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摘要 目的:观察免疫增强型与普通肠内营养制剂对老年重症肺炎营养状态、肠黏膜屏障功能及T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7月~2020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36例老年重症肺炎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n=68)、对照组(n=68),对照组患者给予普通肠内营养制剂进行干预,研究组给予免疫增强型肠内营养制剂进行干预,对比两组肠道菌群失调发生率、营养状态、肠黏膜屏障功能、T细胞亚群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的肠道菌群失调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两组对比无差异(P>0.05)。两组干预10 d后各项营养状态指标: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B)、血红蛋白(HGB)均较干预前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10 d后两组各项肠黏膜屏障功能指标:内毒素(ET)、二胺氧化酶(DAO)均较干预前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10 d后两组CD3+、CD4+、CD4+/CD8+均较干预前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CD8+较干预前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免疫增强型肠内营养制剂与普通肠内营养制剂相比,安全性相当,但前者对老年重症肺炎患者的营养状态、肠黏膜屏障功能、免疫功能改善效果均更好,且肠道菌群失调发生率更低。  相似文献   

2.
摘要 目的:观察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后经膳食纤维的肠内营养联合益生菌干预后,患者免疫功能、肠黏膜屏障功能以及营养状况的变化。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20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136例。根据入院顺序奇偶法分为对照组68例和研究组68例,对照组给予膳食纤维的肠内营养干预,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益生菌干预,对比两组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营养状况、免疫功能、肠黏膜屏障功能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干预14 d后白蛋白(ALB)、血红蛋白(Hb)、转铁蛋白(TR)均较干预前升高,且研究组较对照组高(P<0.05)。两组干预14 d后免疫球蛋白G(IgG) 、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M(IgM)均较干预前升高,且研究组较对照组高(P<0.05)。两组干预14 d后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均较干预前升高,且研究组较对照组高(P<0.05),丙二醛(MDA)较干预前降低,且研究组较对照组低(P<0.05)。两组干预14 d后GCS评分升高,且研究组较对照组高(P<0.05)。研究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生菌联合膳食纤维的肠内营养干预可有效改善重型颅脑损伤术后患者营养状况、免疫功能和肠黏膜屏障功能,同时还可减少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3.
摘要 目的:探讨基于营养风险筛查(NRS)营养风险评估的整蛋白型肠内营养对老年肝硬化患者营养状态、肠道菌群及外周血辅助性T细胞17(Th17)/调节性T细胞(Treg)平衡的影响。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2019年12月~2022年8月期间长沙市第一医院收治的103例老年肝硬化患者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常规饮食治疗,51例)和研究组(对照组基础上接受基于NRS营养风险评估的整蛋白型肠内营养治疗,52例)。比较两组NRS2002评分、营养状态指标、肠道菌群指标及外周血Th17/Treg平衡变化情况。结果:治疗3个月后,两组NRS2002评分下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3个月后,两组血清总蛋白(TP)、白蛋白(ALB)及前白蛋白(PA)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3个月后,两组双歧杆菌、乳酸杆菌、肠球菌、肠杆菌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3个月后,两组酵母样真菌下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3个月后,两组Treg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3个月后,两组Th17、Th17/Treg下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老年肝硬化患者经基于NRS营养风险评估的整蛋白型肠内营养治疗,有利于降低营养不良发生风险,可能与改善患者的营养状态、肠道菌群及外周血Th17/Treg平衡有关。  相似文献   

4.
摘要 目的:对比不同肠内营养支持方案对2型糖尿病(T2DM)并发急性脑卒中患者肠黏膜屏障功能和Th17/Treg免疫应答平衡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3月~2021年2月期间收治的93例T2DM并发急性脑卒中患者,按照信封抽签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46例)和研究组(47例),对照组接受传统肠内营养支持方案,研究组接受个体化肠内营养支持方案,观察两组血糖水平、营养指标、肠黏膜屏障功能和Th17/Treg免疫应答平衡变化。结果:研究组治疗 1~7 d 后的血糖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7 d后,研究组血清前白蛋白、白蛋白、血红蛋白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7 d后,研究组血浆内毒素(ET)、二胺氧化酶(DAO)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7 d后,研究组Th17、Th17/Treg低于对照组;Treg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个体化肠内营养支持方案有利于降低T2DM并发急性脑卒中患者的血糖水平,促进肠粘膜屏障功能的恢复,进而改善机体营养状态及免疫状态。  相似文献   

