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0 毫秒
1.
陈波  邹赛英  陈城  唐新萍  韩茹  马莉 《生物磁学》2010,(18):3443-3446
目的:检测蛋白激酶CβⅡ亚型(PKCβⅡ)、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105例癌旁正常胃组织和手术切除胃癌标本中PKCβⅡ、EGFR的表达状况,并将检测结果与临床病理特征进行综合分析。结果:癌组织和癌旁正常胃组织PKCβⅡ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2.86%和44.76%,二者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EGFR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6.67%和7.62%二者之间亦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PKCβⅡ和EGFR的表达呈正相关(P〈0.05),它们的表达与胃癌组织学类型、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组织学分级、临床TNM分期相关(P〈0.05),与患者的性别,年龄无关(P〉0.05)。结论:PKCβⅡ和EGFR在胃癌组织中均存在高表达,与胃癌组织类型、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以及临床TNM分期有一定关系。联合检测两种指标有望对胃癌发生发展的研究、判断预后及靶向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樊平  邹赛英  赵海华 《生物磁学》2009,(16):3112-3114
目的:检测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及表皮生长因子受体Ⅲ型突变体(EGFRvⅢ)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与胃癌发生、发展的关系及其与各,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S-P法)检测105例胃癌组织及癌旁正常胃组织中EGFR和EGFRvⅢ蛋白的表达水平,并将检测结果与临床病理参数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胃癌组织及正常胃组织EGFR和EGFRvⅢ的表达率分别为46.67%、35.24%和7.62%、3.81%,胃癌组织表达明显高于正常胃组织(P〈0.01);二者的表达与性别和年龄均无相关性(P〉0.05),与胃癌的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及临床分期有相关性(P〈0.05)。结论:EGFR和EGFRvⅢ在胃癌组织中存在高表达,与胃癌的发生、发展有一定关系,并与胃癌的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及临床分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刘莉  陆远  王媛  任新玲 《生物磁学》2014,(6):1069-1073
目的:研究EGFR(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HER2( human epidermalgrowth factor receptor-2)及CXCR4(chemokine(C-X-C motif) receptor 4)在NSCLC 中的表达,分析它们与NSCLC 临床病理特征的的关系。方法:选择我科2009 年7 月-2012年12 月收治的75 例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为研究对象,支气管镜活检得到NSCLC肿瘤组织标本,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分别检测EGFR、HER2、CXCR4在NSCLC 组织中的表达,并分析EGFR、HER2、CXCR4 的表达与NSCLC 患者临床病理指标和生存期的相关性。结果:EGFR、HER2 及CXCR4在NSCLC中的表达与患者淋巴转移及远处转移有关(P〈0.05)。EGFR、HER2 及CXCR4在NSCLC 中的表达均呈正相关,EGFR 与HER2,EGFR 与CXCR4,HER2 与CXCR4 的相关系数分别为r=0.296(P〈0.01),r=0.578(P〈0.01),r=0.426(P〈0.01)。3 种基因表达越多,患者中位生存时间越短(P〈0.05)。结论:EGFR、HER2 及CXCR4 与NSCLC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针对性的多个靶向抑制,可更好发挥抑癌作用。根据三者不同的表达情况初步筛选出针对靶向治疗的单一或联合靶点,有助于为NSCLC 患者提供个体化的治疗方案。为进一步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检测蛋白激酶CβⅡ亚型(PKCβⅡ)、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105例癌旁正常胃组织和手术切除胃癌标本中PKCβⅡ、EGFR的表达状况,并将检测结果与临床病理特征进行综合分析.