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和蜡蚧轮枝菌(Verticillium lecanii)是国内外目前研究应用最广泛的杀虫生防真菌,欲扩大其防治范围、增强防治效果、降低生防成本。【方法】采用共发酵技术,通过组合菌株产孢能力和杀虫毒力比较试验,确定蜡蚧轮枝菌和球孢白僵菌共发酵的可行性。【结果】蜡蚧轮枝菌L-31和球孢白僵菌Q-55共发酵的最佳配比为1:1时,按10%总量接种于发酵培养液中(培养液按酵母膏5.0 g/L、葡萄糖20.0 g/L、麦芽糖提取物5.0 g/L、KH2PO43.0 g/L、黄小米200.0 g/L,pH 6.5配制),23.0°C±0.1°C恒温静置发酵12 d,共发酵液的含孢量可达1×109CFU/mL以上,杀虫毒力比较强,其对温室白粉虱和菜青虫可同时显效,处理9 d后的致死中浓度LC50分别为2.09×104±0.12 CFU/mL和3.17×105±0.11 CFU/mL,发酵液浓度为1×108CFU/mL时的致死中时间LT50分别为2.11±0.14 d和4.27±0.43 d,温室小区试验校正防效在80%以上,与其各单一菌株发酵液的防效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通过两株生防真菌的共发酵研究,为杀虫真菌的扩谱增效以及植物害虫的有效防治提供科学依据和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
蜡蚧轮枝菌固体发酵基质的筛选与组分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昆虫病原真菌一蜡蚧轮枝菌菌株Tri—BA81进行5种单一基质和4种合基质固体发酵,初筛出谷子单一基质和谷子+麦麸+磷酸盐组合基质为最佳发酵基质,后者的产孢量是前者的3倍多。选取谷子、麦麸、磷酸盐和稻壳为4个组分因子,每个因子分别设有不同质量比例的3个水平,按正交设计(L94^3)进行优化组合筛选研究。结果表明,产孢量最高的正交组合为5号配方,分生孢子产量达1.68×10^10个/g。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蜡蚧轮枝菌V-816菌株致病性的研究,结果表明,该菌对菜青虫、小菜蛾、甘蓝蚜、棉叶螨有较强的致病力.随浓度增加,杀虫效果明显提高,且对幼龄幼虫的致病力较对老龄幼虫的强.温度对该菌的致病力有明显的影响,其致病适温为25~30℃.同时试验表明该菌不侵染七星瓢虫的幼虫.  相似文献   

4.
若干杀虫剂、除草剂对蜡蚧轮枝菌孢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5.
测定了蜡蚧轮枝菌Verticillium lecanii MZ041024菌株对扶桑绵粉蚧Phenacoccus solenopsis Tinsley的致病性。结果表明蜡蚧轮枝菌MZ041024菌株对扶桑绵粉蚧1龄若虫的致病率为83.72%,致死中浓度LC_(50)为1.49×105个/m L,致死中时间LT50是5.21 d;对2龄若虫的致病率为74.42%,致死中浓度LC_(50)为3.66×10~3个/m L,致死中时间LT50是5.55 d;对3龄若虫的致病率为76.74%,致死中浓度LC_(50)为9.82×104个/m L,致死中时间LT_(50)是5.44d;其对雌成虫的致病率为85.37%,致死中浓度LC_(50)为2.80×10~4个/m L,致死中时间LT_(50)是4.87 d。说明蜡蚧轮枝菌MZ041024菌株对扶桑绵粉蚧有较强的致病性。  相似文献   

