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徐力克”是鄂温克勇敢的猎犬,虽然几年前鄂温克人就已经不再打猎了,但是“徐力克”一直留在大兴安岭森林中,和玛丽亚·索一家一起生活。在禁止打猎之前,千百年来鄂温克一直是一个狩猎民族,他们居住在茫茫如海的大兴安岭中,靠打猎为生,也饲养驯鹿,以“撮罗子”为家,生活简单淳朴,几乎与世隔绝。他们的生活与森林紧密相依,他们的一切都来自于森林的恩赐,所以他们非常明白不可“竭泽而渔”的道理,而事实上他们的需求也并不多。但在大兴安岭物种遭受严重破坏的今天,禁止打猎也不可避免。可这些事情,“徐力克”却无法理解。  相似文献   

2.
鄂温克人出现在大兴安岭北坡这里就是跟驯鹿有关,驯鹿是种环北极的动物,喜欢吃地衣(石蕊)、蘑菇、苔藓。气温太高的话,驯鹿的繁殖也会出问题。对于鄂温克人来讲,它们身材比较高大,又容易使唤,是很理想的役用工具。  相似文献   

3.
风葬是使鹿鄂温克人古代的丧葬形式,现在已经消失了.按照史书记载古代的"沃沮"人就是采用这种葬俗,由此印证了历史学家的推断,鄂温克人是古代沃沮人的后裔.  相似文献   

4.
古代北方狩猎部落崇拜熊的习俗凡是到过大兴安岭西北麓一带原始密林的人,都会发现一种奇怪的现象,即在两棵落叶松树之间,悬挂着用桦树条捆好的一捆东西,这是什么呢?原来是鄂温克猎人葬熊的一种遗物。鄂温克猎人在这一捆东西里装进了熊的许多骨头和五脏;另外,还要在两棵松树的阳面,刮开树皮做成一平面,横刻十二道小沟,在沟里涂上各种颜色,并在第六道沟的两端,把熊的双眼镶在树上。而且人们要假装哭泣,给熊敬烟,与老人死时的仪式相似。鄂伦春人则是用草把熊骨包好,放在树木搭成的架上,放好后,老年人要领青年人跪下,给熊敬烟,磕头,并要向熊祈祷说:“老爷子以后多给猎物。”  相似文献   

5.
对猎产品的平均分配,是使鹿鄂温克人保留下来的古老传统. 一位老猎人说:"我们鄂温克人,谁家打了一只松鸡,也都是有几户分成几份,要平均分配"这种古老的分配方式,直到20世纪70年代还能感觉其影响力.  相似文献   

6.
撮罗子是使鹿鄂温克人标志性的"住宅",这个东西相当古老,也很简单.圆锥形的,与美洲印第安人的帐篷十分相似鄂温克语称其为"珠".它是由两部分组成的,一部分起支撑作用,选用三根顶端分杈的主柱相互咬合,在地上立起伞形的木架;然后在间隔处立20多根辅助杆.  相似文献   

7.
中国松属一新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翰杰 《植物研究》1985,5(1):151-155
在我国大兴安岭西北部,阿龙山、满归和敖鲁古雅等地,鄂温克族猎民中长期有信奉"昂特"(Onter)红松之传统,"昂特"为鄂温克语,意为"神树",据猎民称,此树既不是红松、(Pinus koraiensi),又非偃松(P.pumila)。几年来,经调查研究,发现其分布区域较广阔,但现存数量极少,甚罕见,其形态虽与西伯利亚红松(P.sibirica)相近,并与偃松相似,但亦有其独立特征,应为一新种。  相似文献   

8.
酯酶D(EsD)和磷酸葡萄糖变位酶(PGMl)的遗传多态性在法医学、遗传学、人类学、临床医学中均有应用价值。本文研究了内蒙古东部蒙古人和原苏联布里亚特蒙古人移民中EsD和PGMl表型分布及其基因频率。 材料和方法 东部蒙古人血样采自内蒙古呼伦贝尔盟海拉尔市小学生,共181份。布里亚特蒙古人血样采自呼伦贝尔盟鄂温克自治旗锡尼河索木,献血人207名。献血人员身体健康,三  相似文献   

9.
静静地在汗马自然保护区的原始森林中漫步,倾听带有腐殖质色彩的塔里亚河哗哗的流淌声,对于来自北京大都市的人来说是非常奢侈的享受。从地图上看,大兴安岭是中国最北的山脉,延绵在内蒙古和黑龙江两省交接处,那里还是欧亚草原带与东亚山地森林交汇之处。在大兴安岭的主脊与呼伦贝尔草原交界处,汗马自然保护区静静地矗立在大兴安岭的主  相似文献   

10.
内蒙地区九个民族的ABO血型分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报告了9个民族ABO血型分布,特征有三种:汉族和回族为B>O>A;达斡尔族为B>A>O;其余民族(蒙、鄂温克、朝鲜、满族、俄罗斯、鄂伦春族)为O>B>A,基因频率r(O):鄂温克(0.7549)较高,达斡尔(0.5234)和回族(0.5171)较低。P(A):鄂温克(0.1138)偏低,朝鲜族(0.2277)和达斡尔族(0.2253)偏高。q(B):回族(0.2818)略高,鄂温(0.131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