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凤尾菇和裂褶菌原生质体非对称融合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具有双重营养缺陷型的裂褶菌单核体突变菌株的原生质体经过灭活处理后作为供体与同样带有营养缺陷型标记的凤尾菇单核体原生质体融合,得到大量生长速度和菌落形态差异较大的多核体和双核体融合子。这些融合子完全恢复了供体亲本双核体的遗传特性,同时获得了一些有意义值得继续探讨的新的生理特性,如菌丝体在木屑麸皮以及废棉培养料上生长速度较快,在平板培养基和木屑培养料上均较早较快地形成原基和子实体等。结果表明原生质体非对称融合是一种效率较高的融合方式,可以作为食用菌育种的一种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
盖囊侧耳的双核体原生质体经过灭活处理作为供体与带有营养缺陷型标记的凤尾菇单核体原生质体受体融合,得到大量生长速度和菌落形态差异较大的融合子,这些融合子主要显示了供体菌株的特性,数次转接和进行原生质体再分离后,有的融合子再生菌株恢复了供体亲本的遗传特性,同时获得了一些新的生理特证。结果表明原生质体非对称融合可以作为食用菌原生质体融合育种的一种有效方式。  相似文献   

3.
凤尾菇和香菇原生质体非对称融合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澄澈  梁枝荣 《菌物系统》2000,19(3):413-415
  相似文献   

4.
王澄澈  梁枝荣 《菌物学报》2000,19(3):413-415
The protoplasts of auxotrophic mutant monokaryon of Pleurotus. Sajor-caju was used as recipient parenL the protoplasts of wild dikareon of Lentinus edodes were heat-inactivated and used as nuclear donor parent. The fusants of two parents showed some their individual characteristics and physiological difference between themselves. Thrugh protoplast re-isolation and reversion of one randomly selective fusant, two parents had been recovered and the donor parent achieved some new phys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su…  相似文献   

5.
凤尾菇和盖囊侧耳原生质体非对称融合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梁枝荣  赵良启 《菌物系统》1999,18(4):440-444
盖囊侧耳的双核本原生质体经过灭活处理作为供体与带有营养缺陷型标记的凤尾菇单核体原生质体受体融合,得以大量生长速度和菌落形态差交大的融合子,这些融合子主要显示了供体菌株的特性,数次转接和进行原生质体再分离后,有的融合子再生菌株恢复了供体亲本的遗传特性,同时获得了一些新的生理特证。结果表明原生质体非对称融合可以作为食用菌原生质体融合育种的一种有效方式。  相似文献   

6.
裂褶菌及裂褶菌多糖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裂褶菌是一种十分重要的食药兼用真菌,含有丰富的生理活性物质,裂褶菌多糖作为一种极有开发前景的生物活性物质已得到国内外的普遍重视。综述了裂褶菌的生物学特性、营养成分、药用价值、栽培现状以及裂褶菌多糖的化学分析和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并讨论了裂褶菌和裂褶菌多糖的研究前景。  相似文献   

7.
经硅胶反复柱层析,从裂褶菌子实体的醇提物中首次分离得到8个化合物,利用波谱方法及理化性质鉴定为5,α8α-过氧麦角甾-6,22E-二烯-3β-醇(1)、麦角甾-7,22-二烯-3β醇(2)、(22E,24R)-麦角甾-7,22-二烯-3β,5α,6β-三醇(3)、烟酸(4)、苯甲酸(5)、D-阿拉伯糖醇(6)、甘露醇(7)、海藻糖(8)。  相似文献   

8.
裂褶菌多糖的构象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从裂褶菌中提取一水溶性多糖Sci.气相色谱,高碘酸盐氧比,甲基化分析等确定它为葡聚糖.1-3糖苷键构成其主链,平均三分之一的主链残基在6位带有分枝,红外光谱和三氧化铬氧化表明Scl全部残基为β构型,在不同的温度和不同的酸碱浓度状态下,检查糖链与刚果红形成络合物的能力以及Scl水溶液的粘度和旋光值.推测低温近中性Scl主要呈单股螺旋构象.升温或提高酸碱浓度导致有规则的螺旋构象转变成无规则的线团.高碘酸盐氧化去掉分枝则多股螺旋比例在构象中增加.  相似文献   

9.
裂褶菌深层培养及多糖测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深层培养裂褶菌Schizophyllum commune Fr.产生多糖,对产多糖的适宜培养基,最佳时间,高产菌株进行了研究。从南京灵谷寺及南京大学校园生长的裂褶菌子实体分离到3株产多糖的裂褶菌菌株,编号南大835,南大843,南大853。对南大843用6种不同培养基进行深层培养,测定和比较了多糖和菌丝产量,其结果表明黄豆粉葡萄糖液体培养基是适于裂褶菌合成多糖的培养基,能培养出密集、白色、均匀的菌球和丰富的多糖。其组成为(g/L):葡萄糖30,黄豆粉5,酵母膏2,KH_2PO_4 1,MgSO_4·7H_2O0.5。pH5.5。最适发酵条件:pH5—5.5,温度26—28℃,振速:100—110次/分,当pH降至4.9—4.7,残糖量在1%以下,5—6天可终止发酵。在培养6天的浓缩滤液中加入等体积的95%乙醇后大量白色粘稠、纤维状的多糖被沉淀下来。在上述发酵条件下,3个菌株比较结果,南大853能明显提高多糖产量,6天的培养液中多糖量可达5.5—6g/L,南大843和南大835分别是5g/L和2.8g/L。  相似文献   