5.
摘要 目的:观察肠内营养对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UC)伴营养不良患者营养状况、肠黏膜屏障功能和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8月~2021年9月期间上海长征医院收治的120例活动期UC伴营养不良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60例,接受全肠外营养治疗)和研究组(60例,接受肠内营养治疗)。观察两组治疗3周后的临床总有效率,对比两组治疗前、治疗3周后的营养状况、肠黏膜屏障功能指标和肠道菌群数量,记录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90.00%)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68.33%)(P<0.05)。研究组治疗3周后D-乳酸(D-LA)、二胺氧化酶(DAO)、内毒素(ET)水平低于对照组同期(P<0.05)。研究组治疗3周后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水平高于对照组同期(P<0.05)。研究组治疗3周后乳酸杆菌、双歧杆菌数量高于对照组同期,大肠杆菌数量则低于对照组同期(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无差异(P>0.05)。结论:活动期UC伴营养不良患者选用肠内营养进行治疗,可促进营养状况和肠黏膜屏障功能改善,调节肠道菌群结构,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6.
摘要 目的:探讨集体语言训练联合经颅直流电刺激(tDCS)对语言发育迟缓患儿发育水平、言语功能及神经中枢营养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信封抽签法将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2021年2月到2023年2月期间收治的90例语言发育迟缓患儿分为对照组(n=45,常规语言训练联合tDCS)和研究组(n=45,集体语言训练联合tDCS)。对比两组疗效、发育水平、言语功能、神经中枢营养因子及生活质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的临床总有效率更高(P<0.05)。两组干预后动作能、应物能、言语能、应人能评分均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干预后复述、听理解、口头表达、出声读、抄写、阅读、描写、听写以及计算评分均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干预后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神经生长因子(NGF)、神经营养因子-3(NT-3)较干预前升高(P<0.05)。两组干预后血清BDNF、NGF、GDNF、NT-3组间对比未见差异(P>0.05)。两组干预后生理功能、社会功能、情感功能、角色功能评分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集体语言训练联合tDCS干预语言发育迟缓患儿,可改善言语功能和神经功能,提高其发育水平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摘要 目的:探讨不同肠内营养液对老年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机械通气患者营养状况、肠道屏障功能、免疫功能和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纳入2019年10月-2021年10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老年重度AECOPD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密封信封法随机分为含膳食纤维肠内营养组(FEN组)及不含膳食纤维肠内营养组(NFEN组)各45例。两组患者均接受重度AECOPD规范治疗,并接受机械通气治疗。FEN组给予能全力进行营养支持治疗,NFEN组给予能全素进行营养支持治疗,两组患者均接受持续30 d的肠内营养。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30 d后营养状况指标血清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血红蛋白(Hb),肠道屏障功能指标D-乳酸(DLA)、细菌内毒素(BE)、二胺氧化酶(DAO),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CD4+/CD8+)、体液免疫功能指标免疫球蛋白(Ig)G、IgM、IgA,炎症因子降钙素原(PCT)和白介素-6(IL-6)水平的变化,以及两组患者ICU住院天数、机械通气时间和并发症的差异。结果:治疗30 d后,FEN组ALB、PA和Hb水平均显著高于NFEN组(P<0.05);FEN组DLA、BE和DAO水平均显著低于NFEN组(P<0.05);FEN组CD4+、CD4+/CD8+以及IgG、IgA水平均显著高于NFEN组(P<0.05);FEN组PCT、IL-6水平均显著低于NFEN组(P<0.05)。FEN组患者ICU住院天数、机械通气时间及并发症均显著少于NFE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含膳食纤维肠内营养有利于改善老年重度AECOPD机械通气患者营养状况,修复肠道黏膜屏障功能,提高免疫功能,减轻炎症反应,从而改善预后,含膳食纤维的肠内营养支持治疗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8.
摘要 目的:探讨个体化生物反馈训练联合早期排便功能训练对低位直肠癌保肛术后患者肠道功能、肛肠动力学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纳入我院2018年4月~2021年9月期间收治的90例行低位直肠癌保肛术患者。按照住院号奇偶数将患者分为对照组(早期排便功能训练,45例)和研究组(对照组基础上结合个体化生物反馈训练,45例)。对比两组肠道功能、肛肠动力学和生活质量、肛门失禁情况及控便满意度。结果:两组干预后排便受饮食影响、便频便急、排便感觉异常评分均下降,但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干预后健康调查量表简表(SF-36)各维度评分均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肛门失禁例数少于对照组,控便满意度则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干预后肛管静息压、肛管最大收缩压、直肠最大耐受容量均下降,但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个体化生物反馈训练联合早期排便功能训练可促进低位直肠癌保肛术后患者肠道功能恢复,改善肛肠动力学和生活质量,减少肛门失禁情况发生,控便满意度较好。  相似文献   

