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以甘蓝型油菜带柄子叶为转化受体,通过根癌农杆菌EHA105(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介导将盐角草(Salicornia)的Na /H 反向运输体基因NHX导入新疆主栽油菜1khp11品系,获得了抗卡那霉素的再生植株,并对影响遗传转化的一些关键因素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带柄子叶在含有2,4-D的培养基上经过2d短时间的预培养后在菌液浓度OD600为0.3时在28℃摇床浸染15min时卡那抗性绿苗率可达10% ̄12%;经过抗性植株的PCR及RT-PCR检测证明外源基因已整合到油菜基因组中,并通过表型实验证实由于外源基因的导入提高了植株的耐盐能力。  相似文献   

2.
新疆杨高效遗传转化系统的建立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选择新疆杨(Populus alba L.var.pyramidalis Bge.)为遗传转化受体材料,为建立根癌农杆菌介导新疆杨高效遗传转化系统,从预培养时间、侵染时间、共培养时间、添加乙酰丁香酮(AS)的时机、共培养培养基中添加乙酰丁香酮浓度、侵染菌液的制备方法、外植体继代方式等7个方面优化筛选。结果显示较合适的转化系统为:预培养8h,农杆菌菌液(OD600=0.4)侵染15min,共培养5d,侵染菌液的最优制备方法是液体培养活化农杆菌2次加离心收集菌体重悬,共培养培养基中添加乙酰丁香酮80μmol/L。新疆杨叶盘转化频率可达38.10%。  相似文献   

3.
毕瑞明 《生物技术》2008,18(2):58-60
目的:提高小麦成熟胚愈伤组织的转化效率,为建立快速高效的小麦遗传转化体系奠定基础。方法:以普通小麦HB341、SN2618成熟胚愈伤组织为受体,通过农杆菌GV3101/pBI121介导,进行选择剂选择压、外植体预培养时间、接种菌液浓度及侵染时间等遗传转化主要因子的优化研究。结果:最适宜的转化条件是:胚性愈伤组织在附加200μmol/l乙酰丁香酮的分化培养基上预培养3d,在OD600=0.6的接种菌液中侵染30min,然后在附加40~60mg/l卡那霉素的分化培养基上筛选培养30d,即可获得假阳性率很低的转基因小麦抗性芽。结论:该研究为快速高效小麦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4.
影响根癌农杆菌介导甜瓜转化NP-1基因的外部因子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勇  周小云  何江  李冠 《生物技术》2004,14(4):9-11
以新疆伽师、皇后两个甜瓜品种的子叶切块与农杆菌共培养,将NP-1基因导入甜瓜。以再生植株的PCR检测阳性和卡那霉素抗性作为转化植株的初步判定。研究了甜瓜转化的外部因子:甜瓜子叶外植体经3d预培养,重悬于MS液体培养基使菌液浓度达OD600为0.6后进行侵染8~12min,再经3d共培养对转化最为有利;在侵染前进行0.2mg/L甘露醇高渗处理可提高转化率6.6%,乙酰丁香酮在甜瓜的转化中并未有显著影响。转化中卡那霉素合适筛选压力为100mg/L,转化后抑菌氨苄青霉素浓度为500mg/L有利于获取转化植株,转化率可达到12%。  相似文献   

5.
农杆菌介导的紫茎泽兰遗传转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紫茎泽兰为受体材料,GUS基因为报告基因,对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条件及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建立了农杆菌介导的紫茎泽兰遗传转化体系。结果表明,将未经过预培养的幼叶外植体在OD600为0.4的稀释菌液中浸泡12min,共培养3d后,转移到加有卡那霉素50mg/L(筛选压)和羧苄青霉素250mg/L的分化培养基上,经过20d外植体直接分化出不定芽,诱导生根成苗。经PCR和组织化学染色鉴定,可稳定获得较高的阳性转化率。  相似文献   

