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韦姣 《蛇志》2016,(2):216-217
正2型糖尿病并发上消化道动力异常并不少见,出现的胃症状较多,称之为糖尿病性胃病。当无幽门或十二指肠梗阻时,胃排空延长被称为胃轻瘫(Gastroparesis),其发生率占糖尿病患者的50%~76%,其中10%患者出现临床表现[1]。随着糖尿病发病率的增加,因糖尿病胃轻瘫(Diabetic Gastroparesis,DGP)住院的人数也显著增加[2],严重影响患者的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I型糖尿病胃轻瘫大鼠模型的建立方法,为糖尿病胃肠动力障碍研究提供合理的平台.方法链脲佐菌素(STZ)一次性腹腔注射方法建立I型糖尿病动物模型,观察大鼠一般状况、血糖、胃排空、小肠传输速率.结果 ①模型组大鼠于造模后均出现糖尿病症状;平均体重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平均血糖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②模型组大鼠胃内色素残留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小肠传输速率显著慢于对照组(P<0.01).结论 链脲佐菌素一次性腹腔内注射10周后能成功诱导出糖尿病胃轻瘫大鼠模型.  相似文献   

3.
罗文 《蛇志》2009,21(1):15-16
目的观察自拟健脾行气导滞汤配合针刺穴位治疗糖尿病性胃轻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在糖尿病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健脾行气导滞汤配合针刺穴位治疗糖尿病性胃轻瘫54例,并设对照组51例。治疗1疗程后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治愈19例,有效31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2.6%。对照组治愈12例,有效24例,无效15例,总有效率70.6%。两组资料经统计学处理,u=2.2087,P〈0.05,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健脾行气导滞汤配合针刺穴位治疗糖尿病性胃轻瘫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4.
周里琳  陈庆洲 《蛇志》1997,9(1):47-48
39例经胃镜检查符合糖尿病性胃轻瘫诊断的患者,其中治疗组25例服西沙比利10mg,每日3次,连续4周;对照组14例服安慰剂。结果显示,治疗组恶心、厌食、上腹饱胀,烧心等症状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驵。其主要副作用为腹痛、腹泻,但多数可耐受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探讨ICC(胃肠道间质细胞)和Cx43(缝隙连接蛋白)在半夏泻心汤治疗豚鼠糖尿病胃轻瘫的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及机制。制备半夏泻心汤含药血清并建立糖尿病胃轻瘫豚鼠模型。处死豚鼠并取材胃标本后免疫组化染色标记c-Kit和Cx43抗体,显微镜下观察并比较实验各组豚鼠ICC和Cx43的数量及变化,并通过透射电镜观察ICC的超微结构变化。结果显示:半夏泻心汤含药血清能明显增加糖尿病胃轻瘫豚鼠ICC的数量,并能修复其受损的超微结构;半夏泻心汤治疗组Cx 43阳性表达密集分布在胃体和胃窦部环形肌层中,阳性表达的强弱与ICC的阳性分布具有一致性。由此,我们可以推断出以下结论:ICC的数量显著减少并发生变性是发生糖尿病胃轻瘫的一个重要原因,半夏泻心汤含药血清能明显增加豚鼠ICC的数量并修复其受损结构,进而增强其胃动力并恢复功能,从而起到治疗豚鼠糖尿病胃轻瘫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莫沙必利对糖尿病胃轻瘫大鼠胃窦Cajal间质细胞(ICC)的影响。方法:将48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莫沙必利组,各组分别16只。模型组、莫沙必利组大鼠给予一次性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后建立糖尿病胃轻瘫模型,建模第10天起,莫沙必利组大鼠给予莫沙必利注灌胃治疗。建模30周后,检测各组大鼠的血糖水平、胃残留率,通过采用电生理学方法检测各组大鼠胃动力,并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方法检测各组胃窦ICC的相对数量。结果:模型组大鼠胃残留率明显高于正常组大鼠(P0.05),而给予莫沙必利后胃残留率显著降低(P0.05);模型组大鼠胃电图波幅和频率均明显低于正常组大鼠(P0.05),而给予莫沙必利后胃电图波幅和频率明显增加(P0.05);模型组大鼠胃窦ICC明显低于正常组大鼠(P0.05),而给予莫沙必利后胃窦ICC有所增加(P0.05)。