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复殖吸虫是体内寄生的扁形动物,很多寄生虫学者常把体内寄生作为区分复殖吸虫目与单殖吸虫目的特征之一。但在复殖吸虫目中,亦有少数例外营体外寄生的。目前世界上发现的体外寄生复殖吸虫有三个科(Yamaguti,1971):横形科(Transversotrematidae Yamaguti,1954)、连肠科(Syncoeliidae Odhner,1929)和囊双科(Didymozoidae Poche,1907)。除囊双科外,余二科仅包括少数种类。囊双科和连肠科吸虫主要寄生在海水鱼类的鳃部  相似文献   

2.
本文报道了吉林省寄生于蛙类的四种复殖吸虫,其中一新种定名为:敦化发状吸虫Gorgodera(Mediodera)dunhua sp.nov.,并记录了蛙肺嗜血吸虫Pneumoneces sibiricus japonicus(Yamaguti,1936)、幼稚涅泥吸虫Loxogenes liberum Seno,1908及日本重盘吸虫Diplodiscus iaponicus(Yamaguti,1936)及其国内新宿主——金线蛙Rana plancyi。  相似文献   

3.
前殖吸虫属(Prosthogonimus)及棘口吸虫低颈属(Hypoderaum)吸虫是寄生于家禽的常见寄生虫,成虫分别寄生于成禽的输卵管和肠道。常引起家禽软壳蛋、无壳蛋或产蛋停滞。家禽前殖吸虫病和棘口吸虫病呈地方性流行,对农村家禽饲养业有较大的危害。  相似文献   

4.
侧殖吸虫隶于独睾科(Monorchiidae)侧殖亚科(Asymphylodorinae)侧殖属(Asymphylodora)。此类吸虫是淡水鱼体内寄生虫,主要寄生于肠道内,个别种类也寄生于肾脏内。已往的报告有二十余种,在我国发现的有:巨口侧殖吸虫(Asymphylodora macrostoma Ozakj,1925)、日本侧殖吸虫(A. iaponica Yamaguti,1938),马尔科维奇侧殖吸虫(A.  相似文献   

5.
在进行渤海鱼类吸虫的调查中,通过整理有关文献,对海鱼吸虫区系进行了初步的探讨。近海和大洋的渔业为世界各国所关注。经济鱼类资源的保护,天敌的清除,与寄生虫有很大的关系,与海涂养殖尤为密切。近年来,英国、日本、苏联、美国、印度、澳大利亚、巴西等国都在进行海洋鱼类寄生虫的搜集和研究。Yamaguti在《脊椎动物复殖吸虫分类纲要》一书中共记述吸虫141科,其中鱼类吸虫72科(海鱼吸虫59科),两栖类吸虫19科,爬行类吸虫42科,鸟类吸虫38科,哺乳类吸虫41科(寄生于不同宿主的吸虫各科有交混观象)。自1971年以来的《动物学记录》记载,又新建12…  相似文献   

6.
中国蝙蝠寄生虫的研究,在国内报道不多,仅有陈心陶(1954)发表了研究报告。我们于1986年11月到1987年6月对浙江部分地区的蝙蝠寄生吸虫进行了调查研究,在临安县的中华鼠耳蝠中得到11个吸虫标本,经鉴定为枝腺科(Lecithodendriidae)刺囊属(Acanthatrium)一新种,中国刺囊吸虫新种Acanthatriumchinensissp.nov.(见图)。模式标本保存在杭州师范学院生物系动物教研室。测量10个标本,量度以mm为单位。寄主:中华鼠耳蝠Myotischinensis寄生部位:小肠分布地点:临安县仙人洞种的描述:体呈长棱形或梨形,前端稍尖,后端较钝,大小为0.690—0.774×0.341—3…  相似文献   

