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麻疹病毒全长cDNA构建及其感染性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发展新型疫苗和改造目前使用的麻疹病毒疫苗,以麻疹病毒疫苗株为模板,构建了具有感染性的麻疹病毒cDNA克隆.用RT-PCR分6段扩增出麻疹病毒全长基因,通过酶切、拼接构建麻疹病毒疫苗株CC-47的全长正链cDNA序列,并精确地置于T7启动子控制下与丁型肝炎病毒核酶序列之前.克隆麻疹病毒CC-47株蛋白N、P、L编码区质粒并置于T7启动子控制下,用4个质粒共转染哺乳动物细胞,在表达T7 RNA聚合酶的重组痘苗病毒VTF7-3的作用下进行病毒拯救.经免疫荧光、PCR等方法检测证实,获得了具有感染性的麻疹病毒.所拯救的病毒在哺乳动物细胞连续传3代后,仍能检出病毒抗原和核酸.  相似文献   

2.
自噬是一种复杂的细胞内生物学过程,受众多基因调控,存在复杂的调控网络,在不同组织器官、生理和病理状态所起的作用也不同。对20多个病毒科的50多种DNA或RNA病毒的研究发现自噬是把双刃剑,但在研究麻疹病毒属病毒自噬相关内容时发现自噬有利于病毒的复制与传播,并且H和F蛋白在麻疹病毒属诱导自噬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麻疹病毒能够通过RNA病毒诱导自噬的关键调控分子IRGM诱发自噬,并且CD46作为麻疹病毒属的受体分子,在诱导自噬发生方面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此外,麻疹病毒属病毒诱发的自噬与其引起的免疫抑制之间可能存在密切关系。本文为麻疹病毒属的免疫学研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3.
一个新的HIV-1治疗靶——Tat转录激活蛋白(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at是HIV-1病毒进行转录和复制的一个十分重要的蛋白质,同时,Tat也与HIV-1感染引起的严重病理学程度密切相关.Tat 的生物学性质和功能决定了其是一个理想的开发抗AIDS疫苗和药物的靶蛋白.基于Tat自身及其作用的TAR RNA,可以设计Tat疫苗、细胞外结合Tat的拮抗剂、抗Tat的反义核酸、抗TAR的反义核酸、抗Tat的细胞内抗体和细胞内Tat协同因子的抑制剂等.传统的抗病毒药物及蛋白酶抑制剂与新的细胞内和细胞外Tat拮抗剂联合使用,多靶点地抑制HIV-1的复制将是一个有效的抗AIDS的治疗方案.这一治疗方案能够防止HIV病毒耐药株的产生,减少单一作用靶点药物的用药剂量和降低相应的毒性,最终治愈AIDS相关的病理学变化.  相似文献   

4.
Tat是HIV-1病毒进行转录和复制的一个十分重要的蛋白质,同时,Tat也与HIV-1感染引起的严重病理学程度密切相关.Tat的生物学性质和功能决定了其是一个理想的开发抗AIDS疫苗和药物的靶蛋白.基于Tat自身及其作用的TARRNA,可以设计Tat疫苗、细胞外结合Tat的拮抗剂、抗Tat的反义核酸、抗TAR的反义核酸、抗Tat的细胞内抗体和细胞内Tat协同因子的抑制剂等.传统的抗病毒药物及蛋白酶抑制剂与新的细胞内和细胞外Tat拮抗剂联合使用,多靶点地抑制HIV-1的复制将是一个有效的抗AIDS的治疗方案.这一治疗方案能够防止HIV病毒耐药株的产生,减少单一作用靶点药物的用药剂量和降低相应的毒性,最终治愈AIDS相关的病理学变化.  相似文献   

5.
目的:验证重组乙型肝炎疫苗(CHO细胞)生产工艺灭活病毒能力,评价疫苗安全性。方法:将乙型肝炎疫苗原液按1∶9比例加入指示病毒(麻疹病毒、VSV病毒),混匀后加入甲醛溶液,使甲醛终浓度达到1/2000和1/4000,放置于37℃,分别于0h、24h、48h、72h取样,用亚硫酸氢钠中和,贮存于-70℃待检或立即检测病毒滴度,对病毒检测阴性的样品盲传3代,进一步检测。结果:疫苗原液加入1/2000和1/4000的甲醛溶液,37℃作用24h、48h、72h,麻疹病毒滴度下降4.0个Log值,VSV病毒滴度下降5.0个Log值,且细胞盲传三代,均未出现细胞病变。结论:乙型肝炎疫苗原液在1/2000和1/4000甲醛浓度37℃72h作用下,均能有效灭活麻疹病毒和VSV病毒。  相似文献   

6.
病毒只有在特定细胞内借助细胞的翻译机器和能量才能复制,但是很多病毒在复制过程中会造成宿主细胞的病理效应(CPE),包括细胞的肿胀、裂解和死亡,有利于病毒的释放和扩散.根据病毒的这一特性,人们近半个世纪前曾试图"以毒攻毒",即用病毒裂解癌细胞.曾经试过一些病毒,如狂犬病毒、腺病毒、副粘病毒、新城疫病毒和麻疹病毒等[1,2],但由于疗效不好,病毒裂癌治疗一度停滞不前.  相似文献   

