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体重温度及温度驯化对中华绒螯蟹呼吸率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用流水式呼吸仪研究了体重,温度及温度驯化对中华绒螯蟹(又名河蟹)的呼吸率的影响。作者首次运用Logistic方程描述了呼吸率与体重和温度的关系。对于河蟹,这种关系可归纳为:R=1280M-0.50/[1+exp(2.351-0.138T)]μgO/(g·h)。温度驯化能导致速率补偿,表现为25℃驯化河蟹的呼吸率明显低于10℃驯化河蟹的呼吸率。因温度驯化所导致的速率补偿与眼柄内分泌因子有关。在急性升温的条件下,河蟹呼吸率对温度的反应并不完全遵循van'tHoff-Arrhenius定律。在低温区(10-16℃),两种驯化河蟹的呼吸率对温度较为敏感,Q10值大于2;在高温区(16-30℃),两者均不敏感,Q10值小于2。这说明速率补偿不仅可通过长时间温度驯化达到,而且在温度急剧变化时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内发生。这种速率补偿可能涉及一种新的机制。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溶氧浓度对产甘油假丝酵母分批发酵生产甘油过程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当溶氧浓度控制在30%时,C. glycerinogenes的甘油产量、得率和产率达到最高,分别为120.7 g/L、0.575 g/g和1.69 g/(L•h),而糖酵解代谢副产物形成最少。当溶氧浓度为10%时,发酵过程呈现出“巴斯德效应”的特征,生成的酵解代谢副产物维持在较高水平。在快速生长阶段,随着溶氧从10%增加到60%,细胞呼吸类型表现为从厌氧呼吸向好氧呼吸转变,酵解代谢副产物依次减少。在生长稳定期,控制的溶氧浓度越高,酵解代谢副产物乙醇、乙酸等的生成减少。分别选用Logistic方程、Luedeking-Piret方程和Luedeking-Piret-like方程,能较好地模拟细胞生长、甘油合成和葡萄糖消耗的动力学过程。  相似文献   

3.
一、引言氢离子浓度(pH值)的变化对于水生生物,特别是鱼类的生活常常被认为是直接或间接发生影响的因子之一。1920年,M.E.Jewell氏开始注意到水质的氢离子浓度变化对于两栖类蝌蚪代谢和再生作用的影响,他发现最适宜的氢离子浓度是中性或接近中性,同时发现再生率和再生总量和水中溶氧含量有密切关系。E.B.Power氏(1922)开始注意到氢离子浓度与鱼类呼吸生理之间的关系。此后,有许多学者研究了氢离子浓度对鱼类耗氧率的影响,以及氢离子浓度对鱼类从水中吸取溶氧机能的影响。其中  相似文献   

4.
中华绒蝥蟹幼蟹的耗氧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耗氧率是反映生物代谢活动的主要生理指标。测定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俗称河蟹)的幼蟹耗氧率对了解其生理及各阶段的发育有着重要的意义,并可为养殖和长途运输等提供理论上的依据。一、材料和方法取引种自上海崇明县长江捞捕的天然幼蟹测定两次。每次同时测定二组不同大小的标本。第一次采用在实验室水槽中饲养一个半月的幼蟹,每组各30只;第二次采用蟹池中饲养两个月幼蟹中较大个体,每组各10只。图河蟹耗氧率测定装置A、水源B、缓冲瓶C、呼吸瓶D、溶氧测定瓶E、废水收集F、进水管G、出水管H、螺旋夹I、温度计耗氧率的测定装置(…  相似文献   

5.
曼氏无针乌贼耗氧率及溶氧胁迫对其体内酶活力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Winkler法测定水中溶氧含量,通过比较对照呼吸室与试验呼吸室水中溶解氧含量之差确定曼氏无针乌贼耗氧率及窒息点,并在不同程度的溶氧胁迫下测定乌贼体内多种酶的活力变化.结果表明:曼氏无针乌贼耗氧率呈明显的“高-低-高-低”昼夜变化;耗氧率与水温(16 ℃~28 ℃)和光照(3~500 μmol·m-2·s-1)呈正相关,与pH值(6.25~9.25)呈负相关;随着盐度的升高(18.1~29.8),乌贼耗氧率呈“高-低-高”变化,盐度为24.8时耗氧率最低;雌性乌贼耗氧率高于雄性.窒息点随乌贼的体质量增加而降低,平均体质量为(38.70±0.52) g的乌贼窒息点为(0.9427±0.0318) mg·L-1.随着溶氧胁迫程度的增加,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 SOD)、过氧化氢酶(catalase, CAT)和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 POD)活力均先升后降,脂肪酶活力下降,蛋白酶活力呈“降-升-降”变化;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 LDH)活力呈先升后降趋势,但溶氧胁迫下的酶活力比正常时要高.  相似文献   