7.
光照、温度及宿主粘液对河鲈锚首吸虫虫卵孵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鳜鱼Siniperca chuatsi (Basilewsky)作为一种商品价值很高的鱼类,由于成功地解决了人工繁殖和养殖技术的问题,已成为我国名优水产动物的重要养殖对象。然而,自然条件下的缘鱼常被河妒锚首 吸虫(Ancyrocephalus mogurndae Gussev)寄生,并可引起鳃组织病变1。关于这种吸虫的危害及其引起 鳃组织病理变化的研究尚未见诸报端。在高密度的人工养殖条件下,这种寄生虫在宿主之间的传播速率必定会增加,导致寄生虫种群数量的增加,给宿主带来危害,使级鱼养殖生产遭受损失.据了解,由于这种单殖吸虫的寄生,导致级鱼致病并大批死亡的情况,已在不少养殖场发生且呈发展趋势.研究这种单殖吸虫的种群生态、流行病学以及病原生物学,将有利于正确掌握河妒锚首吸虫对级鱼养殖生产的危害以及研究有效的控制技术和防治方法。本文报道光照、温度及宿主鳃粘液对河妒锚首吸虫虫卵孵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广东滩涂经济鱼类寄生复殖吸虫中的单孔科HaploporidaeNicoll,1914,单脏科HalosplanchnidaePoche,1926和八睾科OctotestidaeYamaguti,1971吸虫进行研究,其中长尾亚科Elogninurinae和鲻长尾吸虫Elonginurusmuungilus分别作为单孔科的新亚科和新属新种;雄囊新单脏吸虫Neohaplosplanchnusci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广东滩涂经济鱼类寄生复殖吸虫独睾科MonorchiidaeOdhner,1911中一新属新种;椭囊吸虫属。Elliptobursagen.nov.、单睾椭囊吸虫Elliptobursasinglorchissp.nov.进行了记述。  相似文献   

10.
我国海岸线很长,沿海鱼类丰富。寄生于鱼体的半尾亚目Hemiuroidea吸虫是一大类群,也是我国海鱼主要寄生吸虫之一。Yamaguti(1971)记载本亚目,共有8科,26亚科,97属,其中大部分是鱼类寄生虫,少数寄生于两栖类和爬行类。国内有关本类吸虫的研究报道有曾省(1953),许鹏如(1954),叶英等(1955),郎所(1963),顾昌栋等(1964、  相似文献   

11.
重盘科Diplodiscidae Cohn, 1904复殖吸虫是两栖动物最为常见的寄生虫,形态多样,目前未见基于线粒体基因组的遗传多样性研究。本研究记述并分析了寄生于滇蛙Dianrana pleuraden肠道的重盘科重盘属Diplodiscus Diesing, 1836黑斑蛙重盘吸虫D.nigromaculati的线粒体全基因组序列,为后续开展此类吸虫的遗传结构及遗传多样性研究提供了新的数据。黑斑蛙重盘吸虫线粒体基因组全长14 697 bp(GenBank登录号:MW698822),由22个tRNA基因、12个蛋白编码基因、2个rRNA基因和1个非编码区组成;AT含量(60%)高于GC含量(40%),但AT含量为目前已报道同盘总科Paramphistomoidea Fischoeder, 1901中最低;trnG基因和trnE基因的互换成为同盘总科吸虫线粒体基因组遗传结构的重要特征。基于12个蛋白编码基因的系统发育树支持重盘属隶属于重盘科。本研究中,滇蛙为黑斑蛙重盘吸虫的宿主新记录。  相似文献   

12.
作者自1975年以来,陆续从鄱阳湖及赣江下游采集了一些鱼类寄生吸虫。经鉴定,独睾科(Monorchiidae Odhner,1911)中侧殖类吸虫计6种,除日本东方侧殖吸虫(Orien-totrema japonica Yamatuti,1938)、中华东方侧殖吸虫(O.siensi Want et Pan,1964)和  相似文献   

13.
棘口科Echinostomatidae吸虫种类繁多,分布广泛,遍及全世界。主要寄生于鸟类,其次是哺乳类、爬虫类,少数见于鱼类。目前文献报道本科吸虫能寄生于人体的虫种已有十多种,在我国报道寄生于人体的已有7种(赵慰先等,1983)。其中棘隙属Echinochasmus Dietz 1909在我国曾报道寄生于人体的仅有日本棘隙吸虫Echinochasmus japonicus及抱茎棘隙吸虫Echinochasmus perfliatus。本文现报道在广州市郊区发现寄生于人体的棘隙属一新种——九佛棘隙吸虫,新种Echinochasmus jiufoensis sp. nov.。  相似文献   