9.
摘要 目的:探讨加速康复外科理论(ERAS)对老年股骨颈骨折(FNF)患者髋关节功能、生活质量以及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7月~2019年10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0例老年FNF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0)和研究组(n=40),对照组给予常规围术期处理,研究组围术期应用ERAS进行处理,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指标、髋关节功能、生活质量、术后认知功能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6个月髋关节功能的优良率为92.50%(37/40),高于对照组的70.00%(28/40)(P<0.05)。两组术后6个月SF-36各维度评分均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简易智力状态量表(MMSE)评分均较术前降低,但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认知功能障碍(POCD)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7.50%(3/40),低于对照组的25.00%(10/40)(P<0.05)。结论:老年FNF患者应用ERAS进行围术期处理,可促进患者术后恢复,减轻认知功能损害及并发症发生率,同时还可有效改善髋关节功能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摘要 目的:探讨不同比例的肠内联合肠外营养治疗方案对重型颅脑创伤患者(sTBI)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10月-2022年8月重庆市急救医疗中心神经重症监护室收治的sTBI患者为研究对象。将符合纳入和排除标准70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5例。计算患者每日所需热量,按不同比例的肠内联合肠外营养方案给予营养支持。实验组为按2:1比例肠内联合肠外营养支持,对照组为按1:1比例肠内联合肠外营养支持。统计比较两组的营养状态指标(血红蛋白、白蛋白、前白蛋白、总蛋白),免疫功能指标[CD3、CD4、CD4/CD8、免疫球蛋白(Ig)A、IgM、IgG],炎症指标[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白介素-6(IL-6)]并发症的差异。结果:在免疫功能方面,营养支持14 d后实验组患者的CD4、CD4/CD8、IgA水平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营养状态、炎症指标及并发症等方面两组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肠内营养为主的联合营养支持方式更能促进sTBI患者的免疫功能恢复,但不同比例肠内联合肠外营养治疗方案在营养状态、炎症指标及并发症等指标方面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1.
摘要 目的:探讨老年心力衰竭(HF)患者营养不良的影响因素及早期肠内营养对营养不良患者心功能、营养状况和肠道黏膜屏障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2月~2022年4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80例老年HF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入院后采用微型营养评价简表(MNA-SF)评估患者的营养状况。根据MNA-SF评分结果分为营养不良组(n=83)和营养正常组(n=97)。应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老年HF患者营养不良的危险因素。对老年HF营养不良患者给予早期肠内营养干预,观察其治疗前、治疗一周后心功能、营养状况和肠道黏膜屏障功能的变化情况。结果:老年HF患者营养不良与性别、居住地、饮酒史、病因、职业类别、谷丙转氨酶、血肌酐、收缩压(SBP)、舒张压(DBP)无关(P>0.05),而与年龄、医保类型、病程、婚姻状况、美国纽约心脏病学会(NYHA)分级、文化程度、C反应蛋白(CRP)、家庭人均月收入、B型脑钠肽(BNP)、吸烟史、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有关(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病程偏长、CRP偏高、BNP偏高、NYHA分级为IV级、年龄偏大、吸烟史是老年HF患者发生营养不良的危险因素(P<0.05)。治疗1周后,营养不良组老年HF患者的LVEF升高,BNP下降(P<0.05)。治疗1周后,营养不良组老年HF患者的前白蛋白(PA)、转铁蛋白(TRF)升高(P<0.05)。治疗1周后,营养不良组老年HF患者的D-乳酸(D-Lac)、二胺氧化酶(DAO)、肠脂肪酸结合蛋白(IFABP)下降(P<0.05)。结论:老年HF患者营养不良受到病程、CRP、BNP、NYHA分级、年龄、吸烟史等多种因素的影响,针对老年HF患者营养不良给予早期肠内营养,有助于改善患者心功能、营养状况和肠道黏膜屏障功能。  相似文献   