6.
菜青虫感染蜡蚧轮枝菌后的组织病理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感病菜青虫Pieris rapae组织切片的观察研究表明, 蜡蚧轮枝菌Verticillium lecanii主要通过昆虫的体壁侵染虫体。菜青虫各龄幼虫在体壁接菌12 h后,附着在虫体表面的孢子即可萌发。2~3龄幼虫,蜡蚧轮枝菌菌丝24 h就可穿透体壁进入血腔,48 h可见脂肪体等器官发生病变; 4~5龄幼虫,36 h菌丝才可穿透体壁,48 h可见虫体内有部分菌丝体。侵入虫体内的菌丝对寄生组织没有选择性。菌丝首先在入侵的血腔中生长,然后侵入脂肪体和肌肉,随菌丝在虫体内的增殖,中肠、马氏管、丝腺等相继被侵染。受侵的组织器管均发生明显的病变,如体壁分离,脂肪体变形、溶解,肌纤维排列松散,中肠上皮细胞脱落并出现许多空泡等。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寄生茶小绿叶蝉的丝状真菌进行鉴定和分生孢子培养研究。【方法】采用形态特征比较和转录间隔区(ITS)序列构建系统树进行分析,分生孢子培养通过单因素筛选和正交试验进行产孢条件优化。【结果】根据形态特征比较和系统发育分析表明,该真菌为渐狭蜡蚧菌Lecanicillium attenuatum ZareW.Gams。最优产孢条件(质量体积比)为:蛋白胨2%,麦芽糖1%,蚕蛹粉1%,氯化钾0.05%,磷酸氢二钾0.1%,七水硫酸镁0.05%,琼脂1.5%,蒸馏水1 000 m L,25°C。【结论】通过形态特征比较和分子序列分析表明,罹病茶小绿叶蝉上的真菌为已知种——渐狭蜡蚧菌,并对该菌株进行了产孢条件的优化。研究结果为该菌株应用到茶小绿叶蝉的生物防治研究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8.
蚧镰孢菌孢子萌发及产孢的最适温度是 2 8℃ ,菌生长的适温是 2 4℃~ 2 6℃。孢子萌发受 pH值影响较小 ,菌生长以 pH6.5~ 8.5为最适 ,而 pH8.5时产孢最多。菌的生长也可以调节培养液的pH值 ,使其达到最适生长的 pH范围。光照对该菌的生长及产孢也有一定影响。蚧镰孢菌能利用多种碳源和氮源 ,也能以几丁质为唯一碳源和氮源生长 ,但生长很差。Ca2 、Fe2 等金属离子以及硫胺素、核黄素、叶酸等维生素的加入可使产孢量增加 ,而维生素的作用更明显。该菌的产孢高峰期一般在 2 1天左右 ,而且在相同条件下 ,接种量越大 ,产生最大量孢子所需的时间越短。  相似文献   

9.
本文介绍了蜡蚧轮枝菌Lecanicillium spp.的致病性、致病机理、与其他农药的相容性及菌株基因工程改良等内容。蜡蚧轮枝菌的寄主范围极其广泛,寄主至少包括43种昆虫、3种螨类、2种线虫和5种植物病原真菌。蜡蚧轮枝菌一般通过穿透寄主体壁侵入寄主,但长孢蜡蚧菌L. longisporum通过体表寄生豌豆蚜Acyrthosiphon pisum和柑橘粉蚧Planococcus citri而致其死亡;蜡蚧轮枝菌分泌的降解酶和毒素也具有很大的开发潜力;在田间先后施用蜡蚧轮枝菌制剂和农药以及充分利用蜡蚧轮枝菌对植物的内寄生作用可能为蜡蚧轮枝菌与农药的协调应用提供新的思路;原生质体融合、诱变以及转基因是菌株基因工程改良的主要手段;最后,指出了蜡蚧轮枝菌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0.
四株蜡蚧轮枝菌对桃蚜的侵染力及对其生殖力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通过研究来自不同寄主的 4株蜡蚧轮枝菌菌株对桃蚜的侵染致死力、发病强度指数、以及对无翅成蚜生殖力及子代的影响 ,综合探讨病菌的侵染致病力及其潜力。试验 (2 4℃ ,10 0 % RH,5× 10 6孢子 /ml)结果表明 ,蜡蚧轮枝菌对无翅成蚜的侵染致死力和发病指数总体上是一致的 ,但二者在 4菌株间有明显差异 ,强弱依次为 VL FNL 95≥ VLNTV94 >VL ASA87>VLKTV79;对不同虫态 ,二者也有较大差异 ,对无翅成蚜明显高于有翅若蚜和 2~ 3龄若蚜。上述 4菌株对无翅成蚜的感染死亡高峰 ,依次为 4~ 5天、4~ 7天、4~ 8天和 5~ 9天 ,感染死亡分别为 84 .2 1~ 10 0 %、75.0 0~ 10 0 %、4 8.2 8~ 10 0 %和 2 9.6 3~ 77.78%。其中对 2~ 3龄若蚜 ,菌株间差异不很大。前 2个菌株 6天可达最高发病指数 ,虫体表面布满菌丝和分生孢子。与对照相比 ,可明显抑制无翅成蚜的生殖力。处理后 3天 ,产仔蚜量明显减少 ;4~ 5天锐减 ;8天种群产仔蚜量降低 39.59~ 4 8.37%。  相似文献   