结论:莫沙必利可显著改善糖尿病胃轻瘫大鼠的胃动力,可能与其增加胃窦Cajal间质细胞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阿奇霉素联合莫沙必利对糖尿病胃轻瘫(DGP)患者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 选取92例DGP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两组患者均予饮食控制、体育运动和药物控制血糖至基本达标等基础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莫沙必利片治疗,5 mg/次,3次/d,餐前半小时口服,连用6周。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阿奇霉素肠溶片0.25 g/次,1次/d,口服,连用6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肠道菌群(乳杆菌、双歧杆菌、肠球菌和肠杆菌)数量的变化,并比较评估其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6周后,观察组患者乳杆菌和双歧杆菌数量较治疗前变化不显著,肠球菌和肠杆菌数量较治疗前显著减少(P0.05)。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5.65% vs 82.61%,χ2 =5.11,P0.05)。结论 阿奇霉素联合莫沙必利治疗DGP患者疗效确切,不良反应轻,其作用机制与其能调节肠道菌群紊乱,抑制肠球菌和肠杆菌繁殖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姜辣素对链霉素诱导糖尿病大鼠胃肠功能的影响。方法:链霉素诱导糖尿病大鼠连续灌胃姜辣素(100,200,400 mg/kg)28天,检测胃部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谷胱甘肽(GSH)和丙二醛(MDA)含量以及胃排空。结果:糖尿病大鼠SOD、CAT以及GSH水平降低(SOD:6.29±1.03 vs.3.41±1.21;CAT:27.43±5.27 vs.10.52±2.37,GSH:1091.27±170.09 vs.685.07±75.24,P0.05),MDA水平增高(9.79±2.41 vs.46.38±12.59,P0.05),姜辣素灌胃后SOD、CAT以及GSH水平增高(SOD:3.41±1.21 vs.4.36±1.01,5.62±1.18,7.05±1.48,6.48±1.82;CAT:10.52±2.37 vs.15.27±4.59,19.29±5.42,23.79±6.35,GSH:10.52±2.37 vs.15.27±4.59,19.29±5.42,23.79±6.35,P0.05-0.01),MDA水平降低(46.38±12.59 vs.34.61±9.27,28.01±8.34,19.17±5.19,P0.05-0.01);糖尿病大鼠胃ghrelin水平下降(381.26±94.37 vs.195.07±57.42,P0.01)血浆ghrelin水平上升(76.86±21.81 vs.108.83±27.75,P0.05)胃ghrelin m RNA表达增多,给予中高剂量姜辣素后胃ghrelin水平上升(195.07±57.42 vs.301.43±81.24,328.93±76.59,P0.05~0.01)胃ghrelin m RNA表达减少,呈量效依赖关系;糖尿病大鼠胃排空降低(82.24±19.74 vs.45.37±11.23,P0.01),给予姜辣素后胃排空增强(45.37±11.23 vs.52.43±15.42,49.89±9.84,74.39±20.79,P0.05-0.01)。结论:姜辣素通过抗氧化性改善糖尿病胃轻瘫。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联合莫沙必利对糖尿病胃轻瘫(DGP)患者血清胃肠激素水平的影响及疗效。方法选择86例DGP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予调整饮食、适量运动和控制血糖等基础治疗。观察组患者予以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630 mg/次,2次/d,餐后约30min温水服用)与莫沙必利(5mg/次,3次/d,口服)联合治疗,连用8周。对照组患者单用莫沙必利治疗,其剂量、方法、用法和疗程与观察组相同。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胃肠激素指标[胃动素(MTL)和血管活性肠肽(VIP)]的变化,并评估其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8周后,两组患者血清MTL和血清VIP水平分别较前明显上升或下降(P0.05或P0.01),且观察组患者变化幅度较对照组更大(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95.35%)高于对照组(79.07%)(χ~2=5.11,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分别出现不良反应4例(9.30%)与6例(13.95%),症状均较轻,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45,P0.05)。