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四(2)代稻纵卷叶螟田间幼虫密度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县是江淮丘陵南部以双季稻为主的四稻混栽区。稻纵卷叶螟CnaphalocrocismedinalisGuenee四(2)代是本县早稻的主害世代,主要娥源由江岭区迁入。目前稻纵卷叶螺田间幼虫密度的预测,主要是根据田间卵量调查,结合历史资料分析发报。由于选点及取样误差,往往不能准确地反映田间实际卵量情况,同时卵孵化、幼虫成活还受到水稻生育期、气候条件等因子的综合影响,因而准确性较低。如我县1985年田间卵高峰日卵量已达到大发生年的卵量指标,但由于水稻生育期、气候条件均不适宜,结果形成偏轻发生。为此,笔者对我站1977~1988年12年的历史…  相似文献   

3.
<正> 我县是个双季稻地区,第三代稻纵卷叶螟成虫发生期(7月下旬—8月中旬)正值早稻收割,后季稻移栽阶段。用常规赶蛾法的蛾子消长规律来预测发生期,正确性甚差。为此,我们试用稻纵卷叶螟卵巢发育预测第三代发生期。二年的实践证明,行之有效。  相似文献   

4.
《昆虫知识》2004,41(4):294-294
《中国植保资讯网》由于今年稻飞虱、稻纵卷叶螟迁入虫量大,6月份的多雨气候条件又有利于迁入虫源繁殖而不利于药剂防治,造成6月下旬稻田稻飞虱及稻纵卷螟残虫量大,渝东南部及南部地区虫量明显高于其它地区。白背飞虱百丛虫量:渝东南部的秀山县1 62 3 0头,为2 0 0 3年同期的3 1倍。稻纵卷叶螟亩残虫量:秀山县3 5 93 5头,为特大发生年1 986年的3 49倍。根据6月下旬田间残虫量并结合7月份天气预报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预计白背飞虱、稻纵卷叶螟7月上、中旬主害代在东南部地区特大发生,低龄幼(若)虫发生期7月中旬。其余地区为中等至大发生。重…  相似文献   

5.
害虫迁飞规律的揭示为害虫的预测预报工作开拓了新的探索领域,许多昆虫学工作者和气象工作者致力于气象因素与迁飞关系的研究,进行害虫长期数量预报。赵圣菊(1984)建立了粘虫一代发生区的发生期、发生量的长期预报模式.宋祥燕(1983)分析了迁飞的气象条件,作了稻纵卷叶螟迁飞期、迁飞量的预报尝试。程极益等(1985)用PC-1500微型机以3—5月的气象资料作为参量预报稻纵卷叶螟的发生程度。我们为了预报郑州地区第三代稻纵卷叶螟成虫迁入数量,用IBM电子计算机分析了1978—1985年的气象资料和虫情资料,筛选了主要生态因素,组建了预报方程。材料和方法稻纵卷叶螟(Cnaphalocrocis medinalis)  相似文献   

6.
四(2)代稻纵卷叶螟与白背飞虱兼治技术的实施依据和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稻纵卷叶螟CnaphalocrocismedinalisGuenbe与白背飞虱Sogatellafurcifera(Horvath)是我县水稻生育中期的主要害虫。80年代以来,暴发频繁,是稻田害虫类的重点防治对象。过去,基本上是根据当年的防治适期,分别用药剂防治,但由于稻田用药次数增多,不仅增加了防治成本,还更多地杀伤了天敌。为了减少稻田用药次数,1988年以来,我站开展了对稻纵卷叶螟、白背飞虱兼治技术的研究,经过几年推广应用的实践证明,其控虫、护益、节本效果均较理想,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稻纵卷叶螟、白背飞虱的发生概况我县为单季中籼稻区,80年代,品种以…  相似文献   

