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漂白废水中关键有毒物质鉴别的实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纸张漂白废水为研究对象,采用毒性鉴别评价(TIE,Toxicity Identification Evaluation)技术对其生态毒性原因作了鉴别研究,结果表明,废水对大型蚤(Daphnia magna)具有急性毒性,曝气可去除废水的部分毒性,硫代硫酸钠的投加可去除废水毒性,同时用DPD试剂盒比色法可测出激离态氯气一一价氧化态氯化物,通过毒性鉴别评价3阶段的研究,揭示了导致废水毒性的关键毒物是氯气、次氯酸和次氯酸根。  相似文献   

2.
摘要 目的:揭示次氯酸与不饱和脂肪酸的氧化反应机制及转化产物。方法:运用Gaussian 16软件包,采用密度泛函方法M06-2X(D3),结合6-31+G(d)基组,在SMD液相水模型水平下进行计算。结果:次氯酸与单不饱和脂肪酸油酸的氧化反应是先形成氯鎓离子中间体,氯鎓离子再与水分子反应生成氯醇,第一步氯鎓离子的形成是控速步骤,其反应活化自由能~8 kcal/mol。环氧化合物和短链的醛是两种转化产物,前者由氯醇脱氯化氢而来,而后者由环氧化合物和氯醇通过系列与次氯酸根的反应而得到,生成它们的控速步骤的反应活化自由能分别为23 和24 kcal/mol。选取两个乙基为取代基的乙烯为油酸模型,其与次氯酸反应的活化自由能仅比油酸高1 kcal/mol。计算得到次氯酸与亚油酸、顺-9,反-11 亚油酸、梓树酸和花生四烯酸模型氧化反应生成氯醇的活化自由能分别是~10、13、16和14 kcal/mol。结论:氯鎓离子中间体机制是次氯酸与不饱和脂肪酸氧化反应的主要机制,反应的活化自由能通常低于15 kcal/mol,意味着此氧化反应动力学上容易发生。氧化产物氯醇能转化为环氧化合物和短链的醛,但活化自由能较高,约23和24 kcal/mol。选取距离双键3个碳以内的结构为不饱和脂肪酸模型,它能够很好地反映不饱和脂肪酸的反应活性。  相似文献   

3.
中国医学科学院实验动物研究所在清华大学有关专家和中国工程院盛志勇院士指导下 ,发挥自身科研优势 ,研制出一种新型消毒设备———电解消毒液机。工作原理 :以食用盐、饮用水为原料 ,通电进行电解产生次氯酸钠原液。次氯酸纳具有极强的渗透能力 ,能够渗入细胞壁、病毒外壳 ,使蛋白质变性 ,病原体失去活力。浓度为 3 0~ 50ppm的次氯酸纳溶液 ,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鸡白病沙门氏杆菌、口蹄疫病毒、肝炎病毒有 99.99%以上的杀灭作用。次氯酸钠消毒是国际上最常用的消毒方法。现在市场上瓶装或桶装的消毒液 ,一般都是化工厂加工的 ,…  相似文献   

4.
氯酸盐生态毒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黎华寿  张修玉  姜春晓 《生态学杂志》2005,24(11):1323-1328
氯酸盐是一类毒性强氧化剂。20世纪,氯酸钠曾被作为非选择性除草剂和脱叶剂在农业生产中大量施用。近年来,氯酸钾作为龙眼产期调控剂也在反季节龙眼生产中应用。然而,氯酸根离子强氧化性对生物体有明显的毒害效应,且其分解产物亚氯酸根和次氯酸根离子对水体和土壤等环境也存在较强的污染效应。本文在介绍氯酸盐理化性质基础上,初步分析了氯酸盐对植物、动物、微生物和人体的毒害效应,探讨了氯酸盐在土壤和水体中的环境行为,提出了如何在生产实践中安全使用氯酸盐,并就氯酸盐在生态环境中的检测方法和生物降解等研究前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5.
刘玲 《生命世界》2001,(5):28-28
细辛Asarumsieboldii又名马蹄香,华细辛,马兜铃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细辛是一种中药,它的根和根状茎能入药,有发汗祛痰、发散风寒、止咳、利尿之功效。因其具有辛香味,可提取芳香油。此外,它还是较好的观赏植物。利用组培快繁细辛技术,可在短期内大量繁殖种苗,促进植物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将细辛带芽的根状茎放于流动水中冲洗16—18小时,用软刷仔细刷洗其表面,再截取长1cm带茎尖的茎段放入瓶中,冲冼1小时,然后用75%酒精漂洗半分钟,再用3%的次氯酸消毒15分钟,用无菌水冲洗7—8次。材料取出后…  相似文献   