结论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联合莫沙必利治疗DGP患者疗效确切,安全性较高,作用机制可能与其能调节胃肠激素分泌紊乱,上调血清MTL水平,下调血清VIP水平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摘要 目的:研究糖尿病胃轻瘫(Diabetic gastroparesis, DGP)幽门括约肌组织中氮能神经元损伤的关键基因靶点及其相关机制。方法:采用SD大鼠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构建I型糖尿病胃轻瘫模型。通过大鼠幽门括约肌组织转录组测序筛选DGP的关键差异性表达基因,并利用免疫组化、免疫印迹等方法验证其在组织中的表达情况。随后,通过小干扰RNA敲低PC12细胞中该基因的表达,从而探索其具体的作用机制。结果:转录组测序分析提示DGP大鼠幽门括约肌组织共存在808个差异基因,其中247个基因上调,561个基因下调。其中,"神经活性配体-受体相互作用"通路中的早期生长应答基因1(Early growth response 1,EGR1)的表达发生了显著下调,对照组比造模组的表达量为1.02±0.03 vs 0.13±0.07(P<0.01)。并且,大鼠DGP模型的免疫组化、免疫印记等方法均成功验证了其表达的下调。PC12细胞敲低EGR1后,神经型一氧化氮合酶(Neuronal nitric oxide synthase,nNOS)及细胞凋亡相关基因Bcl-2的表达发生了显著下调。结论:DGP中EGR1可能是引起氮能神经元nNOS表达降低和凋亡的关键基因,该靶点的发现将为DGP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电针足三里穴对糖尿病胃轻瘫大鼠延髓多巴胺能神经元内酪氨酸羟化酶(tyrosine hydroxylase,TH)和星形胶质细胞内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GFAP)表达的影响。方法:32只实验大鼠分为空白对照(空白)组、糖尿病胃轻瘫模型(模型)组、模型组+电针足三里穴(足三里)组和模型组+电针非经非穴(非经非穴)组(每组8只)。模型制备采用腹腔注射5%四氧嘧啶和熟地灌胃诱导的方法。实验3周后取大鼠延髓进行抗TH和抗GFAP的单一和双重免疫组化染色,观察并记数TH和GFAP在延髓内的表达。结果:与空白组比较,各实验组TH阳性多巴胺能神经元和GFAP阳性星形胶质细胞集中表达于延髓迷走孤束复合体内,有明显的定位特点;高倍镜下观察到TH阳性神经元周围有大量GFAP阳性星形胶质细胞包绕。各组TH和GFAP表达以模型组最高;而足三里组TH阳性多巴胺能神经元数量明显减少(31.3±4.4→16.8±3.2),GFAP阳性产物表达明显降低(113.8±7.6→95.4±8.4),且它们之间有统计学意义(P<0.01);非经非穴组与模型组之间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刺调节糖尿病胃运动功能障碍大鼠与其调控延髓多巴胺能神经元及其周围的星形胶质细胞功能活动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联合莫沙必利对糖尿病胃轻瘫(DGP)患者肠道菌群及脑肠肽的调节作用。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8年7月嘉兴市南湖区中心医院内科就诊的DGP患者9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7例。两组患者均予饮食调整、适当运动和药物控制血糖等常规治疗。对照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莫沙必利片5 mg/次,3次/d,饭前30 min口服。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再加用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1.5 g/次,3次/d,温水送服。两组患者均连用6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肠道菌群[乳杆菌、双歧杆菌、肠球菌和肠杆菌]及血清脑肠肽[生长抑素(SS)和一氧化氮(NO)]的变化,并比较其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6周后,两组患者肠道乳杆菌和双歧杆菌数量较治疗前明显上升,肠球菌和肠杆菌数量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均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肠道菌群变化幅度较对照组更大(均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SS及NO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且观察组患者变化幅度较对照组更大(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95.7%)明显高于对照组(8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3,P<0.05)。结论 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联合莫沙必利治疗DGP患者的效果优于单用莫沙必利治疗,不仅能调节患者肠道菌群紊乱,还能纠正脑肠肽水平异常。  相似文献   