7.
盐肤木侧卷叶螟Pleuroptyasp,属螟蛾科,是为害盐肤木(俗称倍子树、泡水)叶片的主要害虫之一。盐肤木叶片被侧卷叶螟为害后,倍果的水分和养分供给降低,直接影响倍果生长,受害轻则倍果小,受害重则培果脱落,对产量影响极大。我县盐肤木面积逐年扩大,盐肤木例卷叶螟的发生为害也日见加重。因此,研究该虫的发生及防治具有现实的经济意义。正形态特征(见图1)1.1成虫:体长14mm左右,翅展兀~32mm,全身黄色,头部复眼黑褐色,触角丝状,浅黄色。胸足黄白色。前翅具3条波状黑褐色横斑纹,外缘有4~5个黑褐斑呈一字横排列,缘毛白色…  相似文献   

8.
9.
<正> 为了探求稻纵卷叶螟的发生预测,本站自1959—1973年在曲江马坝进行田间成虫、幼虫、天敌寄生率及水稻被害叶率的系统调查,1963年曾根据稻田中成虫发生数量,结合气候,天敌因素进行综合分析,提出了预测大发生的成虫指标,经实践验证取得预期效果。1973年秋,本站迁至韶关芙蓉公社西联大队继续进行研究,并对稻纵卷叶螟成虫在不同季节中的栖息场所及其数量消长作了调查,近年来我们根据旱地作物、杂草中的成虫数量进行预测水稻前中期的幼虫发生趋势,亦取得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10.
稻纵卷叶螟CnophalocrocismedinalisGuende是我县水稻的主要害虫之一,早稻的发生程度取决于当年5~6月份的迁入情况。因此,对其预测均以中、短期为主,但预报的准确程度往往受到气象因子影响。从目前看,长期预测尚缺乏必要手段。本文试图不考虑环境、社会、经济等因素对稻纵卷叶螟发生的影响,运用时间序列对该县1970~1989年早稻发生程度资料进行组配,求出过去年份发生状况对未来年份的影响程度,组建Fuzzy综合评判模型,对早稻稻纵卷叶螟发生趋势作多年预测探讨。工材料与方法1.1早稻第三代稻纵卷叶唤分级标准:1级,偏轻发生,百…  相似文献   

11.
稻纵卷叶螟发生程度的神经网络预警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利用神经网络的原理,结合500pb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以及江苏省通州市稻纵卷叶螟发生程度的数据,建立了该地的神经网络中期预警模型,结果表明,这一方法是可行的,同时也说明了对分级量这样的离散数据可以直接进行建模预测。文中还讨论了其研究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稻纵卷叶螟三代发生期及发生程度预测模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郭世平 《昆虫知识》1993,30(5):257-259
<正> 余庆县位于贵州省中部,遵义地区东南角。主要栽培一季中稻,水稻面积15万亩左右,80年代以来,稻纵卷叶螟Cnaphlocrocis medi-nalis Guenee大发生频繁,常年发生8~10万亩左右,占水稻栽插面积的55%~60%,严重影响水稻的高产稳产。主要为害世代为第三和第四代。长期以来我们在三代稻纵卷叶螟的预报上,以前期迁入蛾量、气象预报、作物布局等因素作经验预报,缺乏科学的、定量的预报。做  相似文献   

13.
稻显纹纵卷叶螟的发生规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稻显纹纵卷叶螟Susumia exigua Butler在我省七十年代前零星发生,随着栽培制度的改变和矮秆品种的大面积种植,使该虫逐渐上升为主要稻作害虫之一。1974-1976年在盆地西部平原稻区发生量大,1977年以来,在盆地内主要稻区均有较大的发生数量,给水稻生产造成一定的损失。由于该虫在我省与稻纵卷叶螟混合发生,幼虫为害症状基本相似,多年来混认为一种。同时国内未见有详细的研究报道。为了结合生产的需要,我们于1977-1979年对该虫开展了系统地观察研究,现将结果简述于后。  相似文献   