结果:癌组织和癌旁正常胃组织PKCβⅡ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2.86%和44.76%,二者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EGFR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6.67%和7.62%二者之间亦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PKCβⅡ和EGFR的表达呈正相关(P<0.05),它们的表达与胃癌组织学类型、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组织学分级、临床TNM分期相关(P<0.05),与患者的性别,年龄无关(P0.05).结论:PKCβⅡ和EGFR在胃癌组织中均存在高表达,与胃癌组织类型、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以及临床TNM分期有一定关系.联合检测两种指标有望对胃癌发生发展的研究、判断预后及靶向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EGFR、p-EGFR和p-IGFR-1β在结肠癌细胞株的表达及其与吉非替尼敏感性的关系,以及在肿瘤组织中的表达状况、相关性及其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方法:以western blot检测EGFR、p-EGFR和p-IGFR-1β在结肠癌细胞株和组织中的表达,以Quantity One软件测量各蛋白条带的灰度值。结果:EGFR、p-EGFR在Lovo细胞中表达量最高(P〈0.05),EGFR在SW620细胞中的表达最低(P〈0.05),在HCT116、HT29、LS174T和SW480细胞中的表达差异不显著。p-IGFR-1β在Lovo、HT29和SW480细胞中表达较弱,且在Lovo细胞中表达更弱,但在HCT116、LS174T和SW620细胞中的表达均较强(P〈0.05)。结肠癌组织中EGFR表达率为55.6%(10/18),癌旁正常组织为37.5%(3/18),肿瘤组织中有表达增高的趋势;p-EGFR在结肠癌组织表达率为33.3%(6/18),较正常组织的5.6%(1/18)明显增高(P〈0.05);p-IGFR-1β在结肠癌组织表达率为44.4%(8/18),较正常组织的11.1%(2/18)明显增高(P〈0.05)。EGFR、P-EGFR和P-IGFR-1β相互之间的表达无明显相关性;EGFR、P-EGFR表达与各临床病理参数无明显相关;P.IGFR-1β在淋巴结转移患者中的表达显著增高(P〈0.05),且在分期晚的患者中也可观察到这种趋势。结论:结合我们以往的研究结果,P.EGFR表达高伴p-IGFR-1β表达低提示结肠癌细胞对吉非替尼的敏感性好。P-EGFR和P—IGFR-1β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较正常组织明显增高,且p-IGFR.1B表达高可能预示结肠癌患者有较高的转移风险。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在晚期肺腺癌患者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收集60例晚期肺腺癌患者的胸腔积液及活检肺癌组织,采用免疫组化检测EGFR的表达,并探讨其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EGFR在胸腔积液及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5.0%(45/60)、63.3%(38/60),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GFR均高表达于肺腺癌胸腔积液及腺癌组织,且与年龄、性别、吸烟史、分化程度及肿瘤的大小无明显相关,可指导肺腺癌患者的靶向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胃癌腺癌(gastric adenocarcinoma,GAC)中组胺H4受体的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60例GAC组织(病例组)与配对癌旁组织(adjacent normal tissue,ANT)中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组胺H4受体的表达,应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方法检测组胺H4受体mRNA的表达,统计分析组胺H4受体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①胃腺癌组织中组胺H4受体蛋白的阳性表达率(11.7%)显著低于癌旁正常组织(96.7%)。②胃腺癌组织中组胺H4受体mRNA水平较癌旁组织明显降低(p〈0.001)。③组胺H4受体蛋白和mRNA表达异常和肿瘤的病理分级有相关性(p=0.0027和p=0.0011),也与有无胃周淋巴结转移有关(p〈0.001和p=0.0049)。结论:组胺H4受体在胃腺癌组织有表达异常,表达量与病理分期相关。