13.
腹腔非胃手术后胃瘫综合征是指一种腹部手术后因胃肠动力紊乱导致的胃排空延迟的临床症状。报告了16腹腔非胃手术的胃瘫综合征的护理。术后为了预防胃瘫的发生,应鼓励病人尽早下地活动,尽快排气,促进胃肠功能的恢复;此外还要严密观察病人的胃肠减压进行周全的肠内营养、肠外营养的护理。根据我们多年对本病的认识和丰富的护理经验,本组共报道术后GSNG共16人,均于术后10d至25d胃动力恢复至正常。  相似文献   

14.
老年患者腹部手术后胃瘫综合征的诊治思考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腹部手术后胃瘫的病因、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原则。方法:对9例老年患者腹部手术后胃瘫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9例老年患者依据临床表现、上消化道造影和胃镜检查确诊为术后胃瘫。经非手术治疗11-47d后,9例均治愈。结论:老年患者胃瘫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通过上消化道造影及胃镜检查可以明确诊断,治疗上采取以营养支持为主的非手术综合治疗,一般均可治愈。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口服胃肠超声助显剂检测2型糖尿病患者胃半排空功能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8月至2013年8月已被收治的符合标准的2型糖尿病患者共100例作为研究组,同时选取11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口服胃肠超声助显剂分别检测2组受试者胃半排空功能,记录分析两组受试者胃窦部面积减少一半的时间。结果:研究组的15min、30min、45min、60min、75min、90min的胃排空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胃半排空时间较对照组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服胃肠超声助显剂可作为临床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胃轻瘫的一种可靠的可反复的无创伤的检测手段。  相似文献   

16.
罗葵良  蓝艳春  黄柏俐 《蛇志》2016,(2):203-204
正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UC)是一种病因不明的慢性疾病,也是一种世界性的难治疾病[1]。该病以腹泻、腹痛、黏液脓血便、里急后重为主要临床表现,复发率高,治愈难度大,临床上西医治疗无特效手段。近年来,中医药在治疗UC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就中医药治疗该病的研究近况综述如下。1中医对溃疡性结肠炎的认识中医古典书籍中并无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病名[2],归属于  相似文献   

17.
研究四磨汤联合瘅胃散治疗脾虚气滞型糖尿病性胃轻瘫患者胃肠功能障碍的临床效果。本研究选取2013年8月至2015年8月我院接诊的60例脾虚气滞型糖尿病性胃轻瘫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给予对照组采取瘅胃散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四磨汤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血糖水平、临床症状及疗效的改善效果。通过相关分析表明治疗后,观察组FPG、2hPG(6.84±1.20,8.85±1.50)mmol/L小于对照组(8.21±1.10,11.03±1.30)mmol/L,HbAlc(7.08±1.25)%小于对照组(8.87±1.3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早饱、腹胀、恶心、呕吐、厌食、便秘腹泻交作、舌象改善时间(1.05±0.35,1.03±0.32,0.76±0.14,0.65±0.14,0.80±0.26,0.62±0.15,0.87±0.10)周均小于对照组(1.56±0.32,1.46±0.36,0.92±0.26,0.72±0.22,1.20±0.28,0.87±0.18,10.13±0.29)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MDA(2.53±0.75)nmol/L小于对照组(3.12±0.80)nmol/L;IL-6(26.28±3.26)pg/mL小于对照组(35.12±3.01)pg/m L;CPR(2.21±0.29)mg/L小于对照组(4.59±1.18)mg/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疗效96.66%(29/30)优于对照组70.00%(21/3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结果表明,四磨汤联合瘅胃散对改善脾虚气滞型糖尿病性胃轻瘫患者胃肠功能障碍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罗威 《蛇志》2008,20(2):138-141
带状疱疹是临床常见皮肤病,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所引起,属中医学"蛇串疮"、"缠腰火丹"范畴.中医认为与情志不遂,饮食失调,脾失健运有关;其病因病机主要由于肝气郁结,久而化火妄动,脾胃湿热内蕴,外溢肌肤,兼因外感毒邪,以致湿、热、火毒蕴积肌肤而成.  相似文献   

19.
周祖文  刘天四 《蛇志》1991,3(4):46-49
毒蛇咬伤是临床常见的危重症,中毒严重者容易引起循环、呼吸,神经、泌尿等系统的机能障碍,严重威胁患者生命.中医对蛇伤的病因、症状和发病规律性。均看作与蛇毒有关,与西医的认识基本是一致的.近年来,中医药治疗蛇伤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探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取得了可喜的进展.现将有关资料综述如下:一.辨证论治中医把蛇伤中毒症状表现概括为风毒、火毒二邪所致,认为风、火均属阳邪,轻扬善变,伤阴耗血,具有发病急、变化快、病势凶猛的特点。并将临床诸证按病因为依据分为风毒、火  相似文献   

20.
2009年欧美国家应用胃转流手术治疗肥胖症和糖尿病取得成功,已成为最热门的治疗方法之一。术后血糖正常,不用终生服药治疗,可以恢复正常饮食,还可减肥治疗高血压、高血脂、脂肪肝等疾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