6.
影响花椰菜农杆菌介导转化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花椰菜赛雪的带柄子叶为外植体,以MS为基本培养基,GUS基因为报告基因,分析了遗传转化过程中的影响因子,如预培养时间、农杆菌菌液浓度、侵染时间、共培养时间、乙酰丁香酮浓度、延迟筛选时间等对外植体瞬间表达和稳定表达的影响。结果显示,以花椰菜的带柄子叶为外植体,预培养2d,农杆菌菌液为OD6000.3~0.4,侵染8min,共培养2d,乙酰丁香酮浓度为100μmol/L,延迟筛选7d,卡那霉素筛选压为5mg/L为最优的遗传转化方案,转化率最高可达35.7%。另外,GUS瞬间表达率和转化率并不存在绝对的相关性,但瞬间表达分析仍然可以作为外源基因进入受体细胞的指示。花椰菜农杆菌介导转化方案的优化研究为芸薹属蔬菜高效遗传转化提供了技术保障,有利于芸薹属蔬菜遗传育种与种质创新研究。  相似文献   

7.
农杆菌介导SsNHX基因转化中林美荷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方法:以中林美荷杨组培苗的茎段为转化受体,利用根癌农杆菌(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介导法将盐地碱蓬(Suaedaheteroptera)的Na /H 反向运输体基因SsNHX导入中林美荷杨组培苗中,实验过程中对影响遗传转化的一些关键因素进行了筛选研究。结果:最佳浸染条件为茎段外植体预培养1d,菌液浓度OD6000.3,浸染时间15-30min,共培养时添加AS 200μmol/L。经过抗性植株的PCR检测证明外源基因SsNHX已整合到中林美荷杨基因组中,获得了抗卡那霉素的再生植株及PCR阳性植株。结论:初步建立了中林美荷杨的遗传转化体系,为其遗传转化培育出抗盐碱的转基因植株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8.
以金山绣线菊愈伤组织为受体材料,采用组织培养的方法,在附加不同浓度TDZ的1/2MS培养基上诱导培养,获得再生植株。在附加0.03mg·L^-1 TDZ的培养基上获得了92.5%不定芽的再生率,且再生芽发育良好。选择抗生素筛选试验的结果表明:金山绣线菊愈伤组织对潮霉素较为敏感,在培养基中添加浓度为5~35mg·L^-1的潮霉素均对愈伤组织分化影响较大,潮霉素浓度为5mg·L^-1时,4N时间可使外植体全部褐化死亡;在培养基中添加0~100mg·L^-1的卡那霉素,不同浓度卡那霉素均对愈伤组织分化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当卡那霉素浓度为80mg·L^-1时,愈伤组织基本不发生分化。由此确定卡那霉素为绣线菊遗传转化中适用的选择抗生素,最适选择压为80mg·L^-1。抑菌抗生素的筛选试验结果表明:200mg·L^-1的头孢霉素和200mg·L^-1。的羧苄霉素都能有效抑制农杆菌菌株LBA4404的生长,却对金山绣线菊愈伤组织的芽分化影响不大,可确定为适宜的抑菌抗生素。利用农杆菌介导法对金山绣线菊愈伤组织进行遗传转化,得到卡那霉素抗性植株164株,并初步确定预培养1d、菌液稀释10倍、侵染4min、共培养2d为金山绣线菊最优遗传转化体系,为金山绣线菊的基因工程育种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
根癌农杆菌介导转化谷子的影响因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GUS报告基因,建立了农杆菌介导的谷子(Setaria italica)遗传转化体系,并研究了多种影响因素对转化效率的影响,包括受体基因型、外植体类型、菌液浓度、培养基中乙酰丁香酮的浓度、侵染时间和共培养时间.确定了最优的转化条件为:以谷子幼穗诱导的愈伤组织为外植体,用低浓度的农杆菌菌液侵染30~40min,然后在含有0.1mmol/L乙酰丁香酮的LS培养基上共培养2d.  相似文献   