组胺H4受体表达异常和组胺水平紊乱可能在胃癌发生发展过程中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信号转导与转录因子3(STAT3)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在宫颈不同病变组织中的表达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Western blot与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100例上皮内瘤样病变(CIN)组织、60例宫颈癌组织及40例正常宫颈组织中STAT3与EGFR的表达;分析STAT3与EGFR的表达与宫颈癌组织病理特征的关系;对宫颈癌组织中STAT3与EGFR的表达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宫颈癌组织以及CIN组织中STAT3、EGFR的表达量和阳性率显著高于正常宫颈组织(P0.05),且宫颈癌组织中STAT3、EGFR的表达量和阳性率高于CIN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TAT3与EGFR在宫颈癌组织中的染色强度较正常宫颈组织以及CIN组织显著增强;STAT3与EGFR的异常表达与宫颈癌患者的组织学分级、临床分期以及是否发生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而与年龄以及病理分型无关(P0.05);宫颈癌组织中STAT3和EGFR表达呈正相关(P0.05)。结论:STAT3与EGFR表达与CIN、宫颈癌的进展紧密相关,且与宫颈癌部分病理特征相关,二者有可能作为宫颈癌诊断及预后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Snail mRNA及其蛋白、E-cadherin蛋白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并探讨它们在胃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96例手术切除胃癌标本,同时取80例癌旁组织作为对照。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胃癌组织、癌旁组织中snail蛋白、E-cadherin蛋白的表达;运用原位分子杂交技术检测胃癌组织、癌旁组织中Snail mRNA的表达。结果(1)Snail蛋白在胃癌组织阳性率(83.3%)显著高于癌旁组织(41.25%)(P〈0.05);高、中分化组Snail蛋白阳性表达率显著低于低分化组(P〈0.05);Snail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在乳头状腺癌、管状腺癌及低分化腺癌与黏液癌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Snail蛋白的表达与胃癌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转移有关(P〈0.05),与性别、年龄、肿瘤大小、肿瘤部位及临床分期无关(P〉0.05);(2)胃癌组织中snail mR-NA的阳性率(76%)显著高于癌旁组织(30%)(P〈0.05);高、中分化组Snail mRNA阳性表达率显著低于低分化组(P〈0.05);Snail mRNA的阳性表达率在乳头状腺癌、管状腺癌及低分化腺癌与黏液癌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Snail mRNA的表达与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与性别、年龄、肿瘤大小、肿瘤部位、临床分期及远处转移无关(P〉0.05);(3)E-cadherin蛋白在胃癌组织阳性率(37.5%)显著低于癌旁组织(100%)(P〈0.05);高、中分化组E-cadherin蛋白阳性率显著高于低分化组(P〈0.05);E-cadherin蛋白阳性率在乳头状腺癌、管状腺癌及低分化腺癌与黏液癌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E-cadherin蛋白的表达与胃癌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及远处转移有关(P〈0.05),与性别、年龄、肿瘤大小、肿瘤部位均无关(P〉0.05);(4)胃癌组织中snail mRNA和snail蛋白的表达呈正相关(r=0.594,P〈0.05);Snail蛋白和E-cadherin蛋白的表达呈负相关(r=-0.234,P〈0.05)。结论(1)E-cadher-in蛋白低表达与Snail蛋白高表达可能是胃黏膜恶性转变以及胃癌发生浸润转移的重要生物学标志;联合检测E-cadherin蛋白与Snail蛋白对预测胃癌浸润转移有重要意义。(2)Snail蛋白可能在转录水平上调控E-cadherin蛋白的表达。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其受体VEGFR-2(KDR)和细菌L型感染在卵巢肿瘤中的表达及临床相关性研究。方法应用免疫组化、原位杂交和革兰染色等方法检测了120例卵巢肿瘤中的VEGF、KDR蛋白及mRNA的表达,以及细菌L型的检出率。并对97例卵巢乳头状癌和23例卵巢乳头状瘤主要临床资料和病理分级参数进行比较,用χ^2检验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VEGF、KDR蛋白及mRNA阳性表达率恶性肿瘤明显高于良性肿瘤(P〈0.005)。细菌L型检出阳性率与卵巢良、恶性肿瘤差异无显著性(P〉0.5)。VEGF、KDR蛋白及mRNA阳性表达以及细菌L型检出阳性率与卵巢乳头状癌的临床分期、病理分级和腹腔淋巴结有转移、腹水差异有显著性(P〈0.001—0.05)。细菌L型阳性患者中VEGF、KDR阳性明显高于L型阴性患者中阳性表达,2组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P〈0.0001)。结论VEGF、KDR蛋白及mRNA在卵巢肿瘤中有不同程度的异常表达,与卵巢癌的临床分期、病理分级和浸润、转移呈正相关,L型感染极有可能成为诱发肿瘤因素之一,它们可能有协同致瘤作用。