14.
台湾棘带吸虫的终末宿主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寄生虫成虫或有性生殖阶段所寄生的宿主称为终末宿主。台湾棘带吸虫的第一中间宿主为软体动物,第二中间宿主为淡水鱼类,过去一直认为台湾棘带吸虫的终末宿主是鸟类和哺乳类。作者在台湾棘带吸虫种群生态学的研究中发现两栖类的泽蛙Rana limnocharis,爬行类的中国水蛇Enhydris chinensis也是台湾棘带吸虫的终末宿主,这在国内外尚属首次报道,从中国水蛇的食性以及与鱼类相似的栖息环境来看,中国水蛇可能是台湾棘带吸虫的最适终末宿主,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四川省鸡的寄生虫调查简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翠阁 《四川动物》1989,8(4):41-41
1982年—1985年,在全省9个农业区40个调查县中,解剖鸡1409只,对其寄生虫作了系统的调查研究。经分类鉴定,发现鸡有体内外寄生虫70种(不包括原虫)。隶属于24科40属。其中线虫8科12属16种;吸虫8科13属31种;绦虫4科9属14种;蜘蛛昆虫4科6属9种。本调查在鸡体内首次发现美彩膜钩绦虫Hymenosphenacanthus venustus、角杯尾吸虫Coty-lurus coruntus、凹形隐叶吸虫Cryptoutyle cencava、长刺光口吸虫Psilochamus longicirratus,鸡为上述虫种的新宿主。厚尾束首线虫Streptocara crasscauda通常寄生于鸭,苏联曾有寄生于鸡的记载。本调查在叙永县一鸡…  相似文献   

16.
四川鸟类寄生吸虫过去报道极少 ,我们于 1 980年以来 ,先后在一些县市和成都动物园解剖鸟类 1 0 0余种共 60 0多只 ,采得一些复殖吸虫 ,已鉴定出 4 1种 ,分隶于 1 6科 2 4属。现将其名录整理报道如下。1 鸟类吸虫名录1 短咽科Brachylaemidae(1)拱形短咽吸虫Brachylaemusarcuatus。橙翅噪鹛(Garrulaxellioti)、眼纹噪鹛 (G .ocellatusartemisiae)、矛纹草鹛 (Babaxlanceolatus)、棕颈钩嘴鹛 (Pomatorhinusruficollis)、白领凤…  相似文献   

17.
唐嘉玉  李敏敏 《动物学报》1996,42(3):225-230
应用透射电镜技术,研究中华双腔吸虫的精子发生,并与其它复殖吸虫进行比较,提出了复殖吸虫精子发生的一般过程,结果显示它与大多数复殖吸虫精子发生的超微结构相似,原始的精原细胞经过次有丝分裂,两次减数分裂成为精细胞,它经过分化,形态变化后成为成熟精子,精子形成共分为六个阶段。其中形成共分为六个阶段,其中有以下首次报道的特征,(1)中央胞持区的生长速度在开始时比鞭毛裂快;(2)在鞭毛与中央胞质区融合前,线  相似文献   

18.
吉林省凤头麦鸡中吸虫三新种的记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我国鸟类吸虫已有不少报道,但吉林省鸟类吸虫仅有少数几篇报告。Yamaguti等(1942)报告了吉林省吉林和长春野禽吸虫4种。浅田(1942)对东北蠕虫的总结中,仅有极少数是鸟类吸虫。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兽医研究所(1960)在长春地区鸡中发现棘口吸虫,感染率5.8%。姜泰京(1965)在延边地区家禽和野鸭中发现吸虫7种。我教研室对吉林省鸟类血吸虫进行了研究,部分虫种已作了报道(刘兆铭等,1963,1974,1976;白功懋等,1963,1978)。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广东滩涂经济鱼类寄生复殖吸虫中的单孔科HaploporidaeNicoll,1914,单胜科HaplosplanchnidaePoche,1926和八睾科OctotestidaeYamaguti,1971吸虫进行研究,其中长尾亚科Elonainurinae和鲻长尾吸虫Elonginurusmuugilus分别作为单孔科的新亚科和新属新种;雄囊新单脏吸虫Neohaplosplanchnuscirrusaci作为单脏科的新属新种;天竺鲷八睾吸虫Octotestisapogoni作为八睾科、八睾吸虫属Octotestis(Wang,1963)Yamaguti,1951的新种。  相似文献   

20.
笔者于1982年报道了一肺吸虫新种——异睾狸殖吸虫,并作了初步形态描述(周述龙等,1982),之后又对该虫的体棘作了扫描电镜观察(周述龙等,1983),但均为来自湖北省五峰县赤狐自然感染的正模或副模标本。多年来我们对该县并殖吸虫囊蚴进行分型研究中注意到一种小型囊蚴,1981年我们又专门研究该型囊蚴并进行了人工感染家犬,获得一批童虫。成虫和成熟的卵。成虫经鉴定为异睾狸殖Paragonimus heterorchis(zhou,Pang et Hsiang,1982)因此有必要对异睾狸殖吸虫的成虫、卵、囊蚴,脱囊后蚴。童虫作进一步观察,特报道于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