14.
高智龙 《昆虫知识》1992,29(2):69-72
稻纵卷叶螟属迁飞性害虫。该虫在陕南稻区可完成3个世代。第一、二、三代2~3龄幼虫盛发期分别为6月下旬至7月上旬、7月下旬至8月上旬、8月底至9月上旬。常年以第二代危害较重,此时为防治关键时期;但在5~6月份雨量≥400mm以上的年份,第一代也要及时防治。防治药剂为25%杀虫双水剂,每亩0.2~0.25kg防治两次,防治效果在90%以上。  相似文献   

15.
我县地处海南岛东部,气候温和,终年无霜雪,历年最冷的1月平均为17.7℃。年降水2,100毫米左右,月平均相对湿度均在80%以上,是双季稻、三季稻、三熟制(稻、稻、晚秋薯和冬薯、稻、稻)混栽区。稻纵卷叶螟是我县重要水稻害虫之一,严重时在水稻孕穗、抽穗期,被害损失率可高达40%左右。我站作了些调查研究工作,特别是1976—1977年对其发生规律进行系统调查和室外饲养观察,现将结果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16.
我场为苏北沿海盐垦区,有近二十年的种稻历史,七十年代以前,以稻苞虫为害为主,稻纵卷叶螟为偶发性害虫。但七十年代以后,稻纵卷叶螟则发展成为严重害虫。现将发生情况简报如下: 一、旱改水以来的虫情 自1960年旱改水以来的近二十年中,稻田虫种组成有了很大的变化。如1960—69年,在  相似文献   

17.
东台市水稻纵卷叶螟的发生规律与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20世纪90年代以来,水稻纵卷叶螟Cnaphalocrocismedinalis(Guenee)在江苏省东台市连年重发,对水稻的正常生长威胁极大,已成为制约该地区水稻生产的重要因素之一。研究表明水稻品种、迁入时间、气候条件、人为措施等多种因素对稻纵卷叶螟的发生和危害影响较大,加强虫情监测、选用有效的药剂、适期开展防治,能有效地控制害虫的发生和危害。  相似文献   

18.
利用周期分析法预测稻纵卷叶螟的发生程度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陈观浩 《昆虫知识》2004,41(3):258-260
根据化州市早稻稻纵卷叶螟CnaphalocrocismedinalisGuenee主害代的历年发生程度资料 ,采用方差分析方法寻找其显著周期 ,并提取其周期数组 ,重复这一过程 ,直到没有显著周期时为止 ,共提取出2个显著周期的周期数组。将这些周期数组外延和叠加后 ,进行拟合检验 ,结果表明 ,周期分析方法适用于拟合并预测化州市稻纵卷叶螟发生的年变化情况。于是对该市早稻稻纵卷叶螟发生程度进行了多年预测 ,其中最初 3年的预测结果已得到证实 ,表明用周期分析方法进行预测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9.
2009—2012年,对滇西、滇西南、滇南、滇东南、滇东和滇东北6个稻区的稻纵卷叶螟Cnaphalocrocis medinalis Guenée种群发生特点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云南主要稻区均没有采集到稻纵卷叶螟的各越冬虫态,表明云南稻区的稻纵卷叶螟早期虫源主要来自境外;(2)灯下虫源始见期在4月中旬到7月中旬,不同稻区的虫源迁入期变化较大,相差近3个月。滇西沧源和滇东南富宁虫源始见期最早,在4月中旬—5月下旬,滇西南勐海灯下始见期最晚,为6月上旬—7月中旬;(3)滇西、滇西南、滇东北和滇南为稻纵卷叶螟轻发生区,主要在中晚稻上发生危害,田间卷叶率在30%以下,田间发生量少于300头/667m2。滇东和滇东南为中等和重发生区,田间卷叶率在30%以上,高的达80%以上,田间虫量最高可达7 000头/667m2;(4)云南稻纵卷叶螟田间种群发生高峰期主要集中在5月下旬至9月下旬。滇东南高峰期为6月下—7月中旬,正值水稻孕穗期到抽穗开花期,应做好田间监测与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