6.
链霉素产生菌—灰色链霉菌(Streptomyces griseus)是一种高度需氧菌,它在整个代谢过程中以葡萄糖做为主要碳源,只有以氧做为最终电子受体时方能获得大量能量,来满足菌体生长,繁殖和合成链霉素的需要。物质代谢与能量代谢是相辅相成的。据文献记载,空气中,氧在培养液中的饱和浓度(1 atm,25℃)大约只有0.2毫克分子(O_2)/升,而链霉素发酵液中菌体的摄氧率在10~50毫克分子(O_2)/升小时,因此向发酵液中迅速地补充溶解氧,是链霉素发酵中的重要问题。氧分子首先要溶解在水中,然后透过细胞壁和细胞膜进入细胞,它进入细胞内和排出细胞外,是简单的渗透作用,其推动力是培养液和细胞中溶解氧的浓度差。当发酵液中溶氧浓度较低时,进入细胞内的氧就少,当溶氧浓度降到临界值以下时,就不能满足微生物对氧的需求,成为生产中的限制因素。所以研究发酵过程中的溶氧问题是十  相似文献   

7.
溶解氧对虹鳟呼吸机能及红细胞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初步研究溶解氧对虹鳟呼吸机能及红细胞特性的影响。方法:设四组溶氧水平,测定呼吸频率、血液中PO2、PCO2和pH值,并以RBC、Hb、脆性、膜粘滞性及丙二醛含量等指标观察溶氧对红细胞的影响。结果:溶解氧升高使鱼呼吸频率降低,血液PO2升高(P〈0.05);高溶氧导致红细胞数、丙二醛含量降低。红细胞膜粘滞系数在试验第10d时,高氧组明显高于其它组,但30d时各溶氧组差异不显著。结论:在一定范围内溶解氧升高可以改善机体组织氧含量,提高呼吸功能,红细胞对溶氧变化有其生理适应性。  相似文献   

8.
溶氧对L-缬氨酸发酵过程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以黄色短杆菌XV0505为供试菌,探索溶氧对L-缬氨酸发酵过程的影响及其控制策略。方法:利用5L发酵罐,考察了不同溶氧浓度对L-缬氨酸发酵的影响,并采用代谢流分析对其结果进行阐述,提出分阶段溶氧控制策略。结果:采用分阶段溶氧控制策略,即在0~24h溶氧浓度为20%,24~60h溶氧浓度为5%,发酵60h,L-缬氨酸可达到58.36g/L,比5%和20%溶氧浓度下分别提高了18.95%和13.56%。结论:溶氧浓度对L-缬氨酸发酵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9.
主养草鱼高密度池塘溶氧收支平衡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原位生态学的方法测定广东省中山市9口主养草鱼高密度池塘中浮游植物光合作用产氧量、水柱呼吸耗氧量、底泥呼吸耗氧量和鱼呼吸耗氧量, 并用数学模型计算增氧机增氧量及用差减法计算大气扩散作用引起的得氧或失氧, 对高密度养殖池塘中溶氧收支平衡状况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 在水深为1.5-2.0 m的主养草鱼高密度池塘中, 光合作用产氧量随着水深的增加而显著降低(P0.05), 底层出现负值呈现氧债现象。水呼吸耗氧量在表层、中层和底层之间没有显著差异(P0.05)。表层水光合作用产氧量显著大于水呼吸耗氧量(P0.05), 而中层和底层水光合作用产氧量却显著小于水呼吸耗氧量(P0.05)。在主养草鱼高密度池塘溶氧的收入中, 浮游植物光合作用产氧量、增氧机增氧量和大气扩散溶入氧量分别占总溶氧来源的44.7%、42.3%和13.0%, 机械增氧作用已接近光合作用, 成为溶氧来源的主要贡献者; 在池塘溶氧的支出中, 水呼吸、鱼呼吸和底泥呼吸耗氧量分别占总耗氧量的45.9%、45.0%和9.1%, 鱼呼吸耗氧与水呼吸耗氧相当, 成为水体中氧气的主要消耗者。结果表明在草鱼高密度养殖过程中, 合理使用机械增氧是池塘溶氧管理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0.
本文主要是阐明我国传统池塘养鱼夜间溶氧下降的三种临测方法。溶氧下降的主要因子是浮游生物呼吸、鱼呼吸、淤泥中生物的呼吸,有机肥料耗氧以及氧的扩散,其中浮游生物是鱼池中耗氧的主要因子。用化学需氧量(COD)和温度作为主要指标,通过回归分析,应用计算公式可以预报鱼池中氧的消耗。当浮游生物是透明度的主要因子时,也可以应用透明度法来估计鱼池中氧的消耗。实测和计算的误差平均在20.1%范围之内。应用简易的图示法估计溶氧的含量也获得良好的效果。虽然这一监测方  相似文献   

11.
12.
A study of four species of Erysiphaceae (Uncinula salicis, Podosphaera leucotricha, Erysiphe cichoracearum, and Microsphaera diffusa) revealed that the binucleate stages of the ascocarp are initiated in a similar manner to those of Diporotheca rhizophila Gordon & Shaw. The “appendages” developing on immature ascocarps are considered to be receptive hyphae. Appendages characteristic of mature ascocarps are produced much later. Lysis of certain centrum cells occurs, and asci are initiated from some of the remaining binucleate centrum cells. Resorption of centrum cells by the asci is supported by this investigation, corroborating Björling's earlier studies on Erysiphe graminis.  相似文献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