11.
When grown in an atmosphere saturated with tetrachloronitrobenzene (TCNB) vapour, Botrytis cinerea showed retarded germination and colony growth and its sporulation was completely suppressed. Retardation of growth was greater on dilute or acidified media and at lower temperatures.
Similar effects were shown by Bhizoctonia solani, Phytophthora parasitica, Mucor hiemalis and Trichoderma viride but none of these was as sensitive as Botrytis cinerea , especially as regards linear growth. Of two strains of Fusarium caeruleum , one was much more sensitive than the other, both in linear growth and sporulation. Pythium deBaryanum was unaffected in its growth rate.
TCNB, as a growth repressant, is fungistatic without being fungicidal.
With fungi which are sensitive, tetrachloronitrobenzene was more effective than the penta-derivative, except for Trichoderma viride where the converse applied.  相似文献   

12.
13.
光与激素对于杜鹃花种子发芽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报道24种杜鹃花种子的光照发芽试验,结果表明杜鹃花种子是需光性种子。所有种子的发芽都必须有光照,假如在黑暗条件下进行发芽试验,种子的发芽率几乎等于零。杜鹃花种子的发芽受光敏素的控制,红光促进种子发芽,远红光可以逆转这种促进作用,种子发芽与否取决于最后一次照射的光质。 不同种的杜鹃花种子对光的敏感性存在差异。敏感的种子可以在蓝光,短光照时间下正常发芽,并且它们的需光要求可以被1000 ppm赤霉素所代替。迟钝的种子发芽则要求红光和长光照时间,1000 ppm赤霉素不能代替光,光和赤霉素并用具有增效作用。  相似文献   

14.
15.
16.
库蚊虫霉的形态及不同因子对分生孢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1987年5月福建南平库蚊上的虫霉流行病进行观察和鉴定,结果表明库蚊虫霉(Entomophthora culicis)是流行病的主要病原菌(92.4%),其次为弯孢虫疫霉(Eryniacurvispora)(2.9%),同时在库蚊的个体上存在着这两种虫霉的复合感染(4.7%)。库蚊虫霉分生孢子钟罩形,基部平截,端部尖突。分生孢子10.3×13.3-6.6×11.6μm,平均12.1±0.15×9.0±0.15μm,长径比1.40—1.75。休眠孢子内生或外生,平均27.1±0.14μm。假根粗大,无固着器,囊状体缺乏。在蛋黄培养基上生长微弱。对不同因子影响分生孢子萌发进行了初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7.
花生种子的磁处理对其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试验着重研究了用交、直流磁场对花生种子进行处理后,在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过程中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一定强度的交流或直流磁场对种子的萌发及幼苗生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处理过的种子存放一年后,磁场对种子萌发的作用依然存在。  相似文献   

18.
19.
不同氮形态对AM真菌孢子萌发和菌丝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以Long-Ashton培养基为基础,采用NH4+-N、NO3--N和NH4+-NO3--N 3种氮源,研究了不同氮形态对AM真菌孢子萌发和菌丝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孢子的萌发速度在NO3--N和NH4+-NO3--N培养基上先快后慢,而NH4+-N培养基上先慢后快,但最终三者的萌发率没有差异,均达到50%左右;菌丝生长对3种氮形态的反应存在显著差异,NO3--N和NH4+-NO3--N培养基上的菌丝生长速率和长度大于NH4+-N培养基上的相应值。本试验表明,与NO3--N和NH4+-NO3--N 相比,NH4+-N虽然没有降低AM真菌孢子的萌发率,但是能够抑制萌发菌丝的生长。  相似文献   

20.
<正> 植物病原真菌在人工培养条件下传代,往往导致生孢能力的丧失,这给在实验室条件下对植物病原真菌进行研究造成许多困难,曾有人报道通过改变培养基成分、培养温度和光照处理条件可促进分生孢子的生成(Leach,1961;Deahl&Elliott,1967;Freeman&Luke,1969;Kumagai,1983;Shahin&Shepard,1979;Shankerlingam&Balasubramanian,1983)。本试验针对粟长蠕孢菌在人工培养条件下传代后生孢能力丧失的问题,对在实验室条件下诱导其分生孢子产生的条件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