6.
【背景】次氯酸水具有杀菌性,当其作为饮用水可能会对畜禽肠道内有益菌造成负面影响。【目的】筛选出具有耐受微酸性次氯酸水(slightly acidic hypochlorous acid water, SAHW)能力的乳酸菌并研究其益生特性。【方法】从内蒙古地区传统自然发酵制品中分离筛选出8株乳酸菌菌株,经16SrRNA基因测序进行鉴定。进一步通过耐受SAHW、耐酸、耐胆盐、疏水性及自凝聚能力试验进行耐受特性和益生特性研究。【结果】菌株MBH3-2为副干酪乳杆菌,其经过质量浓度为20mg/L的SAHW处理2h,菌落对数值仅下降0.3lg(CFU/mL),存活率为50.10%;而且在酸性(pH 2.0、2.5和3.0)、胆盐环境下均可存活;疏水率达62.12%,属于高度疏水性;自凝聚能力在2 h达到97.29%。【结论】最终确定一株具有优良耐受SAHW及基本满足作为微生态制剂要求的菌株,MBH3-2具有作为新型微生态制剂菌株的潜力。  相似文献   

7.
强氧化离子水为无色、无刺激性、高效广谱消毒杀菌剂,pH<2.7,氧化还原电位1100mv以上,次氯酸20ppm。用其含漱治疗口腔溃疡类疾病48例,与对照组50例对比观察,结果经统计学处理,止痛效果P<0.005,明显高于对照组;溃疡愈合情况P<0.05,较高于对照组。患者无明显不适感。  相似文献   

8.
牛磺酸氯胺(chloramine taurine, TauCl)是机体在炎症环境下产生的一种卤代产物,其主要由活化的中性粒细胞经髓过氧化物酶催化生成次氯酸,再进一步与胞内牛磺酸反应而合成。近年来大量研究集中在TauCl广谱的抗病原微生物作用和对急慢性炎症的抗炎作用。该文从TauCl的合成、杀伤病原微生物作用、抗氧化应激损伤作用和抗炎作用等方面对其进行综述,以期为将TauCl开发成兼具抗病原微生物和抗炎作用的生物活性物质或药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次氯酸与Cu^2+氧化修饰高密度脂蛋白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了进一步研究氧化修饰高密度脂蛋白(Ox-HDL)的性质,观察了次氯酸(HOCl )及Cu^2 氧化修饰,使其颗粒表面负电荷增加,TBARS值上升;另外,在HOCl氧化修饰下,HDL的载脂蛋白AI及AII发生降解,而在Cu^2 氧化下,HDLapoAI则聚合为二聚体;HOCl和Cu^2 诱导下Ox-HDL卵磷脂降解成溶血卵磷脂,同时其载脂蛋白还发生羰基修饰。然而HOCl和Cu^2 诱导下Ox-HDL卵磷脂降解成溶血卵磷脂,同时其载脂蛋白还发生羰基修饰。然而HOCl和Cu^2 介导的HDL氧化修饰在性质及动力学改变上各不相同。  相似文献   

10.
树舌多糖CF2a经15mmol/L104h选择氧化,继以次氯酸氧化、得修饰树舌多糖CF2am,其结构分析表明侧链氧化率为65%,以J-500C圆二色性仪比较测定CF2a,CF2a一刚果红复合物及CF2am在不同pHT的CD谱,结果表明紫外区中性多糖CF2a缺少结构信息,而修饰后的CF2am在pH2.0时有很强的有序结构信息,CF2a分子整体修饰、即其与刚果红形成复合物时,除提供很强的外源Cotton效应外也提供了一些有序结构信息.  相似文献   

11.
吴宾 《工业微生物》2023,(2):123-125
洁净室在微生物检测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会极大地影响微生物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洁净室的洁净度是影响洁净室发挥作用的关键因素,因此应该加强微生物洁净室管理,同时构建更加完善的检测质量控制规程,切实保障微生物洁净室的管理效果,提升洁净室的洁净度。基于此,文章从微生物检测入手分析了微生物洁净室管理方法,并对微生物检测质量控制规程进行了探究。  相似文献   

12.
综述了荧光型真菌毒素检测生物传感器的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荧光型真菌毒素检测生物传感器的设计及其灵敏度、特异性等性能,分析了黄曲霉毒素等主要毒素的免疫荧光传感器和适配体荧光传感器的检测方法,提出将来的研究可以针对纳米材料/纳米复合材料的表面化学调节,设计用于检测各种分析物的目标特定无标签分析方法,实现毒素的多种同时检测。  相似文献   

13.
李鹏宇  张蕾  董春娜  李静  宋芳  肖进 《病毒学报》2023,(6):1677-1681
为建立一种快速、高效、便捷的非洲猪瘟病毒抗体检测方法,本试验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筛选得到了性能优异的非洲猪瘟病毒抗原表位多肽P54t,利用P54t多肽作为检测抗体的特异性抗原,建立了一种特异性、敏感性好的胶体金免疫层析抗体检测方法,用于检测待测样品中是否含有非洲猪瘟病毒抗体。结果显示,该方法的敏感性为100%,特异性为100%,最低检测限度可达1:12800,与商品化试剂盒比较,符合率为94.3%。结果表明,该方法敏感性好、特异性强,检测结果准确,可用于非洲猪瘟病毒特异性抗体检测。  相似文献   