10.
甘蓝型油菜抗虫转基因植株及其抗性分析   总被引:32,自引:0,他引:32  
李学宝  毛慧珠 《遗传学报》1999,26(3):262-268
通过油菜子叶外植体-农杆菌共培养法将苏云金杆菌杀虫蛋白基因导入甘蓝型油菜,获得抗虫的转基因植株。带有1 ̄2mm子叶柄的油菜子叶经农杆菌感染后,共培养2 ̄3天,然后转移到附加15mg/L卡那霉素的MS选择培养基上筛选转化愈伤组织及不定芽。卡那霉素抗性苗相继在含20 ̄50mg/L卡那霉素的选择培养基上继代培养,再转移到含25mg/L卡那霉素的生根培养基上诱导生根。以苏云金杆菌杀虫蛋白基因为探针,进行1  相似文献   

11.
植物基因转化的成功依赖于一个良好的转化系统,能有效地将外源基因导入受体细胞,并得以表达。通过农杆菌介导的马铃薯遗传转化体系主要受基因型、预培养、菌液浓度及侵染时间、共培养等因素的影响,由于转化受体的异质性,有必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验证和改进,以获得最适转化条件。本研究以马铃薯无菌苗的叶片、茎段为外植体,通过农杆菌介导法,将抗马铃薯X病毒和Y病毒的RNA干扰型基因结构转入马铃薯。通过研究外植体预培养、菌液浓度及侵染时间、共培养等不同转化条件及影响因素对马铃薯遗传转化的影响,建立一种高效的马铃薯遗传转化体系,试验得出最佳转化条件为外植体预培养2 d,然后用OD600=0.5的农杆菌液侵染10 min,共培养2 d。本研究为下一步的对PVX和PVY双抗的马铃薯无标记转基因研究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2.
采用根癌农杆菌介导的叶盘转化法,以我国南方地区主栽木薯品种—华南8号的胚状体子叶为受体,对影响木薯遗传转化效率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木薯的遗传转化中,选用GV3101作为浸染外植体的农杆菌菌株,将感染时间和共培养时间分别控制在30~45 min和3~4 d、菌液浓度(OD600)采用0.45、并添加200 μmol·L-1的乙酰丁香酮(AS)均可明显提高其转化效率,但若对外植体进行预培养反而会降低其转化效率。利用该体系从453块外植体中共转化获得10株抗性再生植株,经PCR和Southern杂交检测,有8株木薯的基因组中已整合进了外源基因glgC336,转化率为1.77%。  相似文献   

13.
罗汉果转抗病基因NPR1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以罗汉果子叶为外植体,研究了影响根癌农杆菌介导的罗汉果遗传转化的若干因素,建立了罗汉果遗传转化体系.结果表明,5 d苗龄的子叶、预培养1 d、侵染20 min、共培养4 d、共培养温度22℃、AS100μmol/L、Hy浓度不定芽筛选为10 mg/L,生根筛选为20 mg/L转化率最高.抗性苗经PCR和Southern...  相似文献   

14.
不同抗生素对雪莲愈伤组织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雪莲叶片为外植体,探讨了卡那霉素(kanamycin,Kan)、潮霉素(hygromycin B,Hyg)、羧苄青霉素(car-benidillin,Car)3种抗生素对雪莲愈伤组织诱导、生长及分化的影响,以确定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研究中筛选剂和抑菌剂的最适浓度。结果表明:40mg/L的卡那霉素已抑制雪莲愈伤组织生长,当卡那霉素为50mg/L时,愈伤组织的生长基本停止;8.0mg/L潮霉素能够有效抑制雪莲愈伤组织的生长,当潮霉素为20mg/L时则生长的愈伤组织块较小、褐化、甚至死亡。同时,低浓度(0.5~2.0mg/L)的潮霉素可以提高雪莲愈伤组织的分化率;作为农杆菌抑菌剂,不同浓度羧苄青霉素对雪莲愈伤组织生长的影响差异极显著,当羧苄青霉素的浓度超过400mg/L时对雪莲愈伤组织的出愈及生长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5.
以南瓜金辉一号(Cucurbita moschata' Jinhui1')为实验材料,利用根癌农杆菌(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介导转化南瓜子叶节,研究了预培养时间、侵染时间、乙酰丁香酮(AS)浓度和共培养时间,抗生素羧苄青霉素(Carb)、头孢霉素(Cef)以及筛选剂卡那霉素(Kan)等因素对离体不定芽的影响,建立了南瓜最适遗传转化体系。结果表明:外植体预培养0天,侵染时间30分钟,AS浓度为100mg·L^-1,共培养5天可获得最高遗传转化效率;最适除菌剂为Cef,其最适浓度为500mg·L^-1;最适Kan筛选浓度为100mg·L^-1;在MS培养基上培养抗性芽生根,经PCR和Southern blot检测,证明为转基因植株。  相似文献   

