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月圆之夜,皎洁的月光洒在碧蓝的海面,微风轻拂着水面,珊瑚兴奋地聚集在一起,随着微风、海浪翩翩起舞,尽情地将精子和卵子释放于温暖的海水中,借助海水的推动完成生殖行为。大批珊瑚月圆之夜集体性的交配行为形  相似文献   

2.
杨俊杰  杨旭  雷宇  刘强 《生态学报》2019,39(14):5371-5377
动物对夜栖地选择的灵活程度是其分布和扩散的重要因素之一。钳嘴鹳(Anastomus oscitans)为中国新分布种,要了解其扩散趋势,掌握其夜栖地需求至关重要。2015年11月至2018年7月在云南蒙自坝区,使用卫星跟踪技术对6只钳嘴鹳进行了夜栖地利用和夜栖树选择研究,结果表明:(1)钳嘴鹳可以在多种生境中夜栖,包括林地、沼泽、岛屿等。从群体水平上分析,钳嘴鹳主要夜栖于沼泽中,利用率为(51.19±12.34)%,其次为林地(31.55±11.34)%和岛屿(17.26±5.70)%;从个体水平上来看,不同钳嘴鹳的夜栖地利用方式差异较大,其中4只主要利用沼泽,而另外2只主要利用林地;(2)随机森林分析表明:影响钳嘴鹳夜栖树选择的首要因子为距觅食地距离,其次为树高、地径和最低枝高度,而人为干扰因子的影响较弱。综合来看,钳嘴鹳对夜栖地类型以及夜栖树均表现出了极强的适应性和可塑性,这可能是其能够快速扩散的重要原因之一。同时也表明夜栖树并不能成为一个有力的限制因子,钳嘴鹳有可能继续向国内的南方湿地区扩散。  相似文献   

3.
<正> 对黑光灯的利弊得失问题,历来有所争论。本站于1977年分别在稻田及棉田记录了灯诱益虫、害虫数量,现分析如下。 稻田装20瓦交流电黑光灯,位于整片近万亩双季稻区内,由3月1日至11月24日开灯。8月20日至9月30日,每50亩稻田装一台黑光灯作诱杀害虫用,对测报灯有明显的干扰。棉田是20瓦黑光灯并联20瓦日光灯的双光源,安装于近三千亩成片棉田内,四周有少量大豆、高梁、玉米,亮灯期由4月21日至11月4日,7、8月每150亩棉田配有一台20瓦黑光灯作杀虫用。黄昏至翌晨亮灯,风雨之夜也不停。  相似文献   

4.
本工作以小麦为材料,研究了不同夜温条件对胚乳细胞增长及其淀粉粒积累动态等的影响和籽粒重量的关系。主要结果如下: 1.夜温增高对小麦籽粒胚乳细胞生长和数量的增长有促进作用。夜温高处理前期的胚乳细胞比夜温低的处理多,细胞大小也较夜温低的处理显著为大。 2.胚乳中淀粉粒数的增长曲线,夜温高与夜温低两者在花后15天有一个交叉,花后15天前夜温高的处理较夜温低的处理高,花后15天后夜温低的显著超过夜温高的,并且保持到成熟,它与粒重的表现趋势相似,是影响粒重的重要因素。 3.夜温低对籽粒糊粉层细胞的增长是有利的,同时胚乳囊增大,是影响粒大的重要因素之一。 4.夜温高对籽粒前期生长有促进作用;但同时也加速了器官和组织的衰老,成熟期也因此提早。 5.夜温低有利于籽粒的生长和灌浆,最后获得大而重的种子;夜温高则相反。在籽粒形成的前期或后期置于夜温低的条件下对增加粒重都看出有利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植物疗疖妙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月见草(Oenothera biennis)是柳叶菜科二年生草本植物。由于其花于仲夏至仲秋夜间开放,花朵直径3—5厘米,鲜黄色,美丽而芳香,而且花瓣可在夜晚发出磷光,故又名“夜来香”或“夜之星”(Evening Star)。  相似文献   