研究L型感染与卵巢肿瘤的关系,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和鼠Kirsten肉瘤病毒致癌基因(KRAS)蛋白在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利用免疫组化SP法对上皮性卵巢癌组织(病例组,n=57)、卵巢良性肿瘤组织(良性组,n=50)以及正常卵巢组织(对照组,n=50)中的EGFR、KRAS蛋白水平进行检测,并分析其在上皮性卵巢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结果:病例组的EGFR、KRAS蛋白阳性率高于良性组和对照组(P0.05),良性组和对照组的EGFR、KRAS蛋白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浆液性腺癌组EGFR、KRAS蛋白的阳性表达率高于非浆液性腺癌组,Ⅲ~Ⅳ期的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EGFR、KRAS蛋白阳性表达率高于Ⅰ~Ⅱ期,中、低分化组中EGFR、KRAS蛋白阳性表达率高于高分化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EGFR与KRAS的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呈正相关关系(r=0.469,P0.05)。结论:EGFR及KRAS蛋白在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明显升高,可能参与了上皮性卵巢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且两者之间呈正相关关系,联合检测可作为早期诊断上皮性卵巢癌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EGFR蛋白在的表达与PET-CT检测的SUVmax的相关性。方法:临床收集3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每一病例首先行PET-CT检查,然后行CT导引下活检穿刺,同一病灶取2个穿刺部位,分别为肿瘤组织内SUVmax值2.5-5区域及SUVmax>5区域,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检测30例非小细胞肺癌肿瘤内部不同部位EGFR表达。结果:EGFR蛋白表达、SUVmax值在不同年龄、性别、病理类型中表达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EGFR蛋白表达、SUVmax值在不同的肿瘤直径、临床分期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NSCLC肿块SUVmax值与组织EGFR表达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NSCLC组织SUV值与组织EGFR表达有显著相关性,可以为非小细胞肺癌的放疗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3.
为了探讨基因MMP-2、PTEN和FN与胃癌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了56例胃癌中MMP-2、PTEN和Fn的表达.结果表明:MMP-2、PTEN的阳性表达和Fn的异常表达分别为58.9%、55.4%和60.7%.低分化癌中MMP-2的表达和Fn的异常高于高分化癌(P<0.05).MMP-2的表达和Fn的异常与胃癌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正相关(P<0.05),PTEN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负相反(P<0.05).MMP-2和PTEN的表达呈负相关(P<0.05),MMP-2表达和Fn的异常呈正相关(P<0.01),PTEN表达与Fn异常之间无明显相关性(P>0.5).通过该研究发现,检测胃癌组织中MMP-2、PTEN和Fn的表达,有助于了解胃癌的发展和评估胃癌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表皮生长因子(Epidermal Growth Factor,EGF)及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及在甲状腺肿瘤中的表达。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91例甲状腺病变组织中EGFR和EGF的表达情况。结果:结节性甲状腺肿、甲状腺腺瘤、分化型甲状腺癌标本中EGFR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15%、25%、68.62%,EGF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10%、15%、68.62%,其中EGFR、EGF在分化型甲状腺癌与其余两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EGFR和EGF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与性别、年龄、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等临床因素无明显相关。