7.
AIDS疫苗在灵长类动物模型中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AIDS病是HIV感染引起的一种世界性的严重病毒病。发展一个安全、高效的疫苗将是最终控制HIV蔓延的方法。目前对AIDS疫苗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全病毒灭活疫苗、病毒样颗粒疫苗、亚单位疫苗和多肽疫苗、减毒活疫苗、活载体疫苗和核酸疫苗等。在检验新型AIDS疫苗策略方面 ,非人灵长类动物模型能较好地反映HIV感染人体过程 ,有很重要的价值。现在主要有三种非人灵长类模型 :HIV 1感染的大猩猩、HIV 2感染的恒河猴 ;SIV感染的恒河猴及SHIV感染的恒河猴。本文就AIDS疫苗在灵长类动物模型中的最新发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一种能抗AIDS的实验性疫苗在灵长类动物上显示了出人意料的保护作用,美国政府AIDS研究单位的负责人认为,该项研究在人类AIDS疫苗的研制过程中是个飞跃。类人猿AIDS病毒(SIV)和HIV一样可以感染并抑制免疫系统,导致发病和死亡。科学家一直把SIV作为HIV研究的模板,特别是在疫苗研制方面。Murphey-Corb用经福尔马林灭活的完整SIV对12只恒河猴进行了免疫,同时注射能激发免疫反应的苏氨酰胞壁酰二肽,  相似文献   

9.
AIDS猕猴模型在HIV疫苗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HIV疫苗的研究一直是国际上艾滋病方面研究的热点和难点。动物模型则为疫苗研究必不可缺少的重要工具,缺乏合适的动物模型很大程度上制约了AIDS疫苗的研究。目前在国际上SIV或SHIV感染的猕猴模型为最常用的AIDS研究模型,受猕猴背景及病毒特性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使得以上两种模型在HIV疫苗研究中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为了更好地发挥猕猴模型在HIV疫苗研究中的巨大潜力,开发理想的AIDS猕猴模型已成为目前HIV疫苗研究的首要任务。本文简要介绍了AIDS疫苗的研发策略、研发概况以及SIV/SHIV猕猴模型在HIV疫苗中的应用,并对其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应用前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对HIV疫苗的研究一直是国际上艾滋病方面研究的热点和难点。动物模型则为疫苗研究必不可缺少的重要工具,缺乏合适的动物模型很大程度上制约了AIDS疫苗的研究。目前在国际上SIV或SHIV感染的猕猴模型为最常用的AIDS研究模型,受猕猴背景及病毒特性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使得以上两种模型在HIV疫苗研究中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为了更好地发挥猕猴模型在HIV疫苗研究中的巨大潜力,开发理想的AIDS猕猴模型已成为目前HIV疫苗研究的首要任务。本文简要介绍了AIDS疫苗的研发策略、研发概况以及SIV/SHIV猕猴模型在HIV疫苗中的应用,并对其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应用前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实验证明,麻疹病毒及其疫苗可诱发染色体畸变。近年来,病毒活疫苗诱变性的研究由细胞水平深入到基因水平,已经发现脊髓灰质炎疫苗和流感疫苗可诱发中国仓鼠细胞(V79)HGPRT位点突变,但有关麻疹疫苗的研究,还未见报道。本实验以中国仓鼠卵巢细胞(CHO)次黄嘌呤——鸟嘌呤磷酸核糖转移酶位点突变检测系统(CHO/HGPRT)检测国产麻疹疫苗的诱变性,为麻疹疫苗遗传安全性的认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国立癌症研究所的R.Gllo等人生产出一种能自我复制的AIDS病毒变异体,它不会象毒性病毒那样去破坏T-4辅助细胞。这种失去了遗传物质200个碱基对的非毒性AIDS病毒可作为试验疫苗的基础,目的是用它使人体带有抵抗AIDS病毒的能力。 研究者们队为;AIDS病毒的外壳蛋白质很可能是使T-4细胞致死的原因,因而那些探求生产AIDS病疫苗的人都把兴趣放在这种病毒的蛋白质外壳下。  相似文献   

13.
为了研究短发夹RNA(shRNA)介导的RNA干扰对麻疹病毒体外复制的抑制作用,构建靶向与麻疹病毒复制密切相关的宿主细胞基因Rab9 GTPase基因特异性shRNA表达载体,分别转染Vero-E6和B95a细胞后感染麻疹病毒Edmonston株和野生株。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免疫印迹技术(Western-blot)检测转染细胞内Rab9 GTPase基因表达水平;标准蚀斑试验测定麻疹病毒滴度。结果显示转染细胞内Rab9 GTPase mRNA和蛋白质的表达水平同对照组相比明显降低,标准蚀斑试验显示麻疹病毒的复制受到显著抑制,抑制率达到90%以上。结果表明载体介导的shRNAs能通过特异性下调Rab9 GTPase基因表达抑制麻疹病毒体外复制,Rab9 GTPase可能成为治疗麻疹病毒感染的RNA干扰靶。  相似文献   