6.
夜温对番茄套管嫁接苗愈合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番茄砧木品种‘桂砧1号’和接穗品种‘中杂105’为试材,采用显微观察等方法研究了26℃昼温条件下,不同夜温(16℃、21℃、26℃)对番茄套管嫁接苗愈合速率及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随着夜温的升高,嫁接苗接合部愈伤组织细胞增多,接合部直径增大;夜温26℃,嫁接后前5d愈伤组织细胞较多,与夜温16℃相比嫁接苗接合部直径提高了9.7%。(2)随着夜温的降低,嫁接苗接合部维管束连接及愈合进程加快,夜温16℃处理嫁接后第6天维管束已连接,较夜温21℃、26℃处理分别提前3d、6d,而且在第9天隔离层完全消失,较夜温21℃、26℃处理提前3d。(3)随着夜温的降低,嫁接苗木质部输导能力和砧/穗接合力提高,愈合质量提高;夜温16℃处理嫁接苗木质部输导能力比夜温21℃处理提高了12%~24%,砧/穗接合力提高了20%;同时也比夜温26℃处理嫁接成活率提高,木质部输导能力提高了19%~32%,砧/穗接合力提高了28%;根系长度、体积及平均直径也显著增加。可见,在昼温26℃的情况下,夜温16℃最有利于番茄嫁接苗的愈合,形成成活率高、质量优的壮苗。  相似文献   

7.
鸟类夜栖地选择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夜栖地可以为鸟类提供安全、舒适、温暖的夜间栖息场所。昼行性鸟类夜间视觉能力较差,对夜栖环境中潜在的威胁感知程度较低,导致其夜栖时常常处于被动和危险的环境中。鸟类通过选择适宜的夜栖地,进而达到充分利用夜栖地空间资源的目的。本文从鸟类夜栖地选择的行为适应性以及保温性、食物因子和安全性(隐蔽性)等3个影响因素,对国内外鸟类夜栖地选择相关研究进行综述,为今后该领域的研究提供更多思路。  相似文献   

8.
1986—1989年对贵州省的余庆、遵义、湄潭、桐梓、绥阳等县住宅鼠类进行了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调查方法每县选择2—3个点,采用北京产木板夹,10m~2房间置夹1夜。每点每月下旬置夹200夹夜,计算捕获率,及作解剖。2 结果本次调查共置夹20 450夹夜,捕鼠1 453只,平均捕获率7.11%。计有鼠科7种,  相似文献   

9.
红喉雉鹑(Tetraophasisobscurus)是中国特有种,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研究其繁殖季的夜栖地选择,能丰富该物种的基础资料,理解其生存策略,为该物种的保护和深入研究提供科学依据。2021年和2022年的3~7月,采用跟踪观察和系统搜索法,对四川王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繁殖期红喉雉鹑的夜栖行为和夜栖地选择进行了调查,共记录夜栖地样方34个。采用卡方检验、配对样本T检验、Mann-WhitneyU检验和逻辑斯蒂回归模型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红喉雉鹑主要夜栖于方枝柏(Sabina saltuaria)等针叶树,常见1只单独夜栖或2只共同夜栖,未见有集群夜栖;夜栖树通常位于上坡位,距离林缘和最近乔木较近,具有较大的胸径和郁闭度,栖枝距离地面高度6.6 m左右,栖枝长度约1.66m;夜栖地具有较大的坡度和落叶盖度,而灌木盖度较小。安全因素(夜栖树胸径、坡度)和食物因素(落叶盖度)是红喉雉鹑选择夜栖地的最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0.
说起动物的变性,人们可能会很自然地想起产过卵的母鸡忽然在一夜之后高声鸣叫起来,就像雄鸡啼鸣一般,而且也不再下蛋。这并不稀罕,但是植物也有性别之分,也会有变性的表现吗?一日走过路边,忽见一株玉米很是奇特,一反雄花序在株顶扬花,雌花序在叶腋结穗的常态,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