12.
摘要 目的:探讨老年直肠癌根治术患者麻醉中使用右美托咪定联合依托咪酯,机体血液微转移、胃肠功能恢复和认知功能的变化情况。方法: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我院2020年4月~2022年2月期间收治的112例老年直肠癌根治术患者分为对照组(n=56,依托咪酯麻醉)和研究组(n=56,右美托咪定联合依托咪酯麻醉)。对比两组血液微转移情况、血流动力学、麻醉效果、胃肠功能恢复情况和认知功能情况,统计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术后24 h角蛋白20(CK20)阳性表达率均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组间对比无差异(P>0.05)。研究组插管即刻、术毕即刻、拔管即刻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气管拔管时间、呼吸恢复时间、麻醉苏醒时间组间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研究组进食时间、首次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均较对照组更短(P<0.05)。研究组术后1 d、术后3 d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高于对照组,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依托咪酯联合右美托咪定用于老年直肠癌根治术患者,麻醉效果较好,可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降低血液微转移,改善胃肠功能和认知功能。  相似文献   

13.
摘要 目的:观察通督调神针刺法联合认知功能训练对卒中后认知障碍患者神经递质、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2021年7月-2022年10月收治的124例卒中后认知障碍患者分为对照组(62例,认知功能训练)和观察组(62例,认知功能训练、通督调神针刺法联合治疗)。对比两组简易精神状态检查表(MMSE)、日常生活活动(ADL)、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血清神经递质[去甲肾上腺素(NE)、神经递质乙酰胆碱 (ACh)、5-羟色胺(5-HT)、多巴胺(DA)]、肠道菌群指标。结果:治疗30 d后,观察组MMSE、MoCA、ADL评分高于对照组同期(P<0.05)。治疗30 d后,观察组Ach、DA、NE、5-HT高于对照组同期(P<0.05)。治疗30 d后,观察组大肠埃希菌、肠球菌低于对照组同期,双歧杆菌、乳杆菌高于对照组同期(P<0.05)。结论:卒中后认知障碍患者在认知功能训练基础上结合通督调神针刺法,认知功能、肠道菌群和神经递质水平显著改善,从而有利于改善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不同动脉途径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高龄冠心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265例高龄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就诊顺序将受试者分为对照组132例及研究组13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股动脉途径(TFI)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研究组患者给予桡动脉途径(TRI)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手术前后各心功能指标变化、心血管不良事件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手术成功率、支架数量、造影剂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研究组患者动脉穿刺时间、导管插入时间及X线曝光时间均长于对照组,卧床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左心射血分数(LVEF)、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及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较治疗前均明显改善,且研究组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及各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TRI与TFI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高龄冠心病患者的手术效果相当,但TRI在改善患者心功能、减少心血管不良事件的效果更好且安全性更高,可做为高龄冠心病患者PCI治疗的首选途径。  相似文献   

15.
摘要 目的:观察序贯肠内外营养支持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我院2019年1月-2020年12月期间收治的90例AE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分为肠内组(n=30)、肠外组(n=30)和序贯组(n=30)。对比三组患者营养指标、胃肠黏膜功能和免疫功能,观察并记录三组抗菌药物使用天数、住院天数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序贯组的抗菌药物使用天数、住院天数短于肠内组、肠外组(P<0.05)。序贯组营养支持2周后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转铁蛋白(TF)均高于肠内组、肠外组(P<0.05)。序贯组营养支持2周后免疫球蛋白(Ig)A、IgM、IgG均高于肠内组、肠外组(P<0.05)。序贯组营养支持2周后D-乳酸、二胺氧化酶(DAO)均低于肠内组、肠外组(P<0.05)。三组并发症发生率组间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序贯肠内外营养支持应用于AE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可促进患者免疫功能提高,营养状况改善,同时还可促进胃肠黏膜功能恢复,缩短抗菌药物使用天数和住院天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