结论:EGF和EGFR的表达可作为鉴别甲状腺肿瘤良恶性的一个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对丝氨酸/精氨酸富有剪接因子1(SRSF1)和凋亡抑制因子(BIRC5)在胃癌组织中表达的检测及两者之间相关性的研究,来探讨两者与胃癌的发生、发展之间的关系;为胃癌的转移及复发预警,以及预后评估提供新靶点。方法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和蛋白质印迹(Western blotting)检测60例术中切除的胃癌肿组织以及对应的癌旁组织中SRSF1与BIRC5的表达水平,分析这两种蛋白的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学特征的关系。结果 (1)胃癌肿组织中SRSF1 mRNA和BIRC5mRNA表达情况:SRSF1阳性表达率(75.0%,45/60)高于癌旁组织中(8.3%,5/60);BIRC5阳性表达率(81.7%,49/60)高于癌旁组织中(11.7%,7/60)。胃癌肿组织中SRSF1mRNA与BIRC5mRNA的表达与患者的年龄、性别、肿瘤大小等因素无关,与胃癌肿组织的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以及TNM分期有关;SRSF1和BIRC5 mRNA在胃癌肿组织中的阳性表达呈正相关(r=0.3496,P=0.0062)。(2)胃癌肿组织中SRSF1蛋白与BIRC5蛋白表达情况:胃癌肿组织中SRSF1蛋白表达量相较于其在癌旁组织中的表达量明显增多(t=44.87,P0.01),BIRC5蛋白表达量较癌旁组织同样异常增高(t=69.84,P0.01)。结论在胃癌肿组织中SRSF1和BIRC5表达均存在异常增高,与胃癌的发生发展存在正相关,这可能与SRSF1选择性剪接BIRC5片段,促进凋亡抑制基因BIRC5的高表达有关,具体机制还需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6.
nm23、EGFR和Bcl-2蛋白在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nm23、EGFR和Bcl-2在人肺癌中的表达,探讨其与肺癌临床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检测了49例肺癌及癌旁组织中nm23、EGFR和Bcl-2蛋白的表达情况,并对其与肺癌临床生物学行为进行相关分析。结果:在49例肺癌中,EGFR和Bel-2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1.0%和34.7%,均高于正常肺组织17.5%和12.5%(p<0.05),nm23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为55.1%,则显著低于正常肺组织87.5%(p<0.01)。在病理分级的高一中分化、低分化和未分化中nm23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2.6%、41.2%和11.1%(p<0.01)。EGFR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为61.5%,在小细胞肺癌(SCLC)组为10.0%(p<0.01)。在NSCLC TNM分期中,Ⅰ期 Ⅱ期与Ⅲ P<0.01)期中EGFR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9.3%和81.8%(p<0.01);病理分级的高-中分化和低分化中EGFR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9.1%和88.2%(p<0.01);在淋巴结转移组为57.9%,无淋巴结转移组为27.3%(p<0.05)。Bcl-2的阳性表达率在NSCLC组为25.6%,在SCLC组为70%,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NSCLC组病理分级的高分化、中分化和低分化中Bcl-2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2.5%、26.7%和5.89%(p<0.01)。结论:癌基因EGFR、凋亡抑制基因Bcl-2与抑癌基因nm23在肺癌的发生、发展中存在着相互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7.
杜心佳  刘希光 《生物磁学》2011,(18):3480-3484
目的:探讨原发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E-钙粘蛋白(E—cadherin,E—cad)、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MMP9)的表达与术后复发及转移的关系。方法:选择临床IB期非小细胞肺癌.总者的手术切除标本,其中36例于36个月之内发生复发或转移,30例术后无病生存期超过36个月。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组织中E-cad、EGFR、MMP9的表达情况。结果:36例早转移IB期非小细胞肺癌术后患者的手术标本中,E-cad的异常表达率、EGFR及MMP9的阳性表达率,均明显高于30例非早转移IB期非小细胞肺癌术后患者(P〈0.05),且在早转移IB期NSCLC中,三者的表达与病理分级、肿瘤大小有关(P〈0.05),与病理类型,肿瘤是否浸润胸膜无关(P〉0.05)。结论:对早期肺癌术后病人,检测E-cad、EGFR、MMP9的表达,对判断其恶性程度,提示肿瘤的复发及转移倾向大小,决定术后治疗方案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