16.
将培养5d的4种陆地棉栽培品种军棉1号,泗棉2号,2234及中棉12号无菌苗,取其根,下胚轴及子叶接种在含不同浓度枯萎菌毒素粗提液的培养基上,每隔3d观察统计其成活率,统计至33d。结果表明:陆地棉外植体愈伤组织的诱导率与枯萎菌毒素浓度呈负相关,而不同的外植体对枯萎菌毒素浓度的敏感程度有所差异。  相似文献   

17.
以长春花幼叶为外植体建立了发根农杆菌介导的长春花高效遗传转化体系,主要技术环节为:用携带有基因表达载体的发根农杆菌R1000侵染幼嫩叶片,侵染的叶片外植体与发根农杆菌共培养2d,外植体移至除菌培养基除菌培养2~3周,切取外植体上诱导长出的毛状根置于筛选培养基上培养1-2周,最后对筛选出的阳性毛状根无性系进行扩繁。筛选出的阳性毛状根经GUS染色和PCR分子鉴定表明,该方法的发根诱导率和阳性转化率分别为82%±2.49%和100%。该转化方法所获得的毛状根系数量大、质量高、遗传稳定且所需时间短,明显优于现有的长春花遗传转化技术,是长春花遗传转化的高效便捷体系。  相似文献   

18.
根癌农杆菌介导小麦幼胚遗传转化的影响因素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利用携带pC3301质粒(含bar和gus基因)的超毒根癌农杆菌菌株EHA105对普通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扬麦158进行了遗传转化,对筛选中的抗生素浓度、菌液浓度、共培养温度和时间、幼胚预培养时间、乙酰丁香酮(AS)浓度、洗涤用液及筛选方式等影响转化的几个重要因素进行了讨论.对从294个小麦幼胚外植体中转化得到的5株成活植株进行了PCR和Southern blot分析,结果表明其中2株小麦基因组中整合了外源DNA,转化频率为0.68%.  相似文献   

19.
农杆菌介导的植物转基因影响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杆菌介导法是植物转基因常用的方法,具有费用低、拷贝数少、重复性好以及能转移较大片段等独特优点。转化率是农杆菌介导的植物转基因中的关键问题,多种因素影响着转化率的高低,包括菌株和载体的组合类型、农杆菌的生长状态和菌液浓度、抑菌抗生素、筛选系统中的筛选剂种类和选择压及筛选方法、共培养时间和共培养基的pH值、培养环境的光照度和温度、以及外植体接种方式等方面。  相似文献   

20.
谷子离体再生体系不够稳定、转化效率低,已成为谷子功能基因研究和品种改良的瓶颈。为了建立谷子成熟胚稳定的离体再生体系,以当地高产优质的6个谷子品种成熟胚为外植体,以不同2,4-二氯苯氧乙酸(2,4-dichlorophenoxyacetic acid,2,4-D)浓度及对胚性愈伤的不同干燥处理时间为变量,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考察各因素对谷子愈伤组织分化及成苗的影响。结果表明,晋谷21在2,4-D浓度为9 μmol·L-1、4 h干燥处理的条件下所建立的再生体系最好,分化率为64.35%,成苗率为29.06%。研究通过探索谷子组织培养的最适条件,为谷子高效稳定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和利用基因工程手段进行品质改良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