14.
空肠弯曲菌引起的食源性腹泻疾病已经成为突出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快速检测食品中空肠弯曲菌污染对于保障人类健康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空肠弯曲菌lpxA基因序列为检测靶基因,通过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扩增产物上标记的地高辛和异硫氰酸盐(isothiocyanate,ITC)分子与试纸条上抗体特异性结合,建立了一种PCR-试纸条检测方法。所有空肠弯曲菌标准菌株均为阳性结果,其他弯曲菌以及食源性病原菌均为阴性结果,检测特异性为100%;最低检出限为3.1×103CFU/mL;在对食品的实际检测中,该方法与现有国标检测方法结果一致。将本方法用于空肠弯曲菌的检测降低了成本,简化了操作步骤,为食源性空肠弯曲菌检测提供了一种实用、简便的手段。  相似文献   

15.
乙醇作为一种常见的饮用酒精,在代谢过程中会产生多种生物标志物,这些标志物在酒精滥用诊断、疾病研究和药物评估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文章旨在系统地探讨乙醇生物标志物的检测技术,包括不同检测方法的原理与应用,以及这些方法在临床和研究中的应用情况。文章重点阐述了液相色谱-质谱法、气相色谱-质谱法、核磁共振技术和生物传感器技术在乙醇生物标志物检测中的原理及应用,分析了乙醇生物标志物检测技术面临的挑战,如技术局限性、数据整合和个体差异等,并指出了这项技术未来的发展方向。综合来看,乙醇生物标志物检测技术在医学与科研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长白山树舌水溶性色素多糖CF_1的分离纯化与结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长白山树舌子实体中分离色素多糖,其均一性检查用Sepharose CL-4B柱层析、高压玻璃纤维纸电泳、醋酸纤维素薄膜电泳、超离心分析等方法,用凝胶层析测定的分子量为18.5万。 均一的脱色多糖(CF_1a)分子量为14万。用红外光谱,G.C,~1H-N.M.R,~(13)CN.M.R,高碘酸氧化与Smith降解,甲基化分析等确定其结构为葡聚糖,其基本结构可能如下式: 总色素用次氯酸氧化法测定为24%。在色素多糖中的色素可能是聚合形式。色 素经薄层层析、紫外吸收性质检查等表明可能是新黄酮类化合物。  相似文献   

17.
食品安全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战略问题。农药残留(简称农残)是造成食品质量与安全问题的重要因素。食品中农药残留不仅发生率高,而且超标严重,涉及范围广,长期接触或食用含有农药残留的食品会危害人体健康。传统的农残分析技术已经很难满足多样化食品安全检测的实际需求,现代新型生物技术因特异性强、灵敏度高、简单快速等优势,在食品的农残检测中得到广泛应用和持续发展。分析了食品中农药残留及检测技术现状,综述了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荧光免疫法和生物条形码免疫法等分析技术,及电化学、光学、压电传感器等生物传感技术在食品农残检测中的应用进展,讨论了各种技术的优势和局限,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从而进一步提高我国食品农残的检测效率,保障食品安全,促进我国食品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药物滥用已经成为人们重点关注的一个公共卫生与社会问题。在药物滥用监测中,毛发检测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文章旨在设计一种快速、准确、灵敏的定性定量分析方法来检测毛发中的苯丙胺类药物,采用气相-质谱联用法开展实验,并通过前处理简便、分离提取率高的步骤,成功建立起了检测人体毛发中苯丙胺类药物的方法。文章为毛发检测在药物滥用监测中的应用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并且有望在临床诊断与法医学领域实现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9.
羊痒疫是一种致命、长潜伏期、以海绵样脑病变为特征的传染性海绵样变性脑病(TSE),PrP^sc是其致病阑子。PrP^sc在感染动物淋巴组织中的积聚先于中枢神经系统(CNS),故此部位PrP^sc的检测具有早期诊断意义;但现有的商业化PrP^sc检测试剂盒只适用于检测CNS,而检测淋巴组织所使用的Western印迹(WB)检测方法需浓缩淋巴组织标本且耗时长,不适用于监测。本文作者建立了检测淋巴组织内PrP^sc快速WB方法,并检测了死亡羊的脑组织和扁桃体。  相似文献   

20.
快速、准确鉴定出病原体是临床感染性疾病诊断和传染病预防控制的基础。高通量测序基因检测技术突破了传统检测手段的时效性、灵敏度等的局限,为病原体检测和研究提供了便捷、高效的途径。本综述以高通量测序技术发展过程为基础,回顾纳米孔三代测序技术,及其在病毒性传染病检测鉴定及研究中的应用,并对该技术的应用前景及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阐述,期望它能在病毒性传染病的防控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