10.
探索了裂褶菌多糖酶解法提取工艺及酶解产物抑菌的作用。分别从p H、酶解时间、酶解温度和加酶量4个因素考察了对裂褶菌多糖提取率的影响,通过响应面分析进行裂褶菌多糖提取工艺条件的优化。结果表明,在液体果胶酶p H为5.5、酶解时间1.2h、酶解温度50℃、加酶量1%时裂褶菌多糖提取率达54.76%;以大肠杆菌、假单胞菌为供试菌株,通过抑制率来反映其抑菌效果,结果表明裂褶菌多糖对大肠杆菌、假单胞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1.
深层培养裂褶菌胞外多糖的提取及结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对深层培养裂褶菌 (Schizophyllumcommune)胞外多糖的提取工艺及多糖结构进行了初步研究。将等电点法与Sevag法相结合可高效的去除多糖中的蛋白 ,其方法简单有效。纯多糖经凝胶柱层析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高效液相色谱分析为均一组分 ,分子量 4×1 0 4D。通过完全水解 ,纸层析 ,气相色谱分析单糖组分 ,红外光谱 ,酶解反应 ,高碘酸氧化分析结构 ,证明了裂褶菌多糖是以葡萄糖为单一组分 ,β (1 3)和β (1 6)糖苷键组成的β D葡聚糖。  相似文献   

12.
凤尾菇酯酶同工酶及其氨基酸含量的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试验研究了凤尾菇酯酶同工酶和氨基酸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不管栽培条件、采样部位和生长发育阶段如何,其酯酶同工酶酶谱基本相同,均有稳定的10条酶带,但它们的酶活性有所不同。在菌丝体生长阶段酶活性与生长天数有关。菌丝体生长4—20天时酶活性逐渐增强,尔后有所减弱。而子实体生长阶段从原基形成到菇体萎缩,酶活性则由强变弱。同时氨基酸含量也由高变低。  相似文献   

13.
通过PEG诱导碘乙酸灭活呼吸缺陷克鲁维酵母(Kluyveromycessp.Y034)原生质体与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cerevisiaeA001)原生质体融合,获得45℃发酵产酒率高达8.7%的高温酵母菌株AY006。线粒体缺失和氯霉素抑制可显著降低高密度原生质体回复抑制效应。对融合子菌落形态、同工酶性质和高温发酵等方面分析,融合株表达了耐温和高产酒率双亲优良性状,证实其杂种特征。  相似文献   

14.
茯苓与凤尾菇目间原生质体融合研究初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无锁状联合的茯苓次级菌丝和具锁状联合的凤尾菇次级菌丝为亲本制备原生质体,以PEG为促融剂,在高钙、高pH条件下,将茯苓(或凤尾菇)原生质体热灭活,与凤尾菇(或茯苓)原生质体融合,从再生菌株中均能选择选择出能够再形成双核的单核菌株。栽培实验结果显示,单核菌株经诱导形成双核菌株后可以形成子实体或原基,若单核菌株不经诱导,则始终维持稳定的单核状态,且难以形成子实体。  相似文献   

15.
硅酸盐细菌和苏云金芽孢杆菌原生质体融合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唐宝英  朱晓慧  刘佳 《生物技术》1998,8(5):19-21,31
具有解钾活性的硅酸盐细菌──胶质芽孢杆菌(R.mucilaginesus)W9-12与具有杀虫活性的苏云金芽孢杆菌(B.thuringensis)Bt179208原生质体质进行了融合。W9-12原生质体形成率为99.7%.再生率为24.9%,Bt179208原生质体形成率为99.9%,再生率为35%。以PEG为助融剂进行原生质体融合.得到56个融合子.融合率为5.92×10-6。融合子在双抗选择培养基上连续传代10次,得到12个稳定的融合子,生物测定表明,融合子既具有一定的杀虫活性又具有一定的解钾活性。  相似文献   

16.
青菜与芥菜花粉-体细胞原生质体融合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聚乙二醇(PEG)为诱导剂,试验用4种方法进行青菜(Brassicachinensis)幼嫩花粉原生质体与芥菜(B.Juncea)下胚轴原生质体的融合,结果以修改的Terada等的方法最好。融合后原生质体的培养形成了愈伤组织,但未分化出芽,个别愈伤组织分化了根。用RAPD技术对任选的5个细胞系进行鉴定,发现1个细胞系含双亲的DNA片段,可确认是青菜幼嫩花粉原生质体与芥菜下胚轴原生质体融合后产生的杂种细胞系。  相似文献   

17.
以聚乙二醇(PEG)为诱导剂,试验用4种方法进行青菜幼嫩花粉原生质体与芥菜下胚轴原生质体的融合,结果以修改的Terada等的方法最好。融合后原生质体的培养形成了愈伤组织,但未分化出芽,个别愈伤组织分化了根。用RAPD技术对任选的5个细胞系进行鉴定,发现1个细胞系含双亲的DNA片段,可确认是青菜幼嫩花粉原生质体与芥菜下胚轴原生质体融合后产生的杂种细胞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