瓣海桑群落和海桑群落在形成初期,种植密度较大时,物种多样性较高;密度相近时。形成初期随林龄的增加。其物种多样性略有提高.  相似文献   

15.
Mangroves throughout the world are threatened by environmental changes apart from anthropogenic disturbances. Many of these changes may inhibit the growth and survival of mangrove species. To understand and predict the effects of global change on mangrove forests, it is necessary to obtain insights on the growth dynamics of mangroves in relation to environmental factors. This study was conducted on Sonneratia apetala, a mangrove species which grows under a range of salinity conditions across the Sundarbans in Bangladesh. We studied trees growing under respectively high, medium, and low salinity conditions based on the influence of freshwater discharge. First, the periodicity of radial growth across the year was detected by applying cambial analyses. Based on tree-ring analyses, we calculated the growth response of S. apetala to monthly variation in precipitation and temperature as well as river discharge, as a proxy for salinity. We found the cambium of S. apetala being active during the monsoon and post-monsoon period whereas it was dormant in the pre-monsoon. This periodicity in radial growth leads to the formation of distinct annual rings with ring boundaries being marked by radially flattened fibres. S. apetala trees growing under low salinity conditions generally show higher growth rates indicating the positive impact of river discharge, i.e. freshwater input on mangrove growth. Wet and warm conditions during the monsoon period positively affected S. apetala growth, especially in the low salinity zone. Our results show that salinity is the primary driver of growth dynamics of S. apetala in the Sundarbans. A gradual or seasonal increase in salinity, e.g. as a consequence of sea-level rise may therefore importantly alter the growth of this species, possibly leading to changes in mangrove forest dynamics and zonation.  相似文献   

16.
无瓣海桑和秋茄人工林的减风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海南东寨港三江湾无瓣海桑和秋茄人工林为研究对象,观测红树林内距向海林缘50 m、地面以上2 m高处的风速、风向特征,研究红树林的减风效应.结果表明:无瓣海桑和秋茄人工林均对偏北方向由海向岸的风速有明显的减弱效应,林带内50 m处的平均风速减低85%以上,并且秋茄林的减风效应更显著.随着风速的增加,林分的减风效能呈先下降后平缓的趋势.当风速低于5m·s-1时,无瓣海桑人工林内50 m处的平均风速减低89.8%;当风速在lOm·s-1以上时,其风速减低率趋于稳定;当风速>15 m·s-1时,平均风速减低58.9% ~63.6%.与冷季相比,无瓣海桑人工林暖季的减风效应更显著.在台风等极端天气状况下,无瓣海桑人工林内50 m处的平均风速和极大风速分别减低59.4%和53.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