14.
人类控制HIV感染长远的目标是发展安全、有效、廉价的HIV AIDS疫苗。但经 2 0多年的努力 ,人类探索HIV AIDS疫苗之路仍在继续。分析了疫苗研究的复杂性和发展HIV AIDS疫苗过程中所面临的挑战 ,并对发展HIV AIDS疫苗的可能性从实验和临床方面进行了阐述。同时结合HIV感染的免疫应答原理对现有的各种HIV AIDS疫苗研究策略作一综述 ,并根据以往HIV AIDS疫苗研究的经验和教训提出未来疫苗的发展思路及展望。  相似文献   

15.
<正>我们用10个人胚肺组织,开展了10条人二倍体(HDC)细胞线的研制。为评价本地人二倍体细胞,并采纳这些细胞株来制备人病毒疫苗,我们对10个细胞线中的6个细胞线人二倍体细胞的生命周期进行了研究。其中的一条线R—17用于麻疹病毒的制造是满意的。对这条细胞线现报导如下。  相似文献   

16.
麻疹是可用麻疹疫苗预防的病毒性疾病,人类是该病毒的唯一宿主,其N、H基因存在着很高的核苷酸替代率。目前正是全球控制和消灭麻疹的关键时期,为监测和评估病毒蛋白抗原性和核苷酸潜在的变异,研究麻疹疫苗的病毒基因稳定性,探讨疫苗的保护效果,本文主要就麻疹病毒N、H蛋白分子流行病学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7.
从人类分离到AIDS病毒(HIV)以来已有九年了,HIV感染机体,导致CD_4+T细胞的死亡为AIDS的发病机理为大家所公认,可是1991年开始有关AIDS的发生机理研究领域里出现了新的争论,这场争论的结果将影响今后AIDS的机理研究,特别是HIV疫苗的研制。争论的起点是由加洲大学伯克利分校的Peter Duesberg挑起的,他认为HIV根本不是AIDS的病因,AIDS的机理是由机体产生抗T淋巴细胞的抗体,从而引起T细胞的损伤、清除,因而是一种自身免疫病,该论点的主要依据为HIV感染的T细胞仅为1/100,000,不可能引起大量T细胞的死亡,尽管大多数学者不同意此论点,但有些实验结果却令人感到困惑,  相似文献   

18.
病毒的复制和对宿主的入侵与自身结构蛋白的糖基化修饰密切相关.对于宿主而言,在病毒感染宿主和宿主抗病毒的过程中,宿主的糖基化过程一方面可抑制病毒的复制和入侵,另一方面可促进病毒对宿主的感染,抑制宿主糖苷酶可抑制病毒的复制.从病毒方面来看,由于病毒自身缺乏糖基化修饰系统,病毒的糖基化过程是借宿主细胞内的合成系统对自身进行糖基化修饰.病毒的糖基化过程对病毒蛋白的折叠与稳定、病毒的感染和入侵、参与识别宿主细胞受体和参与病毒的免疫逃逸等过程起着重要的作用.随着糖基化研究技术的发展,以糖基化为基础的功能应用也越来越深入:如新型病毒疫苗和新型抗病毒药物的研制,以糖蛋白质组学研究为基础的质谱技术和生物信息学方法的发展,以及利用糖基化对病毒性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等,这些均为糖基化深入研究发展奠定了基础.本文就病毒与宿主细胞糖基化过程、相关功能以及研究应用等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9.
病毒的复制和对宿主的入侵与自身结构蛋白的糖基化修饰密切相关.对于宿主而言,在病毒感染宿主和宿主抗病毒的过程中,宿主的糖基化过程一方面可抑制病毒的复制和入侵,另一方面可促进病毒对宿主的感染,抑制宿主糖苷酶可抑制病毒的复制.从病毒方面来看,由于病毒自身缺乏糖基化修饰系统,病毒的糖基化过程是借宿主细胞内的合成系统对自身进行糖基化修饰.病毒的糖基化过程对病毒蛋白的折叠与稳定、病毒的感染和入侵、参与识别宿主细胞受体和参与病毒的免疫逃逸等过程起着重要的作用.随着糖基化研究技术的发展,以糖基化为基础的功能应用也越来越深入:如新型病毒疫苗和新型抗病毒药物的研制,以糖蛋白质组学研究为基础的质谱技术和生物信息学方法的发展,以及利用糖基化对病毒性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等,这些均为糖基化深入研究发展奠定了基础.本文就病毒与宿主细胞糖基化过程、相关功能以及研究应用等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0.
<正>麻疹病毒(MV)可操纵宿主因素以促进病毒复制。鞘氨醇激酶(SK)能催化鞘氨醇-1-磷酸的形成和调节多种细胞过程,包括宿主防御系统。该研究确定了SK1在MV复制中的作用。过表达SK1增强MV复制。与此相反,抑制SK病毒蛋白表达受损,表达MV受体(SLAM或Nectin-4)的细胞中感染性病毒生产减少。这种抑制现象在细胞感染了疫苗菌株或野生型或V/C基因缺损的MV后均被观察到。重要的是,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